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民国文献编辑室(档案编辑室)
出版一览
秉承“传承文明、服务学术”的出版宗旨,2021年民国文献编辑室(档案编辑室)累积出版图书近50种,图书1300余册,并继续致力于整理与出版民国时期各类珍稀典籍文献与档案资料,积极关注社科领域学术前沿,与各图书馆、档案馆和其他文献收藏机构密切合作,在相关学术机构和知名学者的指导与支持下,推出《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五辑 兴亚院调查》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代博览会资料汇编》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民国时期大学校刊汇编》等“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兹将诸项工作简要总结,以期为社会和学界提供更加优秀的出版成果。
一、重点项目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采取个人踏访、官方扶持、设立机构等各类手段,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军事、社会、文化、民俗等诸多方面。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原始文献,客观上为从事晚清民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地方史及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宝贵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又散藏于各藏书机构,如想要充分利用,势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整合。
近两年,我社陆续整理出版了一系列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如《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200册,另总目、附录、索引1册)及《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全250册,另总目、索引1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目前已推出第一、二辑200册,另总目6册)等,收到了良好的学术评价和社会效益。“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作为我社民国文献出版中极其重要的选题系列, 2019以来推出《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一至四辑,今年推出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兴亚院调查(全六十册)》,蕴含着大量对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社会、经济、城市、农村、教育等极有价值的一手史料。
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和数字化”成果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成果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五辑 兴亚院调查(全六十册)
编著者:李晓明 主编
定价:39000元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的第五辑,内容为兴亚院调查,共 60 册,收录文献 274种。兴亚院调查资料此前未经整理,此次为首次系统刊布。
1938 年成立的兴亚院是日本内阁设立的专门负责处理侵华事宜的机构,总部设在东京,在中国根据所负责调查区域的不同,主要分为兴亚院华北联络部(包括青岛出张所及下属青岛都市计画事务所)、华中联络部(包括华中调查机关联合会、华中建设资料整备委员会)、蒙疆联络部、厦门联络部等,共同开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态调查”,包括中国工业调查、重要国防资源调查、流通关系调查、社会调查等。这些文献此次整理刊出,对于研究日本最高统治集团的对华决策和侵华史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附:已出版“近代日本对华调查资料”系列书目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一辑 满铁调查月报(全一百册)
2019年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二辑 经济调查(全五十册)
2019年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三辑 贸易调查(全六十册)
2019年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第四辑 农业调查(全一百四十册)
2020年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全200册)
2016年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总目、索引、附录
2016年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全250册)
2017年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续编:总目、索引
201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第一辑(全100册,总目3册)
2016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满铁剪报”类编:第二辑(全100册,总目3册)
2017年
11
中国省别全志(全50册)
2015年
12
现代中国之记录——中国报刊情报集(1924—1931)(全89册)
2015年
二、专题史料
专题史料一直是民国文献编辑室(档案编辑室)出版的大类,尤其是在2011年后“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我社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共出版了400余种民国时期专题史料,总计12000余册,收录民国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照片、日记手札、红色文献等各类珍稀文献近20000种。2021年新出版成果十余项,涵盖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研究领域,兹列如下:
民国时期漫画杂志汇编(全三十二册)
编著者:上海图书馆 编
黄显功,樊兆鸣,陈果嘉 主編
定价:28800元
漫画是中国近现代美术中的重要画种,其社会传播之广、影响力之大、受众面之多,是其他绘画形式不能与之相比肩的。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漫画是外来文化的产物,滥觞于清末,成熟于民国时期,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关系密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漫画的创作与传播离不开新兴媒体报刊的发行。我国漫画的发表从早期依附于报刊的零星刊登,到专业漫画杂志的出版,漫画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日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漫画杂志纷纷涌现,形成一股出版热潮。民国时期的众多报刊定期或不定期地辟有漫画作品专栏,漫画杂志的问世,更是不仅以其专业性丰富了中国美术杂志的多样性,还以其新闻性、批判性和幽默性特色,使其在艺术性之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价值,是折射时代面貌的重要媒体。本书选录京沪两地所藏部分较有代表性的漫画杂志69种,既可作为研究民国时期漫画史的基本素材,又可通过它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
民国时期大学校刊汇编(全一〇〇册)
编著者:李强 辑
定价:80000元
大学校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有公文、布告、会议录、文牍摘要、校闻(学校新闻)、论著、文艺等栏目,记录了高校建设、迁移和发展的过程,以及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大学校史编纂的重要档案。本书系统收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朝阳大学、华北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岭南大学、北洋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华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六十余所高校的校刊近百种,为首次对民国时期大学校刊进行集中整理。
近代国学文献汇编(第三辑)(全三十册)
编著者:桑兵 关晓红 编
定价:24000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国学文献汇编与编年史编纂”阶段性成果(17ZDA202)
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学科建设经费专项出版资助
近代国学文献汇编(第四辑)(全二十册)
编著者:桑兵 关晓红 编
定价:16000元
近代以来,有关“国学”的讨论甚嚣尘上,现在对国学的认识相当模糊。为厘清近代国学发展的脉络,呈现近代以来国学发展状况,策划出版“近代国学文献资料汇编”系列,第三辑搜集整理、收录近代以来国学期刊近百种,内容上包括标名国学的期刊、国学机构编写的期刊及报纸上的国学专刊。第四辑收录近代以来国学期刊近百种,内容包括:一、 接续第三辑内容,标名为国学的期刊、国学机构出版的其他名目的期刊。二、 期刊中的国学专号两种,为《北强月刊》(国学专号)和《燕大月刊》(国学专号)。三、 国学院所、国学院系的概况、学规、纪念刊、院刊、校刊、校友会资料等。这些期刊一直是国学论战的主要阵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学发展的趋势。近代以来国学期刊的整理及出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近代国学问题的研究,为近代学术史、思想史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近代博览会资料汇编(全三十册)
编著者:马敏 郑成林 编
定价:24000元
近代以来,中国就积极参加世界博览会,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主办各种劝业会和奖进会,种类多样,因此留下了大量的报告、档案、游记和媒体报道等资料,为研究近代中国经济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本书着重遴选了一批未刊的各类资料近200种。这些资料涵括中国参加域外的博览会的筹备文献、展品目录、总结报告,中国主办各类博览会的说明书、目录、调查书,以及民众游览博览会的文字记录和留言观感。另外,除了工商制品类博览会,文教艺术和交通防空等专题博览会也留下了大量的原始文献,这些展览会规模大小不一,但均体现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状况,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参考。
中国近代医疗卫生资料三编(全三十册)
编著者:余新忠 主编
定价:24000元
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普及、新式医院的建立、大学医学院的创设,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本书共收录这一时期有关医疗卫生的文献百余种,分卫生行政、医疗机构建设、公共卫生知识、医疗期刊四类。卫生行政包括民国时期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工作报告、报告表、工作计划纲要等,还包括民间医疗组织研究机构的工作年报及工作纪要;医疗机构建设包括医院、医学院、制药厂、药房的报告、周年纪念刊及工作计划等;公共卫生知识,主要是在中西医交汇的过程中,对卫生观念的理解这背景下一些官方或半官方或个人所写的普及性的小册子,这些书籍利于医疗观念的普及。医疗期刊收录包括《上海卫生》等卫生行政机构、医疗机构的期刊。这些资料提供了近代医疗卫生研究的最一手的材料,推动学者对近代以来医疗卫生条件建设的概况、发展状况的了解,深化近代医疗社会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工业史论著选辑(全五十册)
编著者:李玉 主编 李有福,苗润雨 副主编
定价:40000元
本书收录有关中国近代工业史方面的著述100余种。这些文献大体可分为三类:1.有关工业领域的调查资料与报告,其中,既有全国性、地区性的,也有按行业划分的;2.有关工业领域的理论著述,其中,既包括工业史、工业化等方面的论著,也包括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作品;3.有关工业细分领域的著作,涉及纺织、化工、钢铁、冶金、电子及日化、食品工业等领域。这些文献不仅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多角度地展现了蕴含其中的结构特质、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工业史、经济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清华周刊(全八十册)
编著者:清华大学图书馆 辑
定价:60000元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续编(全四十册)
编著者:杜学元 主编
定价:28000元
本书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汇编》的续编,全书编为四十册,收录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图书79种,期刊十种。计有社会教育、民众教育、公民教育、国民教育等方面。涉及了社会教育统计资料、调查报告、实施概况、法律法规、学术专著等内容。
这些文献起于一九一六年,止于一九四八年,其辉煌时期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尤其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抗战后几年的教育复原时期。本书搜集和整理的社会教育史料绝大部分是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教育同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教育救国的生动体现。
近代女性教育文献丛刊(全三十册)
编著者:杜学元 主编
定价:24000元
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受到教育制度、传统文化、民主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留下了大量有关女性教育的历史资料。本书选取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和刊物110余种,内容分为5部分,1为女性教育专著;2为女性教育机构;3为女性教育专刊;4为女性教育教材;5为女性教育教辅。所收资料从多个方面展示了晚清及民国时期女性教育的情况,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改革和教育研究提供了借鉴。
近代警政史料汇编(全六十册)
编著者:齐午月 王晓 选编
定价:48000元
本书收录晚清至民国间警政相关史料156种,分为:(一)警察制度,包括警察法规、建警方案、警察人事、警政沿革等方面;(二)警察团体、会议、统计资料,涉及中华警察学术研究社、浙江省警察协会、青岛市警察共济社等机构团体,各地警政会议,以及全国和北京、山西、重庆、四川等多地的警政统计报告、图表、年鉴等;(三)警察教育,包括警务学堂、警官学校、警察训练所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概况、校刊、纪念刊、同学录等,以及晚清至民国间一些有代表性的讲义、教材及参考资料;(四)地方警政,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台湾等多地的工作概况、业务报告、工作纪要、特刊年刊等,全面反映晚清至民国时期各级政府组织下包括治安行政、刑事司法、户口人事、市容交通、卫生消防等各项警政运行的实态。本书绝大多数资料为首次影印出版,并收录了大量调查统计数据,可为警察史、法律史、社会史、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一手基础资料。
民国时期儿童期刊汇编(全八十册)
编著者:王志庚 朱自强 编
定价:64000元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呼吁重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开始形成,许多贴近儿童生活、迎合儿童需求的刊物大量出现。本书将民国时期出版的《儿童世界》《好朋友》《中国儿童》《儿童半月刊》《新少年》《少年周报》《求生之路》《北宁儿童周刊》等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汇集整理出版。期刊中蕴含的大量珍贵史料不仅为专致儿童文学史的学者及机构提供史料支撑,同时也为梳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脉络提供借鉴。
民国时期旅游文献续编(全三十册)
编著者:贾鸿雁 主编
定价:24000元
旅游的要素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游记、旅游指南、名胜古迹志和旅游学著作在内旅游文献,是当时社会百态的一种记录,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现代旅游业和旅游研究开端发轫的状态,对于民国社会研究和旅游史、城市史、人文地理等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二〇一九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民国时期旅游文献汇编》,选取民国时期出版的旅游文献一百三十余种,全书编为四十八册。现编辑出版续编,选取民国时期(一九一二—一九四九)编撰出版的旅游文献一百〇八种,编排顺序先旅游指南,次名胜古迹志,次导游、次国内游记,次域外游记。每部分以出版时间排序。 我们挖掘整理民国时期旅游文献资料,以供研究之需,愿以此为我们国家当代旅游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三、档案资料
档案一直是历史学研究的必备史料,也是民国文献编辑室(档案编辑室)重点整理出版的领域。2021年民国文献编辑室与各研究机构、档案馆等单位通力合作,出版相关资料多部,具体如下:
中国现代史档案资料汇编(全九十册)
编著者: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 选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整理
定价:72000元
本书原名《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是上世纪 50 年代编纂的大型档案资料集,由时隶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南京史料整理处组织编选。该书分为四辑,系统整理了从五四运动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档案资料,构成了条理分明的“辑—类目—项目—条目”的目录体系,大多数为一手档案资料,少量为报刊资料,内容不局限于民国政治史,还系统汇辑了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工农学生运动等方面的档案。该书作为编纂较早的大型档案资料集,有超过一半的档案未被后来出版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收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料较少被研究者所利用,如“中国与帝俄的关系”“兵役舞弊与虐待壮丁”“(国民党的)官僚贪污与政治腐败”,以及战时青年训导团档案等,因此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于 1959 年曾少量油印并内部发行,此次为首次公开影印出版,全 90 册,总目单册另行。
近代史所藏李景铭档案(全五十册)
编著者:马忠文 主编
定价:40000元
李景铭(1879—1950),字石芝,号嗛斋主人、适园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光绪三十年恩科进士,后入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曾充财政研究所议员、清理财政总核。宣统二年,以度支部司员充政府特派员,出席资政院会议。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秘书、财赋司司长、全国印花税处总办、修改税则委员会副主任、太平洋会议财政专门委员、关税调查处主任等职。1921年,曾代表财政部派赴美参加太平洋会议,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财政专家和官员。1937年平津沦陷后一度出任伪北京市政府社会局局长。本书是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李景铭档案的集中整理,主体为李景铭之《太平洋日记》和《嗛斋日记》,时间跨度为1921—1945年,前后连续达24年,记录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之始末、北洋政府及伪政权财政金融状况等重要史料。其他还包括文稿及试卷、家书、家谱、师友书札等。这批第一手资料的刊行,将有助于推动北洋政府时期历史以及抗战时期伪政权统治下华北地区历史状况的深入研究。
二战时期西南太平洋战区日本战俘讯问档案汇编(全30册)
编著者: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 编
定价:21000元
该书基本内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机构对日军及平民战俘的讯问记录。审讯的时间跨度为1942年至1945年,主导机构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部翻译处,对象为二战西南太平洋战区被俘的日军中下级军官及当地劳工,涉及事件的时间跨度为1937年至1945年。讯问记录遵循相对固定的结构,基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战俘的个人信息和军事履历;战俘所在部队及战俘熟知的其他部队的组建历史、组织架构、兵力分布、武器装备、物资补给、疾患医疗、军官名单等;日军部队的部署与调动情况以及战俘所参与或熟知的军事任务;各型武器装备的技术细节(报告结尾处附图示);日占区的地形交通、防御工事、基础设施、军工企业、培训学校等;日占区的盟军战俘情况;盟军的海空袭击对日军造成的损失;日军的士气及盟军的战事宣传对日军的影响;审讯人员对战俘陈述可信程度的判断及是否再审的建议。这些讯问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深化和推进对二战历史的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日本战犯审判文献征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6KZD012)项目成果
“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成果
二战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全十八册)
编著者:马静 主编
定价:10800元
二战日军细菌战研究是日本侵华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选编自国家图书馆海外征集的有关日军细菌战的英文档案文献,主要内容包括:(1)日军策划或实施的细菌战攻击;(2)日军针对战俘的暴行及进行细菌试验的情况;(3)日军进行的人体试验报告;(4)对日军细菌武器及细菌战的调查;(5)对日军细菌战相关人员的讯问;(6)附录。为方便读者利用查阅,每组档案均编制详细提要,集为一册另行出版。本书为研究二战日军细菌战罪行、二战历史以及战后国际关系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伪满洲国联合协议会记录档案(全三十册)
编著者:谢群 主编
定价:22500元
伪满时期地方文献是长春市图书馆特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伪满时期各政府机关所出版的刊物占有一定比例,文献语种以日文为主,兼有少量中文、满文。本书从中选出80种伪满协和会相关档案资料,主要以“全国”联合协议会记录为主,各地方联合协议会记录为辅,兼有协和会相关图书。伪满协和会资料的整理,本书尚属首次,是研究伪满洲国史、日本侵华史及近代中日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编著者:赤峰市档案馆 编
定价:2700元
赤峰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赤峰县公署档案7087卷,近90000件,本书从中精选300余件影印出版。这部分档案系统记录了民国时期赤峰地区行政、军事、司法、涉外、贸易、财政、金融、赋税、文教、农垦、边务、牧场、工矿、林业等方面情况,是研究民国时期赤峰乃至内蒙古地区地方史的重要资料,对民国史、地方史研究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即记录某一地区知识的文献,是研究地方史、区域史以及民国史的重要参考。今年我室共出版5种地方文献,涉及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浙江、广西等地区。地方文献作为文化富矿,有待我们继续着力加大整理与开发力度。
云南丛书续编(全一百五十册)
编著者:云南省文史研究馆 编
定价:100000元
《云南丛书续编》主要收录1911至1949年间成书(稿)或出版的记载滇事之书和滇人所著之书,以记载滇事之书为重点,共收录文献500余种,成书150册,按现代学科体系,分为(一)哲学宗教,(二)社会学,(三)政治,(四)法律,(五)军事,(六)经济,(七)文化教育,(八)语言文字,(九)文学,(十)艺术,(十一)历史,(十二)地理,(十三)自然科学及医学,(十四)图书目录十四个大类,这些文献较好地反映了民国时期云南文献的主要面貌和文化学术水平,是对民国时期云南文献的首次全面系统整理。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 成果
“革命文献和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
[民国]浙江续通志稿(全五十二册)
编著者:沈曾植等纂;浙江图书馆编;
徐晓军 张群 于浩整理
定价:40000元
民国《浙江续通志稿》自1914年,由浙江省通志局开始编纂,嘉兴沈曾植任总纂,专门筹建了编纂班子,钱塘吴庆坻任总阅,秀水金蓉镜为纂修,永嘉徐定超为提調,并于各县设采访若干人,专事采集资料。这部方志还集合了朱祖谋、章梫、王国维、朱福清、陶葆廉、刘承幹等知名浙籍学者。惜后来数百册清稿与征访稿散落各地几经流转,大部分资料藏于浙江图书馆,部分散见于上海图书馆、嘉兴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志稿在纲目上虽沿用清雍正《浙江通志》体例,设疆域、建置、山川、形胜、城池、学校、公署等门,又富有时代特色,新增地方自治、海防、谘议局等门类,记述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间浙江省事,涵盖浙江地方研究的方方面面,所编志稿学术价值极高,形成的调查资料实属研究近代浙江的第一手资料,是反映近代浙江风土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更是传承浙江本土文化研究的重要范本。
黑龙江省政府公报(全五十册)
编著者:高文华 主编
定价:40000.00元
本书辑录晚清民国时期东北地区重要的公报两种——《黑龙江公报》(1913—1928)与《黑龙江省政府公报》(1929—1931)。其中,民国初年出版的《黑龙江公报》,由黑龙江省公署政务厅出版,自1913年5月出版至19 28年2月。自1929年3月起改名为《黑龙江省政府公报》,由省政府秘书处出版,至1931年11月终刊。这三种公报系统刊载了民国时期黑龙江省政府的各种命令、公牍、法规、会议记录等,是研究黑龙江地方历史、东北开发史、中国边疆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黑龙江省政府公报》当前散藏于各馆,缺漏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其使用的效率。黑龙江省图书馆在“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支持下,从全国范围内进行补配,使之较为完备,以为研究者服务。
广西省政府公报(全九十一册)
编著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编
定价:72000元
供稿 | 王锦锦 编辑 | 田秀丽
监制 | 隋阳
审核 | 弘文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