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欧洲史研究新路径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欧美近现代史优势学科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史研究室承办的“欧洲与欧洲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9月24日在北京召开。40多名学者主要围绕欧洲与欧洲史研究的理论、现实和学科发展等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欧洲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现实的需求,而且是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呼吁重视和探索欧洲与欧洲史研究,将其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进行反思和回应。在世界历史上,欧洲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欧洲的战略和自我定位依旧对我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然而,从总体上看,历史学界对欧洲概念和整体意义上的欧洲史的系统研究还不够重视。此次会议的召开,昭示着国内学术界开始对欧洲整体历史研究的重视,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优势学科,特别是欧洲史研究室,将认真学习和吸纳专家学者的建议,为推进我国整体欧洲史研究作出应有贡献。

如何结合历史和现实理解“欧洲”概念,从而为欧洲史研究确立更加明确的边界和范畴,是许多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梳理了“欧洲”和欧罗巴概念的起源、发展、演变和确立,强调在欧罗巴从神话逐渐转化为地理历史概念的过程中政治和文化建构的巨大作用,呼吁在研究欧洲时要认识到研究前提的重要性,以借鉴和学习的态度去审视欧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许平强调“欧洲”概念的时代性,认为目前的欧洲已经处于“后欧洲时代”,它是高度整体化、空前一体化和同质化的,在理解欧洲时,特别需要全球视角和眼光,重视对欧洲价值和文化的研究,将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放在欧洲经验的借鉴意义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林海结合对瓦拉等欧洲历史上重要人物性格与社会实践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指出,历史学不应当忽视对个体的关注。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宏图强调了从思想史角度对欧洲和欧洲史进行整体性反思的重要性,认为欧洲对世界历史的意义特别在于其将思想和文化观念转化为社会实践和制度安排的各种创举,欧洲史研究要从这个特征出发,反思各种基本问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庆明讨论了欧洲精神中理性与情感的复杂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端的现代性的欧洲特色,提醒大家注意欧洲文明的特殊性。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切实推进整体欧洲史研究,是与会专家热烈讨论的另一个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广林从欧洲史的学科定位出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即开展跨国别史研究,青年学者要有意识地抵制一味图新的研究趋势,在跨学科研究中坚持历史学的本体地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健指出,在研究欧洲历史时,既要清醒地意识到宏观和微观的复杂关系,确立研究重点,也不能忽视宏观和整体维度,还要对“欧洲中心论”进行反思。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吕一民提出对整体欧洲史研究如何推进的战略思考,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要意识到国别史和欧洲史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要发挥“国”字号研究机构的带头作用,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第三,要重视对年轻学者的培养和鼓励;第四,要找好研究切入点;第五,要重视对欧洲空间和时间维度的研究。

许多与会专家针对目前欧洲区域国别史、专门史与整体欧洲史研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推进欧洲史研究的具体方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张雄论述了意大利在整体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认为加强对意大利史研究的支持有助于推进整体欧洲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梁占军介绍了最新的巴尔干问题研究成果,表明了重大区域研究对欧洲史研究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孟庆龙从多年档案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出发,强调欧洲对国际格局的重大作用,以及学习欧洲治史方法对提升我国史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意义。

一些与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出发,介绍了采用整体欧洲史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乃和梳理了“法人”这一重要概念的历史脉络,认为其演变的整个过程对于理解欧洲有借鉴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编审岳秀坤从全球史和欧洲史的叙述框架出发,归纳总结了三种存在基本差别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炜从书籍史角度,探讨了17世纪中后期英国“天主教阴谋”谣言与欧洲天主教形象和英国政党政治起源之间的关系,指出随着谣言的传播,欧洲天主教形象在英国国内日益成为一个符号化和脸谱化的负面形象,加速了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分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超分析了战后德国分裂和统一同欧洲分裂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从历史和长时段尺度思考德国统一问题,认识到德国统一问题对欧洲历史和现实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战后德国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独特性和借鉴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罗宇维从政治歌曲角度,分析了文化象征物与欧洲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对英国国歌、法国国歌和欧盟盟歌之间的比较,指出欧盟在文化和身份认同上所处的困境。

参会专家提出了许多对“欧洲”概念和欧洲研究具体进路的深刻反思,启发了下一阶段欧洲史研究的思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欧洲的认识日益成为我们理解自身状况、理解世界的基本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史研究室将加强与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争取将我国的欧洲史研究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郭津嵩“Fixed Stars and the Fixing of Historical Dates: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Chronology in Jean-Francois Foucquet's Lifa wenda”, 哈佛-普林斯顿近代早期欧洲史研究生年会,2017年2月。 科研项目 2019年至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及国别史专项“蒙 jvzq<84|iijt0ypw0gjv0ls1e{pk1:83657/j}r
1.夏伯嘉(Po美国著名的欧洲史研究专家,他1977年毕业于美国斯沃思莫尔学院,这是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1978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82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麻萨诸塞大学及纽约大学任教。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历史学讲座教授,兼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欧jvzquC41kcy/psz0gf{/ew4881951l6536>b8::;::5qcpj0jvs
2.李伯重谈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与写作|资本论|马克思|政治史|科学家|经济这个工作坊的目的是让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对话,经济学家能向经济史学家学什么,经济史学家需要经济学家提供什么?当时我英文很差,开会也不怎么听得懂,所以带着一个很简陋的录音机,录下来反复地听。之后,我去美国教书、做研究,一开始接触的大多是汉学家,后来接触研究欧洲史的学者越来越多。接触越多,眼界越宽,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T9XVDAS273:S;Y90jvsm
3.我用学生卡刷开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大门这学期,欧洲史研究室的专家团队在教授“欧洲经济社会史”课程,恰逢俞金尧和王超华老师的著作出版,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每人都获得了老师的赠书。 小玉也拿到了签名版,扉页上的寄语刚劲而亲切:“请小玉同学批评指正。” “我们有自己的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就在历史院的院内,是历史学院同学们的专业课堂。 jvzquC41yy}/wlfuu0kew7hp1ktgq86295549B=0jvs
4.学院介绍该团队连续十四年承担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工作,积极推动国内学界与美国历史学家协会(OAH)的跨国学术交流;同时主动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项目,以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欧洲史研究肇始于老一辈史学家陈兆璋教授关于中世纪英国社会经济史的开拓性工作。近年来,许二斌教授、赖国栋副教授、jvzquC41jkyuq{~0zo{/gmz0ep5y{so1z{pt0qyo
5.张炜: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世界史话语体系张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洲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书院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早期欧洲史、英国史。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工程”重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社会变迁的催化剂:16世纪英格兰的印刷媒介jvzquC41yy}/e|xp0et0utl|1d}ze87245651}7245652=d783=:3;3ujvsm
6.首都师范大学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美国全球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主讲:夏伯嘉教授时间:11月27日(周三)晚6:30-8:30地点:文科楼107举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讲人简介:夏伯嘉(Ronnie Po-Chia HSIA),美国著名的欧洲史研究专家。1978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8 jvzquC41yy}/ewz0gf{/ew4z|jj0kwigz3:60qyo
7.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2000-200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访问1年;自2018年起担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世纪及近代早期欧洲史、德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世界中古史》《欧洲一体化史》《德国史》《欧洲史研究专题》等课程。jvzq<84uejupn7ktggqbq‚fp0eun1‚zppct0{wz1fcutjr4424703:2281775?6923783>=6:59/uqyon
8.​王闯闯王闯闯,20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史专业负责人。研究领域为近代早期欧洲史,侧重于英国思想史、社会史。 一、主讲课程 本科生:世界古代史、西方社会史、英国史、世界史论文写作 研究生:世界古代中古史专题、世界史文献选读 jvzquC41jkyuq{~0cjtv0niw0et0kwkq13783863927/j}r
9.学术委员会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研究中心”荣誉成员。主要从事土耳其历史和政治、英帝国遗产、库尔德问题、中东政治和国际关系、欧盟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土耳其国家治理难题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并以“优秀 [详细] 马瑞映 研究方向:欧洲史、国际关系史 毕业学校:华东师范大学 jvzq<84vwtqf{7xppw4ff~3ep1€yit4zuyi0qyo
10.马瑞映马瑞映,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委,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英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欧洲史、能源史、国家安全、国际组织与现代国际关系、民族主jvzq<84{f{r/uwsw0gjv0ls1kplp1:6;:171;@3jvo
11.欧洲史史料文献(中世纪至早期近代)最初,是有感于网络上很多人认为西方没有史料、没有信史;同时有感于国内的世界史学界追捧20世纪的各路新史学,淡化传统的政治史和史料研究,遂有此豆列。 1.没有出版过的、只有电子版的、出版年代过早的资料没有ISBN,故无法添加; 2.若有中文译本,则本豆列一般只放入中文版; jvzquC41yy}/fxzdcp4dqv4fqwrju}4627:34?81
12.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从1900年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出现了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一些倾向,但“欧洲中心主义”在法国的大学系统里仍有市场。法国学术界强调,法国的文明使命有别于其他帝国的经济殖民。这也使得殖民史在法国史学中处于边缘位置,不被法国主流学术界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研究对象;英语世界的“后殖民史在法国本土根本不存在”。 jvzquC41dp{ij7gpw0kew7hp1ymtz|48hfg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