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由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
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法国)著,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
《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
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
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1]
1作品介绍
体裁:人物传记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
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
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
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详细介绍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
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
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
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
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名人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
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
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
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
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
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
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
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
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
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
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
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米开朗基罗传
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翻译为《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
科BuonarrotiSimoni。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
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
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
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
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出生于意大利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
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
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
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