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拓博士考古途中遇难,曾为讲堂分享阿富汗寻古迹

2017年6月,刘拓(左三)在阿富汗班达米尔考察途中结识的阿富汗朋友

【导读】今天上午11时,从北大出版社微博上,惊悉31岁的刘拓博士在四川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考察洞窟壁画过程中坠崖去世,甚为惊愕。

在文汇讲堂的阿富汗讲座微信群里,400余位听友深感悲恸,一片送别声,有听友播放起往昔微讲座录音。在今年8月18日晚上,青年考古学者、时任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文博专业博士刘拓里做了语音微讲座,题目为《历险中,追寻阿富汗的文明和文物之美》,以他亲身的探访和考察,帮助近500位讲堂听友了解阿富汗的文明古迹。今年6月,刘拓的新书《阿富汗访古行迹》出版,该书讲述了刘拓2017年6月的11天阿富汗古迹探寻经历。

为悼念这位年仅31岁的考古学者,讲堂特紧急整理8月18日晚上30分钟的演讲录音,以表示对刘拓的深切悼念。

【讲座正文】

我在2014年和2017年两次去阿富汗寻访古迹,今天只是简单地帮大家从时间的顺序来梳理一下阿富汗有哪些王朝,各王朝有哪些文物的遗留。

阿富汗由于连年的战争破坏,相比于周边,并不以文物古迹见长,但其区位独特,历史上建都的王朝众多,残存的古迹也有不可替代的特色。巴赫蒂亚里王国的首都巴尔赫,贵霜王国的核心区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希腊化和佛教文明的遗迹。伊斯兰化之后,伽色尼王朝、古尔王朝都建都于阿富汗;帖木儿的帝国后期以赫拉特为中心,形成了阿富汗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最后,巴布尔的莫卧儿王朝、阿富汗本土的杜兰尼王朝和巴拉克宰王朝在坎大哈和喀布尔留下了大量近古时期的重要建筑。

从阿富汗地图了解2000年历史

首先是一个非常粗略的地图。

阿富汗东部和西部差别很大,即使到现在首都喀布尔和西部大城市赫拉特依然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中间有比较高的兴都库什山脉加以阻隔,而在东部地区从北往南比较顺畅,玄奘当年西行时候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特尔梅斯从北往南,通过阿富汗的巴尔赫就走到喀布尔,再从喀布尔南下进入到印度。

这张图,主要告诉大家阿富汗的地理分区。中部地区在传统上是犍陀罗文化的核心区,这里是早期佛教艺术的一个中心,也是贵霜帝国在北部的一个核心区,巴米扬大佛就在这个区域,它和喀布尔一起构成了阿富汗东部的一个中心。而阿富汗的西部地区以赫拉特城为代表,它的文化和伊朗比较接近,属于传统上的呼罗珊地区,和东部的差异比较大。

第二张图显示的是我在阿富汗去过的主要地方。阿富汗的前四大城市分别是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和马扎里沙里夫,它的位置如同四边形的四个角。阿富汗一共分34个省,除了这几个大城市之外,剩下的省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的规模,有些省会城市只有一条街,和中国的镇子一样大。

我们从阿富汗最早的文明开始讲起。阿富汗文化起源很早,相当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时期,在北部的阿姆河流域出土了非常重要文物,年代距今大概5000年左右。这些文物因为我没有实地探访,所以这次就不说了。

马扎里沙里夫和什叶派先知阿里陵墓的故事

我的起始是从亚历山大东征开始。阿富汗北部的有一个省叫巴尔赫省,省会叫马沙里沙里夫,意思是“来自于坟墓”。这里有什叶派非常重要先知阿里的墓,阿里是四大哈里发之一,从穆罕默德往后传了四个人到阿里,后来他被什叶派认为是仅次于穆圣的一个重要的传承人。阿里是死在伊拉克库法城大清真寺里,后来在库法城东建立了阿里的墓叫纳杰夫。但是阿富汗有一批信仰什叶派的哈扎拉人并不相信这个事实,他们认为阿里被偷偷运到了阿富汗来埋葬,埋葬的地方就叫马扎里沙里夫,后来围绕着陵墓形成了一座大城市。但是巴尔赫省的区域原本最重要的城市是巴尔赫,巴尔赫城的位置距马加里沙里夫西面大概二三十公里,后来新城反而压过了旧城的规模。

阿里的陵墓,我们看外观同样也是秉承了帖木儿后期建筑的特点——规模特别的宏大。下图是陵墓内部的穹顶,也是非常华丽。穹顶的下面就放着阿里的棺材,我当时进去时,看到有很多人围绕着陵墓在默默地垂泪,因为什叶派的宗教仪式通常是很有奉献或者悲剧色彩的。

阿里陵墓的穹顶非常华丽,充满帖木儿时期建筑的特点

夜幕中阿里陵墓的外景,这是旅游者必到之地

巴尔赫城的繁荣、萎缩和再建,有罕见的女性诗人墓广场

从卫星图和画的地图,可以看到巴尔赫有很明显的城墙,城墙北面有一个圆形的内城,外城是在南部包绕着它,城内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放射状马路和6条环路,非常像新疆的城市特克斯,其实不光是新疆特克斯,这是20世纪的中早期一个很流行的布局。

巴尔赫城在玄奘西行时叫复合城,一个更著名的名字叫蓝氏城,它是亚里山大东征的时候为大夏国在亚洲这个位置建立的一个省会。巴尔赫希腊化时代有一些地下的出土物,它基本在城圈的范围。而目前这个城圈应该是伊斯兰化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后来这个城市发生了非常大的萎缩,在上个世纪的早期才重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有这样一个比较新的放射状的规划。

巴尔赫内城的城墙

巴尔赫城中心的圆形广场有一个女性的墓,这在伊斯兰世界是非常罕见,在这个区域经常聚集着大量的女性来这儿游玩。从我拍的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女性比例有多高,在阿富汗的话,女性出门还是相对不很便利的。巴尔赫同样也是一个很保守的城市,基本所有的女性都是穿着传统的布卡,那种连眼睛都要遮住的一种服装。

巴尔赫城中心的圆形广场有一个女性的墓,有不少女性聚集

下面是我在巴尔赫拍的一张照片,想显示阿富汗民族的多样性。左边是哈扎拉人,如同蒙古人的长相,右边是塔吉克人,属印欧人。阿富汗有几大主体民族,最多的是普什图人,后面依次是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和哈扎拉人,普什图人和塔吉克人相对不是很好分辨,但是哈扎拉人长相不同、信仰也不同,在阿富汗比较容易受到排挤和迫害。

左边为哈扎拉人,右边为塔吉克人,分属不同的主体民族

贝克拉姆遗址上出土的象牙器和玻璃器,显示文化交融

在喀布尔北部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贝格拉姆遗址,但贝格拉姆这个名字更著名的是贝格拉姆空军基地,离遗址大概10公里左右,是美军在阿富汗最重要的一个军事基地。

当时我非常想去看现场,北京研究阿富汗佛教的邵学成博士告诉我们,在本世纪基本就没有新的影像资料。在去的过程中发生了刚才李念主任摘引书里描述的被阿富汗政府军扣押的事件,很可能不是因为吃了桑葚或者拍了照片,就是因为离空军比较近,当地有一些便衣对我的身份有怀疑。

贝克拉姆遗址其实是非常著名的贵霜王朝的曾经的首都之一,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在后来国内进行的阿富汗巡展里最亮眼的一批东西。

虽然现场没有太多的遗迹,但是这个形式我觉得特别壮观。它其实是在几大河流会处的一个高地上建起来的城市,现场看,它跟河流的配合非常的显耀。这些是被贝格拉姆遗址出土的象牙器和玻璃器,是在贝格拉姆的一些小的储藏室里出土的,有非常多很精美的有印度风格的象牙,有罗马风格的玻璃,显示了文化的交融。

贝格拉姆遗址出土的玻璃器,显示文化的交融

西巴尔干出土的黄金墓葬品,历经战乱完好无损终见天日

前伊斯兰时代最重要的一批黄金器物来自著名的黄金之丘遗址,在巴尔赫省的西部省会西巴尔干。

它是希腊化时期和贵霜时期交界的几座大型的贵族墓葬,有一位男性和数位女性。他们的随葬品大概有上万件的金制品,构成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一批馆藏,也是后来巡展时大家最喜欢的一批文物。

它出土的年份非常敏感,在1978至1977年苏军马上要入侵阿富汗之刻。墓葬刚发现,阿富汗就陷入了混乱,因为阿富汗文物人员的强烈保护意识,这些宝物在阿富汗的地库里被保存,历经军阀混战、塔利班执政,这就是后来广为传播的阿富汗博物馆人保守的秘密。直到2013年美军进驻阿富汗战局稳定后,这批宝物才重新面世,因为保护得好基本上是完好无损。

被在地库里保存完好的于1977年出土的黄金器物

巴米扬还存有不少大佛小龛、龛上泥塑、部分壁画

下面讲一下以巴米扬为主的佛教遗址。

巴米扬是在喀布尔的西北部,它的主体民族基本是哈扎拉人,因为那里几乎没有塔利班的活动,所以巴米扬一般来说是阿富汗最安全的一个省份。很多游客去到阿富汗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巴米扬。去巴米扬的航班比较少,所以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走公路。

巴米扬大佛被炸毁,现在尽人皆知,被炸毁之后巴米扬大佛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现场还有很多的文物残留,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样认可了它的价值。巴米扬西边的大佛高57米,叫西大佛,东边的高37米,相对小一些,叫东大佛。西大佛相对毁得比较彻底,但是东大佛还留了不少残疾,比如我看这张照片,大佛的脸部、耳朵和身上的一些衣褶还是能依稀可见。

两座大佛被炸,但还有很多残存的小龛也值得一看

与此同时被炸的两个大佛周围有非常多的小龛,这些小龛没有被刻意的破坏,还有很多的龛型、龛上的泥塑,甚至还有一些壁画留存下来。

目前的观赏路线主要是在东大佛附近,从东大佛的西侧进入,从大佛的整个身体西侧向上爬,一直爬过大佛的头顶,再从东侧下来,所以在纵向上也绕了大佛一周,横向上和纵向上都有一个绕佛的效果,我们跟着向上爬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大佛视线的前面非常漂亮,前面有雪山,下面是农田,还有树木,整个是色彩非常和谐的画面。

巴米扬还存有在之前就被切割掉脸部的一些佛像壁画,这些被少量保留在喀布尔的国博里。

那些幸运之像:日本人所保留、Mes Aynak遗址待修复

除了巴米扬之外,很多其他的佛教遗址也被当时的塔利班所摧毁。当时的政策是摧毁全国全部的佛教遗址和博物馆内的佛教造像,所以是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叫哈达遗址。它在喀布尔东部的楠格哈尔省。

哈达遗址有数以数以千计的佛教文物留存下来,其中很多都进入了欧洲的博物馆里,但是它的原址上也做了一些留存,比如说非常著名的佛陀旁边有完全希腊式的大力士的造像,这些后来都完全被毁掉了。

哈达遗址上,残存的佛造像

在阿富汗内乱过程中,博物馆的一些文物流散到了国外,其中有很重要的一批到了日本。日本的平山郁夫先生收购了这批文物,后来回捐给了喀布尔国博,它们就躲过了当时塔利班的摧毁,现在成了阿富汗国博最漂亮的一批佛教文物。

阿富汗在战后也发掘了一批佛教遗址,其中最重要的叫Mes Aynak遗址,它是在中国当时购买的一个铜矿境内。因为2007年发现了遗址,铜矿也因此而停工了,后交给阿富汗政府于2010年至2011年挖掘,这个遗址基本上可以媲美哈达遗址出土的文物量。现在在阿富汗的国博库房里塞满了来自Mes Aynak遗址出土的造像,正在进行漫长的修复。一些修复的成果已经被展示到了阿富汗国博的展厅里。

比较幸运的是当时塔利班并没有摧毁全国所有的佛教遗产,有一些可能他们不认识。比如说,在1985年发行的邮票里的佛塔古达拉,至今还完整地矗立在喀布尔附近,和邮票里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喀布尔北郊的帕尔旺省会的旁边还有一座佛塔叫古达拉,这个佛塔同样也是躲过塔利班的摧毁。

邮票上古达拉佛塔(上)和实际存在像

巴赫尔南郊九穹顶清真寺:扬名伊斯兰建筑史上

现在我们就进入到伊斯兰时代。

在阿富汗有整个中亚和伊朗地区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它叫九穹顶清真寺,在伊斯兰的建筑史上非常的著名,它的年代大概能到9世纪到10世纪左右,在全世界来讲也是一个非常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

我们看这座建筑同样也是反映在了邮票上面,显示了它很重要的地位。

这座建筑就是在现在的巴尔赫城的南郊,也应该是在巴尔赫城还处在繁华阶段时伊斯兰文化进入到这里,修建了一座非常早的清真寺。

这个清真寺有着特别漂亮的泥砖花纹,这个是早期清真寺的一个特点。很多人觉得清真寺外表是糊满了釉砖的繁复花哨的样子,但是在早期,釉砖还没有产生,主要是用泥塑雕刻来呈现出来的。这个清真寺对比下面萨迈拉清真寺的装饰其实非常接近,萨迈拉是在伊拉克的阿巴斯王朝的首都,它的年代大概就是在9至10世纪左右。

清真寺有着特别漂亮的泥砖花纹,当时釉砖还没有产生

伽色尼王朝的首都是阿富汗境内最早都城,至今仍有完整保留

我在阿富汗有一个非常想补充的空白地区,加尼兹曾经是伽色尼王朝的首都,它是在阿富汗境内建立的最早的一个都城,这座城市现在保存得还非常好,目前还保存着伽色尼时期的城墙和城外的两座电力塔,在旷野上特别漂亮,所以当时的照片就非常吸引我。

但是去往加尼兹的路上要通过非常长的塔利班控制区。我当时找了一个愿意带我去的塔吉克司机,他认为线路上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让我在线路控制区的时候把自己隐蔽一下,后来果然也是圆满完成了这个计划。

大家应该能看到加尼兹北部到double的路上全部是被绿色来覆盖的,有伽色尼时代的宣礼塔和城墙,大概都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公元12世纪的中期和早期建立的城市,这里几乎全部都是泥土建成,保存完好。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讲,它的房子还有这么破败,可见到阿富汗现在的经济状况是怎样。

贾姆宣礼塔:另一世界遗产,建在山谷中

下面介绍一下我这次行程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贾姆宣礼塔。

贾姆宣礼塔是在伽色尼王朝之后重新控制阿富汗的古尔王朝的一个建筑,它其实体现了建筑转折时期的特色,也就是从泥砖建筑往釉砖建筑的转换。它整体上还是用素色的泥砖来构建它的外观,有非常绚丽的花纹,但是在上面已经使用了釉砖了。

贾姆宣礼塔是阿富汗除了巴米扬大佛以外的另一个世界遗产。伊斯兰教的单体世界遗产本来就非常少,用一座宣礼塔直接能平衡世界遗产,可见它重要的地位。

古尔王朝和其他伊斯兰王朝不一样,它把都城建到山谷里,所以贾姆宣礼塔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背景,伊斯兰教通常比较入世,很少在高山峡谷里建庙,而贾姆宣礼塔非常壮观,显得独树一帜。

当时古尔省是阿富汗最中部非常小的城市,通过陆路基本无法抵达。我因为在网上查到了有飞机航线,所以设计了一个飞机线路,能够租车辆做城市一日游。到了夏兰以后,离宣礼塔其实还有100多公里路程,但我租的包车一出机场就被当地政府给扣住了。他们了解了我的来意以后,最终免费带我去参观了一下宣礼塔——往返大概有10个小时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惊喜的旅程。

在旅程里,我也看到了阿富汗最原生态的一些风景。在古尔省的夏兰城以西,它是阿富汗比较神秘的一个主流族群聚集区。女性不穿罩袍,而是穿着特别鲜艳的红色衣服和绿色裤子,非常有特点。

他们居住的房屋非常原始,经济状况比前面看到的这些省份还要差。这一路上让我非常震惊的一个景象,就是漫山遍野的罂粟花。我们开了10个小时车程,大概有5个小时,路边全部种满了罂粟花,那时刚好到了罂粟的花期,这是我从未见过,也从来没有想着能见到的景象。

阿富汗在陷入混乱之后,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毒品鸦片的产地,所以它的罂粟种植面积应该是世界第一。这样的大面积种植也让人叹为观止。

护送我的政府军的士兵带着我乘溜索到达另一端的贾姆宣礼塔

赫拉特城古迹多,宣礼塔和大清真寺,以宏大著称

西部的赫拉特比喀布尔的古迹要多,是阿富汗目前古迹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市。

赫拉特之所以古迹众多,是因为它做过帖木儿帝国的都城。帖木儿建国时国都是在撒马尔罕,之后,帖木儿帝国就陷入了分裂,后来沙哈鲁汗重新统一了国家,并且把王都迁到了在赫拉特,造了很多大型建筑。所以这里的建筑以宏大著称,去过撒马尔罕就能看到这些非常大的帖木儿大帝时期的建筑,而赫拉特的建筑也延续了这些特色。

赫拉特最漂亮的几座古迹,是在城北的这几座大的宣礼塔

赫拉特城堡,现在作为赫拉特的国家博物馆来使用,中间存放了一些赫拉特的出土文物。赫拉特最漂亮的几座古迹,是在城北的这几座大的宣礼塔。这些宣礼塔是在帖木儿王朝的末期,也就是沙哈鲁汗之后的苏丹来建立的。几个高塔中间的清真寺已经塌毁了,只剩下周围的这四座高塔。这四座高塔同样体现了帖木儿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就是釉砖的使用越来越多,素色砖越来越退后,到最后的萨法维王朝,就完全是以釉砖来贴满建筑的表面了。

我们看一下这几座建筑的外观,它是继承了贾姆宣礼塔以来的风格,但是釉砖的使用是大大增多了。

末代苏丹王后陵墓,当时,伊斯兰世界里的她已经垂帘听政

在几座宣礼塔的旁边有一座陵墓,它有一个非常典型帖木儿特色的包子褶式的顶。陵墓是末代苏丹王后的墓,她当时垂帘听政,同样是在伊斯兰世界的女性,有这样地位是比较罕见的。

这个建筑是赫拉特大清真寺。我们看这个清真寺的外观,它是不是被釉砖完全附满了。这个是萨法维王朝的风格。萨法维王朝是波斯,也就是伊朗境内相当于中国明代时期的一个王朝。但是这个清真寺的时间可能会稍早一点。在墙上剥离出来的一些泥砖的装饰,显示它实际上是到古尔王朝的时期。

在赫拉特这个地方,很多女性已经不穿传统的布卡服饰,而是穿有一些露脸的袍子。这个袍子在伊朗境内比较常见,但在阿富汗东部地区就很少见了,显示了赫拉特和伊朗文化上更紧密的联系。

赫拉特保留着和伊朗文化的交融,街景、商业区有着原生态

赫拉特是一个十字街型的城市,非常像中国的县城,城市呈方形,开4个门。在十字街的沿线有很多围院式的建筑,这在中东其他地区也比较常见,它翻译过来可能叫商队旅馆,其实是一个宾馆的性质。上面都是可以住人的小的房间,看起来其实是挺有现代感的。

赫拉特城里的主要街道,基本上没有经过什么现代化的改造,可能还是保持了100多年前的传统街市的面貌,旁边都是些商队旅馆。

赫拉特城内的街景,比如说它的商业区、街巷,以及街巷里的人,非常原生态,整体感觉像是伊朗的亚斯德古城,但是它是一个没有经过修缮,居民还住在里面的亚斯德。

城内建筑的单元基本是波斯式的围院,这在东部喀布尔地区不太常见的状况。喀布尔地区的小型房屋还是以独栋建筑为主,它更像新疆喀什的面貌,围院相对少一些,而赫拉特基本上基本单元都是院子。这是一个小型的平民住的院子。这是院子里一个做纺织生意的家庭和他们正在帮忙的女儿。

8月18日晚8点,阿富汗讲座微信群里,刘拓为大家语音分享阿富汗探寻古迹的经历,此为当时截图

THE END
0.来山东必玩山东热门5A/4A景区大盘点景区分布地图 以下是主要景区的位置分布,名称所在位置就是景区在地图上的位置,大家可以根据大体的位置选择优惠票:1.4米以上18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教师、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购票均有优惠,优惠票需要到景区现场·中国游览历史最悠久的名山,因气势磅礴为五岳之首,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山体雄伟壮观,被jvzquC41yy}/ojkgpi}p0ls1iqthnj1|kpwnpi1822B680jznn
1.21场主题阅读活动,长沙图书馆点燃市民学党史热情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长沙市图书馆每周二于微信公众号推出“百年党史·周周读”系列图书推荐栏目,让我们一起“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恪守党的初心,共建美好中国梦。 19、“诵读红色经典 礼赞建党百年”红色诗词朗诵音乐会 jvzquC41uq4je||d0eun1q4375532;6292?09;558;en0qyon
2.中国历史地图演变中国历史文化形势演变图(附:封建王朝历史时期地图)亚洲地图(英文版)公元前5000年的文化形势。前5000年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的文 世界历史地图演变,第二版 世界历史地图演变,第二版。 中国历史朝代演变 中国历史朝代演变。 中国少数民族之历史演变 中国少数民族之历史演变中国少数民族之历史演变。 中国疆土历史演变 中国疆土历史演变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2586816>62<994a715:6946820|mvon
3.带您了解中国5000年历史朝代地图!《透过地图看中国历史》之三国 《透过地图看中国历史》之三国。大家好,我是风长眼量,今天推荐一本书《透过地图看中国历史》。这是一套以中国朝代进行划分,古今对照 中国历史各朝代地图及人口 中国历史各朝代地图及人口。个图VIP年卡,限时优惠价108元>>x文殊院民 关注 对话 TA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94387216>62<994a714=7657:20|mvon
4.历史地图中国历代疆域变化第四版视频在线观看搜狐视频 搜狐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5533243举报邮箱:56kf#sohu-inc.com (使用时将#号改为@)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336中国互联网诚信联盟粤通管BBS【2009】第175号粤ICP备05006774号粤ICP证粤B2-20041027穗公网监备案证号:440106010282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粤)-非经营性-2023-0390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第735号jvzquC41yy}/7?3eqo5v4>4xaOZN6WYG6P€ly7mvon
5.《藏在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秦汉那些事儿》(有识文化成都地图上下5000年,读这一套书就够了。全书包含1842个历史知识点、1104幅趣味历史小插图、138件国宝级文物、50张历史场景复原图、51家国内著名博物馆、18张历史地图、7位博导、教授级审订专家。 作者:有识文化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社: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B8;29:30qyon
6.【招商银行|行业深度】环保行业之大气排放治理篇——雾里看花花未开|图1:NASA公布的全球PM2.5平均浓度地图,中国中东部区域为重灾区 资料来源:NASA,招商银行研究院 1.2政策:从“大气十条”到“蓝天保卫战” 为了确保“大气十条”目标实现,国家先后于2014、2015、及2016年修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三部法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tkmpn|u1jq0496;/38.3?4fqe3jkqs|jh€74@83744tj}rn
7.致敬大师|他是中国教育培养出的大师,也为新中国培养了诸多大师级座谈会后,赵东元、徐根才及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周振鹤,《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王文楚,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章清共同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青年教师赠送谭其骧先生手稿影印片《中国移民史要》、谭其骧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首日封和《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一期,勉励历史地理学青年教jvzquC41lih/h~icp0kew7hp1g>02?4e36?85j8:92=91yfig0nuo
8.美剧《黄石:1883》细节解读+背景拓展【持续更新中】(1883)剧评这是发生在距今139年前美国西进运动时期的故事。在美国西部的大平原,各形各色的人群聚于此:牛仔、移民、警探、开拓者、盗贼、印第安人目录:一、历史背景梗概二、故事梗概三、地图解析四、细节解析五、剧情精讲四、影片赏析七、人物解析一、历史背景梗概18世纪-19世纪末,为了争夺领地白人与印第安人相互残杀,英国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67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