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
进行战略转移的共有四支红军队伍。
出发时人数:8.6万,到达吴起镇时的人数约7000人左右。
出发时人数:4000余人。到达延川永坪镇人数:3400余人。
出发时人数:8万人左右,到达陕西时人数:1.2万左右。
出发时人数:21000人,到达时人数:13300余人。
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从江西于都出发,到达陕西延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红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冲破国民党重兵追堵,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时,红军兵力才剩3000余人。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央红军史诗传奇般的长征路。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
于都→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下面来详细看一看。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民党军不但拒绝统一抗日,还对红军数次“围剿”。
在当时“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由此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战略转移的史诗传奇。
当时的中央红军在中央苏区:江西的瑞金。
1934年10月初,8,6万人的中央红军陆续从江西兴国、宁都、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向于都集结。五星处为“于都”。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包括:军委第1野战纵队、第2野战纵队和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
红军过湘江后,已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这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据统计,遵义会议时,中央红军的兵力总数约为3.7万余人。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挥师南下。
1935年7月,红军再翻越位于四川的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长板山,又叫亚克夏雪山,也是红军翻越的最高、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
1935年7月,红军再翻越位于四川境内的海拔四千多米的两座雪山——仓德山、打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