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拉丁美洲文明并非整齐划一,而是呈多元化,有着区域的特色。那么,如何划分拉丁美洲的文明区域呢?可以根据地理、自然环境来划分,也可以根据政治、经济来划分,也可以根据文化来划分。然而地理、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均非文明的核心要素,划分起来费力、复杂,又难以做到确凿、明了。文明的核心是语言,因此,我们根据语言来划分拉丁美洲的文明区域。
1、拉美文明的区域划分
根据官方语言的使用情况,可以将拉丁美洲分成西班牙语地区、葡萄牙语地区、英语地区、法语地区及荷兰语地区。
上述5个地区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同,文化特色各异。其主要决定因素有四:
其一,原宗主国和现宗主国的影响。从1492年起,拉丁美洲各地先后沦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殖民地,形成原西班牙美洲:包含今墨西哥、中美洲、(伯利兹除外)、南美洲(巴西除外)、加勒比海中的古巴岛、圣多明各岛(亦称海地岛)东部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原葡萄牙美洲,即今巴西;英属美洲:包含今圭亚那、伯利兹及加勒比海中已独立和尚未独立的群岛及岛屿;法属美洲:包括今海地、法属圭亚那和加勒比海中的马提尼克和瓜德鲁普两个岛屿;荷属美洲:包括今苏里南及荷属安的列斯与阿鲁巴诸岛屿;美属波多黎各岛和维尔京群岛。宗主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无不影响其属地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二,种族的构成。拉丁美洲是个种族大熔炉,来自世界各地的种族人群共同生活,通婚繁衍后代,一起从事经济活动,携手共建当地的文明。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区的种族构成不同。不同的种族构成使各地区的文化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
其三,地理、自然条件。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不同,文明发展条件殊异,从而导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
其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拉丁美洲从变成殖民地的那天开始、从独立那刻以来,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无不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由于各地区所受的影响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异,文化上表现出的特征亦不相同。
在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种族构成也最复杂,有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和混血种人,还有亚洲人和犹太人。印第安人是土著,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创造者。欧洲白人以西班牙人及其后裔为主,另有意大利人、法国人、德国人和斯拉夫人及其后裔。非洲黑人多半来自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混血种人分梅斯蒂索人(印第安人同白人生的混血儿),穆拉托人(白人同黑人生的混血儿)和桑博人(印第安人同黑人生的混血儿),还有白人同梅斯蒂索人、穆拉托人或桑博人生的后代以及这一类混血种人同另一类混血种人的后代。
亚洲人多半来自西亚(如叙利亚、黎巴嫩)、中国、日本和韩国。由于西班牙语地区辽阔,各国的种族构成又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4个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印第安人口较多的国家。它们是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第二种类型是混血种人(梅斯蒂索人)较多的国家。它们是墨西哥、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拉圭。第三种类型是黑人和混血种人(穆拉托人)较多的国家。它们是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第四种类型是白人占多数的国家。他们是阿根廷、智利、古巴、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白人主要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
从总体上看,西班牙语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在拉丁美洲是比较高的。但由于国家众多,大小不等,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是有差别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有阿根廷、乌拉圭、委内瑞拉、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经济发展滞后的是古巴、玻利维亚、巴拉圭、厄瓜多尔和秘鲁。文化教育方面,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有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和墨西哥;普及教育比较好的国家是古巴、智利和墨西哥;出版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是阿根廷和墨西哥;文盲率较低的国家有古巴、阿根廷、乌拉圭、哥伦比亚和智利(均在17%以下),而文盲率比较高的国家是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占总人口的65%以上)。
在宗教信仰方面,西班牙语地区比较严格,各国深受原宗主国西班牙的影响,绝大多数人是天主教徒。
历史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影响着西班牙语地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向原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输送了“启蒙思想”,从政治思想上武装了殖民地的爱国者们,激发他们走上了反对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19世纪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工业的发展,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促使西班牙语地区各国融进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生产分工,充当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为工业国家生产原料和食品。20世纪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及新兴国家的崛起,引发了西班牙语地区民族主义(特别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参与了反帝、反霸的斗争,导致了政治上的多元化: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出现了一些反民主、反自由的军事独裁政权,成立了一批争民主、争自由的群众组织、政治组织。随着生产国际化、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西班牙语地区各国均调整了政治、经济发展战略,走上了争取世界和平、国家发展的道路。
葡萄牙语地区: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达851.2万平方公里,为原宗主国葡萄牙的93倍。东南部为一高原地带,通称“巴西高原”,与海岸平行。北部为一广袤的大平原,世界第一大河亚马逊河流经期间其间,丛林密布,多雨潮湿。除亚马逊河外,巴西还有两大水系:圣弗朗西斯科和河与巴拉那河。前者流经巴西高原和东北部干旱(半沙漠)地区;后者同乌拉圭河及巴拉圭河滋润着巴西南部平原地区。巴西河流的流程大多长于西班牙语地区的河流,经济价值也较高。
巴西的种族构成同西班牙语区差不多,也有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混血种人、亚洲人和犹太人。
巴西为一联邦共和国,工农业比较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是拉丁美洲第一经济大国,大多数人口信仰天主教,但宗教信仰环境比较宽松,能容忍其他宗教的存在。
巴西历史上受葡萄牙和英国的影响较大。法国大革命对巴西独立运动的影响较弱;18世纪末、19世纪初,宗主国葡萄牙在英国的支持下,控制了巴西的独立进程。独立后,巴西有别于实行共和制的西班牙语地区的国家,实行了君主立宪制,维持奴隶制。随着英国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体系的完善,19世纪下半叶,贩卖奴隶和奴隶制已不符合生产的要求,巴西在英国的压迫和国内民众的抗争下,于1888年5月废除了奴隶制,并于1889年11月废除了帝制,实行共和,建立了联邦共和国。20世纪里,巴西同西班牙语地区国家一样,民族主义盛行,一方面坚持反帝、反霸立场,一方面追随西方“冷战”政策,反对社会主义的古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形势的出现,80、90年代巴西着力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英语地区的独立国家原先均为英国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加上尚未独立的加勒比海岛屿(美属维尔京群岛除外),都是英国在17—18世纪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通过军事或外交手段先后从西班牙人手中抢占的。英国在这些地区和岛屿开辟热带作物种植园,实行奴隶制,从非洲贩来黑奴从事生产活动,还从印度和中国招募劳工参加劳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宣布废除奴隶制,黑人、印度人和华人留下继续从事生产劳动。因此,这一地区的种族构成大多以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为主,另有少数印度裔、华裔和白人。唯有圭亚那例外,以印度裔和黑人为主,华裔、白人仅占少数。这一地区的种族构成复杂,宗教信仰亦呈多元,天主教、新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同在。在40-5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各殖民地人民开展谋求独立的斗争,加之美国对这些地区和岛屿的政治、经济渗透势头不断增强,英国被迫于60-70年代先后让美洲殖民地实行“自治”和“独立”。这些独立国家现多半为英联邦成员国。
美属维尔京群岛从16世纪起曾先后沦为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丹麦的殖民地;1917年,美国以2500万美元从丹麦手里购得。群岛人口以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为主,信仰天主教和新教,靠旅游业为生。
法语地区的海地和其他尚未独立的岛屿,是法国在17世纪用武力从西班牙手里抢占的。法国将这些岛屿开发成热带作物(主要是甘蔗、咖啡、可可和香蕉)种植园,利用非洲黑奴从事劳动生产。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海地黑人在法国启蒙思想的直接影响下,揭竿而起,要求自由、民主和人权,争取解放。1804年年初,海地正式宣布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推翻殖民统治和废除奴隶制的国家。海地种族构成比较简单,90%的人口是黑人,其余10%为黑白混血种人。官方语言为法语,然而只有10%的人讲法语,其他人通用克里奥约语(即当地的一种语言)。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但仍受非洲古代的一种宗教伏都教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不发达,全国文盲率超过65%。海地是拉丁美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东北部,濒临大西洋,是法国和欧洲宇航研究中心、火箭和卫星发射基地,引世人瞩目。17世纪初,法国从西班牙手中强占该地,将其辟为热带作物种植园和政治犯流放地。种族比较复杂,有白人、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黑人、亚裔(包括华人、日本人和越南人)。多数人信仰天主教。
荷兰语地区的苏里南和尚未独立的加勒比海岛屿,是荷兰人在17世纪从西班牙手里抢占的。苏里南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中部地势平坦,南部为圭亚那高原,北部是沿海低地。种族构成比较复杂,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亚洲人(包括印度人、爪哇人、华人及黎巴嫩人)和混血种人。荷兰语是官方语言,但民众间通用苏里南语——一种多种族语言的混合语。由于种族多元,宗教信仰也复杂,除天主教外,还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1975年11月,苏里南正式宣布独立,农业(以水稻种植、香蕉栽培为主)和采矿业(以铝土开采、加工为主)是国家经济两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