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帝国兴衰史:印度发展简史(上)

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河,印度河流域也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因此成为国名。因波斯人而传入希腊,希腊人遂以印度西部的这条河流指称整个印度地区,他们又将Hindu或Indu讹变为Indus。此后Indus成了西方语言对印度河的通用名称。中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后,又依波斯语称印度为Hindustan(印度斯坦),意思是“印度人生活的地方”或“印度国”,将印度教徒称为Hindus。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后,称印度教为Hinduism,称印度为India。印度在梵文中又有月亮的意思,因此,印度又称“月亮之国”。

01

古印度时期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知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2600-公元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相当成熟的情况下,由于不明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古代印度由奥族、荼卢毗人及雅利安人三大族先后殖民,并形成其思想与文化,前两者形成印度“非正统文化”,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进行长达数百年的征服战争,他们将土著居民称为达刹或达斯奴,进行了大肆驱逐和杀戮,最后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雅利安靠武力后来居上,但是雅利安人的文化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被征服的部族,他们在吸收土著文明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保持自己的血缘纽带,以保证自己的经济政治特权。

由此产生了新的文化体系,成为古典印度文化的新起源。约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产生了婆罗门教,其经典是《吠陀》。吠陀经典即指四吠陀——黎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耶柔吠陀(Yajui Veda)、阿达瓦吠陀(Atharva Veda),加上梵书(Brahmana)和奥义书(Upanishad)又称六吠陀。吠陀文化反映当时印度人日常生活的写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02

印度种姓制度起源

种姓制度的形成: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和向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种姓制度的形成,在《梨俱吠陀》(印度诗歌集)的普鲁沙赞歌中是这样反映的: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转化成四种不同的种姓:“他的咀(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啰惹尼亚,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脚生出首陀罗。”据此,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开始形成。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沦为最低贱的种姓首陀罗,而征服者雅利安人随阶级的分化,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种姓。为了维护种姓制度而编纂了《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对古印度种姓制度从多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以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利益,实行种姓歧视和分离,具体如下:

职业方面:规定婆罗门教授圣典、主持祭祀等;刹帝利保护人民;吠舍经商、畜牧、耕耘;首陀罗服侍其他种姓。高级种姓生计困难时可从事低级种姓职业,但严禁低级种姓从事高级种姓职业,同时对各残民种姓的职业也有明确限定。

婚姻方面:再生族初次结婚娶同种姓女子,再娶依种姓顺序优先择配。首陀罗只能娶首陀罗女子,不同种姓娶妻范围不同。高级种姓娶低级种姓女为“顺婚”但会堕落,低级种姓男子严禁娶高级种姓女子,否则受体刑,且婚礼仪式因种姓而异。

宗教方面:仅头三个种姓可参加宗教活动成为再生族,首陀罗被严禁享有该权利。再生人种姓之间在净法入门式的时间、宗教活动的衣着、标志和净身等方面也有细微差别。

法律权利方面:法官讯问时对不同种姓的要求不同,作伪证的处罚也有差异,婆罗门处罚相对轻,后三个种姓除罚金还会流放。低种姓辱骂高种姓处罚重,高种姓辱骂低种姓处罚轻,对低种姓刑法处置残酷。

民事方面:婆罗门娶不同种姓妇女且各有子时,财产分配向婆罗门妇女之子倾斜;再生族儿子生于同种姓妇女时,在优先分配给长子后再平均分配遗产。

其他方面:与堕姓人交往会导致自身堕姓,贱民被视为最污秽不洁,在居住、生活用具、活动范围等方面有严格限制,与高种姓同席会受严惩。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下。

03

十六国时期

公元前6-前4世纪,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家)的历史时期称为列国时代,按佛教典籍的记载共计有16个国家,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恒河平原,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简称十六大国或十六雄国。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

04

孔雀王朝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在大流士一世之后侵入印度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出身于刹帝利(一说首陀罗)种姓的月护王(旃陀罗笈多),约公元前324或前321年自立为王,率军攻打难陀王朝都城华氏城(今比哈尔邦巴特那),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组建了一支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水兵、象队和后勤部队号称60万人的常备军,为建立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奠定基础,因其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孔雀王朝(公元前325年到约公元前187年),也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征服了羯陵伽,完成印度半岛的统一,将帝国带入了极盛时代。

孔雀王朝时,印度沙门文化逐渐衰落下去,而婆罗门文化则逐渐重新占优势,并日益在印度人的行为处世、伦理观念、价值评判上取得正统地位。与此相应,印度妇女地位所独有的某些特点也于此时基本形成,印度父系文化观念的强化始于此时。此时婆罗门立法家们对妇女所制定的清规戒律明确化、具体化,包括有很多法律内容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于这一时期最后成书,各种《往世书》《法经》以及婆罗门教最重要的法典《摩奴法论》也编定于这一时期。

孔雀王朝时期印度民族众多,构成复杂。主要有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等。

佛教的创立:一般认为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

05

贵霜帝国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源于东欧的游牧民族)的侵略尤其广泛。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前130年,月氏人南下征服大夏,把大夏分给五个部族,每个部族有一个酋长,称为翕侯。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国,丘就却打败安息,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克什米尔地区,后定都为高附(今喀布尔),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丘就却死后,其子阎膏珍(65~75年)继位,又南下进兵印度,占领了恒河上游地区。之后迦腻色伽一世(约78~102年)继位,他是贵霜帝国最著名的君主。又南征印度,将都城迁至犍陀罗地区的富楼沙(即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使这一地区成为帝国的统治中心。贵霜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贵霜帝国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帝国、安息并列。

THE END
0.麒麟だいすけ对《欧洲现代史》的笔记(1)读过 欧洲现代史 书名: 欧洲现代史 作者: [美]约翰·梅里曼 副标题: 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页数: 117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602年 一群投资者创办了一家私营贸易公司,即荷兰东印度公司。 1603年 詹姆斯一世(1566—1625)继承了他的表亲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英格兰王位。作为苏格兰国王詹姆jvzquC41dqul0mtwdct/exr1rguqnn4992;75<61cptpvjykqp538@544;70
1.印度简史——一篇文章了解印度的来龙去脉在19世纪以前,由于史料的匮乏,人们对于印度的史前史几乎一无所知。20世纪的一些重大考古发现改变了这种情况。过去对于印度的历史即为雅利安人之历史的误解,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现已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来,已不再被认为是印度文明的开端。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即已成为人类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安人入侵时jvzq<84yyy4dnrhmuwt/exr0ep5nk|4ddu5tjx|crr4buyDkf?<92A
2.1905至1908年印度的独立运动29张跃发从英国历史特点看世界近代史的开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0阎广钰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再思考[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前4条 1世界近代史2009年年会论文选登[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RJUR6;85632980jvs
3.1899题目答案解析,1899题目答案解析1战争也了日不落帝国在海外扩张的终结,从此英国开始在全球内进行收缩,将本身的转回欧洲,集中营、迷彩服、游击战术、“全战争”等现象与理论都在此次战争中出现,战争理论家甚至认为“英布战争”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英布战争一最后一场绅士间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布战争爆发的背景。 jvzquC41yy}/3;ykmw4dqv4pgyzjm~4uq/79;B3jvor
4.初中历史知识点整理6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④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nkyik8h374?8;@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