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春秋假还能走出怎样的空间,还有待更多的探索。
春秋假,顾名思义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中小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
今年9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这意味着,各地已筹划多时的春秋假或将加速落地。
紧接着,截至10月9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发布春秋假文件,这个教育大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全省覆盖。同期广东广州、广东佛山、湖北利川等地区也先后落地了春秋假期。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提出在全国设立“春秋假”的建议,呼吁各地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确保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家长能在放假期间陪伴孩子……
浙江省的春秋假探索,其实要追溯到20年之前。
杭州自2004年起,在每年4月底实施中小学春假试点。
据近日央视晚间新闻,杭州市蒋筑英学校的春托班,接收了60多位学生。
今年9月开学初,浙江多个教育部门、学校已在学期日历上标明了秋假日期。
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
具体看下浙江11地市春秋假安排:
01 杭州
2025年杭州秋假:
02 宁波
春秋假各3天,与法定节假日、双休日等相衔接,学校可利用其中1天与学校组织的春秋游、运动会、劳动周等活动相衔接。原则上春假安排在“五一”假期前3天,秋假安排在秋季学期的期中前后。2025年秋假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
03 温州
温州各县(市、区)形成统一意见,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至九年级实施春秋假(九年级放秋假,不放春假),今年秋假定在11月17-19日。
04 湖州
经前期统筹安排,湖州各区县形成统一意见,义务教育阶段一年级至九年级实施春秋假(九年级放秋假,不放春假),今年秋假定在11月12-14日。
05 嘉兴
06 金华
金华市区: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兰溪市:3天,11月12-16日(含15-16日周末)
东阳市: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义乌市: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永康市: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浦江县: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武义县: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磐安县:3天,11月21-25日(含22-23日周末)
07 衢州
08 舟山
秋假暂定为11月19日—21日
09 台州
结合气候特点和中小学教学规律,春秋假一般安排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期中前后(即4—5月、10—11月间)。春假、秋假分别安排3天,可与法定节假日、双休日等相连,也可与学校组织的春秋游、运动会、劳动周等活动相衔接。具体由各县(市、区)(含台州湾新区)结合实际合理调整设置。
10 丽水
11 绍兴
从2025学年起开始实施,春假、秋假原则上各安排3天。秋假可安排在秋季学期期中前后(11月份),春假可安排在春季学期清明节前后,也可与学校组织的春秋游、运动会、劳动周等活动相衔接。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李斌在此前对媒体指出,浙江中小学春秋假不仅有十余个部门联合保障推行,且尊重区域差异和学段差异,由各市、县(市、区)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弹性安排方案。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指出,学习不光在课堂,应该让孩子拥有多样性的学习机会,春秋假就是让学习空间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行方式。
他强调,浙江通过多部门保障且因地制宜的春秋假实施方式,有利于中小学生在春秋假期间回归自然、进入社会,实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
“春假源于20世纪的农事传统。”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渠长根曾分析指出,春假不仅保留了体会节气、历法、农业生产等传统文化的意蕴,也有增进亲情友情、促进家庭建设、赋予学生自由的意义。
此前相关部门曾先后出台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例如2020年,教育部在答复相关建议时指出,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若干文件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在《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提出在全国设立“春秋假”的建议,呼吁各地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确保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家长能在放假期间陪伴孩子。
“对于家长确实无法陪伴的学生,我们将提供春假托管服务。”杭州市临平区第一小学党委书记龚国建表示,根据杭州市完善春假实施的相关要求,教师们精心设计阅读、手工、体育等活动,让学生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假期。
据了解,除学校自主组织托管服务,杭州市也有部分城区结合实际,以学校划片组团或通过少年宫开展托管服务。
除浙江外。其他省市,也已出现了不少探索,例如:
湖北利川:春假与清明假期相连开展配套活动
今年3月,湖北恩施利川市明确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与清明节假期相连。
广东佛山:全市中小学生放5天春秋假。
今年8月9日,广东佛山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将在新学年于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春秋假试点,秋假3天、春假2天,合计5天。
广东广州:强调不搞“一刀切”。
广州市教育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州市对于中小学设置春秋假持审慎和开放的态度。目前,广州市并未在全市层面统一强制或广泛推行春秋假制度,也未明确表示鼓励或反对,而是强调不搞“一刀切”,支持各区、各学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相比于中小学,北京部分高校已经在春秋假的探索上走在了前面,例如:
对于春秋假的逐步落地,不少家长表示欢迎,指出中小学设立春秋假,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
但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维度,所牵连的就不只是学校与学生。
2024年,有杭州家长在浙江省“民呼我为”平台上发文,建议取消杭州市主城区学生的春秋假,话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
在这位家长看来:“双职工多孩的家庭,孩子们放秋假,那么孩子父母单位是否也能同时放秋假。如果孩子放假在家,父母在上班,孩子在家的安全问题谁来确保?
春秋假为何落地难?储朝晖分析,主要在于:“我们各个地方都感到学业比较紧张,第二个原因是放春秋假涉及到家长,涉及到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觉得比较麻烦。”
这也为春秋假期的相应配套带来了新的要求。
怎么办?
对于春秋假期间确实无法照顾学生的部分家庭,参照暑期托管的成熟做法,以片区或教育集团为单位集中设置校内托管点。春秋假托管不收取托管服务费,学生用餐据实收费,收费标准应提前公示并告知家长。
《通知》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全力统筹各部门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围绕有效利用春秋假假期,创新工作举措,努力将春秋假假期打造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黄金期”。
要尽力免费开放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社区功能场所及设施等各类社会资源,方便学生在春秋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
要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将带薪年休假执行情况作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引导家长利用春秋假陪伴孩子亲近自然、增长见识,领略山川秀美,感受风土人情,家校社联动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平也表示:“我们把春假放在清明节假期的后两天,给学生家庭提供出游的机会。”
“我们还要求各学校提前与社区志愿服务部门沟通对接,开展适合中小学的系列活动,解决家长对学生放春假的一些困扰。”
再比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今年年初宣布,于4月7日至13日放春假。
为了配合此次春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还围绕5个研学主题板块策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具体为思想启迪、学海拾珠、科创探索、悦动心灵、国际视野五个板块,种类齐全。
比如学海拾珠,这是学业方面的活动,具体活动包括:国创赛菁英赋能训练营、沉浸式艺术体验、职业生涯引航训练营、科技赋能校企合作创新实践、职业规划培训讲座、贯通学生转段考试冲刺班、春假就业春蕾计划……
这个板块希望有意愿的学生在假期期间学习新知识,阅读书籍,参与线上课程,不断充电,让假期成为提升自我的黄金时期。
还有科创探索相关活动,包括:首都科技创新探访计划、科技梦想实践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与学校科研成果观览、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参观、校园天文观测夜、走进开放实验室、学科竞赛实战之旅、学术启新论坛……
这个板块希望学生跟着课题组调研、打卡博物馆、探访科技园区,边玩边学。
今9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中,特别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其中涉及中小学探索设置春秋假、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鼓励举办和引进国内外体育赛事等,旨在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持续扩大服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