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就曾让人做了一个玻璃罐,把自己装起来潜入海底。而我国沿海地区早年也有裸身潜入近海采集海珠的“蛙人”,当然,这些只能算小打小闹,对海洋的探索还不足百分之一。
真正系统的探索海洋其实是在工业革命已经成熟之际,1930年,美国一位叫巴顿的科学家发明了一个潜水球,并乘坐其在百慕大海域下潜了183米。此举轰动了美国乃至世界,人类也开始对这个一直和陆地共存的神秘领域展开了无尽想象。
当然,人类本能对未知事物还是会有些恐惧的。也是在潜水器被发明后不久,各种海怪题材的文学作品便开始井喷。像是比较著名的有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小说系列,在小说设定中,深海里潜伏着无数巨大的怪物。同时期还诞生了不少关于海怪的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尼斯湖水怪的传闻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流传起来的。
这些无不是当时人们对海洋恐惧的映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海洋探索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海怪属于神话生物也慢慢成为人们的共识。不过,总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特殊情况,给海怪又铺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譬如今天笔者要说的这个,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一艘渔船竟然捕捉到了海怪。不过,当时船长嫌脏将其扔回了大海。而其到底是海怪还是大型深海鱼类,后续是否又留下了什么痕迹?还请各位接着往下看。
没想,网收上海面后,全体船员都傻眼了。一阵无比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定睛一看,哪里有什么大鱼?分明是一具硕大的,奇形怪状的尸体。
虽然船员们都有多年的捕鱼航海经验了,但看到这个东西还是一头雾水。这个庞然大物的尸身上肉已经所剩无几,骨头什么的都还在。看起来仿佛跟恐龙时代的蛇颈龙有的一拼,其体型有多大呢?长度大概在12米左右,光是脖子就比一个成年人还要高,尾巴也长达1.5米。显然,这并不能归到鱼的范畴。
当时船员们都猜测是什么史前的恐龙,而有个叫矢野道彦的船员正巧是古生物爱好者,他一眼看出这个生物不简单。于是,他掏出随身的相机,给这个海怪拍了2张彩色照片,还在它身上拔了几根“海怪须”作为纪念。
原本船员们想要把这个海怪尸体运回港的,可是没一会,船长就被甲板上的恶臭给熏了过来,看到如此一个巨大的散发恶臭的尸体,不但占地方,还会把之前打捞上的鱼给熏臭,船长便下令要船员将海怪尸体扔到海里面去了。就这样,人类难得的一次研究海怪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之后瑞洋丸到港后向当地海事部门上报了这件事,在场的专家听闻后面面相觑,直言:要是真的,你们扔掉的可是一只极具科研价值的国宝啊!
而此事也迅速引发了全球关注,尤其是美国、苏联和新西兰,它们都对这个海怪十分感兴趣。甚至还派人向船员咨询了抛尸地点,随后三国派出科研舰队前往打捞。可惜,这无异于刻舟求剑,他们也再未能寻得海怪尸骸。
唯一留存下来的便是矢野道彦当时拍下来的照片和海怪须,值得一提的是,细心的矢野道彦当时还绘制了海怪的骨骼草图。这些资料公开后,各国古生物学家一致认为,瑞洋丸遇到的极有可能就是史前的蛇颈龙尸骸。
遗憾的是,由于船长的嫌弃,人类错失了研究“海怪”的机会。直到今天,海怪存在之谜依然众说纷纭,宛如一团猜不透的迷雾,萦绕在漆黑的海洋深处。
想要了解海怪在文学作品里的模样吗?这本《海底两万里》你绝对不能错过,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为后续的科幻小说打开了想象的大门,而文学史的第一只海怪就在这本小说里。
同时,这也是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阅读书目。让科幻小说打开孩子想象的大门,赢在起跑线,这波投资绝对不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