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量史:从远古时期到新中国资讯中心

用“沉稳与创新”突破冷战与贸易战的“围剿”————《中国液相色谱寻根记》洞见中国仪器破局之道

2972

从消防泡沫到水龙头,如何丈量PFAS这座“冰山”?——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黄俊教授

1182

中国“扎根”术:从仪器供应商到智能方案引领者——访安东帕中国区总经理王德滨

1231

从政府与资本视角,看科学仪器成果转化之困——访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国科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理事长索继栓

3126

极速实测,仅需9.5小时!真迈x柏熠联合发布基于FASTASeq S的基孔肯雅病毒测序方案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意法半导体9.5亿美元现金收购落地,NXP MEMS业务毛利贡献立竿见影

土豆

中标9.5亿!华大获沙特三年外送检测服务集采大单

Bamboo

迈瑞海外收入占比近50%,却暗藏11条国产仪器出海风险

老鱼

折叠光学新纪元:0.7毫米超薄镜头新突破!

仪器 Go

20年深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走进美谱达"专而精"的创新之路

YOLO

帕克双活动同步开启:纳米图像挑战赛赢iPad,2026限定台历免费申领!

葱头

中国中西部第九届色谱会在赣江创新研究院召开

weidy

第十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隆重开幕暨“朱良漪分析仪器创新奖”发布

木木桉

940万!赛默飞、盛瀚瓜分海关总署2025年离子色谱大标

彩虹

天平

全自动智慧称量仪

WISDOM-01型

洛阳兴谱科技有限公司

打电话

留言

第八届新能源材料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网络会议

协同践新 新质赋能---类器官技术标准化沙龙

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实操技能提升训练营

¥199.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GB4789.30-2025

¥59.0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中国古代以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和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计量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父系氏族社会,度量衡和计时已是农业文明的基础。古书记载,黄帝以干支记日、月,并创立度、量、衡、里、数五个量,继而尧命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此后,历朝历代更替必重整度量衡,度量衡成为国家治理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

本文以中国历史为主线,以朝代更替为节点,以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为内容,较为系统的展示了计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计量文化和精神。

远古时期

相传,伏羲、女娲都是创世神,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也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画像中大都是女娲持规,伏羲持矩。“规”指圆规,用来画圆;“矩”指直角尺,用来画方。“规”、“矩”都是与计量相关器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此而来。“规矩”现引申为:法律、的制度、规范、规定等。

结绳记事

汉代画像砖伏羲女娲图

唐代伏羲女娲图

黄帝、尧舜禹时期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史书记载:“黄帝命隶首作数,以率其羡,要其会,而律度量衡由是而成焉。”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历史佳话。其治水过程,“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左规矩、右准绳”,都是充分利用了“规矩、准绳”这些与测量相关的计量器具,并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才得以治理水患。

指南车。据史书记载,黄帝与蚩尤大战,曾用指南车。

大禹治水

黄帝治五气,设五量,扶万民,度四方。

夏商周时期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4000年前的夏朝初期,已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测量时间、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和制度了。《夏书》记:“关石禾均,王府则有”。而周公灭商后,“以量度成贾而徵儥”,即以度量衡来评定物价,以保证买卖的公平交易。

漏刻。现代的人把15分钟称为一刻钟,主要原因就起源于漏刻计时。

人体各部位具有完美的比例,如果定义一指之宽为一寸,十指也就相当于一尺,人的身高正好是它的十倍。身高又与两臂伸开之长相当。正因为如此,朱载堉在《律吕新说》中推证,《史记》中所说:“(禹)身为度”就是以其身高定为一丈。古时称男子汉为丈夫,应源于此。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有财产不断增多,交换成为必然。而交换时人们对大小、多少、轻重以及所付出的劳动价值开始计较起来,因此度、量、衡成了交易的重要手段。各国度量衡不统一,制度混乱。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始变法图强,“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使秦逐渐壮大,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基础。商鞅方升就是一种容量计量器具,是留存至今的商鞅变法唯一实物例证,现存上海博物馆。

商鞅铜方升

司南。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车同规,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颁布了40字的统一度量衡诏书,制作了大量的度量衡器具,分发到全国作为计量标准使用。

秦代铜权,权身刻秦始皇及秦二世诏书。

禾石铜权,秦在战国时期制造。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的度量衡制度沿袭秦制,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标准的建立、单位制的制定,还是在器具的制造等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新莽时期制作的新莽嘉量,集龠、合、升、斗、斛五个量于一身,堪称世界瑰宝。

记里鼓车,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由“记道车”发展而来。有关记道车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阳……记道车,驾四,中道。”

太初历。西汉的《太初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族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其法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又称八十一分律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它还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太初历共使用了188年。

地震仪

新莽卡尺,是王莽时期的一种测量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长度、直径、深度等。

三国时期

3世纪,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220-280)。这个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复杂,斗争激烈、战争频繁,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此阶段的度量衡制度仍为汉制,但也有一些重要人物对度量衡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对新莽时期的一斛与魏朝一斛进行比较。

曹冲称象

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之后,以长江为界,分为南朝、北朝。南朝以汉族人掌握政权,律历度量衡沿袭汉制。而北朝由拓跋氏建立,没有严明的度量衡制定,为了多取物于民,任意制造长尺、大斗、重称,造成度量衡制度混乱,出现了“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现象,即南朝人到北朝去,把升当成斗,即北朝的升增长很快。

秤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漏刻,是用秤称量流入受水壶中水的重量来进行计时的仪器。

隋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建立了隋朝,两次下令统一全国度量衡。但由于北朝的度量衡增加太大,隋文帝下令用南朝的小尺测日影等天文研究,而用北朝的大尺作为官民日常用尺,形成了大、小两制现象。

隋朝大小制产生原因很复杂,既有当时朝代变迁频繁,南北文化差异等导致标准一时难以统一的原因,也有追溯到原始时期关于“量天尺”的一些旧的用法,碍于儒家信条“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一些思想原因。当时大尺长约29.5厘米;天文乐律用的小尺长约为24.2厘米。

唐朝

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在中国度量衡发展史上,除了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单位制改革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外,对东方各国如日本、韩国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唐六典》对度量衡制度的确定记录详细;而《唐律疏议》对违反计量规定的处罚也有明确规定。

李淳风(602年-670年),世界上最早给风力定级的计量科学家。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

宋朝

宋朝经济较为繁荣,科学技术居世界领先,在中国航海史上首次使用先进的导航仪器——指南罗盘。这一时期对度量衡有所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管理不力而相当混乱。刘乘珪创制了戥子秤,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旱罗盘是指不采用“水浮法”放置指南针磁针的罗盘,通常是在磁针重心处开一个小孔作为支撑点,下面用轴支撑。

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大型天文仪器,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戥子秤,一种小型的量具,可以精确到五十分之一两。

元时期

元朝度量衡基本上沿用了宋代制度,《元典章》规定:凡斛斗秤尺,须行使印烙。官降法物。元朝国土广阔,海外贸易得到发展,可以在海外看到很多中国元朝计量器具。

简仪,是元代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明清时期

明时期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秤中开始有西方思想。清代,康熙亲自累黍校尺,反映了对度量衡制度的重视。清末,清政府还向国际计量局定制了铂铱合金营造尺和库平砝码原器。

清代制定的以营造尺为长度标准、以漕斛为容量标准、以立方寸的金属为重量标准的度量衡体系。清代度量衡制度始订于顺治时期,完成于康熙、乾隆时期。康乾二帝对天文历算皆造诣颇深。由于中国古代度量衡一开始便融天文、律算为一体,二帝在研究天文和乐律时,必然涉及度量衡。为继承古制又要适应清制,康熙曾亲自累黍定尺,即以《汉书·律历志》为本,横累百黍为古尺,纵累百黍为营造尺。

海关度量衡制或称“海关权度制度”,是指中国近代海关使用的度量衡制。清咸丰八年 (1858年),在中国与英、法、美分别订立的《天津条约》所附《通商章程》中,都有关于海关税则所用度量衡的专款,规定以英国、法国、美国的度量衡制度折合中国度量衡制的标准,以后所有的与他们的外贸交易均按些标准进行,从此,我国的度量衡管理权由其他各国掌握,形成了所谓的海关度量衡。此后,俄、美、丹、比、意、德、奥等国与中国订立通商章程时,均有类似条款。

海关度量衡制的标准主要有4类: (1) 以英国度量衡制度为标准。(2) 以法国度量衡制度为标准。(3) 以德国度量衡制度为标准。采用德国度量衡制度的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后来都改用法国度量衡制。在条约中规定的上述所有国家度量衡标准,在其本国度量衡标准有了变化后,未作改动。(4) 中国与挪威、瑞典、葡萄牙等签订的通商章程中,仍以粤海关度量衡定式为标准。海关所使用的度量衡器具,衡称关秤,尺称关尺。海关度量衡折算如下: 1丈=10尺=3.58公尺=11.75英尺=3.91码=140.9英寸,1担=100斤=60.5公斤=133.3磅,1加仑=4.55公升。

中华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多个国家已采用国际米制。时工商部建议,将本国度量衡与米制兼用,并颁发《权度法》。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吴承洛等人提出采用米制,并确定与市制的换算关系:1公升等于1市升,1公斤等于2市斤,1米等于3市尺(即一二三制)。

吴承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承洛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技术管理局度量衡处处长和发明处处长,主持建立度量衡制度、标准制度、发明专利制度和工业试验制度等,为建立和健全新中国的计量和专利等制度,做出了贡献。

他主持制订了“一二三”市用制,即1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在全国度量衡统一工作中起了奠基作用,因而被誉为中国划一现代度量衡的创始人之一。《全国度量衡划一概况》和《中国度量衡史》两本专著,是吴承洛多年来有关度量衡研究成果的结晶。

新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加快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建设,1959年国务院发布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1978年颁布《计量法》。同时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建设,建立了计量科研机构和全国量传体系;成立了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保证了全国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THE END
0.100个中国历史大事件(精简版)10.百家争鸣(前5世纪):儒墨道法等学派自由辩论,奠定中国哲学基础。 11.三家分晋(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战国时代正式开始。 12.商鞅变法(前356年):废井田、奖军功、行郡县,使秦富国强兵。 13.都江堰建成(前256年):李冰修水利工程,造就“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14.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建中央jvzquC41yy}/onnrkct/ew47ghrodp:
1.中国古代十大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十大历史事件 中华浩浩上下五千年,曾发生过无数深刻影响历史的重大事件。而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清王朝覆灭,若要说最重量级的,则必数以下十件。历史不能假设,其中是非仍在接受世人评说。但毫无疑问地是,这十大关键性历史事件,在最大程度上缔造了中国,对于中华民族,有着透入骨髓、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jvzquC41yy}/dxqkhkyi0lto1c57;;;0jvsm
2.校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其次、强调对诗文作品的熟读和背诵,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变成一门纯理论课,也不能变成单纯的文学史课程,要将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品艺术的美学分析同对作品文本的掌握密切结合起来。应当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重点作品,除课堂抽查外,常结合课外的学术活动,组织诗词鉴赏,诗歌朗诵,促进学生的诵jvzquC41|juoi€jp0ziv0niw0et0kwkq136548678:4ivv
3.中国古代十大神秘预言和七大重大预言事件|李淳风|刘伯温|嬴政|庞涓中国古代十大神秘预言和七大重大预言事件 纵观中国历史,从周朝的《乾坤万年歌》,汉朝的《马前课》,唐朝的《推背图》,宋朝的《梅花诗》,再到明朝的《烧饼歌》。 每一个汉人统治的长治久安的朝代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准确而系统的预言。 更为神秘的是,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XSPVL277847A]0jvsm
4.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故事 篇1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就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knobq8:592;10qyon
5.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目录〔目录〕 主编:张秀平 王晓明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前言 ·序 01 大禹治水 02 商汤灭夏 03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 04 诸侯争霸 05 三家分晋 06 百家争鸣 07 七国称雄 08 商鞅变法 09 秦始皇统一中国 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11 焚书坑儒 12 jvzq<84yyy4{k‚jzkpm/exr1jkyuq{~1ejooch6221iikwfa326`kwigz0nuo
6.周朝时期十大事件周朝重大事件盘点西周历史著名事件有哪些→买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而到了东周则开始了春秋战国的混战不休,西周历史著名事件有哪些能让你脱口而出么?对春秋战国历史又有着怎样的了解?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周朝时期十大事件,如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周公东征等等,一起来看看吧。jvzquC41o0sbkptq0eun1}tr167:4B:0jvsm
7.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到大家!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jvzq<84|wq}fp7~ld{y/exr1nkyikmncpi{05987:74ivvq
8.再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内容提要】赵鼎新的英文近著《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自出版以来,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且于2016年荣获美国社会学学会政治社会学分会年度杰出专著奖。本刊曾于2016年发表王正绪、郦菁、殷之光对《儒法国家》一书的评论以及作者的回应。此后,《jvzquC41yy}/qyjpvksfu7hp1jznn8Fduvxbe}4427:20qyon
9.中国古代历史知识常识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历史是比较冷门,人们比较少知道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冷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1.榜下捉婿——宋真宗时期,一个叫范玲孙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一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dctjcwoknkyik8h634>147mvon
10.《景德镇》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透过今天的景德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古代商业最后的背影。今天,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中,几乎80%最重要的瓷器文物都产自这里。景德镇,农业社会下的工业化标本。在这个城市的兴旺发达史里遍布偶然契机,但巧合的是,这个城市生长起来的每一步,都正好踩在历史发展正确的节奏上。本片将通过景德镇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展开全部jvzquC41vx4de}{0eqs0496:12>04A4XKFGSwl]YIl8KrRrv:hiOH><3:2>3: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