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制作的4集短视频《精神之源 力量之基——解码伟大建党精神》在上观新闻“思想汇”栏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作为一次浓缩的“上海红色文化深度游”,片中出现的众多红色地标、旧址遗址,也引发不少读者的兴趣。为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结合视频中出现的遗址、场馆等,梳理了“解码伟大建党精神”推荐行走路线,方便大家实地参观、探访,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和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主题路线
1、中共一大纪念馆
位于黄浦区兴业路1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伟大的开端》展厅组成。《伟大的开端》基本陈列展厅位于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面积约3700平方米。展览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共分为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7个板块,综合采用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2、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3、中国共产党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位于黄浦区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曾寓居于此,《新青年》编辑部也设在这里。6月,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在此开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8月定名为共产党。11月,中共发起组在此创办《共产党》月刊,由李达担任编辑。1921年,中共发起组在此筹备中共一大召开事宜。中共一大闭幕后,这里成为最早的中共中央局机关所在地。2020年,黄浦区在此处设立陈列展,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程。
4、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
位于静安区茂名北路120弄7号。1924年6月至12月,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岳母向振熙及孩子毛岸英、毛岸青在此居住。在此期间,毛泽东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负责组织工作,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并担任《向导》周报编委。同时,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任组织部秘书和秘书处文书科代理主任等职,负责国民党党员的重新登记、黄埔军校在沪招考、上海各界追悼列宁大会的组织筹备以及平民教育的指导等工作,并同国民党右派进行尖锐斗争。
5、《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
位于杨浦区国福路51号。原为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1956年至1977年的寓所。展示馆以“信仰之源”为线索,以《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和陈望道的生平介绍贯穿始终,凸显《共产党宣言》作为“信仰之源”在革命先驱探索救国道路中的重大作用。展示馆有两大主题陈设:“宣言中译 信仰之源”主题陈设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中译和影响;“千秋巨笔 一代宗师”主题陈设介绍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的生平事迹。
6、又新印刷所旧址
位于黄浦区复兴中路黄陂南路口。1920年7月,陈独秀在此设立又新印刷所。8月,又新印刷所承印《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初版1000册,后续还承印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共产党》以及各式各样的小册子和进步传单等。2020年,黄浦区将旧址保护平移至此处,并设立陈列展。展览运用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维视听、艺术创作、互动体验等多样化的布展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立体化呈现了旧址中发生的党史故事。
7、1920年毛泽东旧居
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
位于黄浦区太仓路127号(原白尔路389号)。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的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包惠僧、刘仁静、周佛海等9人在会议召开期间借宿于此。中共一大会议中讨论交流、酝酿有关文件等大量活动亦在此举行。
9、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
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主要集中在汇山码头和黄浦码头。汇山码头位于北外滩滨江公平路—临潼路岸线;黄浦码头位于秦皇岛路东侧。现黄浦码头尚在,汇山码头已拆除。1919年至1920年间,陈毅、徐特立、李立三、王若飞、李维汉、李富春、聂荣臻、蔡和森、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蔡畅、赵世炎、邓小平、周恩来等有志青年在此出发,赶赴法国勤工俭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主题路线
1、中共四大纪念馆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3、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位于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这里是宋庆龄女士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49年春迁居于此,宋庆龄把它称作“我可爱的家”,这里也是她进行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占地面积4830平方米,1981年10月揭牌建馆,1988年5月起向公众开放,馆藏的珍贵文物见证了宋庆龄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一生和她勇敢无畏、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也记录着她个人生活的细节。
4、上海鲁迅纪念馆
位于虹口区甜爱路200号。上海鲁迅纪念馆建于195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同时管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鲁迅故居”。馆内藏品以鲁迅手稿、遗物、文献和版画为主。馆内一层设有临时展厅“奔流艺苑”“萌芽厅”、多功能报告厅“树人堂”,以及收藏鲁迅同时代人遗存的“朝华文库”等服务设施。二层为“人之子——鲁迅生平陈列”。
5、国歌展示馆
位于杨浦区荆州路151号。国歌展示馆于2009年落成并对外开放。20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该片的主题歌。场馆以“国歌从这里唱响”为主题,以“起来、万众一心、前进”为主线,通过5大乐章精品陈列、4处仪式教育场所、18处多媒体互动场景,50个国歌故事多重演绎,全面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播、立法及其深远影响。
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7、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
位于静安区成都北路899号。1921年8月,党中央在此建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92年,恢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并建立陈列馆向社会开放。现全馆展区由“序厅”“光荣起点”“峥嵘岁月”“风起云涌”“奋斗圆梦”五个展区组成。整个展览通过场景还原和现代化虚拟技术,生动地展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上海走向全国,向工人们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工人组织产业工会、领导和支援工人运动的峥嵘岁月。
8、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
9、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三山会馆
10、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旧址
位于黄浦区蓬莱路171号。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成功后,党领导下最早由民众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上海市民政府)在此办公,19位民选出的政府成员中,有罗亦农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10人。现为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
11、上海人民保安队总指挥部旧址
位于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410、412、413室。1949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建立统一的人民保安队。5月24日晚,人民保安队将总指挥部设在海关大楼四楼原缉私课税务司办公室内,开始办公。人民保安队总指挥部制定了《人民保安队队员须知》。5月27日,上海解放,人民保安队队员和解放军战士一起巡逻在街头,守护着即将接管的工厂、机关、仓库等。28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将“人民保安队”改名为“上海工人纠察队”,由即将成立的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纠察部领导。
12、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位于杨浦区安浦路461号。该馆彰显 “人民至上,开放亲民”的建设理念。“人民城市理念”空间集中展示重要理念的发展概述、理论渊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等内容。“人民城市理念的上海实践”“上海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案例”等空间集中呈现人民城市理念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市民游客还可在“人民城市建议征集平台”扫描提交杨浦滨江建设的意见建议。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主题路线
1、陈云纪念馆
位于青浦区练塘镇朱枫公路3516号。陈云纪念馆是经中央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陈云生平业绩的纪念馆,于2000年建成开馆,主要由主馆、陈云文物馆、铜像广场、陈云故居、陈云手迹碑廊和文化创意街组成,集中展示了陈云的光辉一生、不朽功勋和崇高风范。
2、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位于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原为清代江南制造分局枪子厂,1916年淞沪护军使署、1927年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先后设于此,成为囚禁和杀害革命党人、爱国志士的场所。1927至1937年间,国民党当局在这里关押、杀害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其中有赵世炎、陈延年、罗亦农、彭湃及“龙华二十四烈士”等。上海解放后,烈士殉难处竖立了“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的纪念碑。2020年,通过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龙华烈士陵园的整体性和瞻仰的庄严性。
3、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位于静安区新闸路与大田路交会处,房屋建造于1919年9月,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原属新闸路经远里,现地址为新闸路613弄12号,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常设“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主题展,整体展览面积为192平方米。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自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这将近8年间的历史变迁。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军委的酝酿与成立;在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斗争中前进;指导红军建设的历史功绩及经验教训;早期中共中央军委历史沿革和人物简介。再现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革命前辈舍生忘死、浴血奋斗,对武装工农、举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的艰辛曲折探索,做出许多重大贡献。
4、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
位于静安区愚园路81号。这里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中共上海市委的秘密机关旧址之一,也是刘长胜同志1946年至1949年在沪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时的居住地。2001年,建筑整体保护平移, 2004年陈列馆正式对社会开放。陈列馆通过雕塑、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实物陈列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展示了1937年至1949年期间刘晓、刘长胜、张承宗等同志领导下的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发展、斗争的历程。
5、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会址)
6、秦鸿钧秘密电台旧址
位于黄浦区瑞金二路148号3楼。1937年底,受共产国际派遣,秦鸿钧在此处建立秘密电台,与共产国际远东局直接联系。为了掩护身份,经党组织批准秦鸿钧与小学教师韩慧如结婚,并在贝勒路(今黄陂南路)吴兴里开设一家糖果工场,后移至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73号街面房子,开设永益糖果店作掩护。1940年底,秦鸿钧设秘密电台于中正南二路新新里315号的阁楼上,建立与华中局的直接联系。1949年3月,秦鸿钧的电台终因使用时间过长被敌人侦破。
7、李白等十二烈士纪念地(世纪公园)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主题路线
1、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位于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藏品总数约12万件。上历博(上革博)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展现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呈现上海如今约600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内6000年的沧桑变迁,探索“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背后上海人数千年来开拓进取的文化积累。
2、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
位于黄浦区思南路73号。这里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由于当时国民党的限制,办事处对外称周恩来将军寓所,简称周公馆。周恩来、董必武等曾多次在这里会见各界人士并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阐述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一贯主张,揭露国民党政府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周恩来、董必武等在周公馆进行的革命活动和斗争为党扩大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场馆正在做展陈更新,尚未对外开放。
3、张闻天生平陈列馆
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川南奉公路4398号。以张闻天故居为依托,设立陈列馆。陈列馆于2010年8月正式开馆,分十个部分陈列了张闻天同志生前珍贵的300余幅照片,160多件实物,生动展示了张闻天同志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和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贡献的光辉一生。
4、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
位于黄浦区云南中路171-173号。1928年春,在上海担任党中央会计工作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下此处楼上的三间房间,设立党中央政治局机关,并挂出“福兴”商号的招牌作为掩护,夫人朱端绶担负抄写和传送中央文件的任务。1928年秋到1931年4月,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江苏省委的领导周恩来、项英、瞿秋白、李立三、彭湃、李维汉、李富春、任弼时、邓中夏、邓小平等经常到这里开会。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变,机关及时转移。2021年,旧址修复并建成陈列馆对外开放。
5、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
静安区江宁路673弄10号。中共中央从武汉迁回上海后,在周恩来的建议下,中央秘书处租下这里,辟为阅文场所,专供中央领导阅办文电,负责人为张唯一。1930年,张唯一将阅文场所保管的文件移至他处。文件阅办与保管逐渐分离。1931年,中央秘书处设在此处。2020年,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启动。2023年正式建成纪念馆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分为旧址复原区、基本陈列展区、临展区、广场雕塑区四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的奋斗历程。
6、上海总工会遗址(湖州会馆遗址)
7、广大华行旧址(亚细亚大楼)
位于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号亚细亚大楼底层。广大华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企业,也是党的地下组织之一。广大华行是由卢绪章、杨延修、程恩树等进步青年于1933年在上海筹资创办,后来发展为我党当时地下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受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1938年前后,卢绪章、杨延修、张平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按中央指示改组了公司,从此便于掩护交通、情报及经济工作的广大华行,成为党的三线机构的重要载体。上海解放后,广大华行完成使命,将积存资金上交党组织,附属企业也先后归并入国家事业。
8、法电六烈士纪念馆
位于黄浦区重庆南路275号的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其前身是1906年7月由法国资本家成立的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简称“法电”)。“法电”公司创办后,为反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法电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26年“法电”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法电”工人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对敌人进行了顽强、英勇的斗争,为中国工人运动史抹上了厚重的一笔。为纪念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法电烈士,上海解放后,在公司原址建立了法电烈士纪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