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龙:非洲最混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发展成为主旋律

自由作家郭建龙在近十年前开始写作的时候,为自己定下了两个方向:其中之一是回望中国历史,另一个则是观察世界。前一个写作方向促成了“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以及《汴京之围》的完成,而抱着通过探索世界,以更加中允的态度了解自身发展的目的,郭建龙在非洲大陆完成两次、前后历时半年左右的深度行程后,写就了《穿越非洲两百年》。

作为“穿越三部曲”的第二部,《穿越非洲两百年》记述了郭建龙两度深入非洲,亲身游历非洲17个国家50多座城市的所见所闻,以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深入地讨论了非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揭示了非洲三代领导人和非洲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

虽然在旅途中,郭建龙曾突发疟疾、险遭绑架,并且数次犯险,但除去这些冒险故事,郭建龙更想向读者传达出一个处于发展大门口的真实非洲,讲述非洲从原始部落社会到现代国家构建的复杂历史过程,思考现代非洲从文化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成因的渊源和转变。

5月7日,郭建龙携新书《穿越非洲两百年》,以线上发布会的形式,谈到自己对于非洲的历史问题及发展现状的看法。在郭建龙看来,非洲已经来到加速发展的大门口,而我们对非洲的认知相对滞后,非洲最混乱的阶段已过去,如今发展成为主旋律。

《穿越非洲两百年》,郭建龙著,天喜文化丨天地出版社,2020年4月

非洲为什么让人感到“混乱”?

在发布会上,郭建龙谈到,自己碰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非洲为什么这么“混乱”?对此,他坦言,和其他大洲相比,非洲的稳定性的确差一些。但我们也应看到,非洲的大部分国家自二战后,从殖民地变成独立国家以来也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而一些非洲国家在独立后,不仅要克服管理退化的问题,同时还要为消弭前宗主国造成的地域上的随意性和不平衡付出巨大努力。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出版社科历史畅销书《汴京之围》、“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记“亚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等。《穿越非洲两百年》是郭建龙继《汴京之围》、“帝国密码三部曲”等大畅销书之后的又一作品。

郭建龙以南苏丹为例进一步解释到,“其实南苏丹原来和北苏丹是一个国家叫苏丹。这个国家是由两片完全不相干的地方组成,民族不一样,信仰也不一样。北方信仰伊斯兰教,南方还属于非洲本土宗教。英国人把这两片地区强行合在一块之后,想让他们成为一个国家。但成为一个国家之后,两方发现,根本没有办法互相容忍在一个框架之内,所以最后就大打出手。几十年之后到了什么程度?就是南苏丹独立了。”

郭建龙说,但南苏丹独立之后,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为什么?郭建龙认为,“虽然一开始大家觉得不和谐,但是在成为一个国家的这几十年里边,他们之间又出现了很多有机联系,特别是经济上的。比如,在成为一个国家的时候,南苏丹发现了石油,但是所有的炼油厂和海岸线都在北部,所以南部的石油必须通过北部进行加工和运出。结果分成两个国家之后,南部缺乏出海口,也没有加工能力,北方则没有了石油资源,所以双方离开了对方之后,全部都陷入了经济瘫痪,又成为了另一个更麻烦的事情。”

郭建龙非洲行路线图。

不过,郭建龙也指出,让人感觉非洲“混乱”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家众多。一旦某一国家发生混乱,人们往往认为是整个非洲的混乱。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非洲的稳定性其实越来越大,这种稳定性已经可以支撑更多的发展,而且,当地人民也有发展的渴望。郭建龙认为,如果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梯度自日本经中国向印度、东南亚的转移来看,非洲的一些国家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是另一些国家已经准备好承担这样一种梯度转移。非洲的发展已经启动,但也许要等到二十年后,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才会显现。

通过自然市场机制,在非洲寻找机遇

“从整体上来看,非洲最混乱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发展成了主旋律。”郭建龙强调,处于加速发展大门口的非洲,对于外来资金和技术都有非常大的需求。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就能在双方受益的情况下,极大帮助非洲的发展。他以在西非内陆国家布基纳法索观察到的奶制品售价为例,当地超市销售的牛奶价格非常便宜,而酸奶价格就比牛奶高出10倍以上。而差价巨大的原因在于,虽然本地生产的牛奶售价低廉,但因为本地无法生产酸奶,必须从法国进口,所以造成了悬殊的价格。

郭建龙认为,虽然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地位,但是在经济上,仍然很难摆脱宗主国的影响。西非国家的物价普遍偏高,因为其货币——西非法郎与欧元挂钩,这成为法国在这些前非洲殖民地独立后仍然施行干预的标志。法国掌握了这些西非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剥夺了这些国家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却在另一方面也促成了金融稳定,货币无法因国家情况的变化而贬值。

廷巴克图( Timbuktu ),又译为“丁布各都”,亦称“通布图”。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贸易和文化中心,廷巴克图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险家。

虽然当地普通人无须进入超市,只要通过本地交换,便可以享受到便宜的物价,但对于中上流阶层来说,便要承担昂贵的生活成本。这一问题实际上为中国、印度、埃及、土耳其等这样有制造能力的国家进入市场,创造了极大的机遇,也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帮助。据郭建龙观察,凡是有中国制造的地方,当地价格立马出现断崖式下跌,较之从欧洲进口的加工品,中国制造有极大的价格优势。通过形成国际上的竞争关系,欧洲出口非洲的商品,也必须大幅度降低价格。非洲人民因此能够享受到便宜的商品,从实际上摆脱殖民体系的控制。

而在铁路问题上,郭建龙认为,虽然在中国的援助与合作下,非洲已经拥有如坦赞铁路、蒙内铁路这样不错的线路,以及条件较好的车站,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当地并没有学会如何管理铁路,充分发挥线路的运输作用。同时,其中还涉及铁路运输对公路运输的冲击,进而可能对当地政治选举造成影响。因此,郭建龙认为,除去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必须等待非洲依靠市场转换经济发展的思路,从而发挥更大的效果。这也是郭建龙一直强调的核心观点,通过自然的市场机制,在不断发展的互利互惠关系中,为非洲人民带去帮助。

我们对非洲的认知还相对滞后

虽然非洲对中国的认识不断深入,以中国为榜样发展经济的国家也在增多,但在郭建龙看来,我们对非洲的认知还相对滞后,甚至带有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实际上,非洲也是一片拥有古老历史的大陆。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非洲就是一块多样化的大陆。北非和非洲之角的基督教区域在罗马时期就有了很成熟的文明,整个非洲北部和东部又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并被纳入全球贸易体系。随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非洲也在经历了被瓜分和殖民的历史阶段后,终于走向独立。但由于自殖民时期积累的复杂矛盾和认识的不足,又进入了一段颠簸的状态,陷入混乱。而郭建龙提醒读者,不能将认识的目光停留在这一阶段,应该结合非洲历史和如今数十年的发展情况,看到非洲的潜力和对发展的渴望。

在郭建龙看来,我们对非洲的认识只代表了刚刚过去的一个阶段,但非洲已经走在了加速发展的大门口,还需要一定时间进入大门。在纯粹的机会之外,也蕴含着风险。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了解,我们也能更深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位置,同时采纳经验教训,思考如何更加融入、开放,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THE END
0.《神奇的非洲》~国家自然博物馆。驼鸟的翅膀退化了,丧失了在天空飞翔的能力,但却获得了在地面上极速奔跑的能力。据说驼鸟奔跑的速度能达到一小时70公里。 根据羽毛颜色区分雌雄,黑色羽毛是爸爸,妈妈的颜色和沙土一样是褐色。驼鸟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一个在4斤左右。 非洲干旱地区面积广大。全洲约有3/5的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卡拉哈里沙漠jvzquC41yy}/onnrkct/ew4723gwp@
1.非洲之窗约700年前,非洲就开始了漫长的被殖民史。一拨拨欧洲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非洲在他们的脚下痛苦地喘息。在20世纪的民族独立浪潮中,非洲人民依稀看见了黎明的曙光。但面前已有巨大的民族、宗教裂谷,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手利用着这些矛盾,天上有宗主国的飞机、炸弹,地下有jvzquC41yy}/i~fpejg/ew4hgk€iq~xjcpmlq~4
2.初见非洲大陆(穿越非洲两百年)书评不仅是在非洲,在其他任何大洲、任何国家也一样,一旦出现了证智退化,上台的往往都是庸人。他们手段强硬,善于抓权,对于真正的的政治却一窍不通。”(page.204-205 总结D裁现象 其中一类第二代领导人的共性与影响)种族屠杀的悲剧和残酷的兄弟战争是殖民主义留给非洲的最大的负面遗产。索马里(page.235-240)在二战后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7<58A:1
3.张凯:非洲地区安全问题及其治理机制冷战结束以来后,冲突和战争依然困扰着非洲的发展,非洲国家的内部冲突是非洲不安全状态的主要表现。有学者甚至认为,如果将着眼点从暴力冲突转向其他不安全的关键指标,如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变化、环境退化及治理问题,就会发现非洲似乎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安全困境之中。(2)2主权国家间争端、种族矛盾、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反jvzquC41euyo0ls1ilgrz87245621}7245623?d77:914A3ujvsm
4.非洲的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非洲确已出现严重的环境危机 ,但不同于工业化国家的环境公害。环境退化与贫困化、经济危机和社会政治不稳定共同作用 ,使非洲陷入以欠发展为特征的“发展陷阱”。只有实施以反贫困为突破口 ,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变革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非洲才能遏止边缘化的趋势。 jvzquC41eep/rtz0gf{/ew4Ctvodnn4kphu@cri?49713<845
5.电影《走出非洲》它的人物背后的真实故事西方艺术和西方电影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梅毒继续困扰着凯伦的整个一生,多种的证据无法揭示1925年她染上梅毒。她的写作实力表明,她并没有患上了梅毒晚期的精神退化,也没有汞治疗的大脑中毒。她患有轻微的腿永久丧失感觉的病, 这可能是由于在非洲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砷的结果。 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7;k1;A
6.非洲最富的国家是哪?这个问题一直是关于非洲的问题中热度而这个神奇的国家,是位于非洲西部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赤道几内亚。 01,日不过帝国 众所周知,近代的非洲历史就是一部殖民史,在二战以前,整个非洲绝大多数的土地都被列强瓜分,主要的殖民者有英法、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按照获利程度来划分,他们可以被依次分为吃到肉(英法)、啃骨头(比利时)、喝口jvzquC41zwkrk~3eqo523@::79:848698568997
7.非洲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存在着非洲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独特贡献吗?奇怪的是,许多非洲马克思主义领导人却断然否定这一点。后独立时代的最初“非洲社会主义”浪潮之后,紧随着的是一伙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人于70年代开始掌控政权,他们坚持正统观点。如果说当初非洲社会主义者祈求其特殊性而探寻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后来的领导人则主张不存在所谓特殊的jvzquC41yy}/f||z{l/q{l0ep5o38723;518:<1e6883?8/53775<<20jznn
8.土地确权很重要,对非洲国家如此,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产权薄弱加深了许多其他问题,比如环境退化——如果不清楚谁拥有森林,那么有关系的企业就更容易宣称对森林的所有权,并砍伐森林。此外,土地纠纷也是引起冲突的常见原因。非正规的土地市场意味着政府不易收税。同时,性别歧视的传统,往往使妇女的不动产权更加得不到保障。研究机构Prindex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jvzquC41hfjj0ozfcp4ff~3ep1ib1?>1e4737
9.非洲象局部过剩种群管理——筛杀(culling)(关于世人支持杀大象的除赞比亚外,南部非洲的各个国家,都有一段很长的筛杀史。从1967到1995年间,南部非洲约杀死65000头大象,主要发生在津巴布韦和南非。赞比亚仅在1965-1969年间织过成规模的筛杀,在卢安瓜峡谷杀死了约1500头大象。津巴布韦在大象分布区均实施筛杀政策,包括那些基本没有植被破坏的区域。根据Rowan Martin的统计,津巴布韦在196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595;?:98
10.【转载】退出与退化:声音本体论中的文化批评与皮埃尔·舍费尔的·里杜特(Sam Ridout)却通过全球音乐史的视角为舍费尔的声音美学建构了历史与文化的语境,那就是将舍费尔的“还原聆听”置放在当时法国殖民运动下的个人非洲经验,而里杜特的观点进一步地延展与强化了近年来西方学界如玛丽·汤普森(Marie Thompson)等人从白人听觉(white aurality)的角度批判20世纪中叶后西方声音创作中的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569748
11.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预测(二):非洲部分非洲人用殖民者的语言写出的文学不是非洲文学,只是‘非欧文学’,作家必须使用本族语言创作,才能创建非洲文学自己的谱系和语法体系。 在小说《十字架上的魔鬼》中,恩古吉借助戛图利亚这个人物呈现出部族语言退化、帝国语言普及化的事实: 戛图利亚用部族语回答时,就像小孩学话一样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但用外语回答时却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76;2:648
12.包茂红导读《环境权力与不公》南非美国非洲二是无论是美国环境史研究还是非洲环境史和南非环境史研究都有需要突破的地方,以库鲁曼为例可以推进这三方面的研究。非洲环境史研究中充斥着“退化叙述”,这在促使环境史研究兴起时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本身就是需要解构的“约定俗成的知识”,同时也忽视了非洲人和环境的韧性和适应能力。美国环境史研究强调先前的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664>25:5a34ib;Bkfg2812:x|su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