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古代列国志玛雅(一):历史沿革

玛雅文明(Mayan),是古代分布于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惟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带)。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25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3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10世纪-16世纪),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玛雅从来不像中国、罗马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但因为没有冶金术,农业技术薄弱,无法支撑起庞大的人口,帝国在10世纪之后又逐步回到分散部落的型态。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带来的瘟疫消灭了大量居民,唯一的美洲文字也被基督徒视为宗教异端而加以抹除,侵略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直到19世纪遗址才被重新发现,今天的玛雅原住民已经不知道过去的文明历史。

1.历史分期

依照中部美洲编年法(英语:Mesoamerican chronology),玛雅文明的历史被划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在此之前的时期称为远古期,最早的定居村落和农业进展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现代学者认为这种三分法较为随意,并不强调玛雅文化的盛衰表征。各个时期间的界限也并不明晰,取决于研究者的界定,不同的分界点间可相差达一个世纪。前古典期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开始,持续到250年;随后是古典期,从250年持续至约950年;接着是后古典期,开始于950年,到16世纪中期结束。各时期具体细分如下:

时期

细分

年份

远古期

前8000年 – 2000年

前古典期

早期前古典期

前2000年 – 1000年

中期前古典期

早期中前古典期

前1000年 – 600年

晚期中前古典期

前600年 – 350年

晚期前古典期

早期晚前古典期

前350年 – 1年

晚期晚前古典期

前1年 – 公元159年

终端前古典期

159年 – 250年

古典期

早期古典期

250年 – 550年

晚期古典期

550年 – 830年

终端古典期

830年 – 950年

后古典期

早期后古典期

950年 – 1200年

晚期后古典期

1200年 – 1539年

接触期

1511年–1697年

2.前古典期

玛雅人在前古典期(前2000年至公元250年)创造了其文明的最早雏形。前古典期的确切开始时间仍处在学界的争论当中,曾有学者以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出奎略遗址的最早人类活动时间在前2600年,而太平洋海岸的索科努斯科地区出现最早定居者的时间则是在前1800年左右,那时玛雅人已经开始耕种玉米、豆类、南瓜和辣椒等主要作物。玛雅人在这一时期走向定居生活,同时习得制作陶器及黏土雕塑,是为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

到前古典期中期,小型的玛雅村落逐渐发展为城市。到公元前500年,这些城市已经建有大型的神庙建筑,以灰泥精心粉饰,供奉玛雅神话诸神。今危地马拉佩滕地区的纳克贝(英语:Nakbe)是玛雅低地最早有详尽记载的城市,其大型建筑的建成时期可追溯至前750年。纳克贝人已经开始建造大型的砖石纪念建筑、堤道以及带有铭文的纪念碑,这些都是后来玛雅低地城市主要的建筑特点。在这一时期,玛雅人亦广泛定居于北方的尤卡坦低地。到前400年左右,前古典期中期临近末尾,早期的玛雅统治者开始建造纪念石碑,用以彰显其功绩、证明其统治权。

2005年,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佩滕地区的圣巴尔托洛遗址(英语:San Bartolo (Maya site))发现了一些写有发达文字的前3世纪壁画遗骸,直接将玛雅文字的起源回推了数百年,表明玛雅人在前古典期就已经发展出完善的书写系统。到前古典期晚期,米拉多尔城(英语:El Mirador)获得了长足发展,已涵盖了16平方公里的土地,建有可追溯至公元前150年左右的大型三重金字塔(英语:triadic pyramid)建筑群,铺设了平坦的道路,还设有广场,其上建有纪念碑和祭坛。这一地区之所以能够较早地吸引大量住民,可能是因为米拉多尔盆地肥沃的沼泽湿地。蒂卡尔是后来的古典期的重要城市——早在前350年,蒂卡尔也已是地位重大的城市,尽管规模并不庞大,不能和米拉多尔相比。前古典期晚期的文化繁荣局面在1世纪终结,许多这一时期的大城市陷入荒废,原因仍然未知。

在高地地区,卡米纳尔胡尤(英语:Kaminaljuyu)借由莫塔瓜河融入了太平洋沿岸地区的贸易网络,成长为晚期前古典期的主要中心城市。卡米纳尔胡尤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控制了向西通向墨西哥湾海岸、向北的高地,以及向南通向太平洋沿岸、特万特佩克地峡和萨尔瓦多地区的商路,从而掌控了玉石、黑曜石和朱砂等重要资源的贸易。在这个庞大的贸易网中,塔卡利克-阿巴赫和卡米纳尔胡尤是两大贸易中心。带有玛雅早期风格的雕塑也随着贸易网的运转而流通。塔卡利克-阿巴赫和乔科拉(英语:Chocolá)是太平洋海岸最重要的城市,科姆琴(英语:Komchen)成为北尤卡坦地区的重镇。

3.古典期

玛雅文明的古典期(约250年至900年)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低地玛雅人树立记载有长纪历日期的石碑的时代。在古典期,玛雅人的建设工程规模达到巅峰,城市文明发展至全盛,镌刻纪念碑文的习惯成为典型时代特征,学术和文化领域亦取得重要成果,以南部低地地区的成就最为显著。古典期玛雅世界的政治版图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和古典时代的希腊类似,主要的政治实体是城邦,城邦间结成复杂的政治联盟,敌我分明。

玛雅文明在古典期达到了各个领域的繁荣巅峰。玛雅人发展出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心的城市文明,政治上组成了大量独立的城邦,有些城邦沦为其他城邦的附庸。在古典期早期,远在墨西哥谷地的特奥蒂瓦坎文明对玛雅城市有着深刻影响。378年,特奥蒂瓦坎人入侵玛雅城邦蒂卡尔及邻近城市,废黜原君主,扶植亲近特奥蒂瓦坎统治的新王朝,给当地政治带来决定性变化。率领入侵军的将领西亚赫·卡克(英语:Siyaj Kʼakʼ)于378年初抵达蒂卡尔,根据记载,当时在位的蒂卡尔君主查克·托克·伊查克一世(英语:Chak Tok Ich'aak I)同期死亡,所以他很有可能被特奥蒂瓦坎人推翻,且因此丧命。一年后,西亚赫·卡克扶植亚什·农·阿因一世(英语:Yax Nuun Ahiin I)即位。亚什·农·阿因一世的父亲名为 掷矛者猫头鹰(英语:Spearthrower Owl),这是墨西哥谷地常见的君王名,可能是特奥蒂瓦坎或卡米纳尔胡尤的君主。新王朝自此统治蒂卡尔,蒂卡尔城邦也一度成为玛雅中部低地实力最为强大的城邦,左右当地政治局势。

蒂卡尔到古典期晚期已经达到了10万人口的规模。蒂卡尔城邦的最大对手是位于佩滕盆地的卡拉克穆尔。蒂卡尔和卡拉克穆尔各自领导着庞大的盟友及属邦网络,作为自身的势力范围。加入这种主从网络的小城邦能因而获得声望,且和网络内成员维持友好关系。为争夺势力范围,蒂卡尔和卡拉克穆尔相互争斗。在整个古典期内,二者的交锋互有胜负,一方胜利,败者便会一度陷入衰落,胜者则进入一段时间的繁荣期。

629年,蒂卡尔君主基尼奇·穆万·霍尔二世(K'inich Muwaan Jol II)派子嗣巴拉赫·钱·卡维尔(英语:B'alaj Chan K'awiil)前往距卡拉克穆尔不远的佩泰斯巴通湖(英语:Petexbatún Lake)一带,在当地建立多斯皮拉斯(英语:Dos Pilas)城邦,显然将之作为和卡拉克穆尔相对抗的前哨。多斯皮拉斯使用蒂卡尔的象形文字作为自己的标志,以彰显其渊源。在随后的二十年内,巴拉赫·钱·卡维尔作为蒂卡尔统治家族的一员,在此和卡拉克穆尔人展开长期战斗。648年,卡拉克穆尔君主尤克诺姆·琴二世(英语:Yuknoom Ch'een II)攻陷多斯皮拉斯,俘获了巴拉赫·钱·卡维尔;蒂卡尔的君主也在同一时期丧命。尤克诺姆·琴二世将巴拉赫·钱·卡维尔释放,迫使其改弦易辙,转而忠于卡拉克穆尔。巴拉赫·钱·卡维尔又变成了卡拉克穆尔的忠实盟友、蒂卡尔的死敌,这对于一位出身蒂卡尔王族的君王来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背叛行为。

科潘是古典期东南部最为重要的城邦[38],其统治王朝由基尼奇·亚什·库克·莫于426年创立,亦同佩滕盆地中部地区的城邦及特奥蒂瓦坎文明有着密切联系。科潘在瓦沙克拉洪·乌巴·卡维尔(英语:Uaxaclajuun Ub'aah K'awiil)统治期间(695年-738年)步入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全盛期。其统治被科潘的属邦基里瓜的统治者卡克·蒂利乌·钱·约帕特推翻,他本人被带到基里瓜,并遭斩首。由于科潘是蒂卡尔的强大盟友,基里瓜的入侵行为或许得到了卡拉克穆尔的支持。帕伦克和亚斯奇兰位于乌苏马辛塔河流域,是当地的两个重要城邦。在高地地区,危地马拉谷地的卡米纳尔胡尤自300年起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科巴则是玛雅世界北部的重镇。

不同玛雅城邦的中心城区规模相差很大,这和这一城邦下属的附庸数目有关。一个仆从众多的强大城邦能够管辖更多的劳力,同时也能掌控更多的贸易收入和贡品。玛雅陶器上描绘的最主要的贡品形式有可可豆、布匹(英语:Maya textiles)和毛皮。规模庞大的政治和贸易网络是古典期玛雅社会形成的基础,其长途商路遍布玛雅世界,甚至延伸到中部美洲的其他地区。在古典期,地位最为显赫的城邦都坐落在中部低地,古典期的南部高地和北部低地在文化、经济和政治上可以视为中部低地的外延区。核心地区和外延地区之间的贸易枢纽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

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纪念建筑便是建于城区中心的金字塔神庙和宫殿。在纪念碑上镌刻象形文字的作法广泛流行于古典期玛雅世界,这些碑文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包括君主世系、联盟关系以及其他的城邦交流史。铭文石碑和低矮的圆形祭坛被视为古典期玛雅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古典期,几乎每个中部低地城邦都会在城区中央建造石碑。金石学家大卫·斯图尔特(英语:David Stuart (Mayanist))最早提出,玛雅人将石碑称为“石树”(te tun),不过后来他将这一说法修改为“旗石”(lakamtun)。根据斯图尔特的说法,旗石所指的正是玛雅城区中央树立的石碑,亦体现于当时的涂鸦艺术中。树立石碑的主要目的是赞颂君主。

玛雅人参与长途贸易,玛雅人的主要商路从莫塔瓜河出发,延伸至加勒比海、北达尤卡坦半岛海岸;另有商路从危地马拉的贝拉帕斯地区出发,沿着帕西翁河到达商港坎昆(英语:Cancuén),自此向东延伸至伯利兹,向北到达佩滕地区,并继续延伸到墨西哥湾沿岸和尤卡坦半岛的西岸。在这一贸易体系中流通的奢侈货物包括玉石、精美陶器以及格查尔鸟的羽毛。一些更为实用而基础的货品包括黑曜石、盐和可可豆。

THE END
0.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墨西哥是中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历经三千年的独立发展,形成了底蕴丰富、韵味醇厚、与其他文明风格迥异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遗产。 首个关于中美洲文明的大型展览来辽宁啦!154件(套)展品,去探寻古代墨西哥的文明之美! 展厅入门、前厅采用了金字塔元素造型,三部分依次选用代表美洲豹栖息雨林的绿色、雨水的蓝色及jvzquC41yy}/onnrkct/ew46{q?8j{
1.古印加帝国的首都和印加文明的摇兰美洲三大文明几乎都是在十六世纪前半叶被西班牙帝国灭亡。 库斯科 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建于公元十三世纪。库斯科是去往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天空之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和去往圣谷的必经之地。它位于海拔3400米的安第斯山脉高原盆地中,被秘鲁人称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和“古印加文化的jvzquC41yy}/onnrkct/ew44s3;:slj
2.三体中提到的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阿兹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 jvzquC41yy}/lrfpuj{/exr1r1h:2k8c76:44@
3.Civilization:美洲三大古文明之阿兹特克帝国注意这不是介绍游戏,只是通过这个文明在游戏中的一些功能,来介绍这个文明的 :)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中美洲三大古文明: 阿兹特克、玛雅、印加 首先,我相信大家和我一jvzquC41yy}/lrfpuj{/exr1r1k36@99g8>4h9
4.种族语系国家波斯文明是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波斯人在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前550年-前330年),留下了许多大型宫殿遗址和文化遗迹。波斯文明保存了古波斯的建筑、雕刻和装饰艺术的精华,是伊朗首屈一指的世界文化遗产。‌ jvzquC41yy}/onnrkct/ew46|q6w3km
5.中墨文明交流互鉴:在辽宁省博物馆探索古老的墨西哥文明参观者在辽宁省博物馆观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展出的文物——雨神陶像。(新华) 本次墨西哥古代文明展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主办,辽宁省博物馆承办。 “墨西哥是中美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历经千年的独立发展,形成了底蕴丰富、韵味醇厚、与其他文明风格迥异的文明形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遗产。”辽宁省jvzq<84yyy4cgrokpixfxrjy0eun0ls1ygtiwj4424:138y424:13:7a:2647=8640nuou
6.沈允鳌:外交官带你看西半球文明古国——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形成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的商朝末期),这是到现在为止在墨西哥以及中部美洲地区现知的最早文明,在墨西哥及中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它曾存在的遗迹。 墨西哥的古代文明与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世界古代文明很多都是在大河旁边诞生,比如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但是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不是在某条大河旁边jvzquC41yy}/eqnpcnkbtwnpi0io1ƒoif1?13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