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2.本次考试实行网阅,请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涂卡。其它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I(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每
小题2分;共50分)
1.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
随葬品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
A.社会阶级分化明显B.玉器制作分工细化
C.中国文明领先世界D.原始农业高度发达
2.下图是某一历史阶段政权更迭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
IIII
①②③④
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武王伐纣D.东周开始
3.下图是《西周贵族等级示意图》,位于该图最顶端的是()
iii
Iot1
西周贵族等级示意图
A.士B.卿大夫C,诸侯D.天子
4.《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伯:
一方诸侯之长)。”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新B.社会动荡,等级森严
C.国家统一,疆域拓展D.生产发展,国力提升
5.“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贱土地。.’据
上述内容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县制B.富国强兵C.重农抑商D.废除分封
6.下列出土的文物均出现于战国F寸期。三幅图片共同反映出战国时期我国()
A.耕作技术进步B.冶铁技术发达C.货币流通广泛D.经济不断发展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卜.而求索”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名句,此句体现出诗人坚持不懈、永
不放弃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句应出现于()
A.《诗经》B.《春秋》C.《离骚》D.《黄帝内经》
8.“自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在不到1()年的时
间里,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这段话主
要描述的是秦统一中国的()
A.背景B.过程C.作用D.影响
9.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
起义。“他们”指的是()
A.周文王、周武王B.刘邦、项羽C.陈胜、吴广D.王导、王敦
10.秦朝的田赋为“三分取其二”(国家收取农民收获的三分之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就是
农民将收获的十五分之一交给国家;汉文帝和汉景帝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根
本目的是()
A.减轻农民负担B,缓和民族关系C.巩固汉朝统治D,削弱地方势力
11.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
构。这一举措的直接作用是()
A.树立了儒学正统地位B.加强了经济管控
C.削减了诸侯国数量D.解除了匈奴威胁
12.以下是古代某条道路开通之后的文明交流情况示意图,据示意图判断这条道路是()
丝绸、漆器,开.核桃、葡萄、石榴、苜蓿、
汉朝(中原)西域
渠、凿井等技术香料、玻璃等
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一带一路D.万里长城
13.东汉时期,朝廷派班超出使法域,班超依靠西域各国的支持,经营西域30多年。班超去世后,他的儿
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123年,东汉设西域长史府,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上述史料能够证明()
A.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B.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C.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D.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14.东汉名医张仲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对症治疗,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
防疾病。他的医学成就是()
A.“麻沸散”B.《伤寒杂病论》C.《五禽戏》D.《氾胜之书》
15.“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可以归纲为一个主题,主题的名称是()
A.东汉的兴衰B.三国鼎立C.开放与交流D.变革的时代
16.下图所示战役()
A,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C.使东汉实现了长治久安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莫定基础
17.成语“乱七八糟”意为杂乱无章,难以理清头绪。该成语出自两个历史典故:“乱七”源自“七国之乱”,
“八糟”源自“八王之乱”。其中“八王之乱”()
A.打击了秦朝统治B.造成了西汉衰落C.加速了西晋灭亡D.瓦解了东晋政权
观察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朝
歌十六国东糕北齐
220—265年304—439C
西魏北周
珀A,陷
221263”581—618
B宋齐梁陈
吴420-479479—502502-557557-589
2222804
18.上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C”处的政权名称是()
C.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D.沈水之战中,晋军战败秦军
25.古代史上,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开通道路)”的勇气,班超“投笔从
戎”的追求,祖逖“击楫中流”的慷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事迹都蕴含着(
A.改革创新的意志B.家国天下的情怀
C.以人为本的思想D.无为而治的理念
卷II(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请将下列石器的图片与它们的名称、使用说明连接起来。(只填字母)
氏97禺米.宽58意米,厚24冬米长55亳米、宽633毫米,厚22空米KI5I奎米・,宽142宅米,厚31老米
ABC
①砍砸器:器形不固
定,较为粗大,便于手
握,大多用来砍伐树木
或打击野等。
②父状器:有尖刃,多
用来锥或割。
③刮削器:一侧边缘有
凸出的、不规则的刃,
用以刮削兽皮、木、骨
的表面。
(2)根据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相似之处。
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遗址及其考古发现
遗址考古发现
半坡遗址炭化粟;磨制石器、骨
爵;陶烦;猪、狗等骨
骼:半地穴式房屋遗迹
人工栽培稻遗址;磨制
石器、骨器;骨哨;家
河姆渡遗址
猪骨骼;干栏式建筑遗
(3)据上述分析回答,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了解原始社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O
材料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在宣府”格局被打破,
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
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
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
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口口口口”。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把材料中口口口口补充完整。
(2)材料中“旧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制度”分别指什么制度?据材料指出,新旧社会制度交替之际
各学派代表人物宣扬自己主张的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秦朝舫垮困
图二:
西汉形势图
材料二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上,大一
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工和巩固:经济匕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关系匕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
并不断发展。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乔嫦美《秦皇汉武奠基大统一》
(1)请在A、B两处分别填写秦朝和西汉的都城。
(2)观察两幅形势图,指出西汉的疆域与秦朝相比发生了什么明显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具体史实说明: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作出了什么重要贡
献?(各举一例即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光武帝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
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婵,禁止残害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较田租:还减轻刑
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
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明,到复鸣。更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太平御览・菜茹部》
材料三张角及弟子在各地传播太平道,并将几十万信徒按军事组织编成36方,大方有一万多人,小
方有六七千人。184年是农历甲子年,张角决定举行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
大吉”的口号,各地纷纷响应。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光武帝开创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是东汉后期的一首民谣。说说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民众什么样的情绪。
(3)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次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据上述分析,你从东汉的兴衰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某校学生进行了一次以“感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感知古代文字】
第麻
1.该字体出现于商朝,是我国已经发现2.该字体是秦朝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
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文字,有利于政令的推行,推动了文化的
的戌熟文字。交流与发展。
(1)上面材料中的两幅图片是今天的同一个汉字,这个字是什么?观察字形,结合材料的提示信息判断1、
2两图分别是什么字体?
【归纳古代名著】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作品,请你按要求完成归类整理。(只填序号)
①《史记》②《齐民耍术》③《九章算术》④《兰亭集序》
(2)属于古代科技成就的是;属于古代文化成就的是:
【走近古代名人】
(3)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科学家,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蔡伦和祖冲之位列其中。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后人纪念蔡伦和祖冲之的理由。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2.本次考试实行网阅,请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涂卡。其它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卷I(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每
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II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C
【18〜19题答案】
【答案】I8.A19.D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B
卷II(非选择题)
【26题答案】
【答案】(1)①一C②一B③一A
(2)都使用磨制石器、骨器;都从事农业生产;都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都制作陶器;都制作简单的乐
器;都饲养家畜等。(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3)考古发掘成果(文物.遗址遗迹等均可)(意思相近即可)
【27题答案】
【答案】(1)百家争鸣
(2)旧的社会制度一一奴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