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理论自测题道(第三套含答案)专栏好文搜笔杆子写材料的家园公文写作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A.陈云

B.邓小平

C.叶剑英

D.李先念

4.毛泽东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正确选项:C.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孙中山

D.宋庆龄

5.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正确选项:B.

A.茂林事变

B.皖南事变

C.皖南惨案

D.平江惨案

6.以下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①四渡赤水②飞夺泸定桥③巧渡金沙江④过草地⑤翻雪山⑥到达陕北⑦强渡大渡河正确选项:C.

A.①②③④⑤⑦⑥

B.①⑦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⑦②⑤④⑥

D.⑦②①③⑤③⑥

A.《论解放区战场》

B.《论统一战线》

C.《论联合政府》

D.《关于修改党章的决定》

8.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中国的抗日战争逐渐转入战略()阶段。正确选项:C.

A.防御

B.反攻

C.相持

D.进攻

9.三大改造中,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正确选项:A.

A.自愿互利

B.互助合作

C.稳步前进

D.积极引导

10.邓小平讲,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从性质上来讲,中国的改革是()。正确选项: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

C.以资本主义为导向

D.对细枝末节的修补

A.统一战线

B.多党合作

C.工农联盟

D.各革命阶级联合

12.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正确选项:C.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复辟

B.西方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渗透

C.利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苏共政权性质的改变

13.()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正确选项:B.

A.1941

B.1942

C.1943

D.1944

14.1925年12月1月,毛泽东发表(),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成为《毛泽东选集》(第1卷)的开篇之作。正确选项:C.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新民主主义论》

15.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回答了()问题正确选项: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唐天际

B.周志坚

C.杨成武

D.方升普

17.193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被派往苏联,向共产国际交涉“军事、政治、经济、技术人才”等问题。正确选项:B.

A.王稼祥

B.任弼时

C.周恩来

D.刘亚楼

1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的发展思想。正确选项:A.

A.以人民为中心

B.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

C.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D.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

19.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正确选项:C.

A.拨乱反正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1998年夏,()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伟大胜利。正确选项:D.

A.珠江和嫩江

B.长江和黄河

C.长江和珠江

D.长江、嫩江和松花江

2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正确选项:D.

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A.旧民主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23.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正确选项:C.

A.江苏华西村

B.河南南街村

C.安徽小岗村

D.山西大寨村

24.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正确选项:A.

A.原子弹

B.氢弹

C.导弹

D.中子弹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6.20世纪90年代,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时,中国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经济合作四项原则。正确选项:A.

A.形式多样

B.礼尚往来

C.合作共赢

D.经贸优先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文艺为人民服务》

C.《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D.《文艺为工农阶级服务》

28.1935年1月召开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确选项:D.

A.洛川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29.中国的改革从()开始,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决策。正确选项:A.

A.农村

B.城市

C.经济领域

D.政治体制

30.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共举行过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唯一一次未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而以中央局作为中央临时领导机构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正确选项:A.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3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正确选项: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2.1987年9月,()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从无偿、无期限、无流动变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改革的序幕。正确选项:C.

A.海南

B.广州

C.深圳

D.厦门

33.标志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初步成果的会议是()。正确选项:D.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34.“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这一命题是在()报告中正式提出的。正确选项:D.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A.《农业税条例》

B.《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

C.《农业税征收办法规定》

D.《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

3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正确选项:A.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37.2001年,我国加入(),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确选项:B.

A.世界卫生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国际货币组织

38.()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正确选项:D.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五大

39.中共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正确选项:B.

A.思想观念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40.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时期。正确选项:D.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全民族抗日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41.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正确选项:A.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政治与经济的统一

A.“三讲”

B.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C.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D.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4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是()。正确选项: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44.1946年7月中旬到8月下旬,华中野战军主力在()、谭震林的指挥下,在苏中解放区取得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实行内线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正确选项:B.

A.陈毅

B.粟裕

C.李先念

D.贺龙

45.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多名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各部门担任过重要职务。其中,()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正确选项:C.

A.李大钊

B.谭平山

C.毛泽东

D.林祖涵

46.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历史事件是()。正确选项:C.

A.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1923年10月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举行

C.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1924年5月黄埔军校建立

47.()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正确选项:B.

A.晋察冀

B.晋冀豫

C.冀鲁豫

D.晋西北

A.《中共中央为实现国共合作宣言》

B.《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为实现全民抗战宣言》

D.《中共中央为公布全民抗战宣言》

A.邯长战役

B.忻口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A.《关于巩固党的决议》

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历史问题的决议》

D.《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

5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正确选项:B.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52.中共()根据全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在深刻分析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确选项:B.

A.十四大

B.十六大

C.十五大

D.十三大

53.()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并颁布实施。正确选项:C.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6年

5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正确选项:D.

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55.195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组建以()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确选项:B.

A.朱德

B.彭德怀

C.洪学智

D.陈赓

5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正确选项:A.

A.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香港、澳门回归

D.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7.美国总统()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正确选项:D.

A.罗斯福

B.杜鲁门

C.卡特

D.里根

58.1942年年底,毛泽东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方针作了系统阐述。他指出:“(),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正确选项:B.

A.自力更生,保障供给

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5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就中国如何应对当时国际形势提出的战略方针是()。正确选项:A.

A.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B.冷静观察、稳住阵脚、不断前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C.冷静观察、稳住阵脚、互利共赢、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D.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顶住压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60.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西方社会结构的改变,形成了两大阶级,分别是()。正确选项:D.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B.商人和工人

C.贵族和工人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61.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在克服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正确选项:B.

A.生产自救运动

B.大生产运动

C.勤俭节约运动

D.拥军优属运动

A.魏拯民

B.杨靖宇

C.周保中

D.李兆麟

6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而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战略目标层次的是()。正确选项:A.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6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正确选项:A.

A.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香港、澳门回归

D.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5.标志着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正确选项:C.

A.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美国独立运动

6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时期。正确选项:D.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全民族抗日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A.周恩来

B.毛泽东

C.瞿秋白

D.陈独秀

68.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价值先进、(),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正确选项:A.

A.思想解放

B.创新发展

C.改革开放

D.深化改革

A.叶成焕

B.赵崇德

C.孙保平

D.陈锦秀

70.明确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的,是()。正确选项:C.

A.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B.1971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

C.中共十二大报告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二、多选题(共10题)

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曾采取了“四马分肥”的赎买方式,“四马分肥”是指()。正确选项: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方红利

2.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和()一直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正确选项:AC.

A.多边贸易体制

B.自由贸易区建设

C.区域贸易安排

D.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3.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正确选项:AB.

A.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C.我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阶段

D.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的体制机制。正确选项:ABD.

A.国土空间开发

B.资源节约利用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生态环境保护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C.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

D.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社会层面价值要求的是()。正确选项:ABD.

A.自由

B.平等

C.民主

D.公正

A.和平

B.统一

C.民主

D.团结

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正确选项:ABC.

A.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先进的制度基础

D.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9.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的方针。正确选项:ABD.

A.保护优先

B.节约优先

C.发展优先

D.自然恢复为主

10.邓小平提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表述准确的是()。正确选项:ABC.

A.这是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结论

B.破除了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的困扰

C.对于当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D.邓小平视察中国北方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判断题(共10题)

1.大革命失败后,全国范围的革命形势转入低潮。正确选项:A.

A.对

B.错

2.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未曾预料到的大收获,是乡镇企业的崛起。正确选项:A.

A.对

B.错

3.全国性抗日战争初期,确山县竹沟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所在地,被誉为中原抗战的摇篮和“小延安”。正确选项:A.

A.对

B.错

A.对

B.错

5.早在1953年党中央就作出了关于节制生育的政策性文件,赞成适当节制生育。正确选项:A.

A.对

B.错

6.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正确选项:A.

A.对

B.错

7.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社会发展推动力提出。正确选项:B.

A.对

B.错

8.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正确选项:B.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四、填空题(共10题)

1.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___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

2.“四个自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参考答案:道路自信】

4.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写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______、面向未来。”【参考答案:面向世界】

6.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______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参考答案:北坡】

8.1985年春,我国的撤社建乡(镇)工作完成,实行了近27年______制度至此不复存在。【参考答案:人民公社】

9.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______为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参考答案:中国精神】

1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______的初步形成。【参考答案:毛泽东思想】

THE END
0.党史、新中国史应知应会(一)A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D 具备历史的理由 7.191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B)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邓中夏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D)。A 1921年6月1号 jvzquC41yy}/onnrkct/ew45it~xx:j
1.世界近现代史阶段划分、主干知识及阶段特征2.经济史观(新史观):(1)世界近代史(1500年左右—20世纪初)(2)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经济史观认为,世界近代史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二)主要线索: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核心主线)2.主义马克思传播,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2586516<72:;29a725:7875=60|mvon
2.湖南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中外设计史)一、工业革命和现代设计史的开端 (一)工业革命和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原因,威廉·莫里斯的思想和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特点。 (二)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新艺术运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二、现代设计运动 (一)德国工业联盟 jvzquC41ctz/j~yd0gjv0ls1r3761‚zz1813B554;536;>90jznn
3.2022下半年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与答案分享!2022下半年自考考试已经结束了,自考考试成绩也已经出来了,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还可以参加2023年自考考试,为了帮助大家能够顺利通过2023年自考考试,我将会在本文中分享2022下半年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与答案!以供考生们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25分 jvzquC41yy}/gxq0ep5ccxpcq1€l/€~y146359:37;:3493jvor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校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 (二)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jvzquC41umh/zz0gf{/ew4kphu039=313=647mvo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jvzquC41ocxyk|r0zc{u0niw0et0kwkq13685885324ivv
6.世界近代史现代史开始结束的时间事件理由解答一 举报 现在普遍认为世界近代史是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现代史开端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世界便有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2) 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fejdglhc97k9h;63c;g8:=75h7844:=50jznn
7.中国近现代史论文汇总十篇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开设以来,各高校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教学模式。目前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5;13=3jvor
8.时间轴(韩国现代史)书评一)二战以前1811 洪景来之乱:李氏朝鲜首次农民起义1875 “云扬号事件” →1876 《江华条约》: 朝鲜开始开放门户(韩国视为近代史的开端)1884 甲申政变(金玉均) →1885 《中日天津条约》: 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1)鉴于当时日本的军事力量尚非清军之敌,日本内阁便决定暂时维持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8;:5>81
9.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展演与价值旨归“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起源于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使自身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还标志着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开端。jvzquC41yy}/os3qti4dp8|uz{5{v}142842A4v42842A66a4=:5?=0jvs
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五反运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重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Ch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1.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新的社会阶级。 2.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工人阶级也称无产阶级。工 jvzquC41dnuh0lxfp0tfv8Jfycxe39791cxuklqg1fkucrqu13884A<;;3
11.李今:重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方法文史后来随着史料史实的更多发现,他越来越坚信现代文学史的开端应该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后期,并将这一认识写入他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虽然不少学者并不认同,但严老师又撰写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详加阐论。这次编辑全集,先生不仅打破时间顺序,将其收入第1卷《考辨集》,而且排在第一篇。后在访谈jvzquC41koghg7hjkpgxtrygt0ipo7hp1p704974129358h6646176845:764=3jvor
12.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0)新浪教育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新式学堂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都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有很大区别,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都成为重要的专业人才jvzquC41gf{/ursc0eun0ls1mcuzcw4422?.2@24:1714<734472a:50ujznn
13.初三历史书易错易混知识点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4.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1840—1842鸦片战争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lk{okjslknotjr4e;3>39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