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概念与年前不一样了新闻中心

普及本的中国近代史书,版本数以百计,还有必要增加一本吗?应该说还是有必要的——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概念与30年前不一样了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张海鹏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大众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社会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一点中国近代史,对正在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增加一种前进的动力,增加一种正能量,是我们乐于为之的。这是我们撰写这本《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的出发点。

普及本的中国近代史书,以往已经出版很多本,还有必要再增加一本吗

普及本的中国近代史书,以往已经出版很多本,特别是20世纪70-90年代,出版的同类读物数以百计。还有必要再增加一本吗?应该说还是有必要的。时间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人们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渴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中国近代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远比过去清楚了,学术研究的进步也很大。过去的历史,是一个客观存在,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对这个客观存在的认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新史料的发现,人们回思历史,总是难免有某种新鲜感。近三四十年来,由于国家的对外开放,学者们利用历史资料,特别是利用国内外的档案史料的方便程度,与三四十年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较之过去更客观、更深刻、更全面。这就为本书引用海峡两岸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正确观点提供了方便。

再说,20世纪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下限都是到1919年,这是30年前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此后,中国近代史学界的眼光发展了,他们认识到,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只是中国近代史的前半部分。如果把1919-1949年的历史加上去,中国近代史就完整了。1840-1949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了。我们是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来定义中国近代史的。1949年10月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成为中国现代史了。今天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完整概念,已经与30年前不一样了。

所以,今天再写一本中国近代史,与三四十年前相比,基本内容、基本形象是不大一样的。读者如果拿这本书与从前出版的同类书名的近代史书相比较,就会发现这个鲜明的特点。

“沉沦”与“上升”同时并存,也不能解释整个中国近代史

以往人们常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从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时候起,中国社会便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便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这是半个世纪前历史学家对中国近代史的一种解说。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发表论文,提出近代中国不仅有“沉沦”,还有“上升”。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对独立国家而言的,半封建是对半资本主义而言的。半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仅有“沉沦”,而且有“上升”。这种“沉沦”和“上升”是同时并存的。这是历史学家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又一种解说。

说近代中国的“沉沦”中有“上升”,也有它合理的地方,因为它看到了在“沉沦”、屈辱的中国,仍然存在着“上升”的因素。但说在“沉沦”的过程中始终“包含着向上的因素”,“沉沦”与“上升”同时并存,也不能解释整个中国近代史。

我们应该这样思考:以往从近代中国80年的历史看,主要只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沉沦”,这是因为那时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局限了自己的眼光。如果换一个角度,从近代中国110年的历史看,就豁然开朗了。帝国主义侵略确实使中国社会发生“沉沦”,使独立的中国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受到严重损伤。但是,“沉沦”也不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唯一标志,换句话说,近代中国社会也不是永远“沉沦”下去。这就是说,即使是“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深渊”也应该有一个“底”。

这个深渊的“底”在哪里?底就在20世纪头20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为是“谷底”,所以是中国社会最困难的时候:《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最大的打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更加重了,西有英国对西藏的大规模武装侵略,东有日俄在东北为瓜分中国势力范围进行的武装厮杀,北有俄国支持下外蒙古的独立运动,南有日本、英国、法国在中国台湾、九龙租借地和广州湾租借地的统治;到1915年以后,又有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日本出兵青岛和山东以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至极点。看起来中国社会变得极为黑暗、极为混乱,毫无秩序、毫无前途。这正是“沉沦”到“谷底”的一些表征。

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到“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起来,并导演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悲喜剧,这次革命失败,中国人重新考虑出路。于是,新文化运动发生了,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马克思主义大规模传入并被人们接受也在这时候发生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从这时改弦更张,重新奋斗。中国共产党在这时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我们可以看出,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所谓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所谓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这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时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由于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在历史的“上升”时期,不是没有屈辱,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甚至比以往历次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造成的损害还要严重,但由于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艰苦奋斗,中国社会不仅避免了继续“沉沦”,而且赢来了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造就了基础条件。

以上所说,就是本书所把握的两个方面。近代中国这个“沉沦”到“谷底”然后“上升”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本书正是按照这个发展规律,来安排章节,来铺陈历史的。我们希望读者阅读后,能够掌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这个规律。对于这个规律的认识,我是在1998年得出的,并且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近20年来,这个规律性认识,在中国近代史学术界,似乎未见反驳。今天,我对这个规律性认识更坚定了。

THE END
0.思维导图:一张图了解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但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为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康有为虽然是戊戌变法的主力,却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72685415;66>593a?57@8;567/uqyon
1.中考助力:一张图教你学会中国近代史教材纵观整个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9年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抗争史,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救国救民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胜利的历史。 学习历史捷径: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我们先辈的故事,继承发展他们的优秀,借鉴总结他们的失败。 jvzquC41yy}/lrfpuj{/exr1r1
2.《中国近代史纲要》思维导图复习版近代史纲要第七章思维导图《中国近代史纲要》思维导图复习版 马上就要期末了,还是摸不清《近代史纲要》的框架? 老师讲课太泛了,把握不住课程重点? 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然而要素过多感到头秃? 别担心,一张思维导图帮你理清课程框架!思维导图能高效直观地展示一门课的课程框架。跟随思维导图的框架脉络进行复习,事半功倍没烦恼。jvzquC41dnuh0lxfp0tfv8RkpfSbu}jt42781jwvkerf1mjvckrt1:742;::3?
3.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中国近代史读书群”发言摘登——人民政协网近一段时间,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中国近代史读书群”学习研读胡绳先生所著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集中就“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等主题开展学习研讨。 站上新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6/2332787983;137xjvor
4.疾风知劲草对《中国近代史(第四版)》的笔记(1)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1839年林则徐主持在广州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 二、1837年资本主义第二次经济危机爆发、中国禁烟等原因,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1840.3-1842.8)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无果,北上攻陷定海动摇清廷,继续北犯天津要挟清廷。1841jvzquC41dqul0mtwdct/exr1rguqnn4;2:<63=<1cptpvjykqp522@:6545
5.一张图兴国梦【采访】刘刚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副馆长 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实业部,并且张謇的人作为实业部的主要的负责同志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那么孙中山尽管做临时大总统只有92天,虽然时间并不长,那么关于实业这一块实际上是做了很多的事情。我们从临时政府往来的电报当中可以看见,有很多的具体的关于实业方面的内容,比如铁路的修建,矿山 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32>7813<65><354684A3ujvsm
6.一张图看懂中国近代史历史2019历史期末: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做好考前复习,考试拿高分 🌀趣味历史|一图梳理中国近代史 大家梦寐以求的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来了,全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历史原来很简单~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高中历史) 干货!一张图带你了解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学历史必备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89673>d332>9:?:380nuou
7.张园往事:曾是上海最负盛名的游乐休闲场所张园也曾见证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1897年的“裙钗大会”开女权风气之先;1901和1903年的两次“拒俄集会”扬中华儿女之志;1915年反对“中日二十一条”的“国民大会”发出了国人救亡图存的嘹亮呐喊;1912和1916 年孙中山先生的两次演讲承载着国父振兴华夏的百年宏愿 …… jvzquC41yy}/kluree4dp8sgyuJfvjnna36139;2
8.思维导图:一张图了解中国近代史——两次鸦片战争思维导图干货集>《待分类》 2020.11.10 关注 欢迎阅读我的第1313篇日更文 好好学习 格物的喵祝孩子们 BE SUCCESSFUL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644年建立的清王朝把中国的边界扩展至有史以来最遥远的地方。 不过,清朝随后变得保守并信奉孤立主义,拒绝接纳西方的大使,外国人也被禁止进入中国国境,只有广州市的十三行地区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776;19:d;67724>>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