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魔I峰和食人魔II峰。图源:Thomas Huber
拜塔布拉克I峰(Baintha Brakk I),海拔7285米,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巴基斯坦北部,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食人魔I峰(The Ogre I),山峰已经被攀登了20多次,但只有三次成功。这篇文章将深入挖掘这座壮观又难度极大的花岗岩峰的攀登历史。
喀喇昆仑山脉有着地球上极难攀登的山峰。棱角分明的山脉,高耸入云的山尖,令人眩晕的山脊,在那陌生而又遥远的地方,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攀登者。直到今天,不仅仅是8000米山峰,喀喇昆仑山峰的6000和7000米山峰也是登山运动的未来所在,探险在这里举足轻重,充当着最重要的角色。
Panmah Muztagh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一个子山脉。在巴基斯坦的巴尔蒂斯坦地区,它由四组群峰组成:食人魔群峰山组、拉托克(Latok)群峰、Choktoi群峰和Chiring群峰。
食人魔和拉托克群峰有着一些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高山,吸引着全球优秀的登山者。图源:Thomas Huber
拜塔布拉克I峰(7285米),即大家所熟知的食人魔峰。除了主峰,它还有两个卫峰。它的东西两边都有两个7150米高的卫峰,食人魔的地形凸起有1800多米高,这座陡峭的花岗岩塔峰就像立起的小提琴,你必须得认真对待。
食人魔峰
20多支探险队曾试图攀登,但只有3支成功登顶。
这一次次认真的攀登都是从经常遭受风暴袭击的大本营开始。无论登山者选择哪条路线都隐藏着危险。天气恶劣,变幻莫测,而山峰本身也不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一旦踏上攀登之路,攀登者就必须忍受缺氧、无尽的石柱、充满挑战的山壁、悬垂的冰塔,以及经常袭来的狂风。
在海拔8000米山峰上,常规路线的死亡率更高,但那时,尝试食人魔的人要少得多。这里没有高海拔游客,你不能摆姿势拍照,你不能直接坐直升机去往C2,营地里也没有人给你端上热茶。
Doug Scott。图源:Doug Scott
Doug Scott在食人魔西峰,主峰在右边。图源:Doug Scott
到达顶峰后,灾难来了。在7200米第一个绳降的起点,Scott滑落了下来。绳子系住了,但Scott重重地撞在岩壁上。他丢失了护目镜和冰镐,还摔断了两条腿。Bonington爬下来找他,他们在一个岩架上的搭帐篷过夜。
Scott在他的书《食人魔》(The Ogre)中回忆道:“那是一个漫长的夜晚,等待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这是一个漫长的时代。”“那里没有风,没有声音,只有一种沁入骨髓的寒冷,只能靠不自主的颤抖和摩擦双臂和双腿产生热量。”
食人魔峰上噩梦般的下撤。图源:Chris Bonington
这是一次缓慢的技术型的下降,他们被绳索吊着,一段一段往下爬。Scott拖着断了的腿,一步一步地匍匐下撤。C2的同伴以为他们遇难,便放弃了等待往下走。
一场暴风雪迫使Scott和Bonington在一个雪洞里躲了两天。Boningto感染了肺炎,所以他也很虚弱。之后,Bonington侧身摔倒在地上,断了两根肋骨,情况变得更糟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继续往下走,竭尽全力互相帮助。
最后,他们终于遇到了两个同伴,Mo Anthoine和Clive Rowland。一周之后,四人终于回到了大本营,但又得等待很久才能有救援到达。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活着出来了。
Urs Stockers,Thomas Huber和Iwan Wolf。图源:Thomas Huber
他们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建造了C1,然后睡在海拔5900米和6200米的山柱中间的两个岩架上。探险队在通往主峰顶的800米混合路段的起始处,也就是海拔6500米的地方建立了最后的营地。在那,他们于7月21日开始冲顶。
风很大,但他们设法登顶,这群人还首次登上了食人魔III峰。
Hayden Kennedy、Kyle Dempster和Josh Wharton从东南山脊出发,然后沿着东南山壁前进,最后是南壁的一部分。
在同一季节,Kennedy和Dempster首次攀爬了海拔6934米的K7的东壁。
在南壁爬升中。图源:Hayden Kennedy/Kyle Dempster
“我认为攀登高山要靠40%的运气、40%的动力和20%的技巧,”Kennedy在探险结束后说,“你必须真正地要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需要不停地处理各种岩石和雪坡,各种遇到的问题。”
Kennedy和Dempster攀登中。图源:Hayden Kennedy/Kyle Dempster
这次攀登,也让这对年轻的登山搭档获得了金冰镐奖。
不幸的是,Dempster和Kennedy两人都英年早逝,Dempster于2016年攀登食人魔II峰时遇难,而Kennedy在2017年女友遭遇雪崩逝世后第二天,也殉情自杀。他们本该是两个前途无量的登山好手。
Hayden Kennedy和Kyle Dempster在食人魔I峰上。图源:HaydenKennedy/Kyle De
6月17日,他们试图继续。他们到达7100米时才决定下撤。他们很接近了,但食人魔却不愿迁就。
8月28日,天气放晴,他们再三尝试。第二天,Phillip Groebke在攀升时滑坠,当场死亡。但是没有人看到他是怎么摔落的,因此也无法探究问题究竟出在哪。之后,队伍从山上撤退。
食人魔峰西面和南面的路线。图源:Montagnes Magazine
2002年,一支日本队伍尝试了西南山壁。日本登山者以尝试新路线而闻名,而食人魔峰上正有有许多可能的新路线。但西南山壁非常危险,因为这里有大量的冰塔。日本登山队与登顶失之交臂,他们在距离顶峰10-15米的地方被迫掉头。
日本探险队在这点上十分地诚实,可能有些登山者会宣称自己登顶,但日本队没有,即使只是差之毫厘。这一点确实让人称赞。
东南扶壁路线
爬向山坳的路很陡,有12个绳距的冰岩混合路段。日本人已经在这段路上开始固定路绳,也很愿意分享这段路程。但在经过20天的努力之后,他们还是决定撤退,因为这期间只有7天天气晴好。日本队伍在这里固定了6段绳距,而且在600米长的花岗岩扶壁上也留下了一段固定好的绳距。
美军队伍继续向前推进,但天气恶化,他们不得不返回大本营。McMillan生病了。8月30日,经过几次尝试,Buhler和Cercelius开始爬上扶壁,但在还剩下3-4个绳距的路程时,他们发现完全无法以阿式风格前进,于是放弃了攀登。
空中看到的食人魔群峰,乌岑布拉克冰川从左侧卷起。在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南边山柱的上半部分和最后的顶峰高塔。
Herve Barmasse和Daniele Bernasconi于2012年7月初到达了食人魔峰北面的底部。北面也很危险,但Herve Barmasse他们有机会。“如果你能接受持续暴露在雪崩和冰川之中,那就有突破点,”他说。
他们开始适应环境。在大本营或往上拉练了9天之后,他们开始攀登。但是,从7月12日到28日,只有2天天气晴好。于是,他们去了其它山峰拉练,7月28日再次返回这里,这时,他们发现垂直的岩壁已经被雪完全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