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及其类别

史书及其类别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笔试考试中也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常就是给一部史学著作,让同学们来判断这属于哪种类别的史书。那么史书到底有哪些类别,它们是如何划分的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一、按运用的体裁分

1.编年体

2.纪传体

所谓纪传体,通常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进行基本的史实叙述,最大优点是记叙大量的人物传记,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历史的演变过程和重要事件,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和年表。其中“本纪”主要记录帝王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年表”主要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书”主要记述典章制度,“列传”主要记述其他的历史人物。主要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故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就是《史记》。

3.纪事本末体

所谓纪事本末体,主要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首创为南宋史学家袁枢。主要代表有明代陈邦瞻的《宋史纪本末》、清朝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等。

需要指出的是史学界将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合称为我国古代史书撰写的“三大史体”。

二、按记述的内容分

1.正史

所谓正史,指的是记录历史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封建国家的官方观点,主要代表有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

2.实录

所谓实录,指的是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主要由汉代的“起居注”和“目录”发展而来,以南北朝时期的《梁皇帝实录》为代表。

3.制度史

所谓制度史,指的是记录历代典章制度的专书,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著有《通典》。

4.杂史

所谓的杂史,其记载的内容比较广泛。常见的有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北魏杨衍之的《洛阳伽蓝记》以及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

5.会要

所谓会要,指的是只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性质,常见的有唐朝时期苏冕的《会要》。

6.传记

所谓传记,就是记载各类人物事迹的史书。常见的有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南朝慧皎的《高僧传》以及清代阮元的《畴人传》。其中《畴人传》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唯一传记汇编。

以上便是史书类别的所有内容,怎么样?你,掌握了吗?来咱们当堂练习一下。

小试牛刀

单项选择题

1.《史记》中十二本纪记载的内容是( )。

A.帝王将相 B.诸侯世家 C.名人士大夫 D.天文历法事件

【答案】A。本题考查的史书体裁分类的具体内容。纪传体史书主要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和年表。其中“本纪”主要记录帝王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年表”主要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书”主要记述典章制度,“列传”主要记述其他的历史人物。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春秋》 B.《畴人传》 C.《梁皇帝实录》 D.《史记》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史书体裁分类。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畴人传》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唯一传记汇编。《梁皇帝实录》是我国最早的实录。

THE END
0.中国十大史书排行榜推荐理由:左传是由左丘明所创作的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作为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展开】 jvzquC41ygh/rqg3454dqv4ujgthj~t1uj{kk8{vn|ti3:=830nuou
1.古代史书古代史书 古代史书 史记(131) 宋书(100) 后汉书(120) 三国志(65) 晋书(130) 元史(211) 新唐书(249) 明史(333) 清史稿(473) 敦众活动 最新书籍jvzq<84yyy4tjr}kw0tfv8|gpj{b1piuu1
2.梁启超、胡适等人的历史入门读物,是一部怎样的书?|胡适|纲鉴易知中国古代的史书典籍,汗牛充栋,百家争鸣。无论是惊天动地,还是平淡无奇,皆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但想达成这个目标,假设我们能活到八十岁,也要自出生起到离世前,平均每三天读完一卷书 ,由此看来“读书破万卷”难度系数高达五颗星。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3.纪言述事之祖《尚书》《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尚书》的知识,欢迎阅读。 最早的史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jvzquC41o0xvk€jp0eun1pzlk171:@8560nuou
4.溯源甘肃古代甘肃的防疫药物丝路文化东汉人许慎《说文》解释说,“疫,民皆疾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得的病就叫作疫,显然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古人认为,疫病是由疠气引起的,疠气指空气中的毒气、异气、杂气、邪气等。这种疠气因自然运行失常所致。所以,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疫情出现被记入《祥异志》《五行志》。jvzquC41yy}/i|jk0eun0ls1jvsm1:;761814;22;/691ltpvgtu/<>794>/j}rn
5.吴玉贵:古代突厥汉文史料整理刍议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总结中国古代史书的撰著称:“夫为史之道,其流有二,何者?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他称前者为“当时草创者”,即类似董狐、南史等记录当朝政事的史官;称后者为“后来经始者”,即类似班固、陈寿等后来的史书编纂者。刘知几的认识,对隋唐五代汉文文献的史料学分jvzquC41kcnt0ozfcp4ff~3ep1oohx4338905;590jzn
6.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罗新把蒙古高原分隔为南北两个地理单元的蒙古戈壁,在中国古代史书中被称作“大漠”,清代的内蒙古和外蒙古,今天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就是由这片巨大的荒漠区分开来的。古代大漠以南的蒙古高原被称为漠南,以北的称为漠北。历史上的游牧帝国大多以漠北为中心,以漠南为前线,形成与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之间的对抗。如果jvzq<84|iijt0ypw0gjv0ls1ztrx{ƒo184;1: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