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中国古代史书体裁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梦想再遥远,也要笑着走去,毕竟沿途有很多美景等着去欣赏。

一、编年体: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能够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所著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左传》——左丘明所著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所著

二、纪传体:以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

本纪:帝王的传记,例如秦始皇本纪

世家:诸侯和贵族的人物历史事迹,例如越王勾践世家

列传:其他英雄人物代表的传记,例如屈原列传

书: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内容的体裁

表:用表格排列历史大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所著

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陈寿所著

二十四史(正史)均采用纪传体。

三、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

春秋时期国别体史书《国语》——左丘明所著

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作者不明,刘向编订

四、典志体:又称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典制体史书是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分离来的,发展为独立的体裁。

中国古代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史书《通典》——杜佑所著

五、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史记》、《资治通鉴》都是通史代表作。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历史,《史记》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

六、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汉朝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

总结:

编年体: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事

国别体:某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事

纪传体:某个人物做了什么事

典志体:某个典章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断代史:某一时期为断限,不连续

(多选)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一本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下列选项符合条件的是( )。

A.《国语》

B.《左传》

C.《资治通鉴》

D.《战国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D

【解析】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指的是国别体史书。

A项正确,《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B项错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C项错误,《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D项正确,《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THE END
0.中国十大史书排行榜推荐理由:左传是由左丘明所创作的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作为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展开】 jvzquC41ygh/rqg3454dqv4ujgthj~t1uj{kk8{vn|ti3:=830nuou
1.古代史书古代史书 古代史书 史记(131) 宋书(100) 后汉书(120) 三国志(65) 晋书(130) 元史(211) 新唐书(249) 明史(333) 清史稿(473) 敦众活动 最新书籍jvzq<84yyy4tjr}kw0tfv8|gpj{b1piuu1
2.梁启超、胡适等人的历史入门读物,是一部怎样的书?|胡适|纲鉴易知中国古代的史书典籍,汗牛充栋,百家争鸣。无论是惊天动地,还是平淡无奇,皆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但想达成这个目标,假设我们能活到八十岁,也要自出生起到离世前,平均每三天读完一卷书 ,由此看来“读书破万卷”难度系数高达五颗星。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3.纪言述事之祖《尚书》《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尚书》的知识,欢迎阅读。 最早的史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jvzquC41o0xvk€jp0eun1pzlk171:@8560nuou
4.溯源甘肃古代甘肃的防疫药物丝路文化东汉人许慎《说文》解释说,“疫,民皆疾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得的病就叫作疫,显然指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古人认为,疫病是由疠气引起的,疠气指空气中的毒气、异气、杂气、邪气等。这种疠气因自然运行失常所致。所以,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疫情出现被记入《祥异志》《五行志》。jvzquC41yy}/i|jk0eun0ls1jvsm1:;761814;22;/691ltpvgtu/<>794>/j}rn
5.吴玉贵:古代突厥汉文史料整理刍议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总结中国古代史书的撰著称:“夫为史之道,其流有二,何者?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他称前者为“当时草创者”,即类似董狐、南史等记录当朝政事的史官;称后者为“后来经始者”,即类似班固、陈寿等后来的史书编纂者。刘知几的认识,对隋唐五代汉文文献的史料学分jvzquC41kcnt0ozfcp4ff~3ep1oohx4338905;590jzn
6.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罗新把蒙古高原分隔为南北两个地理单元的蒙古戈壁,在中国古代史书中被称作“大漠”,清代的内蒙古和外蒙古,今天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就是由这片巨大的荒漠区分开来的。古代大漠以南的蒙古高原被称为漠南,以北的称为漠北。历史上的游牧帝国大多以漠北为中心,以漠南为前线,形成与长城以南的中原王朝之间的对抗。如果jvzq<84|iijt0ypw0gjv0ls1ztrx{ƒo184;1: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