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而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一朵烟花宫廷乐工唐玄宗乐舞

梨园文化源远流长,“梨园”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唐代宫廷音乐艺术精华最集中的地方,其乐工技艺精湛、等级分明,表演内容涉及歌舞、戏曲、杂耍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之深远,因其声名显赫,常被后人视为与太常寺、教坊鼎足而立的宫廷音乐机构。

梨园概述

唐代以梨园为名的宫廷音乐机构共有四个,分别是禁苑梨园、宫内梨园、太常梨园和华清宫梨园,太常梨园又可以分为长安太常寺管辖的“梨园别教院”以及东京太常寺管理的“梨园新院”。其中前两者是后世我们常说的梨园,它们是由唐玄宗亲自指导,乐工技艺高超,代表宫廷音乐的最高标准。

1、禁苑梨园与宫内梨园

禁苑梨园位于宫廷后花园之一的长安光化门北禁苑内,本是唐代帝后和肱骨大臣游玩宴饮的场所,其中设置了球场、离宫、别殿等,等到唐玄宗继位后常在此地奏乐,进行教习法曲等音乐活动。唐代的文献中记载玄宗李隆基有很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设计能力,他经常在禁苑梨园中亲自指挥从太常寺坐部伎中选出来的三名的乐工进行排练,像个人组织了小型乐队一样,这些成员因此被称为“皇帝弟子”、“梨园弟子”。

宫内梨园设置在蓬莱宫侧。自唐高宗起,蓬莱宫便是唐代皇帝处理政事的要地,被认为是政治决策和通知的核心地点,玄宗将梨园设在蓬莱宫附近应是出自方便亲自教乐的考量。宫内犁园的称谓是借用了禁苑梨园的名义,虽然称“园”,实际却设在蓬莱宫侧教坊所在地,徒有有园之名却无园之实。至天宝中,玄宗又选取了称为“梨园弟子”的宫女百人,扩大了原有梨园的规模。

梨园弟子

2、梨园与太常寺、教坊的关系

太常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的官方音乐机构,一直是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其设置最早可追溯到秦代设置的“奉常”,汉景帝时改称其为“太常”,汉以后逐渐称为“太常寺”,直到清末这一机构才被废除。

玄宗开元二年以前唐代宫廷的雅乐、俗乐都由礼乐机构太常寺统领,没有专门的俗乐机构。因为“太常礼司,不宜典排优杂役”,玄宗设立了教坊来专门管理俗乐。

唐代教坊作为专门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与太常寺相互独立。其中内教坊设在宫中的蓬莱宫侧,与宫内梨园同属一地。梨园法曲归于教坊,两处乐工在称谓上多有相通,按照色艺高低可以分为十家、内人、宫人、搊弹家、两院杂妇女,其中内人又被称为“前头人”多为梨园弟子,宫人数量最多且是歌舞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听弹家的工作以弹琵琶、五弦、U阮、筝等乐器为主。宫内梨园解散后教坊宫乐人仍被称为“梨园弟子”。

宫内梨园设立以前宫中无专门俗乐机构,那时禁苑梨园只是作为音乐教习场所,作为玄宗亲自领导的一个乐队归于礼乐机构太常寺管辖,宫内梨园设置后禁苑梨园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音乐机构。

长安洛阳又各设左右二教坊,二者分工明确。右教坊擅歌,左教坊工舞,其中毕竟著名的艺人有剑器舞舞蹈家公孙大娘,各处教坊均由宫廷委派内监担任教坊使,不再属于太常寺管辖。

长安洛阳

梨园影响

1、称谓的发展

安史之乱后梨园弟子半已奔亡。唐肃宗收京后下令恢复梨园设置,但人数较玄宗时大为减少,唐德宗大历十四年梨园解散。梨园虽被取消,但教坊乐工们沿袭了“梨园弟子”的称谓,唐文宗因重视法曲曾选择部分乐工重习《霓裳羽衣曲》,这些教坊中子弟仍被称为梨园弟子。

唐朝以后,梨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梨园弟弟逐渐成为戏曲艺人的代称,梨园也被作为戏曲的代名词,这种变化后的结果被我们沿用至今。

2、艺术的流传

梨园,是唐玄宗专门训练演奏宴乐的音乐团体,相较雅乐在形式上更加简单自由,吹弹演唱的表演适合各类场合,对民间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唐代后期,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乐舞表演者活动在市区街头的的酒家、歌馆等场所进行创作表演,出现了如《踏摇娘》等参军戏的表演,杂歌杂舞杂对白,颇有杂剧的韵味。

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

参军戏是唐代艺术发展史上的奇葩,它将唐代的梨园乐舞从殿堂之中推广到市井之间,使充满艺术灵感的创作者们不再局限于宫中,他们在民间进行更加生活化的创作。官家的教坊梨园与坊间的歌舞酒肆并列,在中国拥有乐籍的创作者和域外来的酒家胡人、乐舞艺伎共同谱写乐章。

在这座闻名海内外的长安城里,琵琶师曹保、曹善才、曹纲,擅长弹奏《婆罗门曲》的米禾稼、米万槌,歌曲家米嘉荣,融汇僧俗乐舞技艺的康遁、石宝山,擅长舞蹈的胡旋女都曾风靡一时。无数乐者艺人在唐人的诗文中留下了倩影,住在蛤蟆陵的琵琶女就因白居易的《琵琶行》留名至今。

在燃着蜡油的长安城夜晚,有演绎着梨园新乐的歌姬舞女,有挑灯为梨园弟子谱写新词的诗人,有在茶楼酒馆中谋生的教坊艺术家,他们用活跃的身影点燃了长安的夜,用脉搏跳动着音乐华章。

唐代梨园乐舞的发展为歌舞的发展和戏剧的诞生提供了养料,梨园乐队手持笛、筝、阮咸、排箫、羯鼓、U唱、竽、方响、琵琶、拍板等表演乐器,跳着软舞、健舞、字舞、傩舞、剑舞等姿态各异的舞蹈,敦煌莫高窟与唐代陵墓的壁画、一些存留至今石窟石像,都显示了唐代乐舞表演的靓丽场景。

唐代乐舞表演

总结

“梨园”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名词,唐朝时它曾以歌舞杂耍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宝库的内容,也曾为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梨园”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一朵烟花,虽然只是出现了几十年,其名称却被沿用了千年之久。即便今天它的内涵早已改变,即便盛唐景象早已消散,但没有人能否认它留下的灿烂。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曾有无数梨园弟子在宫廷、豪宅、市井、街区游走着,用歌舞杂乐勾画出盛世长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思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第2课相关的内容要求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精研教材: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 1.理清课程结构 突出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开篇,分别介绍古代亚非的三个大河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以前学过的黄河流域的中国,这些文明都创造了辉煌 jvzquC41yy}/lrfpuj{/exr1r1i::j7999;5hl
1.尧都翼州平阳(第一到第八章)《史记》中太史公记述:“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太史公的观点提醒我们,古史茫眛,信据难求,唯有现代考古学可以为此作出全新的贡献,通过古史与考古学的遗迹、遗物互证,还原古代信史。 jvzquC41yy}/lrfpuj{/exr1r1i4:B7368lcd<
2.历史教育论文通用12篇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历史事实的列举和介绍,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2.采用多种多样的渗透方式。高中历史课堂的价值观教育,需要注重jvzq<84|i{z{yo{hz4ywnxjw0ipo8mcqyko1:>4434ivvq
3.古典文学知识(精选5篇)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73<10qyon
4.远古弘农谭氏家族世系探索学》《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唐兰先生著。《学术界专家评覃字》唐兰先生对古文字研究造诣很深, 贡献大。四十年代专门研究过战国文字和战国史,对中国古代史有独创的见解。【5】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字像酒盈樽(古代酒壶)。【6】郭沫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1713<4381?789=56a?73;97497/uqyon
5.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通用17篇)2、课堂以多种形式,既激活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如mv歌曲《无字碑》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回到古代的感觉;通过欣赏唐太宗与武则天的图片,对他们的历史有了感官的了解;相关数据与诗歌的展示,使学生客观性的了解唐代的繁盛。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tmgigp1<6976;/j}rn
6.高中历史优秀教学反思(精选29篇)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高二下期的后半期(大致五一节后)开始上《中国古代史》,这样可以在国庆节前完成新课教学。接下来是按惯例进行的三轮复习,这一定要与市三次诊断考试时间相吻合。三轮复习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cwycqunv1:<;53<747mvon
7.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通用12篇初中历史开篇就是古代史内容,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居民与学生相距太遥远。怎样才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遥远的历史产生亲切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历史与日常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中的“医学的成熟”这一知识点时,书本上只有“扁鹊jvzquC41izy0zguj{/exr1jcuxgw46;3670qyon
8.抖音美女讲历史系列MP41.5G夸克网盘资源下载6841847693665455368_现代渣男洗白靠综艺,古代渣男洗白靠写诗#渣男 #科普 #艺术.mp44.32MB 6843710463784602894_梵高的《星夜》创作灵感来自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艺术 #梵高.mp47.56MB 6845193221136583944_一首《送别》 朴树没唱完便失控大哭,这首歌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歌曲 #艺术.mp48.13MB jvzquC41uq4icxpg326/exr1swgsm87247684<5562;44:76:2
9.历史知识总结通用12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可以呈现多种不同形式,比如:诗词诵读比赛、人物故事讲述、歌曲欣赏、问题竞答、视频欣赏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展开全面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繁荣的宋元文化”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讲解相jvzquC41p{qg{ƒg0zwktj~3eqo5icx|gp1;12B>0jvsm
10.近代史课程总结通用12篇如今年贺州市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里,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5本历史课本共38课的内容,其中《中国古代史》为5课,《中国近代史》为9课,《中国现代史》为10课,而《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都是7课。再结合《课程标准》,今年中考所涉及的考点为60个,其中《中国古代史》5个,《中国近代史》14个,《jvzquC41v{pl||mm0z{fuqz0eqs0jjtygp5929;60jznn
11.课程思政示范课:华北区域历史文化创作原创诗文、演唱爱国歌曲、扮演历史人物等形式,深入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创作、编演了多部以近现代华北革命史为题材的历史纪录片、微电影、舞台剧和音乐电视,并将上述作品制作成教学视频,利用课堂教学和学校、学院的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获得了主管领导和众多师生的一致jvzquC41lyi/jkz0gf{/ew4kphu03;671;6377mvo
12.古诗词下历史教学11篇(全文)古代诗词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们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引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引诗入课,能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特别是古代史,由于它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ekz|q5r|0jvsm
13.郢人题目答案解析,郢人题目答案解析1”这段话提到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歌曲名称,其本义是为了说明()的道理。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 姊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F;.=5'C8&G=*DC'HB0qyon
14.2021年湖南历史高考变式题——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古代史》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个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关联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12/25 | 51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相似题 纠错 详情 收藏 变式8提升 jvzquC41|wpvcw3zmy4dqv4vjgsbvrhnkuz03@uv5:=7e};553t28<6: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