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讲述了美国北南战争期间,北军军官邓巴中尉厌倦了内战,自愿到美国西部边境地区服役。在那片蛮荒的地区,美国人与印第安人的战争正此起彼伏。邓巴在空无一人的驻地驻扎下来,陪伴他的还有一只失群的野狼。
有一天,邓巴救了一名印第安苏族女子,并把她送回了苏族部落,从此他与苏族人结缘。邓巴感受到了苏族人朴实而自由的马背生活,与他们一起狩猎野牛,一起抗击其他部落的入侵,并与他所救的那位女子结为夫妻。苏族人视邓巴为忠诚的朋友,并给他起了个印第安名字:与狼共舞。
然而,邓巴在苏族部落平静的生活,很快就因美国军队的到来而打破。他被自己的同胞俘虏,并被视作叛徒而遭到毒打。就在邓巴被押送到军事法庭的途中,苏族人袭击了美军,救出了邓巴。
严冬到来了,美军必定还会再来。为了不连累苏族人,邓巴决定带着妻子离开。苏族人高呼着“与狼共舞,不要忘记老朋友”,目送邓巴夫妇消失在雪后的山林中......
近百年来,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宣传,都把他们描述成劣等的民族,背信弃义的野蛮人,冷酷的杀手。而在《与狼共舞》中,印第安苏族人却是善良友好的,他们敬畏自然,崇尚和平。美国白人才是邪恶的一群,他们贪婪残暴,灭绝人性。正是这部横空出世的影片,振聋发聩地揭开了一段美国一直回避的黑暗历史。
而这段历史,比电影中展现的更加残酷:印第安人大屠杀。
二、美国西进运动背后的罪恶
《与狼共舞》展示了北美中部与西部辽阔美丽的风光,而曾经整个北美洲,都是印第安人世代栖息的土地。他们分为大大小小上千支部落,能歌善舞,擅长耕种,懂得水利,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印第安文明。也有一些部落一直过着狩猎的原始生活,如《与狼共舞》中的苏族人。
随着殖民时代的到来,印第安人遭到欧洲各国殖民者的残酷屠戮,残存的印第安人被迫迁移到西部。美国独立战争后,疯狂向西部扩张,推行了代表美国人“拓荒精神”的西进运动。在这持续百余年的西行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遭到野蛮驱逐与惨无人道的屠杀。
在西进运动前期,美国主要使用收购、欺骗与威胁的方式,迫使印第安人签订条约,让出自己的土地。随着大量移民涌入美国,对土地的需求激增,白人撕下“文明”的面具,用各种残忍手段,肆意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
为了印第安人迁到圈定的“保留地”中定居,美国政府使用军事力量强制印第安人西迁。一名土著首领在被迫迁移时说:“我热爱这里的土地和野牛,我不想定居。当我们定居下来后,我们就会变得苍白,就会死去。”面对印第安人的不屈反抗,白人进行另一个狠毒手段:屠杀野牛。
《与狼共舞》中有一个经典的浩大场面,就是邓巴与苏族人一起围猎野牛。而历史上,美国西部的野牛是苏族人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它提供了食物、衣服、居住的帐篷等等必需品。
苏族人跟随着野牛群迁徙,在大草原上居无定所,白人却希望他们老实呆在“保留地”里。于是,白人对野牛进行了灭绝性的大捕杀,不到20年的时间,北美野牛的数量从原先的1300多万头,锐减到不足1000头。
苏族人彻底失去生活来源,被迫迁移到狭小贫瘠的“保留地”中。曾经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的民族,变成了被白人圈养的“保留人种”。大部分印第安人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正如《与狼共舞》影片最后打出的字幕:美洲平原的马背文明与神秘的西部处女地,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美国政府的灭绝政策
《与狼共舞》中,美国军队是很不光彩的角色。而在历史上,美国陆军自从成立起,就以征剿印第安人为主要任务。在美国政府授权下,美国军队对印第安人发起了一千多次军事行动,残暴的征剿持续了一个世纪。
美国第1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担任陆军总司令时,推行了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政策:“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华盛顿拉开了美国屠杀印第安人的血腥帷幕。印第安人把华盛顿称为“城镇摧毁者”。
之后接任的美国总统们,都把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政策贯彻执行下来。
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声称“所有人都是生而平等”,但也正是他,宣扬美国人必须“追击并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其赶往人迹罕至之地。”
第4任詹姆斯·麦迪逊颁布了一项恐怖的法令: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皮,美国政府发给奖金50~100美元。其中妇女和孩子的头皮值50美元,12岁以上男子的头皮值100美元。
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在任期间,促使国会通过一项法令《印第安人驱逐法案》。在被驱逐的过程中,大批印第安人不堪虐待和疾病的折磨,死在了路上。这个漫长的路程被称为“泪水小道”。为了反抗驱逐,森密诺尔部落奋起武力反击,最终被彻底灭绝。
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下令绞死了印第安不同部落的38名酋长。这位“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却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冤杀。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运动也达到了高潮。美国陆军名将谢里丹将军记录下了当时令人发指的暴行:自1862年以来,在我的辖区里至少有八百名印第安男女和儿童被屠杀。男人被剥去头皮,砍掉四肢,生殖器被割下,放在他们嘴里。妇女被数十名美军轮暴,然后被杀。她们的头皮被剥去,阴道被插入棍棒,甚至在她们断气之前。
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声称:“我不至于认定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但我相信10个好印第安人有9个是死了的。”
经过美国政府整整一个世纪的灭绝政策,美国境内的1000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期,只剩下20多万。
那些代表着美国人权、民主与自由的最高统治者,手上无不沾满了印第安人的血泪。
促进了美国崛起的西进运动,每一步,都踩着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和斑斑血迹行进。
四、不能忘却的历史
电影《与狼共舞》以史诗般的画面,娓娓道来的语言,揭开了美国这段残酷历史的一角。这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上映后,遭到美国种族主义者的攻击与抹黑,但更多的是,美国社会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并开始关注那些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印第安人的现状。
《与狼共舞》影片中,那只陪伴男主角邓巴中尉的野狼已经被美军打死了,但在影片结尾,又出现了一只野狼。它在夜幕下悲怆长嗥,似乎寓意着印第安文明的没落,代表着大屠杀中死去的千千万万印第安人的冤魂,更似乎是在提醒当代美国人:不要忘却这段悲惨的印第安人灭绝史。
参考资料:卢恩来《傲慢的屠杀者》、孙丽江《美国印地安人的悲剧与西进运动》、张友伦《美国印地安人历史研究中应当澄清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