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史(三)新石器中期;玉文化龟甲占卜;中华文化的萌芽

前面我们简要介绍了中国史前史新石器早期,新石器时期的标志主要是磨制石器、制陶、农业、畜牧业、营建居所等。《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把中国新石器早期定为距今13000至9500年。早期主要文化遗存有:玉蟾岩、万年仙人洞、上山,甑皮岩文、南庄头、东胡林等遗址。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区系类型说”。后形成了中原文化区等八大文化区域的划分,与中国上古九州划分相吻合。

新石器中期文化类型分布(国家博物馆)

):

黄河上游:大地湾文化

黄河中游: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

黄河下游:后李文化

北方地区: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

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

长江下游:小黄山遗址、跨湖桥文化

华南地区:甑皮岩二至五期类型文化、顶蛳山文化

每一种文化类型包含若干遗址。著名的河南贾湖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类型,湖南八十垱遗址属于彭头山文化类型。由于新遗址的不断发现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重要的遗址发现时间较晚,文化类型并不一定以典型遗址命名。有的文化区域面积很大,文化差异性较大,可以细分或重新划分。如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的区域,发现了小山口一期遗址(距今约8000年)、顺山集遗址(距今约8300年)、双墩遗址(距今约7300年)、青莲岗遗址(距今7000年至6000年),相似文化类型分布范围很广,文化独特,可以单独划分为淮河中下游文化区域。此文化区域与古代九州中徐州的范围相吻合。文化类型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于发展阶段。

新石器中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养业、建筑业、手工业等。粮食作物在北方地区发现的主要是粟和黍,在南方地区主要是水稻。粮食产量占食物相当大的比重,磁山遗址出土的粟重量约10万斤。稻米已成为南方人的主食,稻壳和稻草碎末还用作建房。除粮食作物外,这时人们已栽培蔬菜。原始饲养业已有鸡、狗、猪、牛、羊等家畜家禽。

房屋建筑在绝大多数文化的遗址中都有发现,有的还发现了完整的村落遗址。环壕聚落是这一时期聚落的主要特点。手工业方面有制陶、制石、制木、制骨、制玉等。跨湖桥遗址还发现了独木舟,有学者认为是帆船。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最早的绿松石,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了最早的玉器,跨湖桥遗址出土了最早的漆器。这一时期出现了彩陶和白陶。

在精神文化方面,出现了骨笛,有了较发达的原始音乐。精美的彩陶和玉器说明原始艺术逐渐成熟。陶器和龟甲上出现刻画符号,为文字起源提供了线索。出现龟甲和石子算子,应为占卜使用。多处遗址出现了祭祀坑和祭台,为中华文化祭祀文化的先声。(

下面以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区、长江中游的中南文化区(荆楚文化区)、长江下游的东南文化区(江南文化区)为重点,简要介绍新石器中期遗址和文物(

资料

主要

)。

黄河中游的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新石器中期文化繁荣,发现了大量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乡贾湖村东,面积为55000平方米,属于裴李岗文化类型。经过多次发掘,共计清理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3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濠沟、柱洞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数千件。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

贾湖遗址共发掘出三十余支骨笛,有二孔、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笛,具备七声音阶,说明礼乐文化在八千年前已达到很高的程度。贾湖遗址还发现了大量龟甲,内含石子,石子应为卜筮用的算子,有些甲骨上还有契刻符号。

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并发现了象牙制品。

象牙制品

八十垱遗址(距今8500~7500年),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北约 20公里处的梦溪镇五福村,属于彭头山文化类型。八十垱遗址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内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现有海星状祭台。遗址发掘出近万粒炭化稻谷,当时已有成熟的稻作农业。

跨湖桥遗址(距今8000至7400年),地处萧山西南部的湘湖之滨,位于跨湖桥南约700米,估计原来面积应超过3万平方米。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嘉湖地区,是后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重要分布区。这一地区还存在着比跨湖桥文化年代更早的文化遗存,如上山文化遗存、小黄山文化遗存。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陶、石、骨、角和木(竹)器等遗物。跨湖桥文化有先进的制陶业。陶器都含有碳素,外表有光泽,有少量彩陶,施红彩和白彩。纹饰有交叉绳纹、戳印纹、刻划纹和镂孔。彩绘纹饰有条带纹、波折纹、波浪纹、十字纹、点纹、太阳纹、火焰纹等。石器均为磨制,主要有斧、锛、凿、锤、磨石、磨棒等。磨制水平较高,大多通体磨光。

跨湖桥遗址还首次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证实跨湖桥人已掌握独木舟的制造技术。有学者认为独木舟可能有风帆,可以远航,与台湾亮岛一号新石器遗址(距今约8300至7900年)的远航能力相印证。

跨湖桥遗址还发出土了木弓,木弓用桑木条制成,残长121厘米。经检验木弓外涂生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漆器。跨湖桥先民还使用生漆做粘合剂,修补器物。有学者认为,跨湖桥文化已经有了用弓钻取火的技术,弓钻由钻柄、钻身、钻头和弓等部件组成。

舞阳贾湖遗址、八十垱遗址、跨湖桥遗址所代表的文化虽然各有特点,但相似性也非常明显。三个遗址都发现了稻作农业;跨湖桥遗址发现的骨哨与舞阳贾湖遗址的骨笛类似;跨湖桥的夹碳陶和纹饰在皂市下层文化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发行。推测当时已有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

新石器时期中期是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化特征起源于这一时期。如器物类型、艺术风格、玉文化、龟甲占卜等等,与后世一脉相承。

THE END
0.进化史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撰述的诞生伴随着进化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者在人类社会全史的认知上经历了从“社会进化史”到“社会发展史”的转型,社会史撰述树立了自然史和史前史的观念前提,而五种社会形态论的主导地位也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撰述模式在兴起过程中吸收了社会进化史的合理因素,同时也出现了史观认知上的一些差异,由此肇始了jvzq<84nnu4du|s0ep5yymy142812B4v42812B53a7789:9;0jznn
1.水稻种植范文关于日本东、西部传播方式不同的原因,在日本史前史学界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课题。为了解释各地区从绳文过渡到弥生的文化变迁的如此种种不同,迄今人们已提出了许多很有意思钓假设。至于移植区之间地理上的邻近,几乎没有必要指出日本西部距水稻栽培得以从大陆传过来的道路更近。早在水稻栽培最初出现之前,日本西部可能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55;4ivvq
2.马克思的思想尺度理论在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近百年的统治所创造的生产力体量远远超过“以往一切世代”的生产力总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跨越、人类社会“史前史”向“真正的人类史”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对生产力在世界历史的形成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阐明,体现出马克思以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划分人类社会发展不同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02>721e:17<6/6284;:::0jznn
3.地理环境的变迁对世界古典文明的发展有何影响?参考资料来源: 1、《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集》 2、《剑桥世界古代史》 3、《新编剑桥中世纪史》 4、《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5、《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3482:RN2769MS:U0jvsm
4.考古PK:那些最神秘的考古学家考古学有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大致包括:第四纪地质学、体质人类学、 古动物学、古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史、科技考古学美术史、建筑史、地层学等。根据历史时期、地域风情、学科偏向等的不同,考古学家分为 史前考古学家、历史考古学家、欧洲考古学家、jvzq<84yyy4zwniwmg4dqv4|ck~jcw44/;5dqwygpv4ivvq
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巴霍芬的这部四开本的大部头著作,是用德文写的,即用那时对现代家庭的史前史最不感兴趣的民族的语言写的。因此,他的这本书一直湮没无闻。1865年在同一领域里出现的巴霍芬的直接后继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 这个后继人,就是约·弗·麦克伦南,他和他的先驱者正好相反。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不是天才的神秘主义者,jvzquC41yy}/ojwzkuzt0xwi1enjpnxg1gthgux1ocxyk|y0qtm.eqnpguk.gwlgnu32:A9/50nuo
6.大洞遗址:刻在黑曜岩上的东北亚人类演进史新闻频道建构考古标尺:解读东北亚史前史的关键拼图 经过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学者依托和龙大洞遗址首次构建了长白山地区距今五万年以来清晰且连续的文化序列,见证了石器技术从石核石片技术向细石叶技术的转变,新发现的动物化石也在该地区十分罕见,为该区域其他遗址与相关材料建立了对比研究的参照标尺。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751587:1CXUKv
7.陈淳:考古学如何重建上古史20世纪末,在人类学领域受训的考古学家率领下在埃及进行的考古田野工作显示,前王朝时期埃及的史前史要比以前想象的来得复杂。面对这种复杂性,显然要求有更为复杂的理论来予以解释。在历史时期,埃及被划分为许多被称为“省”的行政区,埃及学家将这些省份看作是统一前政体的残余,这些政体很可能就是大型的酋邦。埃及学jvzq<84ucpbo~xgwo4dqv4c1enfpungzwgolrfq1463685;3:593=70jvsm
8.中国历史分期新论—探索历史发展演变规律摘要:笔者将中国历史分期划分为:远古史,上古史,古代史 (初古史、中古史。近古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重新架构中国历史体系,称作“六分法”。 中国现代史是以1949年为分界线;1853年至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时期,1949年至1981年为现代史时期,1981年至2011年后为中国当代史时期。 关键词:历史分期、封 jvzq<84yyy4og€x322i/exr142821lxa27671;<7434ivvq
9.高全喜|宅兹美国——美国宪制中的移民“归化”问题本文划分的美国移民法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如何煅造美利坚合众国的问题,这其中的第一阶段即史前史阶段是国家与公民之为双重主体的塑造,而此后的两个阶段(以南北内战为划分标志),则是处理与消化国家内部的张力问题,尤其是严峻的南北内战以及一系列对印第安人战争、与墨西哥战争等,这些都与美国国家实力以及国家特性有关,当然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6:6=678
10.坚定理想信念追求与时俱进6篇(全文)而此前的历史,尽管也相当漫长,但回头看来,也不过是史前史。这漫长的史前期其实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个源头,是人类历史多幕活剧的一个序幕。此后的历史更加漫长,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更高层面上进入一个更大的、更高的循环。 (二)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念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6fkvpezk0jvsm
11.钱可乐对《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笔记(1)找出近因后,自然引出终极因的问题:为什么枪炮、病菌、钢铁站在欧洲人这一边,而不是非洲人或美洲土著那一边?比较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生发出了不少问题,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一度对此十分关注。他对史前史和没有文字的简单社会不怎么感兴趣。然而,现代世界的不平等,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史前史。汤因比之后,对历史上的因果jvzquC41dqul0mtwdct/exr1rguqnn4sol>85:4cppuuc}nqp1969: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