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中国近代109年历史。按一般标准,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共109年。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挑起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表现出了前期傲慢自大,后期妥协求和的特点。
战争之初,清政府将英军视为“蛮夷”,认为他们没有威胁。但实际上清朝水师缺乏反击英军的能力,只能任由英国舰队在中国领海横行。1840年7月,英军攻陷浙江定海,8月英军舰队直抵天津大沽口,道光帝动摇,同意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但英军并不罢休。
1842年英军攻陷吴淞炮台,舰队驶入长江,威胁南京,道光帝被迫求和,在1842年8月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向英国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并同意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至此,英国以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850年道光帝去世,其子爱新觉罗·奕詝即位,是为咸丰帝。
鸦片战争后,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也随之而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阶级矛盾迅速激化。1851年1月,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开始。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近代农民起义,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创始人洪秀全受到基督教影响,创立了“拜上帝会”。太平天国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口号,太平军迅速席卷东南,于1853年攻下南京并改名为“天京”。此后又发动西征和北伐,北伐军一度打到天津附近,但势单力孤,还是被清军击败。
1856年,英法侵略者又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太平天国的镇压上。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60年又攻陷天津、北京,清政府被迫求和并签订《北京条约》。
在英法发动侵略时,沙俄也对我国外东北、外西北地区展开侵略。1858年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又在《北京条约》中攫取了大片国土。1864年沙俄又和清政府签订《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夺取了我国新疆的部分地区。至此,我国已丧失了包括外东北、外西北在内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激烈内斗,即“天京事变”,杨秀清、韦昌辉相继被杀,石达开出走,此事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1861年,清军攻陷安庆,太平天国走向末路。1864年洪秀全去世,清军攻陷天京,不久后杀死其幼主洪天贵福。至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但也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1861年,咸丰帝没能等来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息就去世了,他也是清朝最后一名掌握实权的皇帝。咸丰帝去世后其子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同治帝之母慈禧太后随即联合恭亲王奕忻发动“辛酉政变”,打垮辅政八大臣,掌控了实权,清朝至此进入慈禧时代。
清朝统治者在历经两次鸦片战争后深感武器落后,于1861年开展了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和“中体西用”的口号。洋务运动让中国拥有了一大批近代企业和诸多技术人才,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1865年,浩罕汗国军阀阿古柏趁乱入侵新疆,攻陷天山南北大片地区,俄军也出兵侵占伊犁。1876年左宗棠挥师收复新疆,一年时间就消灭了阿古柏政权。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75年同治帝去世,其堂弟载湉即位,是为光绪帝,但实权依然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83年法国出兵越南,又向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爆发。1885年清朝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被迫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1894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中国,7月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此战也标志着近代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894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9月北洋舰队与日军展开黄海海战,最后失利撤退。此后李鸿章执行“避战保船”政策,日军夺取了制海权。在陆上,清军也是节节败退。日军先夺取了朝鲜,随后入侵辽东、山东。1895年2月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两亿两并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同时中国还丧失了最后一个藩属国——朝鲜。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中国内部也掀起了救亡图存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士子掀起“公车上书”,反对和约,提出废约再战并变法图强。
这一运动虽然失败,但变法的呼声却越来越高。1898年,光绪帝在康、梁的支持下宣布变法,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就是“戊戌变法”。但不久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康、梁逃往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进一步滑向深渊。此时山东、直隶、山西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此先是镇压,随后加以利用,义和团也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义和团的行动引起了列强的不满,1900年英、法、美、德、意、日、奥、俄八国组成联军,入侵中国,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慈禧太后为讨好列强,逃出北京后就宣布镇压义和团,但八国联军并未停止侵略。在此期间,东南各省地方官员拒绝加入清政府的战争,并与西方列强自行议和,这就是“东南互保”。
1901年,清政府最终战败,并签订了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该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同时给予列强一系列特权。此条约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的统治,也进行过一些改革,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和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等,统称“清末新政”,但这些并未触及根本的改革无法挽救清朝的命运。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清朝也迅速走向灭亡。
光绪帝去世后溥仪即位,即宣统帝,实际掌权的是其父摄政王载沣,他无力应对中国日益严重的危机。1911年清政府为应对财政危机,不得不收回铁路作为抵押,向列强借款。此举引发民众强烈不满,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掀起了“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先声,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迅速响应,短短两个月内清朝就失去了对半个中国的控制。载沣不得不请北洋军领袖袁世凯出山,但袁世凯只想为自己谋利。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顺势成为大总统,并大肆镇压革命党,做起了称帝美梦。革命党1913年在孙中山领导下起兵反抗,即“二次革命”,但最终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
此后袁世凯加快了称帝步伐,于1915年复辟帝制。蔡锷、梁启超、李烈钧等人随即发起护国运动,接连击败北洋军。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后死去,中国随即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
1917年,民国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之间又爆发“府院之争”,军阀张勋趁机以“调停”为名攻入北京,再次宣布复辟帝制。但段祺瑞不久后就率“讨逆军”向北京发动进攻,击败张勋,张勋逃跑,溥仪再次退位,复辟闹剧十几天就结束了。
1919年,因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学生、工人、商人等群起抗议,五四运动爆发,人们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也标志着近代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19年,为抗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得到的不公待遇,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20年,各地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1923年,国共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孙中山提出与中共合作的方针,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曹锟夺取政权,并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冯玉祥随即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欣然前往,但抵达北京后不久就患上重病,不久后去世,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1926年,为消灭军阀,重新完成统一,国民革命军发起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半年多时间就攻克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打到了长江沿线。但就在北伐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政变,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左翼人士,国民大革命失败。
1928年4月,国民党发起“二次北伐”,继续向北进攻,最终攻入北平、天津。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不久后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党统治,中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
但各路军阀实际上并不服蒋介石的统治,1930年,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等人联合发起反蒋战争,中原大战爆发。最终蒋介石在张学良的协助下击败各路军阀,巩固了自身的统治。但日本也从军阀混战中看到了机会,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1932年又挑起“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攫取了一系列特权。
蒋介石夺取政权后,对工业进行鼓励,从1927到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十年”,工业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这并不能掩盖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错误。蒋介石一方面对日本妥协求和,一方面大肆进攻红军,接连发动了五次“围剿”。
在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因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而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随后红军就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创造了一系列奇迹。在打出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传奇战役后,红军终于抵达陕北。1936年,各路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在中共的斡旋下得以和平解决,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在全面抗战中,国民党接连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和常德会战等一系列大型会战,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中共也建立了一系列敌后根据地,并发起了百团大战等战役,大大牵制了日军兵力。但国民党此时还是挑起了皖南事变等一系列冲突,破坏了统一战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毛主席毅然前往,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但蒋介石毫无遵守协定的打算,不久后便准备内战。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
战争之初,国民党军实行所谓“全面进攻”策略,解放军以退为进,挫败了蒋介石的企图。1947年国民党军又转而进行“重点进攻”,猛攻山东、陕北解放区。解放军在山东打出孟良崮战役,毛主席转战陕北,国民党军的计划失败。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