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何以中国:华夏文明从来就不是一束孤光,而是满天星斗交汇成的银河!
从长江到黄河,从巴蜀到辽东,这片土地上的“史前文明星火”碰撞融合,最终谱写了华夏的壮阔诗史!
位于浙江杭州,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核心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城址、复杂的水利系统、精美的玉器闻名于世。
良渚古城遗址
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明显的社会等级分化,三重城阙的中心高台上,有7座宫殿基址,可能是统治者的居住和议事中心。
它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关键遗址。同时也将文明起源从“中原中心论”,扩展到“多元一体”的格局。
位于山西襄汾,属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都邑性质遗址,可能是传说中“尧都”所在地。一度有“最早中国”的称号。
陶寺遗址博物馆
这里发现了大型宫城、外郭城、观象祭祀台、高等级墓葬、朱书文字符号、铜器等,展现了早期国家形态。
与良渚相比,它更接近于后世王朝的特征,是中原王朝文明的直接源头。出土的陶文配合观星台,共同奠定了王权基因。
位于陕西神木,黄土高原和草原结合地区,是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城址(也可能是夏早期)。
石峁遗址
这是一座有着超强防御体系的“石头王国”,以精美的石雕、玉器、神秘的祭祀坑著称,显示了强大的区域政权。
考古发现它和陶寺遗址之间似乎存在着恩怨。石峁兴起之时正是陶寺衰落期,陶寺的东城墙疑似被敌人攻破(只是假说)。
位于河南洛阳,大部分主流学者认为这是夏代中晚期的都城“斟鄩”,相比其他地方而言,这里更称得起“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式宫城,是后世“择中建都”理念的源头,也是紫禁城采用中轴线布局的直接样本。
前所未有的大型官营作坊区(青铜、绿松石)、网格状城市干道、青铜礼器群等,标志着广域王权国家的出现。
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件华裳,那么二里头就给这件华裳扣紧了“礼乐、青铜、王权”这三粒最早的扣子。
位于四川广汉,古蜀文明的杰出代表,时间线和中原商代早期并行,部分遗存年代更早 ,导致一部分网友认为是夏朝。
三星堆博物馆
它以其独特的青铜面具、神树、金杖、象牙等祭祀坑遗存闻名,展现了与中原文明迥异,又存在交流的青铜文明。
三星堆的突然消失和其颠覆性的青铜器造型,给世人留下了六大未解之谜与假想。如今这个“神权在上”的魔幻孤岛,正吸引着大批网友前来探寻。
位于河南巩义,被称为“河洛古国”,时间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距今5300年,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传说中的黄帝都城。
双槐树遗址
这是一座超级大的都城遗址,有三层环水沟壕,分布着许多居民房址,说明了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晚期已出现早期国家萌芽。
北斗九星遗迹,精美牙雕蚕等高级文物,有力地证明了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是探索中华主脉的关键。
位于陕西西安,比双槐树遗址的河洛古国还早一千多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还是半地穴式的状态。
半坡遗址博物馆
这里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用颜色来装饰陶器,著名的课本插图“人面鱼纹盆”就诞生在这里,是我国史前美术的典范。
要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演变,半坡遗址就是中间那块最重要的里程碑。贾湖代表着起源,双槐树代表着古国,而半坡,则填补了中间氏族社会最鼎盛的时期。
位于河南舞阳,新石器早期最关键的遗址,距今9000年,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其他遗址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贾湖遗址博物馆
出土的骨笛是人类最早的乐器,刻符的龟甲上有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陶器的残留中有最早的酿酒痕迹,碳化的谷物里发现了东亚最早的稻米栽培…
从贾湖开始,中国人由渔猎进入了定居,学会了制陶,纺织,训畜,农耕,迈进了更高级别的音乐,宗教,文字艺术领域。
位于河南新郑,名字来源于发现地的村庄。它不只是简单普通的一个遗址,而是一种文化,就叫作“裴李岗文化”,比仰韶文化还要早两千多年。
裴李岗遗址和文物
它的发现彻底改写了中华文明起源的认知,意义远远超过单一的考古遗址范畴。被誉为中原农耕文明的“源代码”。
这里有首创的复合工具,比如带柄石铲,石磨石锤,锯齿镰刀等。它的三足钵是仰韶圜底钵的技术基础,它的刻符是半坡陶文的灵感祖源。
裴李岗的独立农业体系,推翻了“中原文明西来说”的谬论;同时也为“仰韶文化突然兴起说”找到了两千年的过渡层。
位于辽宁凌源,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中心。为什么这么有名?因为它改写了文明起源的三个传统认知。
牛河梁遗址
它以女神庙、积石冢、无底筒形器、C形玉龙闻名于世,昭示着在5500年前,这里就有一个高度发达的神权国家。
当黄河流域还在孕育城邦之前,辽河两岸已经掌握了天文历法,他们的王垄断了神权礼器,已经可以建造比金字塔还大的陵墓。
中华第一龙
华夏“龙图腾”在这里定型,神庙轴线精准地对齐夏至日出,玉器通神的功能演化为“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传统。
位于山东泰安,最独特的地方是它处于激烈的文明裂变前夜。既保留了平等的氏族社会,又出现了剧烈的阶层分化,这一点从陪葬品就可以明显看出。
大汶口遗址博物馆
文明的进阶在这里到了拐点,玉器的加工技术实现质的飞跃,镶嵌绿松石的工艺比二里头还早五百年,线切割精度0.1毫米。
象征权利代表的玉钺首次出现,和后世夏商青铜钺几乎无几;陶尊上的刻划符号简直要预告甲骨文即将诞生。
大汶口的出现,意味着史前中华站在了“十字路口”,阶层分化,礼制萌芽,文字前夜三大特征汇聚冲击。
位于浙江余姚,它的表面意义,是华夏海洋文明的先驱;它的终极意义,是修正时间轴线,重写文明的起源。
河姆渡遗址
七千年前的独木舟,划开了大陆与海洋的分界线,就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给华夏文明厚重的黄土带来了碧波的灵动。
它把稻作的起源,从4000年前的印度,拉回了7000年前的杭州湾。这里还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漆器,和最早的榫卯木屋。
位于甘肃秦安,是一个完整地展现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时间跨度距今8000~4800年,被誉为“文化进化的切片”。
大地湾遗址
如果说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培育了稻种,那大地湾的先民们也毫不逊色,八千年前就种出了粟米,是全球最早的旱地黍作。
当别的地方人们还在穴居的时候,他们就建起了“水泥宫殿”。连地面都是用料石烧制,硬度堪比现代100号水泥。
大地湾遗址留下了几个未解之谜,比如,他们的宫殿有火烧的痕迹,是遭到了外来战争的威胁,还是内部权利的更迭?
还有,那个“人面蛇身”的陶瓶,是否与伏羲皇有关?能否成为解开“图腾崇拜与王权象征”的第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