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重大事件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作者:潘长宏

话说我国近代史上第二十四件重大事件是:1915-1916年,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又称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

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袁世凯称帝)

讨袁战争失败后,袁世凯下令取缔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和强制解散国会,图谋复辟帝制。为取得日本政府对复辟的支持,1915年5月与其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8月,指使其亲信、幕僚成立进行复辟帝制活动的“筹安会”。12月12日申令接受“推戴”为中华帝国皇帝,下令改次年为洪宪元年。

讨袁护国军约2万人,蔡锷、李烈钧分任第1、第2军总司令,唐继尧任都督府都督兼第3军总司令。计划第1军攻川,第2军入桂、粤,第3军留守云南,乘机经黔入湘,尔后各军在武汉会师北伐。另由都督府左参赞戴戡率一部兵力入黔策动起义。

(唐继尧)

(蔡锷)

(护国运动行动路线)

护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洪宪”帝制,推翻了袁世凯,而最终迫使段祺瑞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因此,护国战争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但是护国运动的胜利果实终于归于北洋军阀段祺瑞,国家政权并没有发生革命性转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的功绩永载史册。

事件归纳:

整个护国战争的爆发的主要原因: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

护国运动(1915年-1916年,又称护国战役、护国战争)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THE END
0.烽火中原:伟大抗战中的河南篇章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 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全省人民 迅速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jvzquC41yy}/jwyx0v|0|qzcpngo1jwvkerf1:43;8847A89386:2B;3;6
1.光耀中原——百年党史中的“河南篇章”6月19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新命名郑州二七纪念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1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聂冬晗摄 二七纪念塔、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堂、二七路……发生在98年前的“二七大罢工”,在这座城市的肌体上打上了深刻的历史印记。这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建 jvzq<84jgp4xgwrkpi4dp8|oyl532;6281z32;62847`89=:98:/j}rn
2.河南抗日烽火:中原大地的不屈脊梁这片横亘中原、连接南北的土地,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千年根脉,更在近代战火中成为中日双方必争的“咽喉之地”。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河南民众的觉醒呐喊,到1945年日军投降时中原大地的欢呼雀跃,十四年间,河南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在天灾、战祸、饥荒的多重碾压下,书写了一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史。 一、烽火初燃:华北jvzquC41yy}/jwyx0v|0pn|u1252;?825;819:<359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