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学带回家》世界各种未解之谜、不明飞行物探索等书籍内容经常陆续出,这与当今互联网的现状颇为相似:捕风而无科普的文章和视频往往达到10万+,而严肃的科普内容却往往不冷不热。
在这些世界未解之谜中,最受欢迎的可能是关于外星人、史前文明或时间旅行的故事,比如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三叶虫化石上的脚印、电火花塞化石等等。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故事毒害了一代人。至少大多数90后都或多或少听过这样的故事。
看着这个画风,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
1.谣言
在这些故事中,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可能是最可信的一个。这个故事的原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非洲的加蓬共和国出产铀矿,开采出来的铀矿将用于法国的核反应堆。法国核反应堆在使用这些铀矿石之前,会对铀矿石进行例行抽样检查。1972年,法国一家工厂在抽检中发现异常。人们发现这块铀矿似乎被提炼利用了,于是工厂派研究人员前往加蓬共和国进行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原来,加蓬的铀矿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大型核反应堆。这个反应堆是20亿年前的,布局非常合理,不超过我们现代的水平。进一步的发现更让人吃惊:原来这个核反应堆在建成后至少平稳运行了50万年,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这个核反应堆的存在,说明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还存在其他文明,或者说史前时代出现了外星人……
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谣言。在谣言界,有些谣言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所以不堪一击;但这个传闻将真实的故事和伪造的结局完美结合,达到了普通人难以分辨真假的地步。
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加蓬共和国确实生产铀,法国也确实从加蓬进口铀矿。核电站在使用铀矿石之前必须提炼铀。为了更有效地提取铀矿石,同一批矿石在提炼前将进行分析。在成分分析过程中,法国发现铀矿存在问题,确实派出科研人员对铀矿进行调查。故事的前半部分完全没问题,问题出在后半部分。没有所谓布局合理的核电站。这批铀矿出问题,完全是大自然的奇迹
二、真相
那么,这个谣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现代核反应堆离不开放射性元素:铀。自然界中存在铀的三种同位素:铀234、铀235和铀238。在铀的这三种同位素中,铀234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铀主要是铀235和铀238,其中铀235的比例为0.72%,而铀238的比例为99.28%。无论从世界上的哪个铀矿开采出来,铀235和铀238的比例总是一样的。然而,在已开采的铀矿石中,只有铀235能产生核裂变。核电站使用浓度为3%的铀235,即所谓的低浓铀。浓度大于80%的称为高浓缩铀,大于90%的称为武器级高浓缩铀。
精炼铀饼图/wiki
为了发电,核电站必须对铀矿石进行浓缩,制成3%的低浓铀。1972年5月,法国物理学家弗朗西斯·佩兰(FrancisPerrin)在法国皮埃尔拉特核浓缩厂的铀矿石分析室分析铀矿石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些加蓬奥克洛矿的铀矿石中,铀235含量普遍偏低,有的0.717%,有的只有0.44%,最低的不到0.29%!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核科技界的极大兴趣。1975年6月,应加蓬政府的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奥克洛矿进行了实地勘察和研究,研究发现,奥克洛矿内约有10多个“天然核反应堆”20亿年前,这些“天然核反应堆”断断续续地运转了大约50年。一万年,涉及500-800吨天然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亿千瓦时的电能,平均每天发电量只有54.8千瓦时。这个电量,按照美国的人均用电量,足够1.5个美国人用了……要是古代也有科技这么发达的人,或者外星人,连核反应堆都建起来了,太阳能电池板也不是。风能和水电站不香吗?每天只用54.8度的电就折腾出一个核反应堆?
Oklo矿区航拍图/网
Oklo矿区铀矿地层图/网
经过对Oklo矿区地质条件的仔细研究,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形成这个“天然”矿层的原因核反应堆”是明确的。
Oklo矿在形成之初其实是一个河岸,河岸上堆积了大量的细砂,在随后的岁月里被埋在地下,越来越多的被压下去,结果,砂岩最终形成。
河流上游和砂岩上层的水向下淋滤,沿途不断溶解铀元素,成为铀矿液。当这些铀矿液遇到砂岩时,疏松多孔的砂岩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了大量的铀元素,在砂岩中不断富集,最终形成铀矿。
Oklo矿的铀结构,黄色部分是砂岩图片/推特
那么,这些铀矿是如何开始自然核反应的呢?让我们先看看现代核反应堆是如何工作的。
核反应堆和核爆炸的原理非常相似。铀元素会自发衰变,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中子。这些中子在形成后会撞击其他铀元素,从而引发连锁反应。一旦铀的浓度足够高,这种连锁反应就会永远持续下去。核武器中铀的浓度极高,所以连锁反应发生的速度非常快,反应是剧烈的爆炸;核反应堆中铀的浓度低,所以链式反应缓慢,所以可以控制。在链式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被用来将水煮沸,水变成蒸汽,蒸汽驱动水轮机。这就是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
连锁反应图/维基
核电站发电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锅炉燃烧图/见水印
所以,其实核反应堆的原理很简单:铀元素浓缩,一旦超过临界浓度就会自发发生核反应。为控制核反应速度,反应堆慢化剂一般由石墨、重水、轻水等材料制成。在这个天然反应器中,地下水扮演着调节剂的角色。
早期核反应堆中的石墨慢化剂,天然反应堆中的水代替了石墨,作为调节核反应速率的良好慢化剂图/网
在Oklo矿,部分地区砂岩中的铀元素不断富集,而且可能一下子就被浓缩到了3.6%,远高于现代核反应堆中核燃料棒的浓度。在这个浓度下,这些富铀矿石自然会发生核反应。但是,如上所述,砂岩就像海绵一样。还有地下水,核反应在地下开始。
这个“天然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核燃料的消耗,铀的浓度达到临界浓度以下,或者地下水因高温蒸发,连锁反应自然停止渐渐地在这个时候。但是,铀矿液不断地使砂岩中的铀元素富集,地下水又会冒出来,于是又会出现核反应——这就是核反应堆断断续续运行了50万年的原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