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历史真相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其中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历史事情。于是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这些事情的真相,而真相往往被错综复杂的历史所覆盖,但是,还是有一些历史真相还是被我们不饶的精神给挖掘出来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历史真相,你很可能不知道。

十、洪秀全有80多个妃子,自己都认不全

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

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

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在政治上,洪秀全完善职官制度,修建王府,确立五军主将;在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四书五经”;在宗教上,他维护拜上帝教的独立性,抵制列强的宗教渗透;在主权原则上,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侵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洪秀全为太平天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乃至孙中山也自诩“洪秀全第二”。但洪秀全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和不切实际的纲领以及他后期腐化的生活作风等,都具有负面影响。

生活在封建时代、满脑子封建意识的洪秀全,根本不可能也不会摆脱封建味的。自从他金田发动起义、武宣称天王开始,天王后宫早已是在按照封建皇宫的模式塑造的。天王府阴盛阳衰,后宫大多是女人,但又没有太监(洪秀全是不搞太监的),所以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

这么人众、宽广的天王后宫,即使到天国晚期,也只有天王和他4个未成年的男孩算是男性。洪秀全早就迷恋后妃成群的帝王宫廷生活。洪秀全80多个妃子,都认不全,只能编号,完全实现数字化管理,清朝嫔妃最多的乾隆爷也只有50多个。“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后称:我有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我9岁时就给我4个妻子。洪秀全到底有多少个美女?有一本书叫做《江南春梦笔记》记载总计有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他一个人!

九、伍子胥得少女救助

人物简介: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又有地方称作贠(yún)),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今苏州)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话说在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吴王调遣劲旅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八、真正的江南四大才子

江南四大才子,人人都知道唐伯虎,文徽明,祝枝山,但是第四位的周文宾,确实最神秘的一位,很多影视剧里面第四位都是周文宾,相传周文宾因其诗的风格和其他三位不一样,性格也不相同,在家乡解元后,构造出了这个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

四大才子中最著名的就是唐伯虎,关于唐伯虎被各种影视剧渲染的极具色彩,史书上的唐伯虎真名叫唐寅,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年少中了秀才,30岁进京赶考,被冤枉作弊下狱,妻子因此离去,最后落得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

文徽明,原名叫文征明,有一雅号叫衡山居士,江苏人,擅长诗文书画,家中先辈历代都在朝廷为官,这也就为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传承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有苏轼,白居易,沈周等,文征明的书画造诣十分全面,也十分精通,是一位全才。很长寿,活了90岁。

祝枝山,是唐伯虎最要好的朋友,高中举人,足以说明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草书极其闻名,他时长与唐伯虎饮酒作诗,欣赏山水,听说唐伯虎蒙冤入狱,他也辞去了知县,后随唐伯虎一起云游四方。

周文宾,史书中并未这个人的记载,这个人只是后世人们对于徐祯卿的渲染,徐祯卿,一生所做诗词极其多,号称“文雄”,写的诗词优雅,风流,本人也长得十分俊美清秀,周文宾也是他的载体,是后世为他赋予了神秘,他年仅33岁,早逝真是可惜,一生所作著作巨多,每一本都是文学著作。

徐祯卿相比其他三位才子,活的最短的,在四才子中,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三人,都是文人,如唐寅才、文征明的画,祝允明的字,都是各领域中卓有成就的。他们尽管也能诗善文,但均不擅长。只有徐祯卿以诗名世,“为吴中诗人之冠”。他的才华可能也是他被驱逐的原因。

七、筷子是谁发明的?

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那么问题来了,筷子到底是谁发明?筷子是商纣王和妲己发明的!

商纣王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为吃饭这件事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的酒宴,她都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又要发怒。

有次,姐己尝到有碗佳肴太烫,可是撤换已来不及了,因纣王已来到餐席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菜挟起来吹了吹再送到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己挟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於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后来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玉箸挟菜,这就是最初玉筷雏型,以后这种挟菜方式传到了民间,於是中国产生了筷箸。

六、“红颜祸水”到底是指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红颜祸水:美女是祸害的根源。

红为胭脂之色,颜为面庞;古女子以胭脂润面,远看如红色面庞,所以代称女子为红颜。

“祸水”原指汉成帝所宠信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据署名伶玄的《飞燕外传》一书记载,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迷惑汉成帝,分别成为皇后与昭仪,披香博士淖方成惊叹道:“此祸水也,必灭火矣!”按五德终始之学说,汉朝为火德,称其为“祸水”是指赵飞燕会带来汉朝灭亡的厄运。后因以“祸水”称惑人败事的女子。

典故:帝居鸳鸯殿便房,省帝簿。懿上簿,懿因进言:“飞燕有女弟合德,美容体,性醇粹可信,不与飞燕比。”帝即令舍人吕延福以百宝凤毛步辇车迎合德。合德谢曰:“非贵人姊召不敢行,愿斩首以报宫中。”延福还奏。懿为帝取。后五采组文,手藉为符,以召合德。合德新沐,膏九回沉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衣故短绣裙小袖李文袜。帝御云光殿,帐使樊懿进合德,合德谢曰:“贵人姊虐妒,不难灭恩。受耻不爱死,非姊教,愿以身易耻,不忘旋踵。”音词舒闲清切,左右嗟赏之啧啧。帝乃归合德。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尽管有人称她为“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着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

五、”坑杀"就是活埋吗?

《史记》记载,战国末期的秦赵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战争的结果是赵国失败,四十万降卒被秦军"坑杀"。从多种古籍对这事的记载看,这不应该是虚构的,应该是历史的真实事件。有人认为"四十万"系"十四万"之误,但学界多取四十万之说。这次"坑杀"一直被理解为:活埋。因为这样,长平之战就更血腥了。但是细究此事,活埋之说,却极不合理。

活埋多数并不是挖个大坑将人埋进去完事,而是将人埋入土中,却把头露在外面。不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活埋都是最麻烦的处死方式,但是活埋却最有震慑作用,对人的心理打击最大。于是历史上活埋不断。活埋是一种威慑手段,一般是要给敌方看的,处理时也多不隐蔽。

而长平之战"坑杀"后,"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赵军基本被杀光,其威慑作用与一般的杀头没有两样。如果效果一样,大战后疲惫不堪的秦军就没有必要活埋赵人了。

另外,其实在长平之战之后。秦、赵两国都伤亡巨大,秦军被赵括斩杀了三十五万人,这也导致秦国已经无力进行统一六国战争。 而赵国一方更惨,失了许多领土不说,赵国的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披麻戴孝。

由此看来,赵军已然在长平之战,伤亡一大半人了。那么,白起还有必要来一次大规模的“坑杀”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是绝然没有这必要的!

四、古代官员工资单:包青天年薪过千万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可谓是所有百姓的福星。

那么问题来了,包青天的工资是多少呢?

包拯年薪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在临终前,他既是枢密副使,又是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同时还被封为东海郡开国侯,官品和爵位之高仅次于当朝宰相,所以这时候肯定是他一生中拿工资最高的时候。

按宋仁宗嘉佑年间颁布的公务员薪水法规《嘉佑禄令》,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还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

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

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再查《嘉佑禄令》,权知开封府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又发给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当官时,每月有15石米、15石麦、20捆柴禾、40捆干草、2000亩耕地等,年薪共21878贯。按当时400文铜钱购买力等于现在250元人民币,21878贯铜钱合计1367万元。

三、朱元璋一生致力于“杀尽贪官”

历朝历代人们最痛恨的大概就是贪官污吏了,但是贪官却一直都存在。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敲诈勒索,父母及长兄都死于剥削和瘟疫。

他也当过和尚、要过饭,也曾受过贪官污吏的盘剥残害,可以说是深刻的知道民间疾苦,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重点惩治贪腐,据不完全统计他执政31年时间,肃贪6次,杀掉贪官15万人。

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文化水平不高,人生经历丰富,所以建立大明之后,他希望在他治理的天下没有贪官残害老百姓。他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他规定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他用各种酷刑震慑贪官污吏,最著名的就是“剥皮实草”了,也叫剥皮揎草。根据佛教传说,“剥皮楦草”是地狱当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行的酷刑。朱元璋创设以法律《大诰》的形式,此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还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用来惩治贪官。

朱元璋还专门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他还叫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允许民间百姓上访。明朝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为了禁止贪官污吏的出现,朱元璋可谓用心良苦,绞尽脑汁。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虽然他一生杀掉了15万贪官,各种措施惩治下,各种酷刑威慑下,贪官却还是越来越多,前赴后继。

从登基到驾崩,朱元璋“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但贪官现象从未根除。晚年的朱元璋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意思就是说,早晨治了晚上就有犯的,尸体还没移走又有贪官,治得越重贪官越多。

二、秦始皇并未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率秦军从燕国旧地南下,攻入齐国,俘虏了齐王建,齐国之地全部并入秦国,设郡置县。

至此,秦王政(秦始皇)终于完成了历代秦王东出函谷关,一统天下的愿望,同时也开创了“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的大一统国家政治架构体系的治国先河。

然而,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在当时,他还保留着一个国家没有灭掉,这个国家就是卫国。

而秦始皇之所以不灭卫国的原因,是因为此国是商鞅和吕不韦的母国,这两人对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保留了他们的祖国。

他这么做是为了感恩,他是以这种不灭卫国的方式,向一百多年前抛家弃族,放弃了在中原地区的舒适生活,毅然西奔至秦,给当时地处西陲,被东方六国边缘化,并被六国戏称为“夷狄”的秦国带来了强国之策,使得秦国有了东出函谷关的政治和军事资本,后又被秦国车裂的商鞅,致以最高的敬意!

一、 项羽没烧过阿房宫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孙心为楚怀王。

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

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乘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关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秦始皇与秦二世在位时兴建的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阿房宫遗址中也未发现火烧的遗迹,因为从始至终就没建成过!这与《史记》中“阿房宫未成”以及书中没有说“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是相吻合的,项羽就这么被冤枉了。

THE END
0.100个中国历史大事件(精简版)10.百家争鸣(前5世纪):儒墨道法等学派自由辩论,奠定中国哲学基础。 11.三家分晋(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战国时代正式开始。 12.商鞅变法(前356年):废井田、奖军功、行郡县,使秦富国强兵。 13.都江堰建成(前256年):李冰修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14.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建中央jvzquC41yy}/onnrkct/ew47ghrodp:
1.中国古代十大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十大历史事件 中华浩浩上下五千年,曾发生过无数深刻影响历史的重大事件。而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清王朝覆灭,若要说最重量级的,则必数以下十件。历史不能假设,其中是非仍在接受世人评说。但毫无疑问地是,这十大关键性历史事件,在最大程度上缔造了中国,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透入骨髓、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jvzquC41yy}/dxqkhkyi0lto1c57;;;0jvsm
2.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其次、强调对诗文作品的熟读和背诵,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变成一门纯理论课,也不能变成单纯的文学史课程,要将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品艺术的美学分析同对作品文本的掌握密切结合起来。应当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重点作品,除课堂抽查外,常结合课外的学术活动,组织诗词鉴赏,诗歌朗诵,促进学生的诵jvzquC41|juoi€jp0ziv0niw0et0kwkq136548678:4ivv
3.中国古代十大神秘预言和七大重大预言事件|李淳风|刘伯温|嬴政|庞涓中国古代十大神秘预言和七大重大预言事件 纵观中国历史,从周朝的《乾坤万年歌》,汉朝的《马前课》,唐朝的《推背图》,宋朝的《梅花诗》,再到明朝的《烧饼歌》。 每一个汉人统治的长治久安的朝代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准确而系统的预言。 更为神秘的是,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XSPVL277847A]0jvsm
4.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 篇1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就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knobq8:592;10qyon
5.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目录〔目录〕 主编:张秀平 王晓明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前言 ·序 01 大禹治水 02 商汤灭夏 03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 04 诸侯争霸 05 三家分晋 06 百家争鸣 07 七国称雄 08 商鞅变法 09 秦始皇统一中国 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11 焚书坑儒 12 jvzq<84yyy4{k‚jzkpm/exr1jkyuq{~1ejooch6221iikwfa326`kwigz0nuo
6.周朝时期十大事件周朝重大事件盘点西周历史著名事件有哪些→买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而到了东周则开始了春秋战国的混战不休,西周历史著名事件有哪些能让你脱口而出么?对春秋战国历史又有着怎样的了解?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周朝时期十大事件,如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周公东征等等,一起来看看吧。jvzquC41o0sbkptq0eun1}tr167:4B:0jvsm
7.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到大家!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jvzq<84|wq}fp7~ld{y/exr1nkyikmncpi{05987:74ivvq
8.再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内容提要】赵鼎新的英文近著《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自出版以来,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且于2016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政治社会学分会年度杰出专著奖。本刊曾于2016年发表王正绪、郦菁、殷之光对《儒法国家》一书的评论以及作者的回应。此后,《jvzquC41yy}/qyjpvksfu7hp1jznn8Fduvxbe}4427:20qyon
9.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常识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历史是比较冷门,人们比较少知道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冷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1.榜下捉婿——宋真宗时期,一个叫范玲孙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一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dctjcwoknkyik8h634>147mvon
10.《景德镇》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透过今天的景德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古代商业最后的背影。今天,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中,几乎80%最重要的瓷器文物都产自这里。景德镇,农业社会下的工业化标本。在这个城市的兴旺发达史里遍布偶然契机,但巧合的是,这个城市生长起来的每一步,都正好踩在历史发展正确的节奏上。本片将通过景德镇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展开全部jvzquC41vx4de}{0eqs0496:12>04A4XKFGSwl]YIl8KrRrv:hiOH><3:2>3: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