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伟大也要有人懂——纪念《呐喊》出版一百周年莫言唱片马伯庸朱自清谢有顺张怡微文学作品流行音乐专辑vertheainbow张韶涵专辑

北京|此心如动——《碧岩录今释》大家谈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雍和宫壹中心B座1层雍和书庭

嘉宾:胡赳赳(作家)、赵野(诗人)

《碧岩录》被称为“宗门第一书”。今人读《碧岩录》,如坠云雾,颇畏烦难。诗人赵野邀同道胡赳赳一起为碧岩录作一百首唱和之诗,形成《碧岩录今释》。该书运用了100则公案原典,胡赳赳从现代文明的角度进行阐发、浚通,将禅宗最具形而上的智慧予以梳理、解析,以便接引学人。周六下午,我们邀请胡赳赳和赵野一起来谈谈《碧岩录》。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建投书局

在王苏辛新作《再见,星群》一书中,与你我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生活在相似的生活环境,或从事相似的职业的年轻人,独自漂泊,蓬勃生长,将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自我融为一体,从行走与思考中一遍一遍感受日常、感受大地——他们,正在去往辽阔之地。所有的前行,都在告别之后。11月4日下午,作家李宏伟、王苏辛,评论家季亚娅、贺嘉钰将会做客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分享《再见,星群》中的告别与前行的故事。

北京|狭小的生活岛屿,我们到底飞去哪儿?——谈《四合如意》《哀眠》中哀乐青年的行路与归处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珍(作家)、张怡微(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张怡微新世情短篇小说集《哀眠》,通过描摹普通市民的生计变迁与情感抉择,探索普通市民的家庭意义与生存坐标。11月4日下午,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作家文珍,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北京新闻广播《编辑部的故事》主持人李雷做客SKP-S,一起聊聊哀乐青年的行路与归处。

北京|名侦探会为生计发愁吗?

地点: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DT51三楼RENDEZ-VOUS

嘉宾:陆秋槎(推理作家、科幻作家)、呼延云(推理作家)、女巫(推理小说译者)

即使是不看侦探小说的人,也能准确地说出侦探的工作内容,但我们很少思考一个问题:侦探们,会为生计发愁吗?10月28日,作家陆秋槎、呼延云和侦探小说译者女巫,将一起从新书《悲悼》开始,聊聊虚构和现实的侦探故事。

北京|影像的叛逆:在艺术与哲学之间

地点: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商店二层佳作书局

嘉宾:董树宝(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伴随着董树宝新作《影像的叛逆:法国当代哲学的艺术之思》的出版,本次活动,我们邀请汪民安、姜宇辉和董树宝三位学者展开对话。以柏拉图主义的影像与哲学之争作为滥觞,福柯怎样梳理不同时代的知识型,评论马奈、委拉斯凯兹、马格利特等画家?德勒兹怎样开展对理念和影像的反思?德里达为何用幽灵性形容影像与技术?鲍德里亚怎样通过迪士尼乐园的案例区分真实与超真实?三位学者将沿着这条法国当代哲学的思想之流,解读“拟像”如何作为中介连接起艺术和哲学。

北京|1990-2020,三个女性的三十年——《雪春秋》新书沙龙北京场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层单向空间

嘉宾:郑在欢(作家)、季亚娅(《十月》杂志执行主编)、邵艺辉(编剧、导演)

在小说《雪春秋》中,郑在欢通过大雪、春蓝、秋荣三位女性三十年的成长之路,她们真实的生活与工作场景、切身的肢体经验与内心感受,展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面对的童年伤痛、家庭困境,以及寻找自我、探索幸福之路的艰辛。11月4日,郑在欢将和《十月》杂志执行主辑季亚娅,编剧、导演邵艺辉和青年评论家、诗人李壮做客单向空间·大悦城店,一起聊聊书里的三位女性以及她们的成长之路,聊聊从1990年代到2020年代,女性如何讲述。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RENDEZ-VOUS

嘉宾:周晓枫(作家)、杨庆祥(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菁(《青年文学》主编)、海飞(小说家、编剧)、杨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王松(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

从《麻雀》到《惊蛰》,再从《薄冰》到热播的《梅花红桃》,著名编剧、作家海飞及其构建的“海飞谍战世界”一次又一次地带领观众领略了谍战的精彩和刺激。近几年,海飞又倾注心力打造了“古装谍战”之“锦衣英雄”系列,继《风尘里》和《江南役》之后,无数粉丝读者翘首企盼的该系列扛鼎之作《昆仑海》,已于近日出版。11月4日晚,海飞与著名作家周晓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杨庆祥,《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杨健,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松一同做客SKP-S,畅谈文学与影视,畅谈谍战世界的风云诡谲。

北京|伟大也要有人懂——《呐喊》出版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地点: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北京鲁迅博物馆内鲁迅书店

嘉宾:阎晶明(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黄乔生(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吴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姜异新(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孔令燕(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楼单向空间

嘉宾: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徐庆平(徐悲鸿纪念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

帧帧画现繁华景,由画入宋,观览宋代。《宋式艺术生活》经由七个篇章展示宋人的生活万象,以画观宋,人间有味,感知宋代的烟火气与文人气。艺术的影响总是恒久,现代人的生活里亦有宋式留痕。这种共通的风雅也会跨越地域,在西方同样有其光彩。11月5日,单向空间联合上海文艺出版社开展《宋式艺术生活》新书分享会。中国美术馆专家邵晓峰教授、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教授、青年作家周婉京,与读者一同走进宋代。

上海|走近史学大家的学问人生

地点: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3楼融书房

嘉宾: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明扬(媒体人、作家、书评人)

吕思勉、陈寅恪、陈垣、钱穆四位被称为“史学四大家”,以这四位为代表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研究者是一批非常独特的学人。这些史学大家们在时势剧变之下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和学术生涯?又创造出什么样的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百年史学又有着什么样的辉煌业绩与曲折走向?在今天,我们沿着这些史学大家的足迹,应该怎样探索与追求“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思考过去、现在与未来?周五晚,陆家嘴读书会邀请到《学随世转》作者、著名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先生和资深媒体人、作家、书评人张明扬先生,与我们一起聊聊二十世纪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再现这些百年史学大家的学术与人生。

上海|《体面人生》新书发布会:虚假的体面——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围城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

嘉宾:黄昱宁(作家、翻译家、出版人)、小白(作家)、毛尖(作家、影评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都市生活总是看起来光彩焕然,却又满是让人难以忍受的虚假。黄昱宁的新作《体面人生》,就写出了其中种种感受。11月4日,我们邀请鲁迅文学奖得主小白,作家、影评人毛尖,“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和《体面人生》作者黄昱宁,一起在朵云书院·旗舰店和读者朋友们聊聊文学和生活。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朱文颖(作家、艺术策展人)、张缘(出版人)

渺小的个人与复杂的社会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与社会的互动会如何影响文学创作?社会的变迁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有多大?11月4日,我们邀请中短篇小说集《寂静与逍遥》一书的作者之一——作家朱文颖,以及这本书的策划编辑张缘,将以“不确定世界的理性与抒情”为题,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与时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上海|海派文化与百年学府

地点:杨浦区长海路366号杨浦区图书馆二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张国伟(媒体人、复旦校史研究者)

上海的学府在上海城市演进过程中诞生、发展、壮大。无论从地理环境、校园建筑、学生来源、教师人设、课程设置、教学语言和规章制度等方面,众多高校都具有鲜明的海派特征。在上海开埠180周年到来之际,“何以上海”系列举办第八讲,邀请资深媒体人、复旦校史研究者张国伟以圣约翰、南洋、复旦、沪江和同济等大学为例,剖析个案,指出这些大学海派特征的来源与发展,从而了解这些具有海派特征的大学后来影响海派文化走向的路径与原因。

上海|中国手工纸探微——“纸言片语”书籍设计展配套活动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7-03研讨室(红厅)

嘉宾:陈刚(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赵汝轩(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

中国造纸术经历了约2000年的历史发展,原料从麻、皮发展到以竹为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多样性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11月4日下午,上海图书馆将联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国手工纸探微——“纸言片语”书籍设计展配套活动”。本次活动基于大量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图文资料和纸样显微分析彩图,形象解读中国手工造纸工艺、纸质特点与纤维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对于上述关系的认知,探索古纸工艺的奥秘。活动还将通过纸张实物观摩、纤维显微观察等互动体验方式,使大家领略传统手工纸的精妙。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一楼研修室

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又一部神秘小说《风的内侧,或关于海洛与勒安得耳的小说》,来源于古希腊神话,帕维奇进行了重新演绎。周六下午,我们邀请该书译者、出版人曹元勇与作家、评论人btr一起聊聊这部神秘的小说。

上海|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海洋出发的中世纪欧洲

地点: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图书馆正门四楼多功能厅

主讲人: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传统的历史叙述大都是从陆地出发,朱明教授将结合其自身独特的游历,讲述海洋视角下的中世纪欧洲,而落脚点则是作为文明结晶的城市。从受近东文化影响的地中海城市,到与美洲有往来的大西洋城市,这些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如何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该讲座将具体而详实地进行介绍,试图讲述一部海洋视角下的文明史。

上海|漫游云梦泽的43条小径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近十年间,作家舒飞廉以每月自武汉回乡闭关的方式,为生活重新加入了大别山之西、江汉平原东北部的邮票大小乡园。他以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农四村祖居作为身体位移与思维通达的原点,一边漫游深描、一边思考观照时代浪潮里的田野——当下结集为由43篇文章组成的《云梦泽唉》。取自楚剧“悲迓腔”的“唉”字,或是对当地真实发生的追怀咏叹,或是祈求新生的召唤祭语,或是对科技时代乡园何去何从的真挚提问。一个靠苦读“卷”出乡村、变身城市知识分子的成年人,还能回到乡野长期生活吗?是在此避世隐逸,还是“亲在”有为?11月4日下午,舒飞廉将携新书《云梦泽唉》做客思南读书会,与作家黄德海、张定浩、高盛元座谈漫游云梦泽的43条独特路径。

地点:黄浦区长乐路398号朵云书院·戏剧店

嘉宾: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陈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子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精神译丛”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专注于引进当代世界一流思想家的作品,尤其选择读者期盼已久的学术经典加以迻译,在汉语的国土展望世界,致力于当代精神生活的反思、重建与再生产。11月4日下午,我们将邀请“精神译丛”的主创团队与译者代表来到朵云书院·戏剧店,共同揭秘“精神译丛”的策划初衷与制作内幕,并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的西学经典阅读与理解。

地点:静安区江宁路699号MOHO商场B1层神兽之间Poor Theater区域

今年是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逝世二十周年。他的著作《东方学》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学术领域和公共领域做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时不可绕过的必读书目。站在今时今日重返萨义德,重新理解世界,我们可以从《萨义德传》开始。周六下午,我们邀请文艺评论家王晓渔以及出版编辑、《萨义德传》译者伽禾来到神兽之间,与大家一起读这本《萨义德传》。

上海|“精神译丛”与我们时代的思想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K11购物艺术中心B3层无央公园

嘉宾:陈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祁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等

自“精神译丛”系列面世以来,丛书将当代思想中最有力量和价值、并为国内学界和读者期待已久的经典作品,不断加以译介,聚沙成塔,蔚为大观。如今也引起了中国知识界与思想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1月5日,“精神译丛”与我们时代的思想研讨会,在无央公园(chi K11美术馆)进行,20多位重要学者将进一步讨论“精神译丛”丛书的思想译介与传播。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我拒绝成为天才鹦鹉》是美国作家本·勒纳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他透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构建的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档案。勒纳的小说描绘了哪些典型的当代“精神症状”?这部自传体小说是如何包纳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辩论和心理学维度为这部小说注入了怎样的叙事动力?勒纳写作的独特风格如何展现……11月5日,我们邀请到本书译者冯洁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作家Btr,带领我们一同进入一场充满洞察和启示的文学漫游。

上海|在你我之间,文学能改变什么?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01号上海古籍书店二楼

大家对朱自清应该都不陌生,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尤其是在古典文学的研究上。他在八十年前出版的《经典常谈》,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部经典的传统文化入门书籍。在这部经典之外,关于文学的现实价值、学习诗歌的门径等问题,朱自清先生也写了许多文章。诗人、作家张定浩就将这些文章编成了《你我的文学》一书,希望可以呈现朱自清先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11月5日,我们邀请到张定浩以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焄,从这本书出发,一起来看看:在你我之间,文学究竟能改变些什么?

上海|福德与智慧——以《了凡四训》为例

地点:松江区广富林路3088弄7号楼朵云书院

主讲人: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了凡四训》系晚明著名学者袁了凡的传世名著,以作者一生行善积德而改变命运的经历,见证传统文化德福一致的理念。11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雷泉将来到朵云书院·广富林店,从福报与德行、福慧与中道等角度,深度解读《了凡四训》。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收获》文学杂志青年编辑吴越的文学访谈集《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是一本真诚敞开的小书,通过讲述作家们的故事,来触碰每一个人“将如何成为自己”的普遍困境。在本次分享会上,吴越将与自己的授业师长张新颖教授、钟红明副主编和好友李伟长一起,从文学编辑从业者的角度,聊聊那些令人心神颤动的“文学降临的时刻”。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研讨室7-03

嘉宾:孙国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高伯樵(乐评人、译者)、毕禕(上海广播电视台编导、乐评人)

当代巴赫研究泰斗全新力作,新书《巴赫的音乐宇宙:作曲家和他的作品》解读了伟大作曲家巴赫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作品,关注作品中体现的总体设计思路,揭示作曲中的全复调思维与和声的隐秘,展现巴赫音乐创作的多样性、创新性,追寻巴赫作为作曲家的发展路线,指引读者全景式观察大师音乐遗产。11月5日下午,我们特别邀请了孙国忠、高伯樵和译者毕禕,与大家共同探讨巴赫的音乐宇宙。

上海|重塑现代汉语与当代故事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颜歌《平乐县志》新书分享会上海站。《平乐县志》是颜歌“平乐镇系列”终曲。从《五月女王》到《我们家》,颜歌从平乐镇的南街写到西街,再到《平乐县志》的东街。颜歌用这部作品,补全了平乐镇文学世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也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留下“一个自己的版本”。这个秋季,颜歌回到故土,11月5日,她将来到上海,带着新书《平乐县志》和张定浩、盛韵以及吴越碰面,一起聊聊如何重塑现代汉语与当代故事。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882号东华大学第四教学大楼102室

主讲人:ALEX(插画师)

从职场打工人到自由插画师,这一路走来ALEX是如何不断打怪升级的?11月7日,我们和ALEX一起走进东华大学校园,邀请热爱插画的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创意的形成,聊聊插画和商业。ALEX将从插画师如何修炼个人风格,如何完成插画的命题作文以及板绘插画的文艺复兴这三个方面出发,分享对设计和插画的洞察。

广州|莫言、《蛙》与诺贝尔文学奖——读《蛙》

地点: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学而优书店2楼

主讲人: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地点:宝安区海府路1号华侨城欢乐港湾东岸L1-021钟书阁

主讲人:周颖琪(科普作家)

“车墩墩”听起来像是一个查无此地的怪名字,但它其实是一个位于上海松江区与闵行区交界处的小镇——车墩。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硕士、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狂热观鸟爱好者小周周颖琪,从上海旧城区搬到了这里,火车通勤,周末遛弯,看云看鸟,观人观事。春夏秋冬,四季流转,无法带走的自然被小周编织进文字和图像中,汇集成一本富有“野趣”的观察手记——《车墩墩野事记》。或许你想知道,是什么契机让小周“入坑”观鸟?如何在城市观鸟,通过观鸟了解和融入社区?为什么要放弃便利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到“又野又俗”的车墩镇?从观鸟到观世间万物,小周又如何收获个人成长?11月5日,周颖琪将在钟书阁书店与大家分享她的独家观鸟经验、自然观察心得和在车墩的春夏秋冬。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在穆涛笔下,中国历史知识如花树一般枝繁叶茂,充满生机活力。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根本认识非常透辟,他偏爱清正之气。他对于中国现代新文学和新文化的价值观无疑具有纠偏作用。11月3日晚,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穆涛、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政、文学评论家韩松刚和文学出版人王燕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读者们聊聊历史中妙趣横生的人文瞬间。

南京|汗青:惊异的早晨

地点:栖霞区杉湖东路9号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负二楼可一文学馆

主讲人:汗青(诗人、高校教师)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主讲人:马伯庸(作家)

这两年,马伯庸把人越写越“小”了。他有心去写那些暗藏于历史缝隙中的小人物,他们一生平凡,和我们一样,汲汲一生,想要的,也不过是一段平淡幸福、衣食无忧的人生。11月4日下午,我们邀请到了作家马伯庸做客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大家聊聊他笔下的这些小人物,以及他们反照出的人性之美与时代弧光。

杭州|今天我们怎样看《红楼梦》的大旨谈情

地点:西湖区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主讲人: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红楼梦》的“主旨”是什么?常听人说:“很难一言以蔽之。”其实,曹雪芹在书的第一回就开宗明义道:“大旨谈情。”《红楼梦》有两大主题,一个是“情”,一个是“政”。本周六下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教授将应邀在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为大家带来主题讲座“今天我们怎样看《红楼梦》的大旨谈情”。在陆兴华教授所著的《论人类世艺术》中,他提出“用人类世的全行星场景替换当代艺术原有的全球化语境”的建议,而万书元教授在《鲍德里亚的艺术哲学》中,将其艺术哲学的关键词提炼为宿命与诱惑,或者说是作为宿命的诱惑。11月5日下午,万书元与陆兴华将在单向空间·良渚大谷仓店举办两本新书的发布会,与王鸿生教授、孙周兴教授、王国伟教授及编审鲍静静一起展开对谈,探讨人类世这一新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和哲学。

杭州|面对财富,我们不要悲观——《钱的第四维II:财富素养常识》新书沙龙杭州场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单向空间1F

嘉宾:许骥(财经专栏作家)、陈静芳(金融八卦女博主)、倪叔(自媒体人)、夏之南(新榜研究院院长、内容运营总监)、老蓝(作家、影视出品人)

要摆脱悲观情绪的笼罩,需要的是回归常识。人们都以为常识很容易获得,但实际上当我们谈论常识的时候,谈论的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常识。只有具备财富素养常识,才能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经济周期的阳光。11月4日下午,许骥将偕同好友陈静芳、倪叔、夏之南和老蓝一起做客单向空间·乐堤港店,聊一聊“面对财富,我们不要悲观”。

杭州|出走与归来

地点:余杭区玉鸟路12号良渚文化村文化艺术中心1幢103大屋顶书馆

嘉宾:颜歌(作家)、桑格格(作家)

颜歌《平乐县志》新书分享会杭州站。颜歌近年定居在英国的一个小城诺里奇,是联合国教科文认可的文学之城。她离开故乡四川郫县十几年了,但故乡的模样总是浮现在脑海。11月4日下午,我们邀请颜歌和作家桑格格一起聊聊出走与归来的话题。

杭州|人类世的艺术与哲学对谈会

地点:余杭区良渚街道玉鸟流苏苑1-101-1单向空间

嘉宾:王鸿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万书元(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周兴(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陆兴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艺术已经变成了某种自命不凡的东西,带着妄图超越世界的意志,想赋予事物一种特殊的、崇高的形式。”当艺术变成对于精神技能的一场争论,它还能不能继续成为人类逃避庸常的出口?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单向空间1F

嘉宾:水姐(“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陈欣文(媒体人)

《苏东坡万有应用商店》就关注于苏东坡的更新能力,将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与智慧研发成99个日常 App,以现代思维解读苏轼。11月5日下午,该书作者水姐、资深媒体人陈欣文将作客单向空间·乐堤港店,聊一聊苏东坡的更新迭代能力,以及苏东坡与杭州的独特缘分。

杭州|诗写旅行之美——《微光万里》新书发布会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嘉宾:林祺(诗人)、潘维(诗人)

11月5日,林祺带着诗歌摄影集《微光万里》将做客纯真年代书吧,一同到来的还有著名诗人潘维、浙江FM93交通之声资深主播孙婧和林祺的众多朋友们。本次诗歌分享活动,我们想邀请现场的朋友们共同参与,我们一同读诗,一同分享自己与诗歌、与美景相遇之时,那一抹闪烁的微光。

杭州|谁的冥府:志怪小说中所见的冥府建构

地点: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学图书馆317室

主讲人:黄晓峰(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编辑)

一般认为,冥府起源于东汉后期,中古以后,冥界及冥府的观念深入人心,其形态、结构与冥府起源时的社会思想资源的冲撞融汇有很大的关系。彼时,道教兴起,佛教进入中国,都参与了冥府的建构过程,对儒家传统的幽冥观念形成很大冲击,民间信仰中对幽冥世界的基本认识则整合了以上互相歧异、矛盾的思想资源,形成冥府的基本稳定的结构,并一直延续到明清。

地点:武侯区玉洁巷8号附12号退步集旧书房

主讲人:梁中和(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

《认识你自己:从古希腊到当代的哲学史考察》用15个篇章汇集了国际众多哲学研究者的前沿论文,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经院哲学和启蒙时期,再到现象学和当代分析哲学,以广阔的时间跨度探讨了这一主题。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认识你自己”这个命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它对哲学、文学以及艺术创作来说,为何一直如此重要。本周六晚,我们邀请四川大学哲学系梁中和教授做客退步集旧书房,带领大家一起研读这本论文集,一起认识自己。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 park商业街区1F方所·书塔外

主讲人:周于旸(作家)

《招摇过海》是青年作家周于旸的最新小说集。八则故事,八场逃离,在现实的洪流和魔幻的水泽间,盘桓的叙事与诗意的想象编织一场又一场醒不来的梦。本周六,欢迎来到小说的世界,品味周于旸轻盈的文字和奇特的故事,乘上想象力的翅膀,在不同时空之间来回穿梭;聆听周于旸这位青年写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对写作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文学之于每个人生命的意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史学四大家的人生际遇1983年,著名史学家严耕望提出了陈垣、吕思勉、陈寅恪和钱穆为“史学四大家”的概念,这一说法已被学界和坊间广泛接受。这四人同处于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他们前承传统文化遗绪,后沐现代教育新风,特定的成长环境加时代背景,使他们成为特定历史时期史学研究的高峰,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中国文人精神的光辉。同时由于个人性格和境遇不同,人生际遇䢛异jvzquC41yy}/onnrkct/ew477nrh999
1.诗致中国近代史学四大家(陈寅恪钱穆吕思勉陈垣)诗致中国近代史学四大家(陈寅恪|钱穆|吕思勉|陈垣)(2021年10月21日) 作者:赵梅阳 时间:2021年10月21日 1983年,严耕望提出了“史学四大家”的概念,分别为陈垣、吕思勉、陈寅恪和钱穆,代表了民国史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陈垣【3070】——风骨长存 作者:赵梅阳 jvzquC41yy}/lrfpuj{/exr1r1j5f@<26gied>
2.学界泰斗陈寅恪陈寅恪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是“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 王维国 赵元任 梁启超 清华四大国学导师 1925年清华学校成立国学研 究院,请来四大导师坐镇。第一位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主要领导者梁启超,第三位是“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而第四位,便jvzquC41yy}/onnrkct/ew472x4h;{
3.世界现代十大历史学家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有哪些世界历史学家排名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14、陈垣 陈垣(1jvzquC41yy}/ojniqq4dqv4vqr553;:330nuou
4.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十大史学家班固与司马迁并称“班马”,“汉赋四大家”之一。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班固是史学大家班彪的长子,幼年聪慧好学,受父亲影响对史学抱有极大兴趣,班彪逝世,班固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撰写《汉书》。 建初七年,《汉书》基本完成。还有一部分“志”、“表”是他死后由其妹班昭和马 jvzquC41yy}/onnrkct/ew479so:t@w
5.《钱氏名人录》(近现代人物)‍钱穆:国学传承的一代宗师钱穆毕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他坚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在西方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探寻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他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主张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jvzquC41yy}/onnrkct/ew47d6|lkuz
6.吕钱陈三位历史学大家比较之浅谈吕思勉:‌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的史学名家,‌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中国史学四大家”jvzquC41ddy/tnipgv4dp8yjtgge/=>29;;8;66/30nuou
7.吕思勉:史学大师为何“诋毁”岳飞文史《白话本国史》问世前,国内学者多受西方史学影响,以琐屑考证为能事,吕思勉逆潮流而动,主张融会贯通,由此开启“新史学”一脉。严耕望曾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29855285d69928533;:7872>/j}rn
8.讲座|张耕华、虞云国:史学大师吕思勉为何曾受学界冷落|吕思勉讲中国历史学家严耕望曾有著名的“史学四大家”之说:“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此论一出,即被广为传扬,可谓深入人心。然而在一般读者乃至学林中人看来,吕思勉的声名却远不及陈垣、陈寅恪、钱穆三家显赫。为何会出现这样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7:/96/525eql2kjtlr|tf449>42?3ujvsm
9.史学概观,自《通史》出然友人赠一册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中国通史》,盛情难却,怕读史的我也静静地读起历史来。读罢此书,方知我过往所知之历史,不过是教科书的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真正的历史比教科书精彩得多。 作者吕思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历史所探求的是‘为理而非事’ jvzquC41pg}t0piwhg4ff~3ep1~jcxgcq1viqwj1eqtugwy0cuvyAri?6:6
10.西南联大通识课(套装全七册)电子书下载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冯友兰(1895—1990),中国著名哲学家,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jvzquC41yy}/zrfqnkvbp7hqo1v04;>8269/j}rn
11.中国十大历史学家排行榜钱穆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展开】 TOP 7 TOP8.范晔(南宋) 职业:史学家、文学家、官员 605 推荐理由:范晔出生于398年,是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其博览群书,善为文章,能隶书,jvzquC41ygh/rqg3454dqv4tgp}v1‚npizobppqk1xzull{49:?20qyon
12.雷海宗:清华史学的“失踪者”1978年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厌烦了左翼史学的宣传,开始面向民国寻找精神资源,正好看到了陈寅恪的身影,陈寅恪、钱穆作为“出土文物”被重新发现了,陈寅恪、钱穆、陈垣、吕思勉也有统一的称号——民国史学四大家。风水轮流转,不知不觉间时代风尚由“新宋学”轮转到了“新汉学”,民国年间具有朴学功底的老先生开始吃香。 jvzquC41yy}/v|npij{b0xwi0et0kwkq13635883649/j}r
13.现代学林点将录(完整版)按:顾颉刚揭示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为现代史学的重大发明,但他受晚清今文经学熏染较深,倾向于将此现象归因于“托古”与“造伪”;而杨氏《导论》的要旨,则是自神话学立场,将古史的“层累”现象归因于神话的演变分化。童书业将杨著收入《古史辨》第七册上编,并评论:“顾颉刚先生以后,集‘疑古’的古jvzquC41yy}/fxzdcp4dqv4itq{q1}trke526<8473?0A|yctvC229
14.《中国近代史——国民阅读经典[精品]》最新章节他的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门史领域都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著名史学家严耕望先生就说过,“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本书是先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应邀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jvzquC41o0€icwl{wg4dqv4fgvgjn86342774:Dr4?716:;9yy}/3>
15.冯玉荣|“授受源流”:《清史稿》医者传的编纂与医史的承启书写余云岫甚至直接提出现代的医史学,是以系统的方式,科学的法则,把医学进化和演进的历程,纲举目张地研究出来,和医学史作医家传记的自有不同。陈邦贤的医学史有一点进步,把历代医药制度叙述在内,可以窥见政治设施与医学的关系,但也只能称为从前的医学史,不能称为医史学。医史学就是现代的医学史,从前的医学史只能当作jvzq<84lfu4dc|x0ep5yull1zurx1;5442<0v;5442<25h:6348697xjvor
16.吕思勉[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著名史学家严耕望: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4]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①中国通史的写作,到迄今为止,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最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须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82;85718657@;7;a?74?;892=/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