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知识点精编汇总!

1、J·J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10-15m。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

(1)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

①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②能量量子化:一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轨道不连续,所以能量值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叫做能级。

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辐射能量,叫定态

③原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2)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

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

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

(如在基态,可以吸收E ≥13、6eV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于电离外,都转化为电离出去的电子的动能)。

(3)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

但由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库仑力等),所以在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4、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对于宏观质点,只要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受力情况,就可以应用牛顿定律确定该质点运动的轨道,算出它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对电子等微观粒子,牛顿定律已不再适用,因此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

玻尔理论中说的“电子轨道”实际上也是没有意义的。

更加彻底的量子理论认为,我们只能知道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各点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下,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

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画出图来,就像一片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

二、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结构。

1895年——汤姆生——电子

1896年——贝可勒尔——天然放射现象

1897年——伦琴——伦琴射线

大于等于83号元素的都具有天然放射性,小于83号的有的也具有天然放射性

2、各种放射线的性质比较

种类

本质

质量(u)

电荷(e)

速度(c)

电离性

贯穿性

α射线

氦核

+2

0、1

最强

最弱,纸能挡住

β射线

电子

1/1840

-1

0、99

较强

较强,穿几mm铝板

γ射线

光子

最弱

最强,穿几cm铅版

三种射线在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正交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比较:

如(1)、(2)图所示,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都是β比α的偏转大,γ不偏转;

区别是:在磁场中偏转轨迹是圆弧,在电场中偏转轨迹是抛物线。

(3)图中γ肯定打在O点;如果α也打在O点,则β必打在O点下方;如果β也打在O点,则α必打在O点下方。

3、半衰期

(1)描述衰变的快慢

(2)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3)是统计规律,少数原子核不存在该规律

三、核反应(核的变化,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质量并不守恒 )

1、衰变:

γ衰变:原子核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原子核放出射线后,核处于激发态,当它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γ光子。

因此γ衰变是伴随着α、β衰变发生的。

2、人工转变: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①利用其射线:α射线电离性强,用于使空气电离,将静电泄出,从而消除有害静电。

γ射线贯穿性强,可用于金属探伤,也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各种射线均可使DNA发生突变,可用于生物工程,基因工程。

②作为示踪原子。用于研究农作物化肥需求情况,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类型,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

③进行考古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判定出土木质文物的产生年代。

一般都使用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种类齐全,半衰期短,可制成各种形状,强度容易控制)。

四、核能

1、核能:核反应中放出的能叫核能。

2、质量亏损:核子结合生成原子核,所生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生成它的核子的总质量要小些,这种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物体的能量和质量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比例系数为光速的平方。

(在非国际单位里,可以用1Uc2=931、5MeV。它表示1原子质量单位的质量跟931、5MeV的能量相对应。)

4、释放核能的途径

凡是释放核能的核反应都有质量亏损。

核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的质量亏损是不同的,所以各种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不同。

核子平均质量小的,每个核子平均放的能多。

铁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质量最小,所以铁原子核最稳定。

凡是由平均质量大的核,生成平均质量小的核的核反应都是释放核能的。

5、核反应堆

目前的所有正式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应用裂变发电的。

核反应堆的主要组成:

(1)核燃料。用浓缩铀(能吸收慢中子的铀235占3%~4%)。

(2)减速剂。用石墨或重水(使裂变中产生的中子减速,以便被铀235吸收)。

(3)控制棒。用镉做成(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

(4)冷却剂。用水或液态钠(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同时使反应堆冷却,保证安全)。

(5)水泥防护层。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

6、粒子物理学

到19世纪末,人们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了正电子、μ子、K介子、π介子等粒子。后来又发现了各种粒子的反粒子(质量相同而电荷及其它一些物理量相反)。

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达400多种,形成了粒子物理学。

按照粒子物理理论,可以将粒子分成三大类:媒介子、轻子和强子,其中强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THE END
0.核反应堆若干基本概念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又称为原子能反应堆,简称反应堆,是指能够维持“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以实现核能开发利用的装置。核反应堆运行是通过合理布置核燃料,使得在无需补加中子源的条件下,能够在其中发生“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的过程。严格来说,“核反应堆”这一术语应该涵盖“核裂变堆”、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724>4351<92<7452e239:465>477xjvor
1.核反应堆组成结构与主要特点核反应堆的类型虽然很多,但是它主要由活性区、反射层、外压力壳和屏蔽层组成。其中,活性区又由核燃料、慢化剂、冷却剂和控制棒等组成。 当前,在用于原子能发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压水堆”是最具竞争力的堆型(约占61%);“沸水堆”占一定比例(约占24%);“重水堆”用的较少(约占5%)。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51724A42;1<92<7452e239:76;8237xjvor
2.图说海南(55)说说核电🐶轻水堆型核电站。反应堆采用2%~3%低浓缩铀作燃料,用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体积小,造价低。 世界85%以上核电站采用此型,我国多数采用此型。又可分沸水堆和压水堆两种。 🐶重水堆型核电站。反应堆以重水(含氘)作慢化剂和冷却剂,用天然铀作燃料。 jvzquC41yy}/onnrkct/ew45cniuk{t
3.家用原子弹制作指南但目前大部分国家都被卡在了第一步。这也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么少的原因。 而钚燃料的核武器需要的材料就少很多,几公斤的钚-239 就够了,问题是天然钚极少,主要是在铀核反应堆中经过辐照生成,要从核反应堆中提取、纯化、浓缩钚-239,不怕死的可以试试。jvzquC41yy}/lrfpuj{/exr1r1;fclk7cfh66?
4.核电科普知识宣传防城港核电项目由于压水堆核电站有了三道屏障,核电站运行对周围居民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天然辐射。 六、压水式核反应堆与原子弹的区别 原子弹由浓度为90%以上的铀-235或钚-239和复杂精密的引爆装置构成。引爆装置使烈性炸药爆炸,将高浓度的铀-235或钚-239迅猛压紧,使它瞬间形成剧烈的、不受控制的链式裂变反应,巨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发生核爆炸jvzq<84yyy4hzjxv0qxh0ls1mzvk1tujf1jfvjnnua;74<3jvor
5.电力、天然气、核电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激活经济发展“新300万吨液化天然气折合天然气42亿立方米,可满足1300万户居民1年使用需求。 据介绍,漳州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储运能力,形成福建省双气源环路供气管网格局,进一步发挥“全国一张网”优势。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主控室正式启动 5月21日,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78741CXUK{r:TGS5n\m46Rl{FVmSc4:17;70ujznn
6.行业观察加快钍资源开发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在自然界中,天然核燃料仅有235U一种,但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含量仅为0.7%,而以稳定价态存在的铀同位素238U含量则高达99.3%。238U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人工转换后才能成为可裂变的235U,并被用做核反应堆燃料。另一种能取代235U作为核燃料之一的铀同位素是233U,但它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需要将232Th用人工转换的方式将其转换jvzquC41yy}/ewse0eun0ls1eptd1||z8;0dƒvm14628wvm14628wi{s1>39;621kteg3jvor
7.202405反应堆堆芯中的钚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此问题上持保守态度,因此,为了应用IAEA的保障措施,IAEA将所有钚(钚-238同位素占80%或以上的钚除外)定义为“直接使用”材料,即“无需嬗变或进一步浓缩即可用于制造核爆炸物部件的核材料”。这一“直接使用”的定义也适用于已纳入商业MOX燃料中的钚,尽管这样的钚本身肯定无jvzquC41zwkrk~3eqo578?<4:7;6787;26668B=
8.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制造核武器常用的富含铀-235的核材料是将天然铀经同位素分离后获得的。而铀-233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它是利用钍-232在核反应堆内经中子照射得到的。钍也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但储量比铀大。天然钍几乎100%是钍-232,常和铀以及稀土元素等共生。自然界存在的钚的数量极少,易裂变核素钚-239是利用铀- 238在jvzquC41lwttjr3ioy4dp8723;3198631euovnsva58:;:7370nuo
9.铀行业深度报告:沉浸十年,未来可期独角兽智库之后则通过核裂变反应所产生的热能,将其传导至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来发电。一座1000MW的核反应堆,一年需要消耗约200吨天然铀,对应约27吨4.5%浓度浓缩铀,而1千克U-235完全裂变可以产生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2.6乏燃料储存:使用过后的核燃料仍会发热,需长时间冷却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96277967mvon
10.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在岭澳核电站二期中的应用AET因此,研究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在核电站中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1 概述 核电站通常由一回路和二回路系统两部分组成。核电站的核心是反应堆,在核电站汽水循环过程中,由于核反应堆具有强放射性,流经反应堆的冷却剂带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从反应堆流出来的冷却剂不能泄漏流人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水中,jvzq<84yyy4djrsccgz/exr1ctzjeuj1378:4=
11.被俄乌“争抢”的扎波罗热核电站,有多重要?据统计,1995-1996 年冬天,核能发电量已经占乌克兰总发电量的 41%,火力发电站 ( 煤、石油和天然气 ) 占 50% 以上,水电设施则提供大约 5-6% 的电力。时至今日,乌克兰境内共有 4 座核电站,15 个运作中的核反应堆,其中,至少有一半的核反应堆在满负荷运行,为乌克兰提供约 50% 以上的电力。jvzquC41rq}ft7np/gt/exr1jvsm1ytygt336:8;48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