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两万五千里终于走到这一刻———伟大的会师

老红军贺永昌真实记忆:会师那一刻,恰是在凌晨,天正将破晓。

三军大会师前,红一、四方面军曾于1935年6月在懋功会师,红二、四方面军曾于1936年7月在甘孜会师。三大主力,三次会师,一次次走向强大,走向光明,走向长征两万五千里的伟大胜利!

贺老记得异常清楚:会师进行了大约两小时后,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

老大哥来了!老大哥来了!

的确非常凑巧:红军长征大会师的地名,就叫会宁。

据说1936年讨论三军会合地时,周恩来建议在会宁,毛主席当即兴奋:“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不管是否真有此事,至少,那一股兴奋之情全军同心。时至今日,老红军李哲民对长征一路艰苦轻描淡写,却在说起会师时眉飞色舞,当场唱开“胜利歌”:“莫打鼓来莫敲锣,听我唱首胜利歌……”

高兴啊,原红四方面军女战士叶琳当时高兴得到处跑,“吃饭时跑到一、二方面军部队里,亲如一家,拿碗就盛饭菜吃。长征中,这是最最快乐的日子……”

终于不用吃树皮了,终于吃上好白面了,“那面一袋袋地运过来,感觉啊,就像掉进了蜜里。”早在中央红军到陕北时,老红军真房就感觉“幸福的日子来了”:“当地群众送来一批又一批羊、鸡蛋、衣服鞋子,到处是红绿标语,家家挂起了红旗……”

幸福的感觉,一年后再次充盈于三军大会师。还用再说什么呢,还用再争什么呢,事实胜于雄辩,当初的南下北上之争已正误自明,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放对了。

都是为了革命的一家人,天各一方生死搏杀历经磨难才相见,怎能不亲情难抑,怎能不激动兴奋。当初懋功会师时,中央红军战士杨衍宗翻过大雪山后就曾亲见,四方面军战友们早早赶来提前列队迎接,一声声亲切招呼:“老大哥来了!老大哥来了!”让刚刚经历了雪山严寒的红军战士们,一下子心里热腾腾。

老红军张毅当时亲耳听见李先念接电话,先锋红25师意外撞见了中央红军,“李先念很兴奋也很惊讶,这么快,会不会搞错了,指示师长韩东山核实清楚。过了一会儿,韩来电说:情况准确,是中央红军!”中央首长素未谋面一个不识,韩东山急得直跺脚,却见人群中一位当年老首长陈赓,大喜过望一把抱住,“这才介绍认识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大家紧紧握手拥抱,有的把帽子扔了起来,有的把人抛向空中,有的高呼口号,有的朝天鸣枪,更多的人则流下激动的眼泪……”

同样,后来的甘孜会师,也喜泪交迸亲情融融,成为老红军张毅川长征记忆中最欢欣鼓舞一刻:“那天我远远看见人群中贺龙、萧克骑着大马,频频挥手,城里一片欢腾,街上墙上屋顶上,到处是兴奋的脸庞,到处是舞动的双手……”

懋功会师前,红四方面军搬出城外搭帐篷,腾出城里的好房子给中央红军住。

甘孜会师前,红四方面军又特地发出号召,人人打一件毛衣迎接红二方面军。

张老呵呵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也学打毛衣了,好像还是一位男战士教的。”

天下红军是一家。老红军辛国良记得,当年中央红军到陕北时,住不下,就十几人铺位几十人挤,粮不够,就从吃面饼改为吃面糊,从吃干的变为吃稀的,但人人心底都很高兴……

相见了,比什么都重要。在一起了,比什么都美好。只要志同道合,就能风雨前行。

七十年前金秋相会,中国革命主流力量的心,汇到了一起。

是党,成就了我的一生!

欢乐,夹杂着泪水。一次次,笑了哭,哭着笑。

一年前懋功会师,红四方面军迎接中央红军;一年后会宁会师,中央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老红军刘邦云至今记得:“四方面军同志走上来时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远远就见他们穿的衣服那个破啊,真让人心酸。”

老人唏嘘连连:“大家像多年没见的亲人抱在一起,晚上杀牛宰羊聚餐,讲起这一路的艰辛啊,说着说着有些同志就开始痛哭。这时离得近了,再仔细看,一个个满脸风尘,可想而知他们在路上吃了多少苦啊。有些同志哭着哭着就说,现在总算好了,终于会师了,大家可以一起搞革命了……”

再回首,多少的艰辛,多少的不易,都在会师这一刻涌上心头。老红军郭才高长征一路身经百战,拼刺刀都拼出了秘诀,“动手之前一定要盯着对方的眼睛,瞪到他心里发毛,邪不胜正!”可就是这样的硬汉,眼见成批成批的战士无声倒下,女红军也一样举枪一样拼刺刀,“不少是20来岁俏生生的大姑娘,咬着牙、红着眼,丝毫不亚于男子汉,看得人掉泪啊!”

把眼别向窗外,郭老久久不回头。

这位红二方面军战士永生难忘,到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全团五分之四牺牲,全连几乎全部阵亡。

胜利来之不易。铁的纪律,钢的信仰,才能迎来这最后的会师。郭老颤抖着拉起记者的手,言语自豪:“娃娃呀,就在皮带草木都吃光时,谁能想到,这时候居然路过一个苹果园。苹果压低了枝头,有的还掉在地下。可我们红军战士们排着队,一二一,就这样走过去。没有人抬手,也没有人弯腰。我们是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老红军王述文也记得,有次好不容易抢渡过河,休息时,河岸上的百姓都跑光了,岸上堆满了丰收的梨。然而,精疲力竭的红军战士们就那样躺在成千上万只梨边睡觉,没有一人拿梨充饥。“红军,那可真叫干净!”

为着信仰与黑暗搏斗的红军战士们,心中自有一片光明,团结中奋进。贺龙堂弟贺文玳亲见,草地里,“我堂兄贺龙毅然将自己心爱的那匹枣红马,交给供给部杀掉给战士吃。”贺龙爱马人人皆知,这匹枣红马还救过他的命。贺文玳记得:杀马时,贺龙让战士把马拉得远远的,茫茫草地天地间那马的不解与哀嚎,让贺文玳和其他警卫员直落泪。马肉烧好后,贺龙不吃,贺文玳也不吃,都把马肉省给伤病员吃。这天,一直被堂兄“严加管教”的贺文玳,被贺龙直夸懂事。

走了这么远走到了会师,走了这么久从没有改变,那生死一线时心与心的紧紧相连。一次身陷重围,老红军钟明只觉脑袋一空晃悠悠倒下,后才知左脑中弹,红色的血和白色的脑浆一起流出。生死一线,连长刘元生大吼,“不管死活,小钟都要抬出去。”一句话救了钟明一命。后来在医院开刀,没有麻醉药,就这么盐水消消毒便在头上手术,医生一下刀钟明就昏了过去,醒来,居然还清晰听到,刀在自己头上一下一下刮骨头的声音……

就是这样的咬紧牙关,就是这样的同袍成阵,就是这样的意志如钢,让三大主力红军从中国版图的不同地方出发,走到雄鸡脊梁的同一个地方相聚。老红军母良成永生难忘,会师那一晚,部队燃起一堆堆篝火,远远望去,满山都是星星点点,战友们围坐在一起聊啊、唱啊,直到天亮东方红……

会师了,胜利了,七十年过去,翻天覆地。记者问母老:“您觉得自己是英雄吗?”

老人说:不。我只是加入了一个英雄的党。是党,成就了我的一生!

中国革命史在此继往开来!

会师,新的长征路上,这批革命的火种成为共和国第一代中坚。

就在会师后不久,杨衍宗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一年,他20岁。

就在会师后不久,14岁的红小鬼赵本清被政治部主任叫去庄严宣告:“孩子,现在我宣布你是一名正式的革命战士了!”

最好的钢出自最火热的锤炼。会师最后一支到达的队伍,正是最先作为长征先遣队从瑞金出发探路的红六军团。他们的长征时间最长,他们的长征路程最远,他们出发时9000余人,会师时3000余人。然而老红军刘德元直到今天依然壮心不已写下:“罗霄山上放牛郎,弃鞭荷枪逐虎狼。壮志已酬心未老,戎衣虽解意犹刚。”

会师时,除三大主力红军外,还有一支长征的队伍:红25军。1936年《共产国际》第7卷第3期载文:“最堪注意的就是这支队伍差不多没有年逾十八岁以上的战斗员……这一军大多数战斗员的年龄,只是从十三到十八岁。”老红军洪明贵难忘:全军三大领导,副军长徐海东被一颗子弹从左耳穿入右脑穿出,军长程子华被一颗炸弹炸烂双手,而军政委吴焕先,被一颗子弹射入胸部,轰然倒下,壮烈牺牲!

为着真理,为着光明,长征中走出的英勇红军成为新长征路上的砥柱中流。吴福来当年在会宁不远才参加的红军,没几天便大会师,跟着凑热闹的他直“郁闷”没打过仗,天天磨马刀砍树。可后来,太行抗战,南泥开荒,解放战争从东北、华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抗美援朝在平生最后一仗上甘岭,与战友一起撑起共和国挺立至今的坚强脊梁!

大会师,中国革命史在此继往开来!

大会师后,孟克找了一家理发店剃头,师傅说,这头没法剃,头发下面摸上去全是骨头,剃刀没法下手。

THE END
0.《人民军队忠于党》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二万五千里万水千山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 ---music--- 抗战八年整打败侵略者解放战争得胜利建立人民新中国成长壮大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jvzquC41yy}/onnrkct/ew44gl|sl@u
1.红军长征时,薛岳曾经追击红军两万余里,中间经历了什么红军长征结束后,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军长途追剿,从中枢到边陲,从东南到西南,从西南到西北,迢迢万里,沿途追击、截击、堵击共军的行动。我军军行所至,中央德威远播,诚为我国历史上的空前壮举。” 蒋当然是在自吹自擂,大言不惭。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国军有位将领也追击了两万余里,个中滋味,只有他最清楚,jvzquC41yy}/lrfpuj{/exr1r1hbd=9:;:;f;l
2.竟有人质疑红军长征不到两万五千里?揭秘长征究竟走了多少路!1936年进入陕北采访的斯诺,就询问许多长征干部到底走了多少里。随后他记述说:“红军自己普遍总说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连所有的转折和走回头路都算起来,从福建最远的一点到陕西的西北隅,长征军中的某一些部队所走的路程无疑地要超过上述的数字。”当年在红三军团长征的张爱萍将军后来回忆遵义战役的情况也说过jvzquC41okrjvjw{0eiux7hqo1813A4261621JWVKOKB{NGdjqmcZQKX3G_:|:=2627/uqyon
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单项选择题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三大主力会师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跳出敌人的包围圈jvzquC41yy}/rypcq0ipo8ykmw5tjryk1e79el6c84>6e=ghh:6b8Bj::g:b79:g70nuou
4.红军长征真走了二万五千里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曾经不断唤醒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曾经派遣了自己红军主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 由此可见,“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早在1935年11月13日就已经见之于中共中央正式文件。而最早对外公布“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人即是毛泽东。 此后jvzquC41r{4rkjsnqpm/exr14282199351;77<7660yivvq
5.到达吴起,迎来胜利落脚点,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里胜利结束; 出发点,中国革命新的长征又从这里开始出发。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评价长征的伟大意义时所指出的: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jvzquC41yy}/s|yjgqxz0ls1ncohcx4{el~04973/2:04?4ea3739<<9439/j}r
6.111岁开国少将张力雄逝世,系最后一位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将军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顾问张力雄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2日下午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111岁。 张力雄旧照(图片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最后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将军 公开资料显示,张力雄,1913年11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障云村燕子塔自然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jvzquC41pg}t0‚hyd0ipo872463168541euovnsva786;@9860nuo
7.数说长征:英勇转战十几省到达陕甘六万人党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等地出发,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最长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中央红军长征行程25000里 红25军长征行程近10000里 红四方面军长征行程10000余里 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行程近20000里 jvzq<84fcpmtjr3rgqvmg7hqo0io1pg1p3532:;132821l=725=.4A<;78640qyon
8.光影90,穿过硝烟的传奇毛泽东向他详细介绍了红军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斯诺听完后对红军长征十分钦佩。1936年8月16日,斯诺头戴红星帽,身穿军装,骑着战马,从陕北到达西征红军总部驻地——宁夏同心县预旺堡采访。斯诺向西征前线的指战员详细了解长征的情况。在红一军团,当指战员向他介绍17勇士抢渡大渡河的壮举时,他听得入了迷。斯诺要求采访jvzq<84rjqzp0A60ep5qnj4423=.2A4231ipp}jpva=7;=;:70nuo
9.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如何计算出来的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长征胜利结束。当天,时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的萧锋在日记里写道,毛泽东对他讲,红军长征“根据红1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此后,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等正式文件中,开始使用“二万jvzq<84yyy4937hp1462;ƒy14278/9>1375dqwygpve:7;=;:34ivv
10.一场“红色挑战”之旅!徐州8位老人骑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骑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第26天,离开龙胜各族自治县出发,沿G321前往通道侗族自治县。途经G209国道过双江,进入湖南省界,开始翻山越岭,上来下去坡连坡。下午5点45到的县溪镇,骑行约128公里,中间休息了4次……” 这是王克英4月6日晚发布的朋友圈。每天晚上,她都会通过朋友圈图文并茂记录当天的行程。根据她的记录jvzquC41pg}t0sxvx0ipo8f142822=6313<2::7567?45@3ujvsm
11.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最早进入陕北的斯诺,于1936年秋采访了许多长征干部,看到《红军第一军团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他说:“红军自己普遍总说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连所有的转折和走回头路都算起来,从福建最远的一点到陕西的西北隅,长征军中的某一些部队所走的路程无疑地要超过上述的数字。照第一军团所记的一个准确的,一段jvzquC41o0l{pn|u0eun0ls1pqjf1:65;6532:;2:3?07@g8cd=ffAf28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