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郑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至2006年,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按人口排序,郑姓在中国大陆为第二十一大姓(在台湾地区是第十二大姓)。大陆郑姓人口约为936万,约占大陆总人口的0.78%。下面是起名网为大家精心整理收集的姓郑的名人,郑姓名人,希望各位网友看到姓郑的名人,郑姓名人这篇文章之后,对郑姓名人更加了解。
郑 旦:春秋晚期著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郑 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郑 兴、郑众:河南省,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 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郑 虔:郑州荥阳人,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著有《军防录》。
郑 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郑 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郑 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年轻时,他行医卖药,浪迹江湖。因为他本姓鱼,后改姓郑,人们都取外号讥笑他,叫他“鱼郑”、“水族”。郑注是唐朝的名臣,对其功过是非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有的提出,对郑注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认为他代表当时庶族中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斗争,还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云南省昆阳(今晋宁)人,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远达非洲、红海等地,促进了中外交流,而且还创制了我国第一部航海地图。
郑 燮:号“板桥”,江苏省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诗、画、书号称“三绝”,“扬州八怪”之一,后辞官归里。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桓公:即姬友,为郑姓的得姓始祖。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郑姓的始祖。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庄公:郑武公子,郑姓的中兴始祖。即姬寤生(公元前757-公元前701),郑平王东迁后,郑庄公的祖父郑恒公被封为周室的卿士,郑庄公继其父武公为周的卿士。继位后郑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周朝却每况愈下,为打击新兴势力,周平王很想向郑庄公下刀,废掉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得知后,针锋相对,利用郑国的优势,威胁周平王,逼使周文王与郑国派人质,后周对郑用兵,被郑所败周恒王中箭,周王室威信扫地,郑国国威大振。自此周王室仅成天下共主,并无实权。
郑光祖:元代平阳襄陵(今山西省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三外野人,元代连江(今属福建省)人。曾以太学上舍应博学鸿词试,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更名思肖,有寓“思赵”之意。善诗,擅水墨兰竹,信手数笔便成意境,所画墨兰蕴含思宋之情,书云“时写兰,疏花简叶,根不著土。人问之,曰:'土为蕃人夺,忍著耶?’”嘉定某官胁以他事,求画兰,其曰:“手可断,兰不可得也。”对仕元官僚,尤为恨之。所画墨竹,常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惜已无真本存世。传世作品有大德十年(1306年)作《墨兰图》卷,纸本,墨笔,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笔力劲挺,气格高洁,内敛含蓄,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所南翁。”左有年款“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钤一白文印,印文:“求之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另《墨兰图》卷,画一孤傲伸叶吐蕊之兰,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藏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诗多故国之思,著有《郑所南文集》《心史》等。
郑健乐:2005年参加香港先生选举夺得“健力组”冠军,但在最后的投票中,郑健乐因得票率不及“潇洒组”冠军高钧贤而未能成为香港先生总冠军。郑其后签约成为香港无线电视旗下艺员。
郑小瑛:(1929-),教授,中国著名女指挥家,建国后第一位女指挥家,福建永定人。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是爱乐女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办人之一,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常务理事。郑小瑛(1929-),福建永定县人,汉族客家人。1981年获文化部直属文艺团体评比优秀指挥一等奖,1979年、1983年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6年又获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1997年获“中、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1998年获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多次受国家表彰。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 1978年以来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井指挥演出了中外歌剧《护花神》、《第一百个新娘》、《茶花女》、《夕鹤》、《卡门》、《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魔笛》、《波希米亚人》、《塞维利亚理发师》等;还曾与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十多个交响乐队合作,举行音乐会。她被认为是国内最有经验的指挥教授之一,已步入国际指挥行列。为国家教育电视台录制了《乐海导游》30集,还经常为青少年举办普及音乐会,深受社会的欢迎和赞扬。1980年后,成功地多次赴日、澳、香港、澳门、美、意、芬、新、德、法、荷、比、英等地举行音乐会、参加国际艺术节、指挥歌剧或讲学,是第一位应邀在国外排演世界著名歌剧的中国指挥家。1995年,为庆祝世界第四届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成功地创办了中国第一支女子交响乐团。
郑惠玉:(Zoe Tay)是1988年度新加坡“才华横溢出新秀”的冠军得主。在参赛前就已是当红模特儿的她以自然的演技,大方得体的应变能力,和姣美的样貌获得评判们的垂青,夺得了第一届才华比赛的冠军宝座。也开始了她璀璨的演艺生涯。
郑秀珍:郑秀珍是在参加1995年的《才华横溢出新秀》(新加坡最具权威的演艺新人选拔赛),夺得女子组冠军宝座后进入演艺圈的。曾与范文芳、郭妃丽并称为“新加坡三大美女”。当年,郑秀珍欠下30万元巨债的新闻爆出,轰动本地娱乐圈。她成为本地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个破产的女星。
郑艳丽:是混血儿,80年代后期入香港演艺界发展,开始在无线,与梁朝伟合演过金庸武侠剧集《侠客行》。至90年代,星运黯淡,郑艳丽为求突破,于是投身脱星阵容,先拍露点写真,然后接拍三级,首部影片便是《灭门惨案之孽杀》的续集《借种》。
郑裕玲:香港影视演员、主持人,1975年出道。1979年任无线电视台演员,曾主演《网中人》、《流氓大亨》、《警花出更》等电视剧。1983年从影,1988年凭借《月亮星星太阳》夺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91年再凭借《表姐,你好嘢!》获得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00年接拍TVB情景喜剧《男亲女爱》,再创收视,同年凭借该剧获得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