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个历史人物串联起汉朝年历史(按出场顺序)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一、楚汉相争与西汉建立

1.刘邦(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沛县布衣,起兵反秦。楚汉相争,击败项羽,建立汉朝。称帝后平定异姓王,与民休息。其《大风歌》抒发了守护江山之志,开启了大汉四百余年基业。

2.吕雉(吕后)(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

汉高祖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高祖死后执掌大权,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虽手段残酷,但社会稳定,“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3.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

刘邦首席谋臣,擅长后勤与行政。楚汉战争中留守关中,保障兵员粮草。制定《九章律》,主张无为而治。“功人”之誉,位居开国功臣之首。

4.张良(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

深通韬略的智者,刘邦重要谋士。运筹帷幄,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关键策略。功成后身退,颇具传奇色彩。

5.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杰出军事家,刘邦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诸侯。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击败项羽。后因谋反被贬,终遭诛杀,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

6.曹参(?-公元前190年)

刘邦将领,继萧何为相。恪守“萧规曹随”,一切遵循前任法度,延续清静无为的治国方针,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恢复。

7.陈平(?-公元前178年)

刘邦重要谋士,以奇计著称。曾献离间计瓦解项羽集团,白登之围时解刘邦之困。吕后死后,与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文帝。

8.周勃(?-公元前169年)

刘邦将领,质朴刚毅。吕后死后,与陈平发动政变,诛灭诸吕,迎立代王刘恒为帝,稳定了刘氏江山,被誉为“安刘者必勃也”。

9.刘恒(汉文帝)(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

刘邦之子,以代王入继大统。仁孝宽厚,励精图治,躬行节俭,废除肉刑。与子景帝共同开创“文景之治”,使汉朝国力显著增强。

10.窦漪房(窦太后)(?-公元前135年)

汉文帝皇后,景帝之母,武帝祖母。崇尚黄老之学,其影响贯穿文景武三朝。她主导的政治风格确保了休养生息政策的连续性。

11.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

西汉初年杰出政论家、文学家。曾向文帝提出《治安策》等,主张削弱诸侯、重农抑商。因遭排挤,郁郁而终,其《过秦论》名垂千古。

12.刘启(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

继承文帝政策,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延续轻徭薄赋,文景之治达到顶峰,府库充盈。

13.晁错(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

景帝重要谋臣,御史大夫。力主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削藩策》引发吴楚七国之乱,被景帝为求平息叛乱而诛杀,成为政治牺牲品。

14.周亚夫(?-公元前143年)

周勃之子,西汉名将。驻军细柳,军纪严明。平定七国之乱立下大功。后因性格刚直触怒景帝,被冤下狱,绝食而死。

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时代

15.刘彻(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雄才大略,在位期间对外北击匈奴、开拓西域;对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集权。晚年下《轮台罪己诏》,反思政策,开启守成。

16.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

汉代儒学宗师。向汉武帝提出“天人三策”,建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年。

17.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

西汉辞赋巨匠。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气势磅礴,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恢弘气象。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18.刘安(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

刘邦之孙,淮南王。组织门客编写《淮南子》,包罗万象。后因谋反事发自杀,但其著作对后世道家思想影响深远。

19.主父偃(?-公元前126年)

武帝时大臣。提出“推恩令”妙计,巧妙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后因受贿被诛,曾说:“臣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20.卫青(?-公元前106年)

出身骑奴,汉武帝时期大将军。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攻序幕。七战七捷,收复河套地区,官至大司马大将军。

21.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

杰出外交家。奉武帝命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十年不忘使命。最终抵达大月氏,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22.李广(?-公元前119年)

西汉名将,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骁勇善射,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但终生未得封侯,最后因迷路失期自刎,留下“李广难封”的典故。

23.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卫青外甥,西汉战神。勇猛果敢,擅长长途奔袭。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漠北之战封狼居胥,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可惜英年早逝。

24.桑弘羊(公元前155年-公元前80年)

汉武帝时期著名理财家。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酒榷等经济政策,为国家积聚了大量财富,支持了武帝的对外战争。

25.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

民族气节的典范。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持节不屈。被流放至北海牧羊十九年,历经艰辛,归汉时须发尽白,节旄尽落。

26.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6年)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继承父志任太史令,因李陵之祸受宫刑。忍辱负重,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7.东方朔(约公元前161年-公元前93年)

汉武帝身边诙谐机智的辞赋家。常以幽默方式进谏,言辞敏捷,行为怪异,被视作滑稽人物,但亦有《答客难》等名篇传世。

28.刘据(戾太子)(公元前128年-公元前91年)

汉武帝嫡长子,卫皇后所生。宽厚仁爱,因巫蛊之祸被江充陷害,被迫起兵诛杀江充,后兵败自杀。其孙刘询后登基为汉宣帝。

29.江充(?-公元前91年)

武帝时酷吏。因与太子刘据有隙,制造“巫蛊之祸”,诬陷太子以巫术诅咒武帝,导致太子起兵反抗后自杀,牵连数万人,动摇国本。

30.霍光(?-公元前68年)

霍去病异母弟,汉武帝托孤重臣。执掌朝政二十年,辅佐昭帝,废立昌邑王,迎立宣帝。权倾朝野,行事谨慎,秉持汉室。

三、昭宣中兴与西汉由盛转衰

31.刘弗陵(汉昭帝)(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

汉武帝幼子,八岁即位,由霍光辅政。在位期间延续武帝晚年政策,轻徭薄赋,与匈奴和亲,扭转了国力虚耗的局面,史称“昭宣中兴”之始。

32.刘询(汉宣帝)(公元前91年-公元前48年)

戾太子刘据之孙,幼遭巫蛊之祸流落民间。即位后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减轻民困。设置西域都护,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中兴西汉。

33.赵充国(公元前137年-公元前52年)

宣帝时名将。七十高龄率军平定西羌叛乱,并提出“寓兵于农,屯田戍边”的战略,对巩固西北边防产生了深远影响。

34.王褒(?-公元前61年)

汉宣帝时期著名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其《僮约》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洞箫赋》则是早期咏物赋的代表作。

35.盖宽饶(?-公元前60年)

宣帝时司隶校尉,以刚直不阿、不畏权贵著称。多次弹劾高官,最终因上书批评时政,触怒宣帝,被逼自杀。

36.刘奭(汉元帝)(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

宣帝之子,柔仁好儒。在位期间,中央集权削弱,外戚、宦官势力开始抬头。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拐点。

37.匡衡(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帝时期)

元帝时丞相,以精通儒家经学著称。幼时“凿壁偷光”刻苦读书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但其晚年因侵占土地被免官。

38.王昭君(王嫱)(约公元前54年-约公元前19年)

元帝宫人。竟宁元年,自愿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被称为“宁胡阏氏”。她的出塞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和平与文化交流,故事千古流传。

39.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

元帝皇后,历汉四朝(元、成、哀、平)为天下母。长寿导致其家族王氏长期掌控朝政,最终其侄王莽篡汉,她虽愤怒却无力回天。

40.刘骜(汉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

元帝之子,沉湎酒色,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不理朝政,外戚王氏家族开始掌握极大权力,为王莽篡汉埋下伏笔。

41.赵飞燕(?-公元前1年)

汉成帝皇后,以体轻善舞闻名。与妹妹赵合德专宠后宫,但未能生育。成帝暴毙后,被废为庶人,最终自杀。

42.刘欣(汉哀帝)(公元前27年-公元前1年)

成帝之侄。在位期间,社会矛盾尖锐,试图通过“限田限奴”等改革挽救危机,但失败。因宠爱男宠董贤,留下“断袖之癖”的典故。

43.董贤(公元前23年-公元前1年)

汉哀帝男宠,二十二岁官至大司马。容貌美丽,与哀帝同起居。哀帝甚至曾想禅位给他。哀帝死,王莽弹劾他,随即自杀。

44.刘衎(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

哀帝堂弟,九岁即位,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王莽掌权。王莽将其女嫁予他为皇后。在位期间形同傀儡,后突然死亡,疑被王莽毒害。

45.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

西汉末年辞赋家、哲学家。早年模仿司马相如作赋,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主张人性善恶混。

46.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

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刘向之子。协助王莽篡位,被封为国师。他在经学、目录学、天文学上均有极高造诣,编撰《七略》,是中国目录学之祖。

四、新莽与东汉重建

47.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王政君之侄。西汉末年外戚,初始以谦恭俭朴、礼贤下士获得声誉。后篡汉自立,建立新朝,推行托古改制,但措施脱离实际,导致天下大乱。

48.刘秀(汉光武帝)(公元前5年-公元57年)

西汉宗室后裔。新莽末年起兵,于昆阳之战以少胜多。重建汉朝,史称东汉。统一全国后,休养生息,加强集权,史称“光武中兴”。

49.阴丽华(公元5年-公元64年)

光武帝刘秀皇后。刘秀早年曾有“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她谦恭俭朴,不干预朝政,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

50.邓禹(公元2年-公元58年)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同学和早期核心谋臣。年轻有为,善于举荐人才,为光武帝平定河北、夺取关中立下大功。

51.冯异(?-公元34年)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为人谦退,作战时冲锋在前,休息时独坐树下,被称为“大树将军”。为刘秀平定关中,击败赤眉军立下首功。

52.吴汉(?-公元44年)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光武帝大将。性格刚强,勇猛善战,常为先锋,深受刘秀信任,官至大司马,是东汉开国重要军事统帅。

53.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

东汉初年史学家。为续补《史记》,作《后传》数十篇,其子班固、女班昭在此基础上修成《汉书》。

54.刘庄(汉明帝)(公元28年-公元75年)

光武帝之子。在位期间,吏治清明,边境安定。派班超出使西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白马驮经故事)。与其子章帝时代合称“明章之治”。

55.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著有《论衡》,批判天人感应和鬼神迷信思想,提出“元气自然论”,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6.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

东汉著名史学家。继承父志,撰修《汉书》,开创了断代史体例。后因卷入窦宪案死于狱中,其妹班昭最终续成《汉书》。

57.窦固(?-公元88年)

东汉明帝时大将。奉旨出击北匈奴,夺取伊吾庐地区,并派遣班超等人出使西域,为东汉重新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

58.耿恭(?-约公元90年)

东汉名将。戊己校尉,驻守西域疏勒城。遭匈奴围攻,水源断绝,“笮马粪汁而饮之”,坚守数月,最终仅剩十三人归玉门,被誉为“节过苏武”。

59.班超(公元32年-公元102年)

班固之弟,杰出外交家、军事家。“投笔从戎”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决心,经营西域三十一年,重开丝绸之路。

60.刘炟(汉章帝)(公元56年-公元88年)

汉明帝之子。在位期间宽厚,政令温和。召开白虎观会议,讨论五经异同,促进儒学发展。但开启外戚专政之端。

61.许慎(约公元58年-约公元147年)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编撰《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对后世影响深远。

62.班昭(约公元49年-约公元120年)

班固之妹,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兄死后,奉旨续成《汉书》。著有《女诫》,成为封建社会女性行为准则。曾担任后宫后妃的老师。

63.窦宪(?-公元92年)

东汉外戚、权臣。章帝皇后兄。曾率军大破北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但权倾朝野,骄横跋扈,后被迫自杀。

五、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与士人的角逐

64.张衡(公元78年-公元139年)

东汉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天文著作《灵宪》,文学代表作《二京赋》。

65.邓绥(和熹邓太后)(公元81年-公元121年)

汉和帝皇后,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帝死后,她临朝称制近二十年,勤俭爱民,任用贤良,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66.王逸(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9年-158年)

东汉文学家。编撰《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完整注本,对楚辞学研究有开创性贡献。

67.蔡伦(?-公元121年)

东汉宦官。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纸张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68.班勇(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安顺时期)

班超幼子。继承父志,长期经营西域。曾以西域长史身份率军击退北匈奴,再次平定西域,并著有《西域记》,为研究西域的重要史料。

69.李固(公元94年-公元147年)

东汉忠直大臣。与外戚梁冀斗争,坚决主张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为帝。后被梁冀诬陷,惨遭杀害,保持了士人的气节。

70.梁冀(?-公元159年)

东汉外戚、权臣。两个妹妹为顺帝、桓帝皇后。专权近二十年,骄横残暴。桓帝与宦官合谋诛灭梁氏,抄没家财达三十亿。

71.张陵(张道陵)(公元34年-公元156年)

道教创始人。于蜀中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被后世尊为“张天师”,道教由此逐渐形成。

72.刘志(汉桓帝)(公元132年-公元168年)

梁冀死后,依靠宦官单超等诛灭梁氏,宦官集团开始掌权。引发党锢之祸,清流士大夫遭到残酷打击,东汉政治极度黑暗。

73.陈蕃(?-公元168年)

东汉末年名臣。少年时即有“扫除天下”之志。桓灵时期,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反对宦官专权,最终在窦武事变中率官属学生冲入宫门被害。

74.窦武(?-公元168年)

桓帝皇后之父。以外戚身份与陈蕃合作,谋划诛除宦官,但事机不密,反被宦官曹节、王甫等先发制人,兵败自杀。

75.郭泰(林宗)(公元128年-公元169年)

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名士。虽不直接参与政治斗争,但善于识人,品评人物,是士林领袖。党锢之祸中闭门教授,弟子数千。

76.李膺(公元110年-公元169年)

东汉名臣,士人领袖。为官清正,执法不避权贵,被称为“天下模楷”。党锢之祸中,被宦官诬陷“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死于狱中。

77.范滂(公元137年-公元169年)

东汉名士。以刚正不阿、疾恶如仇闻名。党锢之祸中自投入狱,与母亲诀别时,其母深明大义,鼓励他舍生取义,成为千古佳话。

78.皇甫规(公元104年-公元174年)

东汉名将。平定羌乱有功。因自己非名士而未列入党人,竟上书自称与党人有关,请求连坐,反映了当时士大夫对宦官专权的共同抗争态度。

79.刘宏(汉灵帝)(公元156年-公元189年)

桓帝死後被外戚窦武迎立。在位期间宦官专权达到顶峰,公开卖官鬻爵。自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最终引发黄巾起义。

80.张俭(公元115年-公元198年)

东汉名士。因弹劾宦官侯览及其家属,被诬告结党,遭到通缉。他四处逃亡,许多人因收留他而家破人亡,史称“望门投止”。

81.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

东汉末年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学显著,曾参与熹平石经的刊刻。因董卓之死而感叹,被王允下狱致死。

82.蔡琰(蔡文姬)(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77年-约公元249年)

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有才,通音律。汉末动乱中被匈奴所掳,嫁与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著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倾诉乱世悲情。

83.卢植(公元139年-公元192年)

东汉末年名臣、大儒。刘备、公孙瓒之师。曾率军平定黄巾起义。董卓专权时,唯有他敢于当面反对,几乎被杀,展现了儒臣风骨。

84.何进(?-公元189年)

灵帝何皇后之兄,大将军。灵帝死后,与袁绍谋诛宦官,但犹豫不决,反被宦官张让等人诱杀。其部将袁绍等趁机入宫尽诛宦官。

85.张让(?-公元189年)

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之首,深得灵帝宠信。灵帝称“张常侍是我父”。何进被杀后,被袁绍追捕,投黄河自尽。

86.皇甫嵩(?-公元195年)

东汉末年名将。与朱儁共同率军镇压黄巾军,战功卓著,声望极高。但他为人谨慎,未能在董卓乱政时采取果断行动,晚年抑郁。

87.朱儁(?-公元195年)

东汉末年名将。与皇甫嵩共同镇压黄巾军,以军功封侯。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乱长安时,被胁迫为官,忧愤而死。

88.董卓(?-公元192年)

凉州军阀。应何进之召率军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不仁。引发关东诸侯联合讨伐,后被司徒王允设计诛杀。

89.王允(公元137年-公元192年)

东汉末年大臣。设计利用吕布诛杀权臣董卓。但执政后刚愎自用,不肯宽恕董卓部将,导致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兵败被杀。

90.吕布(?-公元199年)

东汉末年名将,骁勇善战,号为“飞将”。先后依附丁原、董卓,后与王允合谋诛杀董卓。被李傕击败后,辗转诸侯,最终被曹操擒杀于下邳。

91.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外科,发明“麻沸散”用于手术。创编“五禽戏”健身操。后被曹操所杀。

92.张角(?-公元184年)

钜鹿人,太平道创始人。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发动黄巾起义,规模浩大,虽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六、汉末群雄与三国序幕

93.袁绍(?-公元202年)

东汉末年军阀,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关东联军讨董的盟主。后占据河北,成为最强军阀,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病逝。

94.袁术(?-公元199年)

袁绍堂弟。占据淮南,于公元197年得到传国玉玺后贸然称帝,僭号“仲家”,遭天下围攻,众叛亲离,呕血而死。

95.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迎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唯才是举。其子曹丕代汉建魏。

96.荀彧(公元163年-公元212年)

曹操首席谋臣,被称为“王佐之才”。战略上规划迎奉天子,战术上多次修正曹操决策。但内心忠于汉室,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被迫自尽。

97.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

汉室宗亲,蜀汉昭烈帝。以仁德著称,在诸葛亮辅佐下,联合孙权于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占据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98.孙权(公元182年-公元252年)

继承父兄基业,占据江东。联合刘备于赤壁大破曹操。后称帝建立吴国。善于用人,开发江南,派卫温航海到达夷州(台湾)。

99.刘协(汉献帝)(公元181年-公元234年)

东汉末代皇帝。九岁即位,一生为权臣挟持,先有董卓,后有曹操。公元220年,被迫禅位于曹丕,东汉正式灭亡,被封为山阳公。

100.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

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刘备建立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诚与智慧成为后世典范。

THE END
0.一口气看完中国五千年历史@蒋文明古今风云录 一口气看完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滑查看更多视频 -- 我是有底线的 --一口气看完中国五千年历史 2024-03-29 08:46 · 0次播放 发布于:江西省 蒋文明古今风云录 +订阅 +1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jvzquC41o0ypj~3eqo5b1@;987:69
1.一口气带你看完从夏朝到新中国成立中华4000多年的兴衰历史朝代习近平: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美参议院通过终止特朗普关税决议 90岁老人自驾23年游遍全国 中国助力亚太地区合作发展 郑州失联超80小时的12岁女孩已找到 中美元首会晤 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发改委: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 “十五五”金融强国建设重点圈定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获国际认可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10月31日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N6WXKT2=/j}rn
2.一口气看完中国历史历史图说历史历史文化知识大拜年活动知识00:00/00:00 一口气看完中国历史历史 图说历史 历史文化 知识大拜年活动 知识大拜年 拳击那点事 +订阅 发布于:江西省2023.06.27 00:00 +1 首赞 一口气看完中国历史历史 图说历史 历史文化 知识大拜年活动 知识大拜年jvzquC41yy}/uxmw0eun1j48;377::;8a3613:93;7
3.一口气看完从夏朝到新中国成立中华4000多年的兴衰历史一口气看完中国历史上首个因网红而亡的王朝-西周275年历史 老歪说史 1跟贴 打开APP 秦朝灭亡之际,王翦后裔分家求生,意外缔造两个千年世家大族 无情有思ss 打开APP 唐朝名将李靖,托塔天王李靖和陈塘关李靖,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花仙历史说 神机谋士邬思道为什么不救年羹尧一命? 三马说剧 1跟贴 武则天,杀了三个亲生儿女,他们分别是谁? 搞笑社密 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XQ[5EEH[/j}rn
4.一口气看完中华民国38年历史袁世凯同年一口气看完中华民国38年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湖南、山西、江苏等17省先后宣布独立,同年12月,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同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劝 jvzquC41jkyuq{~0uqnv0lto1c5:5@:252?5a:7463;45>
5.一口气带你看完从夏朝到新中国成立中华4000多年的兴衰历史(全【上角看历史】【春节特辑】一口气带你看完从夏朝到新中国成立中华4000多年的兴衰历史(全长4小时),大一统王朝,上下五千年,4000年兴衰,历朝历代,中国历史,,null,A站,AcFun,ACG,弹幕,视频,动画,漫画,游戏,斗鱼,新番,鬼畜,东方,初音,DOTA,MUGEN,LOL,Vocaloid,MAD,AMV,天下漫jvzquC41yy}/clkwp0io14ce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