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学史的分期有哪些分歧社会时代

【老贾喷空儿第250喷·历史、文学史的分期分歧(上)】

中国历史、文学史的分期有哪些分歧?‖老家许昌

文‖贾凤翔 图‖网络

中国历史的分期:有奴无奴

现行教材对中国历史的分期是三分法:古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前),近代史(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这个分法是没有争议的,但如何根据社会形态分期,却经历了旷日持久的论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观点,被有的人发展成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的理论体系。由此引起论战。讨论的焦点是:奴隶社会是否人类社会必然经历的阶段?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奴隶社会?也就是有奴无奴之争。郭沫若等认为存在过,而李季等坚决否认。(想看看老贾上回喷哩啥空儿?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1.走红网络的张雪峰得罪人是难免的;2.五十多年前的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1930年,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提出中国历史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个阶段。此后,以《读书杂志》为中心展开论辩,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论辩暂停。1938年,《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出,人类历史上先后存在过原始公社制、奴隶占有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不同声音消失。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家争鸣,百花齐放。1957年6月,南开大学雷海宗教授在天津社会科学学会作了题为《世界史分期与上古中古史中的一些问题》的演讲,提出“世界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奴隶社会阶段”。同年,李鸿哲在《文史哲》杂志第10期发表《“奴隶社会”是否社会发展必经阶段》,表示“奴隶社会说在理论上站不住脚”。不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出现了可想而知的结果。

改革开放,论战复出。1979年,黄现璠发表《我国民族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随后,张广志、胡钟达、沈长云等纷纷发文。他们表示了对“五阶段论”的质疑。

1988年7月,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在烟台召开,讨论四个问题:五种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吗?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吗?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及对宏观社会构架的设想有哪些?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如何认识?

1990年代,相当一部分学者放弃五阶段论。1999年11月,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有三项:关于传统社会形态理论及相关理论的再认识,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形态及演进过程的新思考,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理论范式与概念系统的新探讨。张分田、张荣明在《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发表《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一文,对这次会议研讨情况进行了总结。

除了主张不再使用奴隶制、奴隶社会阶段理论外,很多学者还主张应该复归“封建”一词“封邦建国”的本意。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上刊文,后出版《“封建”考论》。日知、李慎之、何家栋等也纷纷撰文。

武汉大学举办“封建社会再认识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封建社会名实问题与马列主义封建观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以《“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为书名结集出版。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和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在苏州联合召开“封建与封建社会问题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以《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为书名出版。经过讨论、商榷,“封建”的译名及古今含义、“封建社会”的名不副实等问题基本廓清。

关于中国历史分期,不少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见解。

晁福林提出,中国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夏商是氏族封建制,西周是宗法封建制,东周及其以后是地主封建制。

田昌五提出,中国历史可分为洪荒时代、族邦时代和封建帝制时代。叶文宪提出,中国历史分为酋邦(五帝时期)、封建王国(夏商西周时期)、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和专制帝国四个时代,其中专制帝国时代又可分为汉民族第一帝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民族第二帝国(隋唐)和多民族帝国(宋元明清)三个时期。

郭沂提出,就社会政治形态的演变而言,中国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

冯天瑜将中国历史划分为氏族、封建、皇权、共和时代,具体细分为原始群和氏族共同体时代(先夏及夏代)、宗法封建时代(商代及西周)、宗法封建解体时代(春秋战国)、皇权时代前期(秦至中唐)、皇权时代后期(中唐至清)、共和时代(民国、人民共和国)。

焦培民提出中国历史可分为游群、部落、封建、郡县、共和五个时代。不过,学界公认的中国历史分期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这场争论对宣传和教育产生了影响。中国国家博物馆1988年前采取的是五阶段布展原则,1988年至1997年改成了既按社会发展分期又按朝代排列,2011年改为全按朝代顺序布展。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88年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强调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同时,关注历史发展的特殊性。1990年恢复到了1988年前的表述。1992年又回到了1988年的表述模式。浙江2018年使用的《历史与社会》中,对秦朝用“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表述,不见“封建”二字,甚至在整个中国古代史部分都未提“封建”二字。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有近无近

大学教材多采用三分法,没有近代文学史的说法。

根据三分法,中国古代文学史有三古七段。上古期。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上古文学有三期,孕育形成与奠基。中古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唐天宝末年);第四段:唐中叶至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年)。中古文学有三期,变化鼎盛与成熟。近古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年);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年)。近古文学有三变,市商个性与文体。“市商”指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个性”指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文体”指文学体裁的变化。

有人把中国现代文学史分为三个时期:开拓期(1919年至1927年),丰收期(1927年至1937年),转折期(1937年至1949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1949年至1966年),十年(1966年至1976年),新时期(1976年后)。

【未完,明天请继续欣赏“历史、文学史的分期分歧(下)”的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THE END
0.李琳之:百年之大论战:中国历史到底该咋分期?仔细考察这场百年大论战,尽管其中掺杂了很多政治因素,但实事求是地说,“五阶段论”的反对者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能够为学界所认可的、权威的中国历史分期理论体系,这也是其未能从根本上撼动“五阶段论”主导地位的原因之一。参考文献:1. 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一九二九~一九七九年) 》jvzquC41yy}/onnrkct/ew46{mw7d{
1.二古代小说的源流和分期(上)本节讲古代小说的源流和分期,便于大家对小说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 一、萌芽期 从时间上来说它也是属于先秦时期。就是秦代以前,从远古到秦代大概这样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其实还没有文体的分类,是后人把这个时期的现存文献分为这么几类。这几类里面其实都包含着小说的一些元素。 jvzquC41yy}/lrfpuj{/exr1r18bg>6;3clf:k
2.中国历史分期新论—探索历史发展演变规律|中世纪|古史|中国历史摘要:笔者将中国历史分期划分为:远古史,上古史,古代史 (初古史、中古史。近古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重新架构中国历史体系,称作“六分法”。 中国现代史是以1949年为分界线;1853年至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时期,1949年至1981年为现代史时期,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286:5B>a378:9<=992622:<|e44ivvq
3.中学文学常识简介之——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jvzquC41ycv/t~nygp4dqv47::9:0mvon
4.【学术动态】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孙来臣教授作“古代?中代?还是近世11月18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东南亚史研究专家,孙来臣教授受邀线上为我院作“古代?中代?还是近世?——全球史视野下的越南历史分期”讲座。本次讲座由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研究院院长陈国保教授主持,学院范丽萍教授、戴家毅副教授、钟珂副教授,以及校内外世界史等专业硕、博士生5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本 jvzq<84yyy4xn~0iztv0niw0et049751381:8h552:b4@>:765qcpj0jvs
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2期目录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析论 徐义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摘自《中国史研究》2020年3期 屯田区概念与西域屯垦史研究 侯甬坚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摘自《西域研究》2020年3期 清初的学术反思与学术史编纂 王记录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以史明道:清初的jvzquC41yy}/e|xp0et0ftizr5{iua|iyim||14633w442481:8y42481:;7a76=::B>0ujznn
6.[重读荷马]古希腊历史分期与纪年系统四、希腊艺术史分期法 古希腊的艺术、文化史,大约分成四个时期,前面三个时代之每一个时代历史学家又细分为三个时期: 1) 第一时期Ancient Greece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一千年,距现在五千到三千年前(女神文化);以下述三个地方的地名来分界,先后顺序为: jvzq<84egn4du|s0ep5yys~1|fpejvxu14618:61v4618:652a887@6940yivvq
7.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中国古代文学史大纲思维导图,主要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唐中叶至南宋末等时期片段。 万兴脑图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中国文学史的分期jvzquC41oo4ff{fyuqlu0ls1vgsqnjyg14798A=
8.中国农业史的分期及特点和中国古代各时期农业为了掌握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和规律,需要对中国古代农业史作适当的分期。由于认识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期法。表面看来,农史分期带有主观随意性,实际上它是有客观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农业发展自身的阶段性。毛(蟹)泽(蟹)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过程的本质虽然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51282686713982:7a48;6;=8440yivvq
9.马列主义史学及封建思想综述后来由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决定以郭沫若《中国古代的分期问题》为‘经典’定于一。但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完全是因为当年主席赞成此说。”“当年‘古史分期问题’的讨论,由于过度地意识形态化,对中国历史特点的忽视,恐怕才是这场讨论学术上最大的致命伤。”胡厚宣先生1944年就从“史实、史料方面起而驳难‘奴隶制jvzquC41yy}/i€~qq0ipo8qwpyko1|}||1sluƒ~142732>4746<467mvon
10.试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4左洁雯;日本“中国文学史”的书写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年 5蒲佳婉;试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D];西南交通大学;年 6梁诗晨;《剑桥中国文学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年 7张晓雪;试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年 8赵栩;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北美书写[D];上海师范大学;年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RU6;82622:60jvs
11.浅论巴蜀科技史的宏观分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摘要:从科技史来看,人类社会经过了5个时代: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现在进入“电脑时代”。这是一种比较宏观的分期。优点的简单明了,缺点是比较粗糙。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进入这5个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本文就是探索巴蜀地区,何时进入这5个时代。本文提出的科技史分期的观点,是作者的jvzq<84yyy4tc|x0ep522B5241739A90cuvy
12.冯友兰对哲学史的分期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古代哲学时期(“自老子至韩非”)、中世哲学时期(“自汉至北宋”)和近世哲学时期(从宋代到清代)这三个时期。可以说,谢无量、胡适对于中国哲学史三个时期的划分对冯友兰比附中国哲学史与西方哲学史的分期以及由此而将西方哲学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是有一定影响的。jvzquC41pg}t0pry0et04972/2<02?4eqpzfp}d55:?23<<0jvs
13.张帆: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和特征茅海建推荐“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讨论书目 (书单推荐小组) 是轻型纸|北大社《东晋门阀政治》《中国文学简史》古吴轩《 (是轻型纸哦!小组) [资料] 想了又想,还是做点实在的,上书目~~ (我们是学术女小组) 11.3【古代史】张广达:征服者与统治者——唐末五代以来内亚 (我们都爱听讲座小组) 二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29<5:9269
14.历史时间分期中国通史的分期 ⒈古代史:公元前 270 万年─公元 1840 年 ⑴. 原始社会 ⑵. 奴隶社会 ⑶. 封建社会 ⒉近代史:1840年─1949年 ⒊现代史:1949年─至今 附:中国古代通史时序: 原始社会:古猿从思维与制作工具开始,成为人类 旧石器时代: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1万年; 早期: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10万年; 1999年在云南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6798675:0
15.拜占庭的历史分期与早期拜占庭因此,以324年君士坦丁皇帝重新统一地中海世界为拜占庭史的开端,能够突出自罗马到拜占庭时期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有利于摸清罗马―拜占庭时期历史演变的基本轨迹,有利于将其经济、文化、宗教、军事发展演变的过程放到地中海文明区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拜占庭这一“古董国家”(注:J.W.巴克尔:《查士丁尼与晚期jvzq<84yyy4dg7hp1|zqf8msn{5pwƒmqw1rjuqn1v4615:728a849>850dzl
16.鹿野:毛泽东时代的历史研究评析——以“五朵金花”为中心摘要:新中国前十七年历史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所谓的“五朵金花”:古代历史分期问题,中国农民战争问题,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今天的一些学者认为“五朵金花”中除了汉民族形成问题以外都是伪问题。严格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政治史。因为,历史学家总是有政治倾向的。关键是什么样的jvzquC41yy}/j||j0qxh0ls1y|€y1uq{f1rt1;538/71/:7162:967mvon
17.日知著述“敬答范文澜先生(关于古史分期的争论)”(日知),《光明日报》,1957年7月4日,第6版; “古典作家所记的黑劳士制度”(日知),《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1957年第3期;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对农民的剥削是什么性质的剥削”(日知),《历史教学》,1957年第7期; 《古代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世界史资料丛刊初刊jvzquC41tk€ik7sgpw4ff~3ep1x{||3jvo
18.官窑or民窑?一书读懂浙江古代青瓷的前世今生瓷器贡瓷龙泉窑图3 浙江古代青瓷历史分期图 图4 浙江古代青瓷生产中心转移示意图(地图来源: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网站) (一)滥觞期 从陶到瓷,是陶瓷工艺史上的一次大跨越。夏商之际到东汉早中期,是浙江古代青瓷、实际上也是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瓷器生产的滥觞期。夏商之际,在浙北的东苕溪流域,先民们率先成功烧制出原始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SJUUTO[27782ILW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