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欧洲殖民小国——库尔兰公国雅各布·克特勒多巴哥

谈及欧洲的殖民历史,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活动,这段历史深刻影响了整个美洲大陆的发展轨迹。直到今天,美洲许多地区的风俗习惯、国家体制乃至语言文化,都深受欧洲殖民遗留下来的影响。

现如今,美洲大陆的文化格局大致分为两大块:北美地区主要以英语文化圈为主导,而拉丁美洲则多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文化影响。这种文化分布,正是欧洲几百年前殖民遗产的直观体现。

说到欧洲殖民美洲的主要国家,大家最熟悉的无疑是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西班牙是中南美洲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他们通过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对美洲的征服与开拓。紧随其后的葡萄牙,是欧洲最早迈入大航海时代的先锋。

在150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为划分殖民势力范围,签署了“陶尔代西里雅斯条约”,这是对此前“托德西拉斯条约”的修改与补充。根据这一协议,世界被两国以教皇划定的子午线分割,葡萄牙获得了巴西的所有权。这也奠定了今天中南美洲国家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语言基础。

英国和法国在北美的争夺异常激烈,最终以英国的胜利告终。如今,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于英语文化圈,成为北美最重要的国家。

除了上述四大殖民国,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参与了美洲的殖民,其中比较显著的有:

1)丹麦,曾殖民格陵兰岛以及现属美属维京群岛的部分地区。

2)荷兰,曾在北美建立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即今日的纽约),同时在南美拥有苏里南殖民地,并控制加勒比海若干岛屿。

3)德国,也曾在加勒比海地区拥有一些殖民地。

4)俄罗斯,在北美的阿拉斯加和西海岸部分地区开展殖民活动。

5)瑞典,短暂占据过瓜德罗普岛和北美洲的少部分地区。

而库尔兰公国,作为欧洲最小的殖民国家,尽管规模有限,却在殖民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足迹。

---

1. 库尔兰公国简介

库尔兰公国位于今日的拉脱维亚境内,曾经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块封地。1561年,库尔兰公国正式建立,当时人口约20万。公国内的统治阶级主要是德意志人,他们掌控教育、商业等领域,然而公国人口的主体却是拉脱维亚人,多数以农耕为生。

库尔兰拥有两个重要港口——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港口使得公国在金属加工和造船业方面颇为发达,并且与当时的欧洲强国如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活跃。

---

2. 公爵雅各布·克特勒的统治

库尔兰公国在雅各布·克特勒公爵统治下迎来了鼎盛时期。尽管公国人口只有大约二十万,但雅各布却将其打造成为拥有跨洲殖民地的“迷你帝国”,在美洲和非洲均有据点。

雅各布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他于1641年至1682年执政,深受荷兰和葡萄牙等国殖民及重商主义经验的启发,积极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注重造船业的建设,组建了当时欧洲一流的船队,为海外贸易奠定坚实基础。

在他的领导下,库尔兰公国不仅扩展了殖民贸易据点,还逐步将这些据点发展成实际的殖民地。

---

3. 多巴哥岛上的殖民历程

拥有强大船队的雅各布公爵,首先将目光投向了美洲的多巴哥岛。早在1637年,库尔兰的船队曾到达多巴哥,当时荷兰在该岛的殖民地被西班牙摧毁,库尔兰趁机开展黄金、象牙及奴隶贸易。

但第一次尝试被当地原住民强烈抵抗,库尔兰人被迫撤退。1642年,卡伦将军率队再次尝试侵占多巴哥,依然遭遇激烈反抗。直到1654年,雅各布组建强大舰队,占领多巴哥岛,并将其命名为“新库尔兰岛”,在岛上建立了詹姆斯要塞作为军事据点。

库尔兰对多巴哥的殖民持续到1795年,这期间,大量移民涌入岛上,建设农庄,同时还建立了一座新教信义宗教堂。值得一提的是,不久之后,荷兰人在岛上建立了一个更大的殖民地,紧接着法国移民也加入竞争,使得岛上殖民势力错综复杂,竞争异常激烈。

---

4. 非洲冈比亚的殖民

雅各布在美洲遭遇挫折后,将殖民触角伸向非洲。库尔兰公国在冈比亚的殖民主要集中在圣安德鲁斯岛,1651年,库尔兰船队登陆该岛,驱逐了当地原住民,并建立了名为“雅各布要塞”的殖民据点。

库尔兰在冈比亚的殖民只持续了十年,直到1661年,随着北方战争结束,该地被荷兰夺取,库尔兰的非洲殖民宣告终结。

---

5. 殖民的衰落与公国的终结

库尔兰公国的衰败与北方战争密不可分。1655年至1660年间,瑞典入侵并占领了库尔兰公国,将公爵雅各布软禁,这导致公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被荷兰侵占。

1659年12月,库尔兰被迫放弃新库尔兰岛殖民权。1660年战争结束,根据欧里亚条约,新库尔兰岛短暂回归库尔兰公国。然而,1666年,一支由荷兰资助的海盗袭击了詹姆斯要塞,许多库尔兰殖民者被迫撤回欧洲。

1668年至1689年间,多巴哥岛大部分时间由荷兰人控制,库尔兰的工商业设施被摧毁。1689年,库尔兰公国最终出售了岛屿,岛上的库尔兰人纷纷返回故土。尽管如此,直到1795年,多巴哥的名义总督仍是库尔兰人。

18世纪期间,库尔兰还曾被瑞典短暂占领。1795年,随着波兰-立陶宛联邦三次瓜分,库尔兰公国被俄罗斯帝国吞并,成为库尔兰省,公国正式消亡。名义上的多巴哥总督职位也随之取消,而库尔兰公爵的实际统治早于1689年结束。

---

6. 库尔兰与瑟米加利亚公国

被并入俄国后,库尔兰长期处于俄罗斯统治之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德国占领了库尔兰地区,并对其实施军事管理。

1918年,德国与苏俄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苏俄将包括库尔兰在内的多个波罗的海地区割让给德国。同年,德意志人在当地合并了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德皇威廉二世被册封为公国公爵。

---

7. 二战中的库尔兰集团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尔兰半岛成为苏德战争的焦点。被德国占领后,库尔兰组建了约二十万人的库尔兰集团军,这支部队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负责守卫波罗的海沿岸,只接受德国柏林的直接指挥。

---

库尔兰公国的美洲殖民史,虽伴随着公国的兴衰而终结,但它代表了一个曾经雄心勃勃的小国在欧洲殖民扩张时期的独特篇章。随着近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中世纪遍布欧洲的众多公国逐渐消失,如今只剩卢森堡、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和安道尔四个存续公国。

THE END
0.西方殖民历史的反思潮:从“哥伦布日”到“原住民日”在英国伦敦,有人甚至向贝尔格里夫广场上的哥伦布雕像泼油漆,这座雕像是西班牙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送给英国的礼物。 道歉 对欧洲殖民历史进行清算 在观察人士看来,如今世界各地,特别是美洲地区,对包括哥伦布在内的西方殖民者历史的反思,是自去年开始于美国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维权运动的继续。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po142821:5/435:7B66794tj}rn
1.拉丁美洲近代文明的形成(149218世纪末)殖民地是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形成了“中心-外围”(“城市”-“农村”)这样一种格局。这一社会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全新的种族群体和社会阶级结构。 (1)社会模式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移民到美洲后即建立殖民点,从事殖民活动。这些殖民点就是市镇的雏形,在此基础jvzquC41gu4iwsncpi4dqv4pgy5q5B=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