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文物展之四:史前文化骨锥骨针展

中华文明主要孕育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被称为黄河第二大支流的洮河流域更为古代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曾在洮河流域中游地区岷县一带出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特征的众多文物无不向我们展示着古人类在此片区域生存与生活的诸多迹象。在史前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中,构成黄河文化前身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代表着黄河文化发展的中间环节。正是在这些灿烂辉煌的文化体系中,文字符号、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群星璀璨,这些文物背后不仅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发祥源头,还系统地展示了我国史前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轨迹。

骨质器物,常称为骨器,是指人们利用动物的角、牙、骨等材料制作的各类人工用品,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骨器的出现和使用是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主动创造性劳动成果之一。

旧石器时代骨质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发展过程,“骨质工具诞生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发展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成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并在新石器时代达到了高峰。”①

(图片来源;曲彤丽 、陈宥成 ,《再论中国的早期骨器》,《南方文物》,第20页,图一)

新石器时代,骨质工具的发展已经十分广泛,此时期的骨质工具与旧石器时期相比已有了明显的进步,主要体现为:制作骨器的材料不断丰富,如除鹿骨外,各种哺乳动物的肢骨、头骨、椎骨等都能用来制作骨质工具;骨器制作技术有了提升,大量的磨制骨器开始出现;种类形制呈现多样化,骨质工具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类、生活用品类、工艺装饰类等。总之,骨质工具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粗糙到精细及由不定型到较规范的这一发展进程。

在洮河中游岷县一带的史前时期遗址中,往往会发现一定数量的骨器,器型有骨针、骨锥、骨笄、骨签、骨臂钏及骨凿等等,这些骨器在洮河中游岷县一带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工具中占有较大比重。

(注:左图为骨纺轮、右图1、2为骨锥,3为骨笄,均为岷县占旗寺洼文化遗址出土骨器

图片来源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岷县占旗寺洼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第46页图一三改)

1.骨锥的定义

骨锥为一种钻孔工具,用于穿透兽皮等物品。器体大多为一端较宽,另一端为锥状,形态复杂多样,大小不一。

2.骨锥的发展

骨锥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但数量稀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骨锥出现数量较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新石器时代,骨锥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在数量上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加工精致程度及形态规范性不断发展;二是在骨锥穿孔,且用绳子穿孔系紧的兽皮基础上,不断向骨针演变。

3.骨锥的制作技艺

骨锥的磨制大致可分为原料制备、制作器坯、刮削修型以及打磨定型四个步骤。

骨锥的制作工艺

4.骨锥的功用

民族学记录中,骨锥的功能很多,除了缝制兽皮(穿孔),还包括编篮子、剥树皮、开贝壳、纹身等。

岷县博物馆馆藏骨锥,均为新石器时代骨质工具,加工程度不一,“因材做器”的特征显著。骨锥锥体表面皆有磨制痕迹,有的为精磨,有的为粗磨。根据形态特征,可将骨锥分为有关节骨锥和无关节骨锥。多数骨锥刃部磨尖呈锥状,锥体长短差异较大,为 8.5-20厘米不等。

从制作原料来看,主要有动物的肢骨、尺骨以及肋骨等,未出现用动物角尖部加工而成的角锥。

我馆馆藏骨锥大多出土于洮河中游岷县一带中寨镇(葩地坪遗址)和茶埠镇新石器时期中晚期的遗址(山那树扎遗址)。

岷县山那树扎遗址位置图

从出土陶器尤其是彩陶来看,岷县山那树扎遗址包含有三类文化因素,即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类型文化因素、仰韶晚期文化因素以及马家窑类型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中,主要以马家窑类型文化因素为主,“据出土遗物初步判断,山那树扎属马家窑文化,但遗留有部分仰韶中期和仰韶晚期文化因素。”②

马家窑文化时期山那树扎遗址原始先民种植以粟、黍为主的旱作物,且在较长的时间内粟、黍一直在农作物种植中占主导地位。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山那树扎聚落应是一个连续性的稳定农业社会③。而从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如大鹿、梅花鹿、牛、猪、狗、猴子等,说明了山那树扎遗址人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进行着一定的狩猎活动④。齐家文化时期,洮河中游一带的农作物有大麦、青稞、芥麦、粟以及豆类植物等,人类的植物性实物具有多样性,旱作物农业仍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但也存在采集经济⑤。

岷县博物馆馆藏骨锥,大多为这一(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出现的遗物。其功用与当时人类的生业模式,生产、生活方式等有着密切关联,骨锥主要被作为生产工具使用,一方面可用于制作原始服装,如用于缝制兽皮(穿孔),工作对象可能为皮毛在内的软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用于加工新鲜树皮,木头等,与原始旱作物农业及采集经济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岷县博物馆馆藏有关节骨锥

岷县博物馆馆藏无关节骨锥

四、骨针的分布、发展、制作工艺及用途

1.骨针的定义

骨针为一种小型骨制缝纫工具,主要用于缝合衣物,实现蔽体和御寒。总体来看,骨针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发现,新石器时代骨针已经具备锐尖、细长、穿孔的特质,与现代的金属针基本无异。

骨针各部位示意图                                              岷县山那树扎遗址出土骨针

(图片来源:左图, 温睿、朱玉、水维喜、陈禹来、《识骨辨微——骨针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与使用功能研究述评》,《文博》2023第一期,第44页图一改。右图,赵雪野、蒋超年、王山,《甘肃岷县山那树扎遗址》,《2013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第36页图改)

骨针多有长短和粗细的差别,形状、原料和制法等都大同小异,仅有极少数不见穿孔,有部分特殊用途的骨针形状呈弯曲状。完整器尺寸一般为 6—8 厘米,也有部分骨针为3厘米,也存在少数细长骨针近 20 厘米,器身直径一般在 0.15—0.3 厘米。

2.骨针的分布

骨针广泛分布于世界多地,其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钢针出现慢慢衰落,在近代,骨针仍被少数民族所使用。

就我国骨针的分布而言,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分布,旧石器时代,骨针较少,大多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南方仅有少量分布。

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海岱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地区已有骨针分布;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骨针数量大幅增加;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骨针出土数量减少。

3.制作工序与加工技术

骨针的制作大致有选料、截料、刮磨成型、加工针眼(钻孔)及抛光等工序。

a. 选料

骨针的制作原料一般选择适合的动物和骨骼部位,且这些原材料具有韧性好、硬度强等特征。如已发现的骨针多用动物肢骨劈裂磨制而成,也出现极少数是由肋骨制成的。

b.取料

主要有砸裂法和切槽裂片法两种。

骨器取料图(图片来源于河南考古公众号)

砸裂法:即直接用石器在骨料上砸出骨条。

石器砸击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切槽裂片法:先在骨体上切两道平行的凹槽,然后顺着凹槽砸出胚料。

用切槽裂片法选取骨针原料(图片来源于鼍鹏述史公众号)

c. 刮磨成型,成型方法主要有刮削法和磨制法

c1.使用刮削法对选好的骨料进行加工。

将石片垂直或倾斜于骨面,使窄长的骨料被加工成圆柱体或扁体的针身。

骨器的刮削(图片来源于鼍鹏述史公众号)

c2.使用磨制法对骨料进行细加工。

使用刮削法对骨料加工后,将骨料细磨,使之扁薄,得到外表较为粗糙的毛坯;然后利用砂岩、砺石等材料进行再次打磨,有些骨针则会用动物毛皮或某种植物,也有可能是插入细黏土中等进行整体抛光。

d. 加工针眼(钻孔)

将骨针钻孔部位的两边磨薄,使其成扁平状,然后使用坚硬的石器,诸如石尖状器、石雕刻器及石锥等工具进行钻孔。钻孔方法有单面钻、双面钻等,钻孔的运动方式有螺旋钻孔、交替钻孔和刻槽钻孔等。

4.骨针的用途

骨针的用途是相当广泛的,其功能不仅仅限于缝纫衣物,不同的形制和尺寸的骨针用途也不尽相同。“先民们最开始使用骨针缝合衣物以御寒蔽体,后来还编制渔网进行渔猎活动,少数细长、规整的骨针可能用来缝合伤口。”⑥骨针还用于鞋的制作、其他生活用品(篮筐、食物的穿线、容器、帐篷等)或装饰品⑦。

五、岷县博物馆馆藏骨针

岷县博物馆馆藏骨针,长度在4-6厘米之间,有粗短和细长之分,均为圆柱状体,器体匀称,针尖锋锐,皆通体磨光,有针孔。我馆馆藏骨针出土于洮河中游岷县一带的杏林遗址(梅川镇杏林村),该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遗址包括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一齐家文化一寺洼文化三个文化发展阶段,但最主要的遗迹遗物都具有齐家文化的特征。

齐家文化时期洮河中游岷县一带处于原始旱作物农业及采集经济的生产生活状态,杏林遗址出土的骨针长短不一,粗细各异,不同形态的骨针具体功用也有差异。这些骨针用于缝合衣物以御寒蔽体外,也可能用于采集经济的生产生活中,更甚者可用于其他用途。

岷县博物馆馆藏骨针

六、结语

岷县博物馆馆藏骨锥、骨针多数出土于洮河流域岷县一带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铜器时代早期的史前文化遗址中。一方面,这些骨器的出现对于居于此地的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样这些骨器也为史前黄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较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史前人类文明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更是黄河文化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物。另一方面,骨器的研究对于当时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组织结构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认知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①蔡克中:《先秦工具发展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第40页。

②③胡中亚:《甘肃山那树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2页、第46页。

④国家文物局:《岷县山那树扎遗址》,《201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35页。

⑤李启明,杨晓燕等:《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遗址人牙结石中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植物性食物》,《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4期,第486页。

⑥李明珠:《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骨针初探》,《东方收藏》,第25页。

⑦温睿,朱玉等:《识骨辨微——骨针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与使用功能研究述评》,《文博》,2023年第一期,第48页。

THE END
0.第2章舞蹈的含义:基本概念但是,舞蹈真正的定义必须认识到史前人类的确跳舞;实际上,舞蹈还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今天了解到的那样,那是舞蹈的祖先。著名的戏剧历史学家谢尔顿·彻内指出了舞蹈作为古代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性: 人人都跳舞。原始民族在完成了能让他们得到物质必需品、食物和住的一些活动之后,首先出现的就是舞蹈,这是最早的情感宣泄,也是各种艺 jvzquC41yy}/lrfpuj{/exr1r172g=h;54
1.史前艺术简介史前艺术美术特征介绍定义: 史前艺术,是指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一般来说,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种类: 雕塑、绘画、彩陶、音乐、舞蹈、诗歌和神话。 题材: 主要是原始人自身和原始人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动物。 美学特征: 既是实用艺术,又饱含审美意识,处于“审美与非审美因素的混合状态”。jvzq<84yyy463vjkuj{/exr1jvsm1;5342?338746;9/j}rn
2.良渚文化概念(精选5篇)《考古学通论》中指出“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期也被称为史前时代,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又分为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露天遗址),新石器时期遗址包含有聚落遗址、洞穴遗址和丘贝遗址。所以,史前聚落遗址主要指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目前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98;:10qyon
3.巫山龙骨坡遗址:东亚人类的祖先史前文化的原点被誉为“东亚人类摇篮”的龙骨坡遗址,出土了东亚地区迄今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也是迄今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发现,是近40年来东亚史前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人类起源与旧石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龙骨坡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的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西南坡,1996年jvzquC41yy}/ezhd0eun1qtv14633663/3=06?6228=`rl3jvor
4.《C程序设计》(第四版)习题辅导错误汇集同理,r与n这两个变量也是毫无必要的,因为代码根本就不需要这两个值改变,pow(1+0.1,(double)10)的值和pow(1+r,n)完全一样。所以定义r与n这两个变量纯属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是糊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写法。 或问,pow(1+r,n)写起来不是比 pow( 1 + 0.1 ,(double)10)更简洁么?不然。常量就是常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6<7;B:241gsvrhng1jfvjnnu1736<>3:28
5.科技时代的人类寿命:与2500年前预言的神奇交汇与深层启示这个跨越千年的数字巧合,给作为技术人的我们什么启示? 重新定义技术目标 我们开发健康科技的目标,不应只是延长统计上的寿命数字,而应该是: 延长健康寿命(健康预期寿命) 提升生命质量 维护晚年尊严 个人实践建议 利用技术,但不依赖技术:使用健康设备监测,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康习惯 jvzquC41dnuh0lxfp0tfv8jkfqrpphkqqv5bt}neng5eg}fknu527=:9;7:6
6.千锦娱乐18元最新版本更新内容app下载软件安装手机版春天最让你烦躁的一点是什么? 特朗普吹牛日入20亿关税被揭穿 复活史前灭绝物种,恐狼/猛犸象/剑齿虎/渡渡鸟,世界上第一家反灭绝公司克鲁索生物科学雄心勃勃的计划 网友拍到因日食出现的恶魔之角 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简历已从三河市政府网站撤下 这事儿|至少30多家媒体锐批后,三河“店招禁用红蓝黑”等来处理结果 女jvzq<84o0e€5e>~0kplp1Jwvkerf1<>329>90Qyo
7.专家观点丨品牌定义新论反复论证,觉得“品牌整合论”有关定义,可能范围过分宽泛,给人以大而无当的感觉。似乎品牌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品牌虽是战略层面的问题,这从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凯文·莱恩·凯勒、大卫·艾克等品牌专家的研究中都可以得到确认。特别是大卫·艾克,强调今天与未来的品牌管理,已经从战术走向了战略。过去的jvzq<84yyy4ctjsf0|pv0niw0et0497612:288h7959:c;>242751yfig0nuo
8.网络HTTP初相识telnet遗失对主机的连接史前时期 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了 ARPA 网 创世纪 URI:即统一资源标识符,作为互联网上资源的唯一身份; 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超文本文档; HTTP:即超文本传输协议,用来传输超文本。 HTTP/0.9 这一时期的 HTTP 被定义为 0.9 版,结构比较简单,为了便于服务器和客户端处理,它也采用了纯文本格式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5678@821cxuklqg1fkucrqu13996;>578
9.Ferguson:PoliticsoftheMind:MarxismandMentalDistress【例如,米契尔以拉冈的方式论道:「正是父权制的特定性质(假定史前时代弒父是常态),定义了人类历史上男女的相对位置。」科利尔讽刺地回应说:争取妇女平等、同志权利、堕胎自主权和社区托儿所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主要敌人是一个早已死去的先祖,搞不好实际上从未存在,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战略。】第四章 《以疯为常》: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45>64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