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百年孤独》到底讲了什么文学罗伯特·穆齐尔

留言互动中随机选取读者 送出赠书

近日,《百年孤独》改编的首部剧集在Netflix开播,这部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出版五十多年后首次被搬上屏幕,一经播出便引发热议。《百年孤独》常常被标记为“不易理解”的作品。对于那些初次接触拉丁美洲文学的读者来说,书中频繁出现的人名重复以及马尔克斯所描绘的循环时间概念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让不少读者发出感叹:《百年孤独》到底讲了啥?

《百年孤独》通过叙述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加勒比海旁小镇马孔多从兴盛到衰败的百年历程,映射出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动荡变迁。书中融入了神话、民间故事和宗教元素,巧妙地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世界。

小说中,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通过他们各自独特的生活轨迹,展现了孤独这一主题的多重维度。家族的创始人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以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对马孔多的创立,建立了这个家族与孤独命运的紧密联系。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个家族的叙述,更是对人类普遍孤独感的深刻探索。

总的来说,《百年孤独》是一部探讨家族、爱情、孤独、历史和命运的史诗巨作。它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将现实与魔幻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复杂的情节和深邃的主题中体验到人类历史的循环往复和个体命运的无常。对于读者来说,理解《百年孤独》可能需要耐心和深入的思考,但正是这种挑战性的阅读体验,造就这部作品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文学不应当被视作标准化的阅读理解,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实际上“理解”可能恰恰是文学中最不需要的答案。如今距《百年孤独》出版已过去五十多年,每一代人因不同契机翻阅,以不同视角解读,都会有同样的共识:无论第几次读都会有新发现。本期荐书带来《百年孤独》等9本好书,一起感受文学的魅力。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南海出版公司 | 新经典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和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大明江山》

周明河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牧神文化

本书在作者所作朱元璋传的基础上,围绕朱元璋,进行了文学创作。蒙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并起的大幕徐徐揭开……一个原本落魄江湖、艰难求存的游丐僧,如何凭借自身的非凡努力与种种机缘,在三四年间迅速脱颖而出,成为雄踞金陵的一方霸主!

一个武艺超强、野心勃勃的官府小吏,如何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又放下身段、巧施权谋,成就一番豪雄事业!在强敌环伺的危局中,且看朱元璋与陈友谅如何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成为元朝的两大劲敌!二人又是如何狭路相逢,龙虎相争,终在鄱阳湖上演史上规模水战,惊天决死,风云变色,且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拉丁美洲社会思想手册》

魏然 编

光启书局

本书挑选当代拉美社科思想界奠基性学者最重要的作品,从依附理论、解放哲学、霸权理论、后殖民理论,到女权主义运动史、大众文艺。以去殖民的立场、超越本土民族主义和跨学科的视野,梳理了拉美本土思想肌理。不仅为读者深描了拉美及其所处的国际体系、殖民结构、全球文化格局中的坐标,而且这些论著也是当代诸多批判理论的思想源头,为我们在后殖民时代重新思考全球秩序提供重要参考。

《没有个性的人》

罗伯特·穆齐尔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也许我们有理由害怕:如果不把自己的个性塞进某个公共认可的口袋里,那我们的个性就会像粉末一样四散而开。”

《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未完成的遗作,一部“精神长篇小说”,在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说的背景是1914年前的奥匈帝国。维也纳,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而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将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这将一个滑稽荒唐的炸弹放进小说的基底)。

《美国经济之辩1932-1972(上、下)》

爱德华·纳尔逊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如何在他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跟其他经济学者的辩论,形成自己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

上册一直持续到1960年,涵盖了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研究时期的开端和发展,它追溯 了弗里德曼从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名好斗的年轻微观经济学家的职业生涯,到他战时在美国财政部工作的岁月,以及他在战后成为货币政策主要支持者的思想。

下册涵盖的历史时期是从1960年至1972年间,它论述了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参与的一系列辩论,主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消费者保护和环境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思想的形成。

《斯大林格勒》

瓦西里·格罗斯曼 著

上海三联书店

该书是格罗斯曼最重要的小说“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该书与《生活和命运》实际上是一整部篇幅浩荡、内容丰富的小说,其人物、情节、事件和思想是连续的,具有极强的整体性。西方国家称其为“当代的《战争与和平》”。从其叙事和审美上看,该书不失为一部反映苏德战争转折期间形形色色的生活与战争场面的优秀小说,具有照相机一般精确的实景呈现能力。此外,该书还是格罗斯曼超越苏联官方叙事,开始真正思考战争、历史与人的命运三者关系的“转型之作”,也是格罗斯曼第一部被西方世界所普遍认可的作品。瓦西里·格罗斯曼是亲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现场的少数苏联一线作家,其笔下的斯大林格勒具有比史料文献更真实的史料价值,是真实可靠、不可替代的文字记录。

《幸存者们:进入21世纪的欧洲王室》

皮特·康拉狄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鼓楼新悦

法国大革命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妻子玛丽皇后被激动的群众吊死于绞刑台。自此,法国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帝制统治,改为共和政体。从那时起,全欧洲的王室就开始忧虑自己的命运。

在历经两个世纪的纷乱和快速发展之后,欧洲大陆至今仍有10 个国家保存了王室制度。政治体制演变至今为何仍然容忍王室制度的存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王室成员,如何让这个制度存活下去?

本书通过详尽的研究和第一手资料,精辟分析了欧洲王室的发展史与现代史。书中涉及多个欧洲王室,本书作者——《国王的演讲》原著作者、英国著名王室问题研究专家皮特·康拉狄回顾了这些王室的历史根源、历年来的重要王室成员,以及各王室的家族族谱,史料丰富,引人入胜,不仅展现了欧洲王室的发展、王室里的生活实况,也让人们明白了欧洲保存王室制度的根源与缘由。

《雅各布之书》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 KEY-可以文化

他们说,他是流星之子,带着流星降世时的耀眼光芒。

十八世纪波兰一处偏远小镇,人们意外地迎来一位神秘的犹太青年。他离经叛道,宣称要打破一切俗律与桎梏,带领人们去往一个更好的世界。许多人追随他的脚步,跨越国境和语言的藩篱,甚至突破信仰的边界。在这荣耀与耻辱、规训与反叛共存的路途上,他们将迎来光明还是虚空?

《雅各布之书》是托卡尔丘克迄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盛赞为“印象至深”的杰作。这部千页巨著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而成:雅各布的一生犹如彗星明灭,在黑夜中短暂而孤寂地大放异彩,照亮了启蒙运动前夜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一个灰色的失落世界。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 著

东方出版社

本书开宗明义介绍“哲学是什么”后,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这些是普遍的知识背景,提供了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接着,西方哲学家之中对人生做过亲切考察的不在少数,作者以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与当代的“存在主义”为代表,并且以“存在主义的发展”为其压轴,由此显示现代人困于荒谬情境,仍可力图超越。

后半部,首先综述“中国哲学的起源”“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慧”,揭示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哲学,也有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也有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只要心平气和,不存任何偏见,将会发现所有文化都有其安身立命的秘方。

谈到人生,就不可忽略“艺术与审美”“宗教与永恒”“教育与自我”这三个题材。最后的结论是“文化的视野”“拓展生命”,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希望有助于拓展读者的眼界与心胸,不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特定议题上采取合理的原则与立场。

THE END
0.《百年孤独》:永恒的命运与人性的探索说起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这位写作大师的诸多奖项里,最被人熟知的当属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人,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作。1982年jvzquC41yy}/lrfpuj{/exr1r17dgjf32f:f4m
1.《百年孤独》:孤独而倔强的诡丽史诗《百年孤独》2011年正式授权版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发表于1967年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记录了海边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近现代的风雨历程。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的代表作品、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2985819;83:>82a714?=9;:;80|mvon
2.掀开拉美百年孤独的历史真相,深入审视拉美的政治经济图书旗舰当当明慧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译丛03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 译丛033 拉丁美洲切开的血管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 掀开拉美百年孤独的历史真相,深入审视拉美的政治经济 图书旗舰店》。最新《【译丛03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 译丛033 拉丁美洲切开的血管 爱德华多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635786?90jvsm
3.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百年孤独(节选)》教案及知识点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进而探求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 2、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变现实于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基本特征。 3、通过对小说的整体介绍和对课文节选部分的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习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 小说宏观结构的把握以及节选部分在全书的地位和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9278840qyon
4.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11《百年孤独》(课件+公开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深层主题:摆脱孤独 《百年孤独》通过马孔多的变迁和布恩迪亚家庭的经历,揭露和批判了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和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73494:22719=5582672:<0ujzn
5.11百年孤独(节选)(素养进阶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此外,学生对拉丁美洲的社会历史背景相对陌生,可能会影响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命运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掌握《百年孤独》的主要内容jvzquC41o0€yzt3eqo5tqoy175<1;:;90jznn
6.浅读《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由布恩迪亚大家族《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小说,刻画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跌宕起伏和马孔多小镇的兴衰。是拉丁美洲文学中一部不朽的杰作。 故事概述 小说从布恩迪亚家族的始祖荷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妻子乌尔苏拉开始,讲述了七代人经历的战争、政治、爱情和灾难。故事背景设在虚构的小镇马孔多,从繁荣到jvzquC41dnuh0lxfp0tfv8HjcqSjppdJ1cxuklqg1fkucrqu13:19><;;;
7.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20253、分析本文的象征意味以及如何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的。 4、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学习目标活动一知人论世把握整体 马尔克斯从小受到外祖母讲述的神话故事的影响,其作品荒诞神奇,但无不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在创作中采用了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说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jvzquC41yy}/|}m0eun1|thv1;58B67;94ivvq
8.从《百年孤独》审视经济全球化(百年孤独)书评将这种做法付诸于像拉丁美洲国家这类的第三世界国家就必然是有预谋、有计划的经济侵略。在《百年孤独》中,随着铁路的开通,电影、留声机等现代化技术和奢侈的进口商品涌入马贡多,外国资本家在村里开垦香蕉种植园,在马贡多周边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城镇,资本主义在马贡多的发展愈加猖獗,小镇进入一个混乱的时代:“人们一会儿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3737>4
9.《百年孤独》彰显魔幻现实主义初衷1967年,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的《百年孤独》问世,迅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书籍之一,书中所使用的创作手法“魔幻现实主义”被学界喻为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1982年,《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幻现实主义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世界文学流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作为jvzquC41yy}/e|xp0et0ut|zufz0ism{14635971v46359732a;6:@856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