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启智·赋能·动情”的中学历史大单元作业设计

全文长 2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一、历史作业设计概述

1.作业设计理念

作业是课程的一个环节,其本质是学生为完成既定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因而作业要贯穿课堂始终,作业设计要与教学同步,作业实施与教学融合,即教、学、评一体化。

2.作业设计原则

基于作业的主体及成效,我们施行了作业设计的五原则:减少量、提高质、丰富形;增趣味、促探究、重实践;真情境、有价值、蕴素养;活动化、生活化、项目化;进阶性、融合性、长效性。

3.作业设计目标

依据立德树人的课程要求,基于课程标准与单元主题,从发展学生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角度,以“启智、赋能、动情”三个关键词统领,确定了历史学科作业设计的目标:

启智: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了解历史时序,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标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赋能: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了解历史呈现方式,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历史阅读和概括能力,提升依据史料解释历史、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重要史事间的因果关系,初步学会对史事进行客观评判。对标核心素养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动情: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标核心素养的家国情怀。

二、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1.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艺术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单元大概念架构

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大一统,下启隋唐繁盛世。这一时期从政权更迭、胡人内迁、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民族大交融以及所出现的科技文化成就,无一不在体现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根据课程标准和内容分析,提炼出单元大概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3.大单元教学设计透视

依据课标要求,基于单元大概念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本单元教学内容开发整合后,分解为“政权更迭”、“江南开发”、“民族交融”、“多元文化”和“风云人物”五大学习主题即五个课时,使学生从多角度学习了解单元大概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4.单元作业具体内容设计

单元大概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项目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作业支架

评价标准

单元

前置

作业

观看《中国通史》第30—39集,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一个朝代或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创设学习情境,初步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史实。

提供纪录片和作业评价量规。

A级:能正确清晰阐述史实,并有自己的见解;

B级:能正确阐述一些基本史事;

C级:能简单叙述出一些史事。

第一课时

政权分立

课中作业

作业1:画一画

明确时空观念及朝代更迭关系。

提供《三国鼎立示意图》范例。

A级:精准画出两项内容,史实准确,图文美观;

B级:能准确画出一项内容,清晰标注政权名称,或能图示变更关系;

C级:能简单完成或部分完成。

作业2:写一写

请你仿照《朝代更替歌》,编写一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歌谣。

巩固基础史实,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供《朝代更替歌》范例

A级:史实准确,完整押韵,文笔优美,朗朗上口;

B级:史实全面,比较押韵,语言较为简练。

C级:史实比较全面,有一定押韵。

作业3:谈一谈

联系所学内容,结合读过的《三国演义》,请谈谈小说描述的史实与历史真实有何差异性。

理解文学作品与历史文献的区别。

提供《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部分片段。

A级:有一定见解,观点正确,表达清晰准确;

B级:能简单表述出关联;

C级:叙述不够清晰。

第二课时

江南开发

课中

作业

作业1:“一眼千年”

观察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风貌的图片,请说出你的发现和理由。

直观了解江南地区的变化,激发兴趣探究变化的原因。

提供图片等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A级:能准确论述史实,清晰表达观点;

B级:能恰当运用史实,简单表述观点;

C级:能说出变化。

作业2:“诗词江南”

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江南的诗词,请大声诵读出来,来一个诗词接龙。

感受文学魅力,开展跨学科融合学习,同时增强家国情怀。

创设情境,可提前与语文老师沟通合作。

A级:能吟诵出5首诗词;

B级:能吟诵出3首诗词。

C级:能吟诵出1首诗词。

第三课时

民族交融

课中

作业

作业1:民族迁徙图

画出民族迁徙趋向示意图,中国56个民族里,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些民族?请用史实说明这些民族哪里去了?

锻炼识图绘图能力,掌握民族迁徙的基本史实;查找民族动向,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大历史观。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民族迁徙地图。

A级:能够准确设计示意图,描述和指向清晰准确;

B级:能准确设计示意图,史实涵盖较全面;

C级:示意图设计较为简单。

作业2:成语故事会

根据关键词猜成语;你能讲出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吗?这个历史事件与今天的民族交融主题有何关系?

搜集整理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丰富学生语文素养,同时知道战争也是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之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提供成语关键词,以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

A级:能准确猜出5个成语,叙述清晰;

B级:能说出3个成语,表达流畅;

C级:能说出1个成语,表述简单;

作业3:历史小论坛

走进北魏洛阳城,你会看到哪些现象?北魏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改革对北魏是对还是错呢?

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确立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唯物史观。

提供《洛阳珈蓝记》的部分史料和图片,

用问题串启发思考探究。

A级:能正确运用所学史实,准确全面表达自己的看法;

B级:史实正确,表达简单;

C级:只能简单阐述史实。

作业4:胡风汉韵展

通过史料搜集,学生了解民族交融的多方面表现及影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小组协作搜集史料,

教师给予提示和指导。

A级:找出4—5项内容。

B级:找出2—3项内容。

C级:找出1项内容。

第四

课时

多元

文化

课中

作业

作业1:“鉴宝大会”

请你选择今天所学的一项科技或艺术成果,为它撰写一段解说词。

通过撰写解说词,加深对基础史实的掌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认识中国古代创造的文明成果。

提供《兰亭集序》视频范例,指导解说词的写作方法。

A级:内容准确,文笔优美。

B级:内容正确,语言较为简练。

C级:内容阐述简单。

作业2:名人轶事

小组合作选择一位最欣赏的文化名人、科学家、书法家或画家,讲一个他的故事,并分析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途径、方法。同时,学习了解科学家、艺术家的优秀品质,增强历史担当和文化传承意识。

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A级:史实准确,内容丰富,表达清晰,。

B级:内容全面,表达清晰;

C级:内容单一,表达简单。

第五

课时

风云

人物

课中

作业

作业:“煮酒论英雄”

时代变更之下的英雄人物灿若繁星,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是乱世出英雄。有挥刀打天下的帝王,有锐意改革的领袖,有孜孜不倦的科学家……

请你从以下四个作业中任选一个。

A制作“我最欣赏的历史人物”小卡片,史实全面,并说明欣赏理由;

B搜集曹操诗词,感悟曹操魅力;

C对比《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哪些是诸葛亮真实的贡献?请用史实证明。

D有人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罪人,请你用史实论述他究竟该遭唾骂还是可以名垂青史?

通过此项作业,在活动中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公正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对本单元大概念再次升华,认识曹操、诸葛亮、北魏孝文帝等历史人物在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方面的贡献。

创设情境,

提供史料,如“百姓眼中的曹操”、“戏曲舞台上的曹操”、“名人眼中的曹操”等不同角度的资料,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提供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开凿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北魏为何被誉为“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A级:史实正确,文采优美,准确全面表达自己的见解。

B级:史实正确,表达简单,观点不突出。

C级:只能简单阐述史实。

单元

长程作业

作业超市:穿越历史

学完本单元,中国古代史就告一段落了,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一件文物或一件大事是什么,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绘制画像、办手抄报、写小论文、人物传记、文物仿制等。任选一种作业试试吧。

此项作业涵盖整个古代史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途径,用不同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提供选择,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学有所获。

根据作业难度划分等级。

举办作业成果展评。

三、作业质量效果评估

1.作业实施效果

本作业设计完全体现教学评一体化、融合化。学生作业成果粗略统计:手抄报56份,人物小语37篇,绘制示意图等34幅,文本资料120篇,音频资料5个,短视频8个。作业内容求新求趣求实,作业方式多元多样多彩,学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

(1)作业设计相互关联,体现交叉综合。既有少而精的基础性作业,又有创新型的个性化的实践作业。故事分享、人物论坛,歌曲欣赏、精神礼赞、图片分析、示意图勾勒、路线图绘制、课堂鉴宝、历史画廊、诗词串烧、时空隧道等,融历史、语文、音乐、美术、地理等学科,跨学科多角度体现融合学习,活动式、问题式,合作式,更有利于学生操作。

(2)作业梯度合理,符合学习进阶。涵盖基础型、提能型、素养型作业,从课堂到课外,从书面到活动,真正让孩子们动口动脑动手,教师作业设计的指向性有效延伸。通过历史手抄报、小制作、图绘、微视频、辩论稿、历史小论文等成果,不仅实现了作业回归生活这一理念,更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3)作业设计聚焦核心素养,落地家国情怀。本作业设计有情境、有主题、有策略,重能力,育素养。通过这些实践作业,使学生能够形成民族认同、文化自信、敬仰英雄、明辨是非等积极而健康的态度和精神。这也正应了我们作业设计的初心:“启智、赋能、动情”。

2.不足与反思

在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最大问题是对课中作业时长的把控和质量难以操控;还应加强对学生作业心理的呵护与关注,尤其要加强对学困生层面的研究与帮助,给学困生搭建更多学习和作业支架;同时注意加强对控量提质等评价指标和体系的完善与跟进。

总之,在“双减”后作业迎来了巨大变化。这样的作业从单一枯燥走向多样有趣,从个体走向小组合作,从统一标准走向多层次有选择,从课后走向课中,从课堂走向生活。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乐趣。我们将继续探索作业设计与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创新型作业设计研究我们还刚起步。

作者 | 王慧卿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中学

其他作者 | 三门峡市第三中学 高明、三门峡市第三中学 张玉娟、卢氏县育才中学 范文艳、义马市实验中学 袁伟芬、三门峡市东方剑桥中学 黄永楠

THE END
0.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思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第2课相关的内容要求为: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精研教材: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 1.理清课程结构 突出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作为世界古代史的开篇,分别介绍古代亚非的三个大河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以前学过的黄河流域的中国,这些文明都创造了辉煌 jvzquC41yy}/lrfpuj{/exr1r1i::j7999;5hl
1.尧都翼州平阳(第一到第八章)《史记》中太史公记述:“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太史公的观点提醒我们,古史茫眛,信据难求,唯有现代考古学可以为此作出全新的贡献,通过古史与考古学的遗迹、遗物互证,还原古代信史。 jvzquC41yy}/lrfpuj{/exr1r1i4:B7368lcd<
2.历史教育论文通用12篇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历史事实的列举和介绍,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2.采用多种多样的渗透方式。高中历史课堂的价值观教育,需要注重jvzq<84|i{z{yo{hz4ywnxjw0ipo8mcqyko1:>4434ivvq
3.古典文学知识(精选5篇)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73<10qyon
4.远古弘农谭氏家族世系探索学》《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春秋事语》《西周青铜器铭文史征》,唐兰先生著。《学术界专家评覃字》唐兰先生对古文字研究造诣很深, 贡献大。四十年代专门研究过战国文字和战国史,对中国古代史有独创的见解。【5】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字像酒盈樽(古代酒壶)。【6】郭沫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3:1713<4381?789=56a?73;97497/uqyon
5.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通用17篇)2、课堂以多种形式,既激活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如mv歌曲《无字碑》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回到古代的感觉;通过欣赏唐太宗与武则天的图片,对他们的历史有了感官的了解;相关数据与诗歌的展示,使学生客观性的了解唐代的繁盛。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tj~tmgigp1<6976;/j}rn
6.高中历史优秀教学反思(精选29篇)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高二下期的后半期(大致五一节后)开始上《中国古代史》,这样可以在国庆节前完成新课教学。接下来是按惯例进行的三轮复习,这一定要与市三次诊断考试时间相吻合。三轮复习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cwycqunv1:<;53<747mvon
7.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通用12篇初中历史开篇就是古代史内容,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居民与学生相距太遥远。怎样才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遥远的历史产生亲切感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历史与日常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中的“医学的成熟”这一知识点时,书本上只有“扁鹊jvzquC41izy0zguj{/exr1jcuxgw46;3670qyon
8.抖音美女讲历史系列MP41.5G夸克网盘资源下载6841847693665455368_现代渣男洗白靠综艺,古代渣男洗白靠写诗#渣男 #科普 #艺术.mp44.32MB 6843710463784602894_梵高的《星夜》创作灵感来自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艺术 #梵高.mp47.56MB 6845193221136583944_一首《送别》 朴树没唱完便失控大哭,这首歌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歌曲 #艺术.mp48.13MB jvzquC41uq4icxpg326/exr1swgsm87247684<5562;44:76:2
9.历史知识总结通用12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可以呈现多种不同形式,比如:诗词诵读比赛、人物故事讲述、歌曲欣赏、问题竞答、视频欣赏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展开全面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在学习“繁荣的宋元文化”这一内容时,可以利用《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讲解相jvzquC41p{qg{ƒg0zwktj~3eqo5icx|gp1;12B>0jvsm
10.近代史课程总结通用12篇如今年贺州市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里,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和世界5本历史课本共38课的内容,其中《中国古代史》为5课,《中国近代史》为9课,《中国现代史》为10课,而《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都是7课。再结合《课程标准》,今年中考所涉及的考点为60个,其中《中国古代史》5个,《中国近代史》14个,《jvzquC41v{pl||mm0z{fuqz0eqs0jjtygp5929;60jznn
11.课程思政示范课:华北区域历史文化创作原创诗文、演唱爱国歌曲、扮演历史人物等形式,深入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创作、编演了多部以近现代华北革命史为题材的历史纪录片、微电影、舞台剧和音乐电视,并将上述作品制作成教学视频,利用课堂教学和学校、学院的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获得了主管领导和众多师生的一致jvzquC41lyi/jkz0gf{/ew4kphu03;671;6377mvo
12.古诗词下历史教学11篇(全文)古代诗词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们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引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引诗入课,能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特别是古代史,由于它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ekz|q5r|0jvsm
13.郢人题目答案解析,郢人题目答案解析1”这段话提到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歌曲名称,其本义是为了说明()的道理。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在今湖北 姊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F;.=5'C8&G=*DC'HB0qyon
14.2021年湖南历史高考变式题——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古代史》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个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关联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12/25 | 510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相似题 纠错 详情 收藏 变式8提升 jvzquC41|wpvcw3zmy4dqv4vjgsbvrhnkuz03@uv5:=7e};553t28<6: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