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退位后过得怎么样了解那段历史后,不得不佩服她的智慧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亡国之君那苟活于世的哀怨心境,被南唐末代君主李煜的这首“绝命词”,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武则天正在长生殿中睡觉,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众人先在迎仙宫杀了武则天的男宠——专权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冲进了武则天的寝殿——长生殿。

武则天已是耄耋之年,老年人睡觉本来就轻,听见声音马上抬起了头,四下一看,只见一片刀光剑影。

虽然武则天的心里很是吃惊,但她仍旧临危不乱,高声喊道:“是谁在兴兵作乱?”

这时候,一个同样苍老的声音回答道:“逆贼张易之、张昌宗企图谋反,臣等奉太子之令护驾将其诛杀,因为害怕泄露消息,臣等事先没敢告知陛下,真是罪该万死!”

这人虽然声称他们罪该万死,可是说话的语气听起来却是那么的理直气壮。

武则天抬眼一看,原来是老相张柬之,顿时心里一沉。她叹了一口气,把头转向太子李显,说:“原来是你!既然张家兄弟已经被你们杀了,你还不回东宫?”

李显此时不仅吓得腿肚子发软,甚至连直视母亲的目光都不敢,他哆哆嗦嗦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真的后退几步就要往外走。

这时候,站在李显旁边的桓彦范忍不住了,他说:“太子怎么能再回去呢!当年天皇(李治)把太子托付给陛下,如今太子早已成年了,应该继承祖业了。现在天意民心都还思念李唐,我们这些大臣才拥戴太子,诛杀陛下身边企图危害太子的奸臣。现在,臣等恳请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武则天用她犀利的目光,狠狠地盯着桓彦范,然后又看了看低着头的李显。而后,她又环顾了一下周围人,这次,她看见了李湛。

武则天说:“你也是诛杀易之的将军吗?我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们就这样报答我吗!”

这个李湛是左羽林将军,是武则天曾经的宠臣李义府的儿子。李义府当年得罪长孙无忌被贬,后来为唐高宗“废王立武”立功得到重用,官至右丞。再后来,李义府因请术士望气,被长流巂州,高宗连大赦天下都将他除名。高宗死后,武则天念及他当年“立武”有功,才赦免了他,并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后赐实封三百户。他的儿子李湛,也因此才能有机会出人头地。

被武则天这么一问,李湛脸红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武则天又对着崔玄暐说:“别人都是受人推荐才到了今天这个位置,只有你是我亲自提拔上来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呢?”

崔玄暐确实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丞相,但他也是一个很老到的人,回答说:“我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陛下啊。”

听到这儿,武则天无话可说,闭上了眼睛,她知道,自己设想的那一天,提前到来了。

当日,武则天拟诏退位,太子李显再次登基成为皇帝。

以上就是“神龙政变”的经过,李显将国号改回了大唐,作为大周王朝的皇帝,武则天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武则天在退位后,会过得怎么样呢?

中国古代的末代皇帝在亡国后,大都跟南唐主李煜一样,大都待遇凄惨。

即便武则天不能算是亡国,算是退位,但你看看,历史上被儿子逼着退位的皇帝,也都没有好下场。咱们远的不用找,大唐就有两个现成的。

在武则天之前,有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当上了太上皇,被李世民软禁在大安宫,最后在孤单中凄惨离世。在武则天之后,还有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后也是被儿子逼着退位,被软禁在太极宫,郁郁而终。

武则天在退位后还活了一年,她受到的是什么待遇呢?

起初,我也曾经想当然地认为,武则天退位后的这一年一定过得非常凄惨。这也很容易理解,你看看唐中宗李显经历过什么,你就知道了。

对于李显来说,武则天就像是他的梦魇一样。

作为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本来没有机会成为太子。虽然太子李弘英年早逝,但按照立长不立幼的传统,还有二哥李贤。李贤也真有两把刷子,被立为太子后深得李治信任,并三次监国,不仅得到了唐高宗称赞,朝野上下对其也是很拥戴。

然而,武则天竟然担心自己的亲儿子掌权后,会威胁到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以谋逆的罪名将其废为庶人,又流放巴州。

这样一来,李显就当上太子。春风得意的李显,还以为这一切都是母后对自己的偏爱,殊不知自己也要将二哥的遭遇经历一遍。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仙逝,李显继位第一次当上了皇帝。年轻的李显缺少政治斗争的经验,他根本就没整明白他二哥是怎么被废的,在媳妇儿韦皇后的鼓动下,还以为自己能够踹开武则天,总揽朝政的大权。

登基后,李显马上按照韦后的建议,发展自己的势力。然而,他放眼望去,满朝文武尽是武氏的势力。没办法,李显只能重用韦后娘家的亲戚,企图组成自己的政治集团。

然而,武则天是吃素的吗?李显可能不知道,武则天之所以选中他来接李治的班,就是看中了他在政治上“傻憨憨”的优点,方便日后自己取而代之。武则天能眼看着李显身后那个野心勃勃的韦后成为第二个自己?

所以,李显在当了55天皇帝后,龙椅还没被焐热乎呢,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李显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成为了睿宗。

李显被废后,又听说武则天派酷吏丘神勣到巴州将二哥李贤逼令自尽,这下子可把他给吓破了胆。在庐陵的十五年,李显的日子过得可谓是风声鹤唳,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他都会在房陵忐忑度日,甚至几次惶恐异常地想要自杀,生怕自己的母亲不宽恕自己,让他追随二哥而去。

还好,由于李显之前在政治博弈中的“出色”表现与李贤完全不同,武则天根本就没把他看成威胁。

公元698年,已经称帝的武则天被继承人的事情困扰。将皇位传给武氏后人,还是传给儿子,也就是把江山归还给李唐?武则天始终无法决定。

最后,狄仁杰对她说:“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这才决定还政于李氏皇族,李显被重立为太子,李旦为相王。

经历了这一切,你说李显、韦后能不恨武则天吗?他们在武则天退位后能对她好吗?

本以为武则天退位后的凄惨命运是注定的了,但我仔细阅读了那段历史后发现,结局还真令人意外。

怎么回事儿呢?

我实在没想到,武则天在退位后竟然过得很好(当然,这是相比于其他亡国之君和被迫退位的皇帝而言的),不仅如此,在她死后,也没有被李唐王室清算。

神龙政变后,按理说武则天只能被叫做皇太后,但中宗李显居然还给武则天上了一个尊号,叫做“则天大圣皇帝”。虽说上尊号不久,李显就恢复了唐朝的国号,但是武则天这个“则天大圣皇帝”的称号还是继续保留了下来。那么,她究竟是大唐则天大圣皇帝呢,还是大周则天大圣皇帝呢?

有道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在李显已经是皇帝了,武则天居然还叫皇帝!这在中国古代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没有人敢指出这个问题,也没有人敢深究这个问题。反正皇帝这个尊号是保留下来了,这足够证明武则天退位后依旧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这时候有人会说,尊号只是个虚名,有实际的待遇才成。

李显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定下规矩,每十天率领文武百官到上阳宫,看望武则天一次。

你看,武则天这待遇,有几个退位的皇帝能享受得到?

除了这些,李显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对武则天的评价问题,或者说武周王朝的历史定位问题。

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你想啊,如果李显把武周王朝评价为伪朝,那么武则天就相当于以外戚身份篡夺汉朝的王莽,也就是个篡逆的奸贼,按照当时的标准,是要被彻底清算,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如果说武则天不是篡逆的奸贼,那武周王朝跟李唐王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点必须得解释清楚。

李显究竟是怎么评价自己母亲的呢?

你看看李显的即位赦文就知道了。即位赦文是官方定评,有舆论导向作用。李显在即位赦文中说:

“当年高宗死后,李敬业在江淮地区造反,程务挺想要在塞北地区接应,国家面临着空前危机,武则天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拯救了国家,这才应天顺人,登基称帝的。”

“仙驾不追,逆臣开衅,敬业挺灾于淮甸,务挺潜应于沙场。天柱将摇,地维方挠,非拨乱之神功,不能定人之安危矣”。

“而在国家安定下来之后,武则天又“凝怀问道,属想无为”,当皇帝当累了,厌倦大宝,于是又主动逊位给朕,命朕光复李唐,继承祖业。”

总之,这个赦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武则天绝不是篡夺李唐的天下,而是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替儿子代管了十几年的江山社稷;因此,武周王朝也不是伪朝,只是李唐王朝的一个变体。也就是说“周唐一体,母子相承”。正因如此,武则天“在朕躬则为慈母,于士庶即是明君”,当年挽狂澜于既倒,当然是明君,现在又主动逊位给儿子,所以又是慈母。

这样一来,不仅武则天的高大的形象保持住了,李显的“神龙政变”也给一笔勾销了,既然都说武则天是主动逊位的了,哪里还有什么政变呢?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走完了她漫长而又传奇的一生。

临死前,武则天发布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道制书,也就是遗制,专门对身后事作了安排。

武则天的遗制说:“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武则天要求取消自己的皇帝称号,重新回到高宗皇后的身份上来;等她死了之后,葬入唐高宗的陵寝,把神主(灵位)也放在李唐的祖庙之中。

后人是怎么理解武则天的这个遗制的呢?

有人认为武则天在临死前放弃帝号,其实是对现实妥协了,投降了,放弃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东西。然而,这样说的人,其实是小瞧武则天的政治智慧了。

其实,从武则天决定把江山归还给李唐王室,也就是重新立李显为太子开始,她就已经将自己的身后事给打算好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想啊,虽说武则天已经决定把江山还给李唐了,但是,李唐王室却有两个继承人——李显、李旦。这两个人都是武则天的亲儿子,也都曾经当过傀儡皇帝,该选择哪个呢?

这时候有人会说,按照规矩,应该立长不立幼啊,武则天不就是这么选择的吗?

如果你这么想,又把武则天想简单了。武则天是什么人?她要是事事都按照规矩来,那她还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吗?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她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考虑到政治得失,立太子这么大的事情更不会例外。

武则天选择李显为太子,就是因为相比于李旦,李显继承江山,在政治上对自己更有利。

这怎么说呢?咱们站在武则天的角度看这个事儿,就好理解了。

武则天当了女皇帝之后,李唐王室对她可谓是恨之入骨。她虽然决定还政于李唐,但仍旧要提防自己被李唐王室清算。就算她自己儿子不会清算她,谁能保证她武家的其他人不被清算?谁能保证李唐王朝过了几代以后,就没人清算她了呢?

所以,年事已高的武则天,要想有个不错的晚年生活,就必须保持对权力的掌控力,所以选择的太子不能太强。

如果你是武则天,你会选择谁呢?

是的,肯定是李显啊!

首先,从以往二人的政治表现上看,李显明显不如李旦。其次,李显跟武家子弟无冤无仇,而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曾经三番五次陷害过李旦,如果他当上皇帝,武家一定被清算。

最重要一点,李显被贬庐陵十五年,期间,朝廷中的大臣换了一批又一批,已经没有人跟他有交情了。李旦就不一样了。他一直待在洛阳,是这十多年来拥护李唐的大臣心目中的一面旗帜,虽然武则天后来切断了他和大臣的交往,但是,拥护他的势力一直存在。

二者一经对比,对于武则天来说,肯定是在朝中毫无根基的李显更好掌控啊!

发生“神龙政变”,确实是武则天始料未及的事情。但从当时武则天从容不迫的表现来看,将手中的权力提前交出来,她也能接受。

你想啊,虽然李显重新被立为太子,但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有了之前被废的教训,她不敢用韦后的娘家人,只能跟武氏的老表发展关系。所以,李显先后将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

这一切武则天都看着眼里,也是她喜闻乐见的,因为武氏一族的荣辱是跟她高度绑定的,只要太子不跟朝中的大臣们结党,她的权力就是安全的。

所以,“神龙政变”时,武则天也看得出来,李显只不过是众人抬出来的一面旗帜,幕后真正的主谋其实是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和袁恕己五人为主的大臣,以及李显的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

各方势力虽然能够联合起来发动政变,但武则天很清楚,这样的政治联盟注定是脆弱的。李显在登基后,还是得依靠武氏一族的势力来对抗这些政变的功臣,所以,他就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果然,在政变后,帮助李显复辟的五大臣都被封了王,相王也被加封为安国相王,太平公主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这样一来,朝中就存在了以下几股势力:

“神龙政变”的功臣们——五王、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他们各自独立,共同点是有复辟李唐之功劳

寒门出身的官员们,他们大多是“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主义者,对武则天心怀感恩

关陇贵族、山东贵族等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他们祖上不是大唐开国元勋,就是几朝权贵,但几十年来被武则天打压得抬不起头,所以怀恨武氏集团

武氏家族的子弟,他们的势力依旧很大,和武则天荣辱与共

你看,对于初登大宝的李显来说,自己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这几方的政治势力,他必须分而治之,逐个将其击破。但是,谁能为其所用呢?该拉拢谁?怎么去拉拢呢?

因此,李显继位后,以什么态度对待武则天,将决定他如何跟这几股政治势力相处。这一通分析下来,步棋该怎么走就很清晰了。

很明显,李显首先要对付的就是位高权重的“神龙政变”功臣们。为了对付以五王为首的功臣,李显就必须拉拢势力仍旧庞大的武氏家族,再扶植韦后的娘家人。为了拉拢武氏家族,就不得不尊崇武则天。

所以你看,武则天退位后,李显之所以对她那么好,绝非单纯地出于儿子对母亲的孝心。他更多的是不得已,因为在政治利益上,他跟武则天是绑定在一起的。这一点,武则天也早就看准了。或者说,她早就设计好了。

对于李显而言,他必须要尽可能地淡化神龙政变的作用,以降低五王和弟弟、妹妹的影响力。因为如果过分强调“神龙政变”的正确性,就等于强调五王们的功劳,会使他们更加功高难制。

如何才能淡化神龙政变的作用呢?

李显只能拿母亲武则天做文章,拉虎皮,做大旗,强调自己是接受了母亲的禅让,并抬高武则天的地位。在武则天退位后,李显供着她,在她死后,李显也得尊她的遗愿。只有这样做,李显才能让自己的权力更具有合法性。

武则天之所以会在遗诏中宣布“放弃帝号,魂归乾陵”,这也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考虑。因为,只有这样做,她在死后才能不被大唐的后人清算。如果恢复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即使以后人们对她的评价发生逆转,也会对她手下留情。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只要和唐高宗合葬,就永远没有剖棺戮尸的可能了。

所以,武则天的遗嘱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虽然有很多大臣反对武则天归乾陵,但李显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也不得不遵从她的遗嘱。

这才成就了乾陵——这座中国唯一安葬着两位皇帝的陵寝,还有武则天陵寝前的那块,矗立了悠悠千载的无字碑。

武则天生前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束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去世后,她还能继续享受着来自子孙的祭祀和崇拜。不得不说,武则天这个女人真是了不起。

THE END
0.日月凌空:关于武则天的历史研究(男宠)在为武瞾在佛经中找到自己称帝的“依据”时为了方便削了光头为僧,而此剧中冯小宝竟与明崇俨、武三思沆瀣一气,而且从头到尾都还是个道士[本人很是不理解];还有此剧中的谢瑶环角色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是,她是武瞾的谏官,但对于谢瑶环人物性格的过度渲染,使得主角武则天的能力显现受阻等等很多例子,我们jvzquC41yy}/lrfpuj{/exr1r1le7n658f:9d?
1.美国教科书将中国5000年历史,浓缩到20页,6个历史人物贯穿所有|孔子|唯一正统女皇帝——武则天 众所周知,美国女权主义由来已久。因此,美国教科书上又怎会少了中国的唯一女帝武则天呢?武则天自名武曌,这是她自创的字。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帝,明察善断,重视人才,在位期间能人辈出。武则天又奖励农桑,使得当时出现了“贞观遗风”。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HT:LDC<;2769M3UZ0jvsm
2.思想者葛剑雄:文化何以自信?今天中国为何更有理由自信?那么,什么是中华文明呢?那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的5000多年里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下面,我就先来谈谈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真的有5000年历史吗 关于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国内外曾有人提出过疑问。原因很简单,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能够证明5000年文明的实物。比如,巴比伦文明,那些青铜器、石碑都还在;比如,埃及文明,金 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872:8;
3.中国电视剧走过60年: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赢得信心新闻频道1994年《唐明皇》中,李隆基在位44年所经历的主要人物、事件均有史可查;1998年的《水浒传》朴素克制地塑造一百单八将,中国古典文学中惜字如金的表达方式在其中处处可寻。如此一丝不苟,皆是源于对经典的敬畏,对传统的惜爱。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正说历史”的框架在创作者手中开始松动,从《武则天》到 《雍正王朝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188641CXUKyzXYwruxIdP8ghCwNrg3>18:70ujznn
4.我院副教授李任飞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中国衣裳》为什么古人把紫色尊为贵色,黄色是怎么上位成为皇家御用色;武则天和服装有过哪些故事;大唐服装如何引领中国服装文化的一时风尚;赵匡胤是“黄袍加身”,为什么不是“龙袍加身”;霓裳羽衣到底有没有羽毛…… 从2月20日起,李任飞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中国衣裳》,为观众揭示中华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相关书籍也jvzquC41ty~z0||lvw4ff~3ep1oohx4336807:=;0jzn
5.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昔日生活、理政的场所—宫城吃过午饭,来到了天堂明堂景区也就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生活、理政的场所。 公元690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政权,号“圣神皇帝”,定都于“神都”洛阳。 进入天堂明堂景区,上长长的台阶,来到明堂的第二层,1300年前这里是女皇武则天祭祀天地,宴飨群臣、举办神宫大乐舞的朝堂所在。 jvzquC41yy}/lrfpuj{/exr1r168:j6cg;759n
6.深度好文:历劫不死的中华文明,一口气读完5000年世界史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从未被摧毁! 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什么绵延不断?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写下此篇文章,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人们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关键的东西。 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和哪个妃子谈恋爱,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94287514887?69a3636:62759/uqyon
7.百家讲坛《太平公主》CNTV科教台太平公主(约670年—713年),唐高宗李治之女,生母武则天。下嫁薛绍,再嫁武攸暨。生前曾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查看全部] 分集视频 红妆时代 类型: 人物/史说天下|历史揭秘|2008百家讲坛 来源: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jvzq<84mglobq7hpvx4dp8H5:2851nfgqvbin4
8.历史故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她聪明机智,城府深厚,计谋出众。在辅佐唐高宗李治近30年后,便亲登帝位,自封“圣神皇帝”,改大唐为大周,成为中国封建史上空前绝后的正统女皇帝。然而她一生却留给了世人8大谜一团一,无数后人“前仆后继”却始终无法解一开。 jvzq<84dqqq/ukpm:0ipo8lwujoiwr4nkunji~xjk1?42;60jvsm
9.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二十)古韵新姿交相辉映,一览隋唐盛世繁华从一根通天大柱支撑起的高达90余米的木制性地标建筑,到十二事柱上所展示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政绩,再到文化展厅内女皇武则天独创使用的文字,实践团成员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感受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体悟到了中国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阳丰富的文化内涵。 jvzquC41ml4iwnq0gf{/ew4kphu0397617?82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