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种藏书中所见谭其骧先生的学术与交往

谭其骧,1980年代于家中

1992年谭其骧先生去世后,其子女谭德睿先生等四人遵照谭先生遗愿,将谭先生收藏的全部图书资料和相关文献捐赠给复旦大学。2006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在光华楼专设“谭其骧文库”。经复旦大学图书馆及该所整理编目,“谭其骧文库”共收藏线装书660余种4880册,平装书3200余册,杂志近1000册,其他各类档案文献资料等664宗2000余件。

“谭其骧文库”所藏线装书,主要为明清刻本,民国以后的部分主要为铅印本,还有少量油印本。共计明刻本3种、清代版本381种、民国版本246种、1949年以后版本30余种。其中比较珍贵的是清代史学、地理学等著作的初印本,以及十几种清末民国出版的各省舆图,有的系叶德辉、徐乃昌、吴士鉴等人旧藏。平装书3200余册,主要是1911年以来的史学著作和历史地理类图书,其中不乏一些现代史学家的重要著作。还有二十余种谭先生批校本,比如《历代舆地图》《隋书地理志考证》《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为纪念谭其骧先生诞辰110年,我们对谭先生藏书进行了整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图书,拟编纂出版《“谭其骧文库”藏书图录》,先从其中选取二十余种刊发,以飨读者。大致按照学科特点和成书时间为序。

1.《禹贡》

《禹贡郑注释》二卷,清焦循撰,道光八年(1828)半九书塾刻本

有“积学斋徐乃昌藏书”、“戴之农收藏印”印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作者约为战国时期人。该书借用大禹治水传说的架构,采用自然分区方法,把全国分为九州,记载了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的山川、土壤、物产、贡赋、交通等内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地理著作。清儒对《禹贡》研究用力较深,其中胡渭的《禹贡锥指》影响很大,1964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请谭其骧先生标点此书,谭先生推荐邹逸麟先生整理。焦循《禹贡郑注释》以班固《汉书·地理志》和郑玄的注互相参证,成孺《禹贡班义述》则根据《汉书·地理志》来考究《禹贡》的山水,也都是研究《禹贡》的重要著作。谭先生还藏有《禹贡集释》《禹贡会笺》《禹贡川泽考》《禹贡古今注通释》等清人研究《禹贡》的著述多种。

2、 《山海经》

《增补绣像山海经广注》,清吴志伊注,清刻本

有“士源”等四方藏书印

《山海经》全书十八篇,各篇成书时间不一,约为战国至西汉初年,其中除《五藏山经》可视为地理著作外,其他部分多为神话故事。谭其骧先生曾考证《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发现《山经》对豫西、晋南、陕中地区记载最为详细,推断《山经》所叙述范围大致东起新疆东南,东抵山东半岛东段,北至内蒙古阴山以北,南达广东南海。还断定《山经》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到完全征服南越之前。他还考证了《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发现一条比《禹贡》河道更详确的古道。

吴志伊《增补绣像山海经广注》有图144幅,引书目500余条,是郭璞注《山海经》后的一部重要著作。谭先生还藏有民国间刘氏嘉业堂刻的吴承志撰《山海经地理今释》。

3、 《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稽疑》四卷,清全祖望撰,嘉庆九年(1804)浙江得谖草堂刻本

谭其骧先生非常重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两部历史地理学经典著作。《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正史地理志,也是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疆域地理志这一著述体例。1957年,谭先生应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之约编写《〈汉书·地理志〉选释》,以京兆尹、河南郡、济阴郡、勃海郡、越嶲郡、敦煌郡六郡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得失,阐发其科学价值。

《汉书地理志稽疑》对秦三十六郡和西汉郡国变化考证较为详细。谭其骧还藏有汪远孙《汉书地理志校本》、吴承志《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王先谦《汉书补注》等。

4、《水经注》

《水经注笺》四十卷,明朱谋?笺,万历四十三年(1615)李长庚刻本

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六世纪以前最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除《水经》记载的干流130多条以外,该书又补充支流1250多条,详细记载了河流所流经的山川、城邑、关隘等地理情况和建置沿革,以及相关历史事件。

5、《吴郡图经续记》三卷,北宋朱长文撰,民国十三年(1924)乌程蒋氏乐地盦影宋刻蓝印本

《吴郡图经续记》成书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其记载以苏州附郭吴县、长洲两县境为主,少量涉及昆山、常熟县。分为封域、城邑、户口等二十八门,内容丰富。该书为民国蒋汝藻影宋刻本,同时期蒋氏还影刻过周密《草窗韵语》。谭先生藏书中有数种民国时期红印本、蓝印本,如赵万里撰《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红印本,谭新嘉纂录《碧漪三集》蓝印本,还有董康主持刊刻的《皕宋楼藏书源流考》等民国精刻本。

6、《河防一览》十四卷,明潘季驯撰,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该书由明代治理黄河的名臣潘季驯所著,阐述了黄河演变的历史和前人治理黄河的论述与经验,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对黄河沿岸的各处险工也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对后世治河影响很大,是十六世纪后期治黄通运的代表性著作。关于黄河、运河以及水利的典籍,也是谭先生藏书的重点,这类图书约有十数种。

7、《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明末清初清顾炎武撰,清刻本

顾炎武和顾祖禹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地理学家。顾炎武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等,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未完成的书,对地理形势、水利、屯田、边防、关隘等都有详细记载,和《肇域志》记载建制沿革和山川名胜各有侧重。谭先生曾受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出版小组之邀主持整理《肇域志》。顾祖禹则撰有《读史方舆纪要》。谭先生非常重视这些著作,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他要求《读史方舆纪要》的地名都要上图。

8、《滇考》二卷,清冯甦编,道光元年(1821)临海宋氏刻本

有邓之诚题写“滇考二卷,冯甦编,五石斋藏本”。有“谢兴尧藏”印

该书仿照纪事本末体,记载了云南地区从战国庄蹻通滇到明末清初的建置沿革和历史事件,约成书于康熙初年,收集少数民族地区史料较多,间有部分神话传说。谭先生对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颇为关注,对这些地区的地理沿革、疆域划界、舆图等书也搜集较全。

邓之诚先生,字文如,斋号五石斋,是谭先生在燕京大学的老师,著名历史学家和藏书家。他曾经赠送给谭先生一套《徐霞客游记》早期钞本,是徐霞客孙子徐建极的六册钞本,1980年代初该书整理本出版后,谭先生将原书送还给邓先生之子邓珂,建议他出让给北京图书馆。谢兴尧是谭先生1932年在北平订交的好友。

9、《四书释地》附《续》,清阎若璩撰,康熙间刻乾隆间补刻本

有“绳武楼藏” 印

阎若璩是清代经学家,与胡渭等协助徐乾学纂修《大清一统志》,长于考据。撰有《古文尚书疏证》《四书释地》《潜邱札记》。《四书释地》是对《四书》中涉及地名的错误进行纠正,《释地》一卷收57条,《续》一卷收80条。谭先生还藏有清乾隆间眷西堂刻本阎若璩《潜邱札记》六卷《左汾近稿》一卷,张穆编《阎潜邱年谱》四卷。

10、《通鉴注辩正》二卷,清钱大昕撰,乾隆五十七年(1792)潜研堂刻本

有“淮安沈氏蝶庵藏书印”印

该书是钱大昕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错误,其中地理的内容居多,分析精到。谭先生收藏钱大昕著作有四种,还有嘉庆年间刻本《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三史拾遗》五卷及清末印本《廿二史考异》二十三卷。

11、《西域水道记》五卷,清徐松撰,道光三年(1823)刻本

徐松是清代地理学家,全书根据新疆内陆水系多数河流都最终汇入湖泊的特点,以罗布、哈喇等十一个湖区为纲,叙述新疆水系,兼及交通、物产、屯垦、城邑等情况,并附有图说。由于是实地调查,该书记载可靠,是研究西北史地的重要文献。谭先生还藏有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五卷和《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都是清道光年间刻本。

12、《蒙古游牧记》十六卷,清张穆撰,同治六年(1867)刻本

该书撰写初衷是张穆为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补阙,全书十六卷,后四卷是张穆去世后由何秋涛写成。全书记载了内外蒙古地区从古代到道光年间的地理沿革和重大事件。谭先生还藏有道光二十五年刻本《皇朝藩部要略》十八卷,清光绪年间印本何秋涛撰《朔方备乘》六十八卷及《朔方备乘图说》不分卷。

13、《历代舆地图》,清末杨守敬等编撰,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

《历代舆地图》书函(谭其骧题签)

《历代舆地图》中的《嬴秦郡县图》

《历代舆地图》是《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前最为详尽的一种历史地图,底图是清代胡林翼《大清一统舆图》,朱墨套印,古今对照。全书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共有44个图组,分装为34册。春秋图画出《左传》的地名,战国图画出《国策》的地名,汉以后各图是以各正史地理志为主画出各朝代政区和山川。本藏书战国至西晋数册有谭先生批校数十条。1955年初谭其骧赴北京参加“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工作,最早设想就是在杨图基础上进行改绘,直到1959年最后决定用最新测绘地图作为底图,才真正保证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精确性、科学性。此书谭先生翻检最频繁,他的工作场所也必备,他说至少翻坏了三部。

14、《尚书研究讲义乙种三之十一:汉书地理志》附《关于“尚书研究讲义”的讨论》,顾颉刚编,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尚书研究讲义》

《关于“尚书研究讲义”的讨论》中的“汉武帝的十三州问题”

1930年秋,谭先生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当研究生。1931年秋,选修导师顾颉刚先生讲授的“《尚书》研究”课,期间对顾先生所持西汉十三部说法提出质疑,师生往复争论,解决学术难题,从此对历史地理产生兴趣。顾先生将两人写的四封信并在一起又写了一个附说,以《关于“尚书研究讲义”的讨论》为题,作为讲义的一部分印发给学生。1980年,谭先生将《讨论》稿以《讨论两汉州制致顾颉刚先生书》为题并加《后记》发表于《复旦学报》。

15、《国立北平图书馆方志目录》初编,北平图书馆编,民国二十二年(1933)北平图书馆刊印

《国立北平图书馆方志目录》(凡例谭其骧署名)

1932年初到1935年初,谭先生任北平图书馆馆员,主要工作是汇编馆藏方志目录。截至1932年底,除去副本,该书共收入方志三千八百余种。他还新创了部分编纂凡例,用黑体字和普通字来分别郡邑,让读者较容易辨别方志所载的范围。署名馆长袁同礼的序实际也由谭先生撰稿。

16、《胡应麟年谱》,吴晗撰,《清华学报》第9卷第1期,1934年1月

有吴晗题写“季龙兄指正”

吴晗原名吴春晗,著名历史学家。谭先生1931年在燕京大学时就认识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吴晗,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吴晗受聘云南大学教授,1940年谭先生去南迁的浙江大学任教时途经昆明,还专门去看望过吴晗。1955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在接到毛泽东主席交付的任务后,推荐谭先生赴京编绘历史地图,吴晗是编委会负责人,两人共事十一年。“文革”中,谭先生虽不得不上缴吴晗的全部信件,但还是保存了两种吴晗送他的抽印本,只是将其名字涂去。《胡应麟年谱》以考述谱主学术与经历为主,兼及其交游、藏书等,所列的事迹逐一标明出处,严谨可靠。

17、《古槐书屋词》一卷,俞平伯撰,民国间自印本,约出版于1936年

有俞平伯题写“季龙社长兄,丙子中秋平伯”。有“德清俞氏”、“平伯所作”印

谭先生喜看京剧,也爱唱昆曲,曾与傅惜华、朱家溍、陆宗达等在国剧社学唱昆曲。1935年,由俞平伯发起在清华大学成立谷音社,谭其骧也是社员。1950年代他在北京时也经常参加曲友活动,主要聚会地点即在俞宅。该书为俞平伯内弟许宝騄手写上版,写刻精美,为俞平伯著作中的稀见版本。

18、《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撰,商务印书馆1943年初版

有方豪签名,“方豪”印。内有一处谭先生批校

19、《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竺可桢撰,1961年9月单行本

有竺可桢先生题写“其骧先生惠存,著者赠”

20、《蛮书校注》,唐樊绰撰,向达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有向达题写“季龙仁兄先生教正,向达谨呈,一九六二年八月廿六日于海淀勺园之风烟里”

向达是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学家,是谭先生在北平图书馆和浙大的同事,后任教于北京大学。谭先生还保存有向达先生赠送的《唐代俗讲考》抽印本。

21、《承德市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它的改造》,侯仁之撰,承德市城市建设局1975年印行

有侯仁之题写“季龙同志,此文初稿在修改时,承您热情帮助,是我所难以忘怀的。仁之敬赠”

侯仁之是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和谭其骧、史念海三人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对历史地理学理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成就最大。

22、《真腊风土记校注》,元周达观原著,夏鼐校注,中华书局1981版

有夏鼐题写“季龙同志指正,夏鼐赠,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夏鼐是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1971年,夏鼐负责《中国历史地图集》原始社会遗址图的编绘,亲自摘编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地名表,并据以上图。1979年末到1980年初,两人为谭先生撰写的《七洲洋考》和《宋端宗到过的“七洲洋”考》多次往还书信,进行讨论。

23、《河山集三集》,史念海撰,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有史念海题写“季龙先生指正,念海拜上”

史念海是历史地理学家,解放后长期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对黄土高原区域历史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成果丰硕。谭先生对此书十分重视,指定研究生必读。封面上的篇名摘录是谭先生写下的,以便查阅。

THE END
0.精心整理的186张世界历史地图,值得收藏!(来源:历史园地,如 ▲001人类的起源 ▲002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 ▲003亚非欧古代文明的发展 ▲004古代埃及 ▲005两河流域 ▲006古代巴比伦和亚述 ▲007古代西亚和北非 ▲008爱琴海诸国和腓尼基各城邦 ▲009波斯帝国 ▲010古代印度和异族入侵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83785214=72<
1.未分类–中国历史地图大合集(7000幅)时光图书馆[dlBook book_name='中国历史地图大合集(7000幅)' area='无' size='' pan_path='/时光图书馆珍藏系列/书籍文件' ali_pan_folder='/folder/61b9883bebb9a14bdd5b43569f49423c4170767a' baidu_pan_folder='#list/path=%2F时光图书馆珍藏系列%2F书籍文件' pan123_path=''][/dlBjvzquC41cvongktqm0ipo87:90nuou
2.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首页 研究动态 大家访谈 学者风采 古典今译 论著选刊 学术沙龙 古典学评论 缙云书评 研究资源 关于我们 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 (发布日期: 2018-10-08 20:39 阅读:749次) 世界历史地图集(张芝联).pdf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典文明研究网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jvzquC41kei/u€z0gf{/ew4kphu0396213;547mvo
3.中国历史地图集(套装1~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1~8)(套装共8册)》(以下简称《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元·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jvzquC41yy}/ursqocvt0lto1r{c1qyon1€u1€xuf1jev8qufv5cqxpfgvgjn7mvonEjfF6784<88<637;<99=799
4.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学科主题: 地图集 中图法分类号: K991 提要文摘附注: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放入暂存书架 查看暂存书架(0) 收藏 馆藏信息 预约申请 委托申请 参考书架 图书评论 相关借阅 相关收藏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K991/71 1682808 历史、地理书库(三楼) 可借 历史、地理书库(三楼)借阅jvzquC41nkh30phe0gjv0ls1qrgd1rygo0virHrcteeoqF522386:A>3(notvF6
5.爷爷留下的藏书: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1982年版)晒书/房|爷爷留下的藏书: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1982年版) 爷爷是个老知识分子,不知当时为何会买这本书,1982年的75元,据说相当于普通人2个月的工资。 在我的一万多本个人藏书里,这本大概算是皇冠上的宝石了吧。而且我断断续续看了一半左右,除了地图,很喜欢每一篇的专题叙述。 仅仅是晒一下,交流,不出jvzquC41o0jpwkfp0eun1pwqwr5uqyne14;:7?:;5;5
6.中国地理高清地图集(高清/建议转发、收藏)8.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一个历史地图网站,可按年份、年号查询。 9. 诗人地理分布信息: 历代诗人地域分布,可查看诗人一生的轨迹 。 中国地图官方高清版哪里下载 前阵子火热的地图问题,有几个朋友都来问我,哪里能**到正确的规范的高分辨率的地图,给大家推荐最权威最官方的渠道,国家自然资源部的标准地图服务,中国地图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7338591875;;:36a719=;26:890|mvon
7.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pdf世界地图高清版大图.zip - 1.5MB 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集.pdf - 29.6MB 超高清晰世界地图.rar - 31.jvzquC41ddy/rrsiiw4ptp4vjtkbf66778<:4@23/34ivvq
8.什么是地图集?组成地图集的地图传统上是作为书籍装订的。这些是供参考地图集使用的精装本,也可以作为旅行指南使用以供参考。地图集还有无数种多媒体选项,许多出版商正在将其地图提供给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 地图集的历史 利用地图和地图学来了解世界已有很长的历史。据悉,“地图集”的名称意为地图的集合,来自希腊神话人物阿特拉斯。jvzquC41yy}/q|lgq0io1ytuv1779B:
9.以图为证,呈现亳州演变史——《亳州古旧地图集》出版面世古旧地图兼具学术性与公众性,是历史教育的最佳载体。历史上的亳州有多大?亳州何以生成今天的文化面貌?日前,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我市历史文化丛书——《亳州古旧地图集》给出了答案! 历时十年,足迹遍及海内外;247幅古旧地图、16万字考证文字……作者程诚以坚毅笃行之心收集、整理,终于凝结出这部厚重的图集,大jvzq<84yyy4cqƒmqw0io1ƒtpiunfp8u14;?3793jvor
10.章巽:以世界眼光治中西交通史这本图集是现代中国学术界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而章巽便是它的主编之一——1951年,章巽因病由南京回上海家中疗养,恰逢顾颉刚先生和丁君匋先生在上海开办“大中国图书局”,他被聘为特约编辑,得以有机会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共事,共同编绘完成了这本地图集。jvzq<84kyj4du|s0ep5y|}142822<4v42822<75a79339<50unuou
11.1967年苏联世界地图集(英文版262P)本世界地图集是苏联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1917-1967年)之际的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理著作。相较于1954年出版的第一版本,该版在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拓展,增加了许多新的地图,包括边界、城jvzquC41yy}/fryw33:/exr1fkzv1A<60jznn
12.传承历史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我校举行上善基金捐赠仪式曹友谊副书记向方洪波校友赠送《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地图集》 历史学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梁志教授表示历史学系在70年开拓与奋斗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引领中国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作用。世界史学科发展近十年来,实现了在学术领域、社会领域和国际领域的三大飞跃。非常感谢方洪波校友能与历史学系一起为未来五到十年历史学科jvzquC41hq{ofjykqp4fewz0gf{/ew4av6921lf1;85d5=56c5=:7=71rcmf0qyo
13.14种获奖好书中国出版图书奖印刷10.《汉语方言地图集》(共3卷) 入选第二届图书奖获提名奖名单 世界上第一部在统一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 全面反映20世纪汉语方言基本面貌的原创性语言特征地图集 语言学者必备工具书 国内外34所高校和研究单位 57名研究人员历时7年 实地调查全国930个地点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8:69<27::a39i9hkfcd28829>qtd4ivvq
14.世界历史地图集世界历史地图集 Quizás te interese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大全 Referencia 上下五千年-世界历史 Referencia 成语词典简体专业版 Educación 易经导航 HD Educación 知行地理 Educación Fisika- Calculadora de física Educación 历史大事记 Referencia 学声 jvzquC41crvt0jurng4dqv4en1gqr8*G6'H9'B;'G9+:7.=E'G;&:N*:8'K6'AK'D4+F7.>E'D6&G>*;D'HF'N>';D+988nf32=72?8:2:Etgn2cnnCdw|yqogxt/jquq/hpwpmv/cvqu
15.各行各业涌动干事创业热潮中国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一路攀“高记者4月20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中国首部以极端旱涝气候为主题的全国性历史地图集《中国千年区域极端旱涝地图集》在北京发布,该图集以公元1000年至2020年为尺度,从历史文献中梳理出中国主要气候区划1000年以来“十年一遇”的极端旱涝历史数据。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第20届世界风筝锦标赛举行 第20届世界风筝锦标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68731CXUKJJxV9?3S\xu7JPfWASjM4:16;60ujznn
16.世界地图最新世界地图集世界地图更新列表 0 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海洋 世界地图(地貌全图) 世界地图(书包版) 世界地图标准地图(七大洲) 世界地图人气排行 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海洋 世界地图高清超大(一亿像素) 世界地图集(政区版) 世界地图高清版大图 世界地图高清全图 世界地形图 jvzq<84yyy4ppnltggt/pny1ocvt1Unuv1Rju}d9334ivvq
17.上海历史建筑数字地图集关于上海历史建筑数字地图集 本知识库按CC BY-NC 4.0协议发布,作者张逊,网名广文。 封面图片1875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建筑师照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发现任何遗漏和错误,请联系作者:zhxmars@vip.qq.com。 2023.09.22 发布V1.0版本,参考VirjvzquC41yy}/frywuj{/exr1dqul1?97
18.《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填补汕头城市地图空白南方plus近年有很多国内的学者来到汕头,都惊叹汕头拥有这样大面积的保留近代城市肌理的建筑区,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比较难得的。如何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 ,去呈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的肌理,去发掘老城区老建筑背后的人文底蕴,是落在今天的文史研究者身上的重任。因此,在汕头这样一个开埠区,编撰一本历史地图集是很有必要的。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2:61485d6<:2;78/j}rn
19.一图千言|世界历史地图集!!!(多图)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夏商时期 公元前七世纪,东周初期 公元前350年,战国前期 公元前三世纪前期,秦时期 公元前一世纪,汉朝汉武帝时期 二世纪,汉朝汉顺帝时期 三世纪,三国时期 五世纪前期,南北朝时期 七世纪初,隋朝隋炀帝时期 七世纪,唐朝唐高宗时期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271486719997>=;a3755>=55;:/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