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是自然形成,还是人为核裂变中子核废料

核反应是上世纪人类才掌握的一种比化学反应更为高效、相对来说比较清洁的能源,它以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为代表。

让人类真正见识了什么是能量的释放,什么叫爆炸威力,不过核反应不仅能够应用在军事,形成核威慑,在民用上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上世纪50年代,人类建成了第一座能够缓慢释放核能的反应堆用来发电,这就是和平利用可控核裂变成功的典范。

如果人类是地球生命进化史上唯一出现的智慧生命,那么由人类建造的核反应堆应该也是地球上最早的核裂变反应堆。这一点很符合逻辑。

但是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法国物理学家弗朗西斯·佩林在西非的加蓬的矿脉中发现了17处“核反应堆”遗迹,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矿藏有17亿年的历史。

17亿年前的地球,还没有经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根本没有人类,也没有恐龙,也没有三叶虫,毫不夸张的说,那时的地球上也许只存在简单的单细胞生命,也许生命才刚刚起源。

这就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何远古地球上会存在“核反应堆遗迹”,这可是20世纪人类发现的科技文明,于是各种传言四起,难道地球上的生命在循环,在我们之前还存在着一帮智慧文明?

所以问题是,核反应堆除了人造能否天然形成?科学家如何解释17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说下今天人类制造核反应堆需要什么条件?

无疑首先需要燃料,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核反应堆的燃料是天然存在最重的元素铀,有92个质子,由于中子数的不同存在有三种同位素238U、235U和234U。

如此重的核,无疑它们都具有天然放射性,也就是可以不受外界干扰自行衰变,但是半衰期相差甚远,分别为4.468×10^9年,7.038×10^8年,245500年。、

半衰期越短的肯定衰变的越快,因此它们的自然含量肯定也差距比较大,其中的238U占了99.28%,235U只有0.71%,剩下的微不足道的0.006%就是234U。

不过可以作为核裂变材料的理想只有235U,因为只有它可以发生稳定的自持反应,其他两种元素在裂变过程中会自行停止。

但是235U的含量很低,因此我们需要将它的含量提高到至少3%的水平才能稳定的持续核反应,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和困难,就是我们所说的铀浓缩。

完成了铀的提纯,我们还需要将核反应堆放在介质中进行,一般使用重水来减缓核反应发生的速率,这才能叫可控核反应,不然就叫原子弹。

下面我们再看下17亿年的情况。

在人类创造的核反应堆中,浓缩铀的衰变会产生大量的中子,但我们不需要这些中子全部参与接下来的核反应,因此就需要慢化剂水的存在,来减慢中子的速度。

这样就只能有一部分中子参与撞击其他的235U核心,在原子核发生裂变以后会形成质量更小元素,并且释放能量和额外的三个中子。

这些中子的一小部分又再次进入下一反应,来维持链式反应的持续。

所以说,为了让核反应稳定的自持,不仅铀的含量要达标,还需要水的存在,且这个参与反应的铀原子要溶于水中。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17亿年前就有大量的地下水流入了这个地方砂岩之间的铀矿藏中,并且水中含有氧气,可以和矿藏中的235U大量的结合,在水中形成丰富的富含铀的氧化物。

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自然的核反应堆,不过这个核反应堆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核反应会产生热量使得地下水沸腾消失,然后反应堆会自行冷却,直到地下水再次淹没矿床,核反应又会继续。

我们现在甚至还计算出了这个反应堆运行的机体过程,由于水起到了的作用,每三个中子就有一个中子参与核反应,持续大约30分钟的时候。

然后反应堆冷却150分钟,等待地下水重新进入,再次开始核反应,这三个小时的循环存续的数亿年,直到矿床中235U的含量降低到3%以下,不能维持核反应。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这个地方发生了核裂变反应呢?

其实很简单,这个地方的235U的含量目前为0.44%到0.60%,远远低于正常含量的0.72%,这一线索就说明这里的铀曾经发生过除了衰变以外的核反应,肯定是裂变。

那么线索呢?其实也很简单,235u发生裂变的时候会产生很多质量更低的放射性元素,如氙、Nd-143,Ru-99,这个放射性元素都是核反应堆的废料。

而在这个地方的含量水平却高于自然界的平均值。只能说明这里的235U发生了裂变。

所以说,不仅在非洲加蓬,在世界上很多的地方其实都存在自然的核反应堆,只要235u和238U的含量为3/97,且有地下水侵入铀矿床,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天然的核反应,不需要人为去制造。

这也说明在自然界的核反应十分常见,观察非洲加蓬核反应堆产生核废料的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处理人工核废料的方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异闻录:彭加木失踪之谜与双鱼玉佩事件详析(完整版)重水主要用作核反应堆的慢化剂和冷却剂,用量可达上百吨。重水分解产生的氘是热核燃料。 也就是说,它是用来制造核(不管是核能源还是核武器)的。 为了防止核武器的扩散,重水的生产和出售在很多国家都受到限制,包括中国。而提炼重水本身又是件十分费钱耗资源的事情,因而在六十年代初的中国,罗布泊存在天然重水这个可能jvzquC41yy}/lrfpuj{/exr1r1h5fnjd29g25:
1.AMS反应堆(AntiMassSpectrometer)1.0.27x3963版本后AMS反应堆将无法产出能量,仅能作为装饰,同时造价大幅降低。 1.0.27x5???版本后反应堆被移除。 反应堆所需要部件: AMS基座一台。 AMS反应核心(活跃奇点、微型虫洞、和谐之眼、Thingy) 一个。 AMS催化器(除了空白催化器) 四个,可自由搭配。 jvzquC41yy}/olrqf0io1rygo17:4A=;0jznn
2.2023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科学家绘制迄今最全人脑细胞图谱、人工智能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OpenAI正式发布GPT-4、卫星首次成功向地球传送太阳能证明天基能源可信性、人类眼球首次移植成功、迄今最小粒子加速器问世、科学家首次实现单原子X射线探测、全球首张昆虫大脑“地图”绘制完成、人类泛基因组首jvzq<84vgen/eww0ep5nzto142852:631v814=5333e64?:762?20|mvon
3.“加快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核电当作为”——人民政协网如何保证核安全?卢铁忠建议,加快发展钠冷快堆、全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对于发展快堆,卢铁忠介绍,发展快堆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对于推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9/25322887298:47xjvor
4.地球各地频现远古地下长廊:真存在地下文明么?纪实台1981年5月,著名探险家毛利斯曾从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附近一处地洞入口进入到地下长廊。在地下长廊里,毛利斯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洞壁平整并经过粉刷。总之,无数地下长廊遗迹的发现,似乎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远古时代确曾存有高度发达的地内文明。 位于加蓬共和国奥克洛矿区的古老核反应堆资料图片(来源:资料图) jvzq<84lkunj0lsvx0io1;532381;86227<8a:3ujvsm
5.2020坚定理想信念 感受核科学魅力 兰州大学 杨西荣 2020年7月26—31日,在近物所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近60名优秀大学生齐聚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共同感受国家实验室的魅力,坚定自己的人生航向。 本次夏令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自从大二开始,我就决心未来投身先进核反应堆和核jvzquC41yy}/kvuecu4be7hp1gjv1ƒx{fu5yn‚y14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