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专业课是个区别性很强的科目,如果可能的话考生要早早的为专业课复习做准备,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文科科目,需要大量的记忆。考生们在复习初期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熟悉了解,为后期复习做准备。
3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在这以后能够战张国焘的分裂主义, 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2、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头幕。由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策划,日军关东部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原计划挑衅中国军队,但中国军队并没有动作,日本便诬陷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军入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均具重大影响。
33、一二八事变
34、长城抗战
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驻守长城沿线的中国军队奋起抗战,特别是宋哲元29军在喜峰口、关麟征的二五师在古北口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给日军以重大的杀伤,得到国人民的热烈支援。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镇压抗日运动,阻挠前线抗战,使长城抗战遭到失败。 华北事变 1935年驻华日军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1933年驻华日军以武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后,由于战略重点转向准备对苏作战和防范英、美,其侵略方针由单纯的武力征服改变为在继续准备发动武力进攻的同时,力推行“华北自治运动”。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步骤,虽一时得逞,但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
35、一二·九运动
36、福建事变
37、两广事变
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1936年6月,两广地方实力派打出"抗日救国"的旗号,发动了两广事变,进行反蒋活动。蒋介石调集大军,准备一举进占两广,内战一触即发。由于国舆论纷纷反对内战,两广事件遂告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