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照灯月好书|《这样读左传》入选!—顶端新闻

8月入围人文社科原创佳作书单

“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8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以下是2024年8月入围人文社科原创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支持媒体:腾讯新闻、《新晨》杂志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这样读〈左传〉》(全4册)

龙镇 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单小海

内容简介:龙镇,男,1975年生,湖南醴陵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现居广州。爱历史,爱八卦,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记录中寻找内在的逻辑关系,还原历史真相。出版有《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卷,读客公司出版,再版更名为《春秋战国真有趣》)。

本套书特别收录:清宣统年间石印插图近40幅;经典入画,画释经典,将古画与经典解读完美结合;研读《左传》原文,品鉴全文解读,体悟经典里的春秋故事。

梁启超先生说,“《左传》一书,内容极丰富、极复杂,作史料读之,可谓最有价值而且有趣味”。《左传》涉及内容广博,史实、军制、赋税、宗法制、古代地理、礼制等。

作为《春秋》的权威解读本,《左传》在中国流传两千余年,历来是儒家学子重点研读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古代公务员考试的必读书目。《左传》叙事简洁,文字优美,逻辑清晰,立场鲜明,既有史学价值,也有文学价值,更有思想价值。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左传》过于晦涩,即便是逐句翻译,也很难完全理解。

《这样读<左传>》,对《左传》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不仅对原文进行了通俗生动的解读,对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还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历史背后的逻辑。本书旨在架起一座桥梁,让现代人能够读懂、读通、读透《左传》,了解春秋历史,领会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人生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作品轻松有趣,扎实有力。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阎晶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批评的策略》《独白与对话》《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五四到鲁迅》《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样的鲁迅》《读与思》等十余部。编选出版《鲁迅箴言新编》《鲁迅演讲集》等。

《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为阎晶明“鲁迅研究”系列又一部力作。著者以严谨考据与散文笔法交融的独特风格,从“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独特视角切入,聚焦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中国共产党人和鲁迅的多方面交往或交集,体现出“神交”的呼应与境界,升华为“同怀”的相知与相通。从一个重要侧面突显鲁迅的精神品格,鲁迅在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对鲁迅的信赖、对鲁迅形象的维护、对鲁迅作品的熟稔。

本书既是鲁迅研究和党史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有助于读者管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风云跌宕和人性光辉。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英国王权》

高全喜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萧三郎

内容简介:为什么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理查三世等是强有力的君主形象?为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麦克白会生出弑君篡权的野心?为什么胖老头儿福斯塔夫会成为莎翁戏剧乃至英国文学史中最受喜爱的经典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或理想或邪恶的君主形象、创造了福斯塔夫等具有英国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经典角色,把《大宪章》的签署、英法百年战争、两大家族的玫瑰战争、都铎王朝的成立等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融入了历史剧中,用绝妙的政治想象力勾勒出了英国王权演化的政治逻辑。

本书以莎士比亚历史剧为切入口,融文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重新审视英国王权从君权神授、王者尊崇到王在法下的变迁过程,为理解英国政治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也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欧洲现代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为什么英国会朝着宪政主义的方向发展?

一边阅读文学与哲理融为一体的莎士比亚历史剧,一边了解英国王权在各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演化过程,相信这是一场带有思考挑战的阅读之旅。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

刘子凡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6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刘子凡,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隋唐五代十国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青年人才“培远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这不仅是形塑唐代国家强盛、文明绚烂的历史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古代乃至中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各地所出石刻碑志等出土文献,为钩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更多鲜活的史料。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从个体与时代看,出土文献中有大量溢出于史籍之外的涉及唐代西北边疆的人物与事迹,展现了个体的功业与沉浮,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国家与社会看,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生动展现了地方机构的行政运作以及基层社会的生活百态;从中央与地方看,出土文献可以提供国家制度在地方基层落实的细节,展现统一王朝的制度实践。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传记

《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庚》

王冬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王冬妮:美籍华人,王赓孙女,出生在上海,先后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古典学家伊恩·莫里斯教授(Ian Morris,《西方将要主宰多久》作者),并在斯坦福大学古典系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经济史。现居德国,从事自由写作,著有作品《了不起的古希腊》。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王冬妮对民国少将王赓的往事钩沉,也是孙女对素未谋面的祖父坎坷一生的深情追忆。

王赓,1895年甲午战争之际出生于江南世家,十六岁考取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赵元任同学。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考入西点军校,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八名西点毕业生之一。1919年1月,随团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同年晋升陆军少将。一颗军政新星正冉冉升起。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却意外地卷入一场著名的恋爱风波之中。他是出局者,却有君子之风。他的妻子,爱上了他的朋友。她是大名鼎鼎的陆小曼,他是风流文人徐志摩。

淞沪会战打响后,他因一场无妄之灾被污为叛徒,被羁两年,身染重疾,仕途亦急转而下。1942年,国内战况焦灼之际,47岁的他重获重用,随团赴美,却在途中客死埃及。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江南困局: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唐元鹏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徐列

内容简介:唐元鹏,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南方都市报》,曾担任《新周刊》编辑总监、副主编兼新媒体CEO。著有《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围绕江南士大夫发生的故事。他们或因朝堂争端,或因乡间龃龉,而泥潭深陷。轻则地位不再,财势散尽;重则被逼上绝路,家破人亡。被裹挟其中的,除却名臣豪绅、莘莘士子,还有平民、胥吏、奴仆等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历史片段中挣扎沉浮。

在历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些普通个体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作者深挖时人档案文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故事,带领我们于历史细微处,感知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生死抉择。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学批评

《如何阅读新诗》

魏天无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魏天无,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北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曾为美国孟菲斯大学(UM)交换学者(2012—2013)。出版学术著作《革命话语与中国新诗》等五部(含合著),评论集《同时代人:诗意的见证》等两部(含合著),随笔集《高过头顶的句子》。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批评学、现代诗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论。

十四堂新诗入门课。庖丁解牛地带你读懂新诗。新诗就是分行吗?新诗与散文有什么区别?新诗要押韵吗?

本书从新诗的十四个常识问题——分行与跨行,声音与调质,节奏与韵律,标点符号,感觉与经验,物象、喻象与心象,隐喻与象征,细节与准确,结构,语境,叙事性,戏剧性场景,反讽,移情与移位——出发,力图推倒诗与读者之间的高墙,重建读者对诗的信任。

作者有三十年诗歌创作、诗歌研究经验,二十年高校教师经验,真正了解诗歌与读者隔膜在何处。“我教了二十年书,读了几万首诗,写了几百万字,都是为《如何阅读新诗》做准备。”

里尔克,W.H.奥登,杰克·吉尔伯特,昌耀,顾城,张执浩,胡弦……近百位诗人在书中作证。既有世界范围内经典化的现代诗人,亦不回避入选课本的名家名作,更有意识地选择正在创作的当代诗人……希望尽可能扩展读者的接触面,了解现代诗歌的“真正面目”。

不仅在这里读懂诗歌,而且在这里找到讲述诗歌的方式。诗不一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一定会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诗不会败坏在一个或一群诗人之手,而将毁灭于诗人与读者之间信任的消失。正因为我们这些读诗的人和诗人都是宇宙间孤僻、高傲、有尊严的生灵,声气相通,才需要彼此倾诉与倾听。倘若真诚的诗人从诗中探身来问:“是你吗?”他应当听得见一声应允:“是我。”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化创意与设计

《从土地到目的地》

曹宇英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曹宇英,安道设计总裁、董事长,长期致力于以景观的跨界思维对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在二十余年的设计实践中,结合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趋势,构建未来目的地新形态,带领安道成为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引领者、国内大型创意平台之一。目前,著有《幸福景观》《景观的连接》等出版书籍,将景观的概念拓出了传统的范畴,走向社会、生态、生产、生活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目的地”如同一个有机体,会不断随着文明、经济、社会的需求产生变化,有些是生长,有些却是消沉。一个完美的社区包括成熟的风景、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景、兴旺的酒吧和咖啡吧,它们需要经过不同阶段的生长。

本书分享了“目的地”的开发遵循的是一种打破传统开发的思维,不仅仅是依据财务的收益与平衡、建设的周期来进行开发,还需要依据全生命周期下生长的规律,思考一个如何能成长为生活、工作、娱乐、购物、学习和彼此连接的地方。这如同自然界中的序列进化⸺连续的生态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贫瘠的土地上演变出茂密的森林,最终为丰富的生命提供栖息地。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学史

《在北大阅读现代:十三堂文学讨论课》

吴晓东 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吴晓东,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梦中的彩笔》《废墟的忧伤》《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如此愉悦,如此忧伤:20世纪文学经典漫读》《三〇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辽远的国土——现代新诗的诗性空间》等。

本书是在吴晓东老师组织的北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书会讨论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讨论的对象主要是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参与者从文本细读入手,结合原始报刊材料以及文本发表的历史语境,探索和发现40年代新的问题空间,从中具体辨析和阐发何谓“现代”,何谓“现代中国”等议题,进而辐射出对20世纪中国乃至当下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讨论的对象偶尔也兼及1949年后尤其是当下的文学作品和热门影视作品,从中可见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们是如何把思考的触须延伸至当代领域的。参与者在进入文本发生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也力图引入相关的理论阐释,逐渐形成了“文本·历史·理论”三位一体的方法论视野,因此也选取了相关西方经典理论著作进行研讨。

书稿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保留参与者思考和进入各自话题的过程性,保留讨论的现场感和“氛围气”,以期如实反映新一代中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细读文本、如何选择各自的切入视角,进而如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思考和生发属于自己的学术问题的鲜活历程。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汉代文人的历史》

于迎春 著

北京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于迎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先秦秦汉方向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获得者。专著包括《秦汉士史》《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等。

本书是一部以综合性视角多层次地描述汉代文人状貌,力图确立“文人”概念和“文学”范畴的著作。该书依据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剖析了汉代文人复合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论述了他们的人生形态和群体特性,别开生面地探讨了文人们在汉代的文学追求、尝试和经验。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历史

《黑龙江纪事:内河·界河·掐头去尾的大河》

卜健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卜键,文学博士,研究员,文史学者,专栏作家。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与旅游研究基地主任、特聘研究员,原国家清史办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已出版学术著作19种,发表论文与文章300余篇,主持《清史•边政志》,主编《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等。

本书是作者继《库页岛往事》之后,又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关注东北亚诸国关系历史的代表作。作者放眼三千年的黑龙江流域史,重点关注300年来该流域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着重检讨清代对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有史料,有观点,有感情,是一部难得的历史非虚构作品。

全书按时间顺序梳理黑龙江流域三千年的历史脉络,聚焦三百年的历史,以清廷与沙俄围绕黑龙江流域的交涉为核心内容,充分参考、详细爬梳中外史料,用纪事本末的体例,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将清代以来有关黑龙江流域的各色人等、桩桩往事呈现在读者面前。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是作者贯穿全书始终寻找答案的问题。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康乾时代的政策是导致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远因,咸丰以来内忧外患的局面是导致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直接原因,而19世纪工业革命的世界变局,则是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外部因素。对于这些方面的原因,作者均有具体的论述,有极强地说理性,读后使人深受启发。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化

《中国文化课:12部经典读懂中国》

高文强 主编  李建中 总主编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组织 编写

贵州人民出版社·后浪

2024年5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高文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武汉大学东亚佛教诗学研究中心主任,韩国东国大学东亚海洋文明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论、佛教诗学方向的研究,代表著作有《佛学东渐与六朝文学思潮的嬗变》《道家元典关键词研究》。李建中,1955年生,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弘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

《中国文化课》是由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讲授的12堂中国文化经典入门课,以“关键词”讲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带领读者直通经典的核心。

这本小而精的中国文化通识课,由经、史、子、集中最具代表性的12部原典组成。作者对原典的创作背景和主旨给出了提纲挈领的讲解,同时深入精华句段,逐字、逐词分析,深挖文本的幽微内涵。此外,还讲求经典之间的互动,为读者搭建起一个横纵交错的中国文化原典阅读的体系。

中国经典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千年来不断回答着每个时代最关注的问题。如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如何在变化无常的世界里安顿自己的内心,化解迷茫和焦虑,如何求知、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等等这些上至宇宙起源,下至日用伦常的大小问题,12堂中国文化课都用经典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施爱东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eons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单小海

内容简介: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有些看似国民性的学界弊端,其实是国际性的科学社会学难题;有些貌似公平的行业规则,其实严重束缚着学术发展。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既是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行进双轨,也是无需蓝图规划的自然历程。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注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者,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学批评

《史记今读:司马迁是如何成为司马迁的?》

黄德海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著有《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剑宗读书法》《世间文章》《诗经消息》《书到今生读已迟》《虚构的现艺》《驯养生活》等。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史记今读:司马迁是如何成为司马迁的》不落入具体的文本赏析,而将一部传世经典放到文化长河中,回顾生成它的壮阔的时空景象,考察一部杰作在古典世界中为何伟大,解说的思路却时时贯彻到现在,但又不只站在现在这边,在古今交融中辨识《史记》至今熠熠生辉的魅力。

“一部作品成为经典之后,随之而至的光环会慢慢弥缝创造物本有的针脚,让我们忘掉其初生时灰扑扑的模样,只记得光环围绕中宛如琥珀的完美织体。

那个写出了伟大作品的人,逐渐在传言中脱离了在世的辛劳,只剩下了跟不朽媲美的从容自若。

然而忘记了经典必然的世间属性,会同时忘掉其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忘掉任何经典和写作者都无法离开的具体世界,忘掉那耀眼的光芒可能是从近乎密不透风的阴影里透射出来的。需要记住,文化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正因为很多时候,背景是无边的暗夜。”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传统文化

《〈增广贤文〉传世智慧》

小白先生 编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小白先生,小白书院创始人、明心禅疗愈学院创始人,前资深媒体人、主编、专栏作者,广东金融学院客座教授,龙虎山小白明心禅咨询疗愈技艺传承人。认知通识课《选择心世界》训练营发起人,咨询疗愈导师,多年来深度服务数千个家庭。已出版心灵行走之书《时光寓言》。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其内容涵盖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等多方面,蕴含着丰厚的人生智慧,几乎囊括中华文化的精髓。本书精选适合当下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和个人精神需求的名句,用现代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进行全新解读,鼓励读者在古代先贤的提醒之上,了解人生真相,摆脱精神内耗,活得更清醒、更通透。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艺术

《艺术家的醒着:名家谈美术》

远人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远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近千件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大家》《花城》《随笔》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及数十种年度最佳选本。出版有长篇小说《秘道》《卫青》《霍去病》等,中短篇小说集《兜了个圈子》,散文集《真实与戏拟》等,评论随笔集《河床上的大地》等,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画》《怎样读一幅西方画》等,人物研究《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等。曾获湖南省十大文艺图书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金奖、深圳市十大佳著奖等多种奖项。现居深圳。

《艺术家的眼睛醒着:名家谈美术》是一本名家艺术随笔文选,精选近三十位中外名家的美术评论文章,内容涉及油画、版画、国画、雕塑、美术流派、著名画家、艺术史等,作者既有徐悲鸿、刘海粟、秦宣夫、林风眠、丰子恺、凡•高、德拉克罗瓦等著名画家,也有鲁迅、周作人、徐志摩、马永波、阿赫玛托娃等对艺术有独特见解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等。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科普

《未来科技大爆炸》

汪诘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杨文化

2024年8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汪诘,2017年起成为全职科普人,现为职业科普作家,科学影视导演、编剧,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上海科普作协会员,自媒体专栏“科学有故事”主理人。已出版各类科普、科幻作品20多部。其中《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获第八届文津图书奖,《时间囚笼》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地球的眼睛》获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奖,2024年,《寻秘自然:无形之力》入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佳片。

你准备好迎接未来了吗?《未来科技大爆炸》带你穿越时空,探索未来十年甚至更远的科技前沿。

科普作家汪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20多个前沿科技和新兴行业。他揭示了这些科技的前世今生,普及了当前最热门科技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基于大量扎实的证据,用清晰的逻辑和科学的思维预测了未来十年甚至更遥远的科技趋势。

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生物科技到太空探索,读者可以跟随他的讲解,展望未来社会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前景。《未来科技大爆炸》帮助读者先人一步洞悉科技进步和融合带来的巨大变革力量,理解科技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就业、创业、投资以及未来生活提供更多参考。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培养了读者对于未来敏锐的觉察和眼光,这种科学思考的思维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对未来的主动权。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XXX

《泥淖之歌:“大雅”诗的无字书》

吴小龙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单小海

内容简介:吴小龙,湖南耒阳人。现从事出版工作,参与广西人民出版社“大雅”出版品牌的创立和编辑,兼事诗歌写作、评论和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在《世界文学》《上海文化》《星星·诗歌理论》《广西文学》《出版广角》《出版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负重与逍遥——先秦儒道二家道德观念的辩证》《泥淖之歌:“大雅”诗的无字书》。

本书是一部围绕“大雅”品牌,以细读方式深入众多大诗人名作之诗歌艺术和奥秘的作品。“大雅”是广西人民出版社旗下,以诗歌为主打的人文出版品牌。作者围绕“大雅”,一是以推动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回忆十余年来“大雅”从动议、创办到产生品牌影响力的过程,总结打造小众品牌的经验,讲好不为人知的“大雅”故事。二是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按“理想的诗歌读者”的要求,细读了“大雅”系列中休斯、希尼、洛威尔、沃尔科特、史蒂文斯等国内外多位大诗人的代表作,从声音、意象、语言、修辞、结构、意义等方面,解剖麻雀般全面剖析这些诗歌名作,解析现代诗的精微和美妙,触及其审美话语的核心,呈现“大雅”品牌及其系列诗歌作品背后的“无字之书”。关于“大雅”,关于诗歌,作者十余年来最想说的话都在这里。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文学史

《 知宋:宋代之文学 》

王兆鹏 宋学达 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王兆鹏,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筹)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唐宋文学。出版《两宋词人年谱》《唐宋词史论》《词学研究方法十讲》等专著,发表论文300余篇。宋学达,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国学部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词学与词学文献整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文学遗产》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知宋”系列共6册,这套丛书还有《宋代之政治制度》《宋代之城市与乡村》《知宋·宋代之儒学》《知宋·宋代之军事》《知宋·宋代之书画艺术》。

“知宋”系列丛书采取编著形式,邀请顶尖学者选编宋代各方面研究成果,以期展现一个立体的宋代。本书为“知宋”之一种,主要通过对宋代诸文体、名作的探讨,引导读者读懂文学中宋韵,进而看到文学背后的宋风。

本书共分“宋诗”“宋词”“宋文与话本小说”三编,选文23篇,内容扎实,脉络清晰,编排有序。除选文外,编者增加导言、编者按,呈现选编思路及对宋代文学的理解。导言部分对宋代文学及其研究进行了宏观的梳理,磅礴大气,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心灵成长

《做真我,你可以》

周伯荣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周伯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教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委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从事“安全感—幸福心理治疗”,已出版心理学书籍《重建幸福力》。

在面临既要实现目标化的人生又想真正做自己的当下,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时常陷入巨大的纠结情绪中。本书基于作者三十多年的心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创新性地将存在心理学和中国文化心理融会贯通,突出“做自己为先”的重要性,提供化解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情结的应对策略,强调敢于做“中国式的做自己为先”的重要性,使读者能拥有自在、自然、幸福的人生。

全书结构条理明晰、表达通俗易懂,结合简洁的可视化图表让艰涩的心理学理论易于理解。结合作者临床的真实案例及分析,读者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检省自身防范于未然。本书的出版,旨在为不安全感的大众提供自我成长的路径,为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读者提供自我救赎的理念和策略,为心理工作者能坚守中国文化自信,坚持中国文化心理临床应用提供一份例证。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饮食文化

《味趣》

钟成泉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6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钟成泉为汕头潮菜烹制技艺传承人、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特聘专家、汕头市潮菜智库高级顾问、汕头开放大学特聘教授,曾受聘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已出版著作《潮菜心解》《钟成泉经典潮菜技法》《饮和食德——潮菜的传承与坚持》《饮和食德——老店老铺》。

本书是潮菜高端料理领军人物钟成泉最新创作的美食随笔集,73篇五味俱全的美食轶事、42道独家珍藏的菜谱,书写了老钟叔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潮菜烹制功夫的探索与其中妙趣。潮菜作为地方菜肴,历经漫长岁月沉淀后脱颖而出,在中国乃至世界烹饪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现代潮菜发展的见证人,钟成泉以海洋和田园文化为线索,以米与面的欢歌、舌尖上的田园主义、无肉不欢狂想曲、“鱼”的N种吃法、“鲜”从江河湖海来等六大篇目为板块,为潮菜溯源,书写掌故,传承记忆,那些难觅的“古早味”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踪迹。

妙趣横生的故事娓娓道来,读者顷刻间就能感受到那些触动味蕾的潮汕味道和热气腾腾的生活世相。文字独具个人风格,轻松惬意话家常,幽默而又接地气,字里行间尽显老钟叔对食材的尊重与烹饪的热爱。160幅原创大图封存美味,进口特种纸,四色印刷,高清还原美食真面目,满足视觉和味蕾的双重诱惑,让读者尽飨美食盛宴。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艺术 音乐

《饶了我的耳朵吧:名家谈音乐》

桑农 著

花城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桑农,学者、随笔作家,现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专集《花开花落》《随遇而读》《读书抽茧录》《爱书者说》《窗头明月枕边书》《书径通幽》,编选读本《塞万提斯的未婚妻》《书海遇合》《葵和向日葵》《不屈的黑麦穗》等。

《饶了我的耳朵吧:名家谈音乐》是桑农老师主编的书稿,分为《大师与名曲》《音乐与人生》两卷,共收录了陈丹青、格非、傅雷、丰子恺、赵丽宏、王安忆、王蒙等名家的59篇文章。当下社会快餐音乐风行,抖音神曲、广场舞歌曲、洗脑神曲等无处不在,本书旨在提升群众的音乐审美,鼓励追求高素质音乐,在经典音乐中体会艺术美,体会艺术对人生的启发意义。音乐自古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各种乐器的出现,作曲家、音乐家的出现,让音乐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声音美学。音乐对于作家、画家的影响也很大,通过名家谈论自己喜爱的名曲和音乐家,探讨音乐对自己的艺术事业和生活的影响,能够激发读者开放思维、接受经典、放慢生活的节奏、追求艺术的细节。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心灵成长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李梦霁 著

新世界出版社

2024年7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李梦霁,90后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荣获三届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称号。地球观光客,人生体验家。22岁走遍中国,30岁环游世界。代表作品:《允许一切发生》《一生欠安》《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个人成长、心理自助类青春励志书籍,展示了当代年轻人在人生旅途中真正的勇敢,以及这种勇气的价值——越松弛,越厉害。16个热点话题,67个真实的勇敢故事,赤诚敞开地直面痛感经历,分享作者亲身体验的成长感悟,对抗“情绪内耗”的能量解药;表达女性在面对成长、家庭、婚姻、亲情、职场、理想、交际等种种外部环境和内部冲突时zui勇敢的回应——“不回头”“不逃避”“躬身入局”和“不迟疑”,做横冲直撞的玫瑰,成为令自己满意的人,带着勇气享受世界,与“情绪内耗”说再见。

中文原创 | 人文社科 | 史学史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王晴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4年4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王晴佳,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杰出教授,国际史学史、史学理论委员会理事(2005-2015年兼任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比较史学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全球史学史》(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和苏普里娅·穆赫吉合著)、《筷子:饮食与文化》、《外国史学史》(与李隆国合著)、《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等。

本书集结了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有关中国史学史的讨论共16篇,所论时段集中在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作者以“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作为理解和把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史学革新的核心,除疑古派、科学史学、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话题外,也有部分内容将中国历史研究置于全球史学之中作横向比较,或以新式研究方法对旧问题提出新解。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潮与特征”探讨20世纪中国史学的整体转向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人物与思想”着眼近代以来众多名家、学派,提出独到见解。

THE END
0.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诗歌100强排行榜《乐府诗集》原题为《焦仲卿妻》。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故事的两个主人公以其对爱情的坚贞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512:1486513;78:5a49;5;?;:40yivvq
1.音乐舞蹈学院学生阅读推荐书单二、外国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该书由美国诺顿公司授权,根据1988年第四版翻译出版。 该书正文部分共二十章,有序、略语表。第一章:古代世界结束时的音乐状况;第二章:中世纪的圣咏与世俗歌曲;第三章jvzq<84yyy7/jwx{w0tfv8~{z1~tiƒ4zujj04973335u49733389a:6876:/j}rn
2.线上读书会“猫”儿们的PARTY文学作家世界史历史学系提到音乐剧,被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的《猫》无疑是一部无法绕开的经典巨作。近日,引进自英国菲伯尔音乐出版社的《音乐剧<猫>歌曲集》一书集结了这部这部经典音乐剧中的完整歌曲和音乐插曲,出版成册。本周六上午,我们请到了书中歌词部分的译者、资深音乐剧制作人、学者、歌词译配费元洪,以及曾经参演过音乐剧《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QP:BKVH273:S;Y90jvsm
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沈冬:《好地方》的沪上余音——姚敏与战后香港歌舞片音乐(下) 作者以姚敏及他参与创作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歌舞片为研究对象,由此观察香港如何承袭、延续并改进上海流行歌曲,如何在歌舞片中积累新的传播动能,形成新的经典,从而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形塑为海外华语流行歌曲的重镇。 jvzquC41yy}/uqhowuod0niw0et0497312:288h377?b5<6341vbin3jvo
4.中国近古音乐七:音乐论著《乐书》渊博宏大,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对当时的中外音乐资料都有记载。书中的俗、胡两部保存了很多重要的音乐资料;《乐图论》部分有插图540幅,并对乐律理论、乐器、声乐、舞蹈、杂技及典礼音乐都有记载,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一部十分珍贵的文献著作。jvzquC41{kyiw7mvvrio0lto1ktgq8mvon532:85345YXa[W[TTQY7xjvor
5.《古埃及兴衰史英文原版TheRiseandFallofAncientEgypt当当华研外语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古埃及兴衰史 英文原版 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Egypt 英文版进口历史书籍正版 Toby Wilkinson》。最新《古埃及兴衰史 英文原版 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Egypt 英文版进口历史书籍正版 Toby Wilkinson》简介、书评、试读、价格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78249::B3jvor
6.她,改变迪士尼公主规则的战士《花木兰》不用尚书郎20周年仍难忘幸好迪士尼没这么干,最终做出了改编北朝长篇叙事诗《木兰辞》的决定,避免了一部充满种族主义影片的诞生。 在原版剧本中,木兰与李翔还没见面就定了亲 剧本中一开始的设定,是木兰与李翔还没见过面已经订了婚(可能是娃娃亲, 在我们古代倒也蛮常见),在订婚之日,花木兰的父亲把女儿的命运刻在了家族祠堂的石板上,而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4874?=51
7.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通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音乐通史题型填空题词条解释简答题问答题远古、先秦一、简答题1.词条解释:贾湖骨笛:是用猛禽的肢骨在其一面钻孔而成大司乐: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其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六代乐舞:黄帝——《云门大卷》祭天神,云神崇拜唐尧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f89;6588/j}rn
8.2003年10月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历史类2003年10月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 选择题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易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 等。 2、晚唐体尊崇的对象实际是贾岛、姚合。 3、林逋,称梅妻鹤子,有《林和靖诗集》。《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jvzq<84uz|q/u3ep1€mauxn15;187mvon
9.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曲民谣衬字的现象在敦煌曲子词里本已出现,经过宋金时期民间艺人以及散曲、戏曲、说唱文学作家的长期探索,终于解决了词调、曲调有固定腔格,而语言的表达要活泼生动的矛盾,这对后来的诗歌创作,特别是民间歌曲以及戏曲、说唱文学的歌词部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yik|mktgjjcw463;<2;B3jvor
10.港台原版赵冬梅香港中和宋朝中国古代史》【摘要书评试读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大宋之变 1063-1086 港台原版 赵冬梅 香港中和 宋朝 中国古代史》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jvzquC41kvkn0si0eqs039549;:969698;4ivvq
11.《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论文目次、摘要及关键词 0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 何云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下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李珍珍新型全球化的逻辑理路:历史生成、理论回响与实践演进 02政治学研究 郝铁川论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思想史的主线 jvzquC41yy}/uqzrn0kew7hp1zhclk4424902<631e838?f33;8298ucig4ivv
12.一部古典史学典范之作——评《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剑桥古代史》(第七卷第二分册:罗马的兴起至公元前220年)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自1970年起陆续出版的史学巨制新版《剑桥古代史》中的一册。新版《剑桥古代史》是1902年以来出版的“剑桥三史”之一的《剑桥古代史》的“升级版”。第一版《剑桥古代史》,早已因其jvzquC41pg}t0pry0et04975/3702=4eqpzfp}d58;:33@<0jvs
13.《古代中国百家谈》全3册,200位专业学者史学佳作,“百家讲坛”版《少儿古代经典分级阅读》初级版3册 复旦附中名师黄荣华编:149张原创国风插画,全文朗读,唐调吟诵。 大家都在买 ¥69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典藏纪念版|收录121位诺奖大家代表作,精美装帧、翻译丝滑、值得收藏,一次读尽世界经典文学 大家都在买 ¥169 《资治通鉴》2025全新震撼来袭|典藏礼盒套装全2册|史jvzquC41j74zq~cp0ipo8{41unpylfug1mpqmxAcnobuF7z6476lAp{lto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