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三月必看的埃尔奥拉,为什么说是人间值得王国王朝城堡世纪古城北京市殷墟博物馆新馆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同样也是看展好时节!

2024年初,一场名为《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AlUla, Wonder of Arabia) 的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盛大开展!将神秘的埃尔奥拉文化从遥远的的沙特带到了中国。

如果你还没有去看过这场特展,我强烈建议你赶紧安排上,毕竟错过一次,可能要等好些年。

沙特阿拉伯的埃尔奥拉,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长久以来都令无数旅行者心驰神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气息,也让这里成为探险家、考古学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们心中的圣地。

去过埃尔奥拉的朋友告诉我,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佩特拉,在埃尔奥拉的黑格拉遗址面前,都稍显逊色。

是的,埃尔奥拉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

这场展览由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法国埃尔奥拉发展署提供支持,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东方和世界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莱拉·内赫梅博士和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考古、收藏与文物保护执行总监阿卜杜拉曼·阿尔苏海巴尼博士共同策展。这也是埃尔奥拉首次在中国展示其气势恢宏的历史与文化。

如果你近期有计划来北京旅游,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将《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览列入你的必游行程。

这次展览 因何引人瞩目

神秘的埃尔奥拉,究竟是怎样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为何此次《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览如此引人瞩目?

埃尔奥拉(AlUla)被誉为“活态博物馆”,这个称号源于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自然遗产和璀璨的人文历史,沙特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黑格拉就在这里。

在这里,保存完善的墓穴、自然形成的岩壁和雕刻,无不展示着这片土地的非凡魅力。

埃尔奥拉位于西亚(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西北部,距离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1100公里,历史上,埃尔奥拉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旅的重要枢纽,商队络绎不绝。

它见证了横跨阿拉伯半岛的贸易繁荣,也是众多宗教朝圣者的圣地。在这里,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民族交汇融合,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德丹人、利哈亚尼人、纳巴泰人和罗马人,这些曾在埃尔奥拉建造城市的古老民族,为这片沙漠带来了生命与活力。

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独特的文明和建筑风格。如今,这些城市的遗址依然屹立在沙漠之中,见证着过去的辉煌。

能在沙漠中建造城市的地方,必然是绿洲的所在。

埃尔奥拉的绿洲就是这片沙漠中的奇迹,它们为旅人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和庇护所,使得生命得以在这里延续。

重磅特展 讲了什么

从早已湮灭的古城废墟到屹立千年的黑格拉墓穴“孤独城堡”,从德丹古国巨大砂岩神像到如今繁荣盎然的绿洲老城,这一次的展览,是埃尔奥拉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其壮观的自然风景、珍稀的考古文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虽然你可能无法在短期内到访埃尔奥拉,但在这次的特展中,你可以亲眼见到这些数千年前的珍贵考古文物,这些绿洲七千年来的故事阐释了人类如何改造这里严苛的生存环境,又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此创造出"奇观"。

展览共展出雕塑、陶器、岩画、铭文、青铜器、古生物骸骨等230余件珍稀文物,分为五个展区:

1、从史前时期到青铜时代:

特展的开始,从公元前20万年拉开序幕。

沙漠中的河谷绿洲埃尔奥拉,绝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悠久见证地。虽然地处沙漠,但拥有充沛水源的埃尔奥拉,在距今20万年前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经挖掘发现在“穆斯塔提尔”(矩形遗迹)中有野生和驯化动物骷髅的祭祀遗存,在此次特展中也进行了展示,上面的这个牛骨(牛骨、角、角芯、角鞘、带有一只角的颅骨),是角箱”中仪式性动物堆积的一部分。

有祭祀及仪式意义的穆斯塔提尔和各类驯化动物的骸骨遗存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提供了证据,公元前约5000年的人类生活痕迹,在此被清晰描绘。

2、阿拉伯北部古老王国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密集,埃尓奥拉区域内出现了不同的政权统治,从公元前10世纪开始,阿拉伯半岛开始进入北部诸王国鼎盛时期。

古老的德丹,曾是德丹王国(公元前 9 世纪末- 8 世纪初)和利哈亚尼王国(公元前 5 世纪- 2 世纪)的首都。

数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德丹已经不再是一座拥有完好建筑的城市,但在德丹古遗址中,大量精工细作的艺术作品与雕塑,被发掘出来。

德丹遗址挖掘出的巨型人形石碑,是阿拉伯地区最为知名的古老艺术作品,精心雕琢勾勒的肌肉线条,颇具一种野性的力量美。

德丹遗址最著名的景点是“狮子陵”,因墓口上方两侧有两对狮子浮雕而得名。

狮子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埃尔奥拉地区的岩石艺术和浮雕作品中。它们不仅是墓室的守护者,也是力量的象征,代表着神明和君主的权利。

这些精美的艺术,还是娓娓向我们阐述着德丹王朝和利哈亚尼王朝时期的辉煌。高耸砂岩山面上的石狮雕刻,栩栩如生的狮子霸气威武而坐,俯瞰着山谷绿洲。

3、黑格拉 纳巴泰文明之光

说起埃尓奥拉,黑格拉,绝对不容错过。

作为沙特阿拉伯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黑格拉被誉为纳巴泰文明之光,是埃尔奥拉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随着德丹古城的衰落,公元前1世纪中叶,纳巴泰人商队迁居于此,从事乳香贸易。此后,纳巴泰王国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黑格拉也成为该区域的中心。

从黑格拉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并不算很多,但有些品质精良充分展现了纳巴泰工匠们的高超技艺,特别是在金属工艺方面。

其中,有一件化妆匣尤为特别,人们虽然在阿拉伯半岛南部也发现了类似的三脚支撑,但这件的图案却是典型的纳巴泰风格:其脚部的锯齿形设计让人联想到纳巴泰墓葬立面的梯形顶部。

在黑格拉地区,大量历史跨度长达800年的钱币被发掘出来,这些货币的存在,见证了黑格拉的辉煌历史。

如果未来你有机会到访黑格拉,遗址中的百余座保存完好的巨大岩墓千万不要错过,尤其是“孤独的城堡”库扎之子利哈亚尼古墓,已拥有 2000 年历史的岩壁石墓于巨石中孑然独立,给世人孤寂震撼之美。

4、语言与文字

在埃尔奥拉地区,多种语言共同交织,德丹语和纳巴泰文字在这里大量使用并广泛传播,它们是这片土地上古老而丰富的文化传统的见证。

随着德丹王朝的兴起,埃尔奥拉地区的德丹语开始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而随着纳巴泰商人们的贸易活动,后续纳巴泰文字在黑格拉和沿途商路被广泛传播,这也是阿拉伯文字的前身。

上面所看到的墓葬铭文,是使用了纳巴泰-阿拉伯字符书写而成,在公元3世纪,纳巴泰文字是该地区阿拉伯语口语使用者唯一能用来书写的权威文字,因此人们用它记录自己所讲的语言。

纳巴泰文字由此逐渐发展,并在公元六世纪成为了现在众所周知的阿拉伯文字。

在伊克玛山谷(Jabal Ikmah)中被发现的上千座岩石上铭刻着纷繁的文字和岩画,是对于往昔岁月的自然见证,展现了埃尔奥拉文字的发展轨迹。

这些语言和文字,如同历史的印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变迁。

5、现代埃尔奥拉

虽然德丹与黑格拉已成往事,但埃尔奥拉地区,凭借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依然是阿拉伯商人们的重要中转地,也是前往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的重要停留点。

古尔赫古城

已经被风沙掩埋的古尔赫古城,建造于是倭马亚王朝时期,这里也曾是汉志地区最大的城市。

自12世纪末期古尔赫城的衰落开始,埃尔奥拉老城逐渐崭露头角,崛起为新的文化与商业中心。

埃尔奥拉老城

这里也是仅次于麦加的第二大古城,从大马士革到麦加朝圣路线上的重要城市。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埃尔奥拉老城传统生活的珍贵视角。

这些文物包括陶器、纺织品、工具和武器等,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埃尔奥拉老城文化和历史的生动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还将展出50件此前从未对外展示的全新出土文物。这些文物在故宫博物院首次面世,为我们揭示了埃尔奥拉更为深邃和神秘的过去。这些珍贵的展品,无疑将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和文化的盛宴。

随着《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览的亮相,埃尔奥拉的这一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这一次的大展,让我们可以在国内就领略到这片绿洲的迷人魅力,也为日后实地探访做好充分的“预习”。

无论你是对异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还是希望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览都将为你带来一次难忘的体验。

“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览

展览地点

故宫博物院午门西雁翅楼展厅

展览预约

展览可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免费参观

观众可在“故宫博物院”网站或小程序购票预约参观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揭秘“一路一带”:“丝绸之路”名称谁"发明"?“丝绸之路”始于史前时期 考古学专家王巍通过大量史实告诉人们:“丝绸之路应始于史前时期。” 王巍说,距今5000年至4500年,西亚地区发明了冶金术,以及培育出了绵羊、黄牛、小麦等一些种养殖种类。而这些东西,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了中原。期间,居住在中亚到新疆地区中部及以北的安德罗诺文化的人们,成为了链接黄河流域和西jvzquC41yy}/eww0ep5ylo|14275zsky14626ohyyy0496726771}7237653?d73:944;7;0unuou
1.什么石头可以做兵器,用玉做兵器这些与什么有关帝一应用古代的兵器是什么做的?玉制兵器这些古代传说都和什么有关?黄帝黄帝的部落处于玉器时代,玉器被用作武器的传说。最早的武器是用石头,中国古代兵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史前时期,这个阶段是石器时代兵器,用来制作兵器,因为这种材料比较坚硬,适合制作武器,所以在古代被用作兵器材料。 jvzq<84yyy4ek‚ncrr4dqv4ri|~0rpoe1395;=860jznn
2.益生菌的历史和作用史前时期:寿司长时间储存后发酵,产生了益生菌 发酵过程 当1.1万年前人类祖先刚从狩猎、采集转到农业耕作上时,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但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益生菌了。那时农夫习惯将多余的食物储存起来,“一旦你将食物储存起来,微生物就会在食物上不断地繁殖”,洛杉矶湖人队的营养师Cate Shanahan医生说。有的时候,储jvzquC41vqvje|3ioy4dp872423238771euovnsva5:52962;0nuo
3.我们曾吃过一切: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人类食物历史书籍今天我们要讲的《我们曾吃过一切》这本书,就是一部讲述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有关人类食物的历史书籍。书中呈现给我们的食物真的足够让我们瞠目结舌,从河马汤、苍蝇头馅饼到木屑、干草甚至湖底的淤泥,无所不包。 作者在书中还记载了许多菜肴的来历以及一些独特的菜谱,甚至还介绍了一位无所不吃的人。这个人叫米歇尔jvzquC41yy}/lrfpuj{/exr1r1i:dlh;53?c6o
4.英国史笔记(一):罗马时期和昂撒时期(英国通史·第一卷)书评第一篇 罗马时期第一章 从史前到罗马征服一、史前时期1.不列颠旧石器时代的结束(8000bc之前):约5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不列颠南部居住(海德堡人),2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来到不列颠,1.3万年前现代智人在不列颠广泛散布。但在1.1万年前(可能是因为新仙女木事件),气候突然急剧变化,温度大幅度降低,人类离开不列颠转移到南方(在史前时期的大 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2;5:;81
5.凯恩斯:我们后代在经济上的可能前景——大萧条时期对100年后的人类至于我们究竟是在什么时候首次开始拥有这些事物的,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 在史前的某些时期——也许是在最近一次冰河期以前某个比较安乐的间歇期——一定曾经有过一个充满进步和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相媲美。但是在整个有记载的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却未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形。jvzquC41zwkrk~3eqo59897739896869:578:<8
6.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史前时期一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文化面貌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到了距今5000年以后,该地区的社会分化十分严重。20世纪60年代前半,在泰安大汶口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后的公共墓地中,发现墓葬规模明显大于一般社会成员,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的大型墓葬。[45]近年,在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和滕州岗上遗址,都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jvzq<84mcqmv0lxup0io1ƒ|d1zyzl8~lzn5xo}~{l1814;641v814;6437e67@5:37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