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邓小南:集贤储才共研国史——先父邓广铭与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20世纪80年代,邓广铭(左一)在北大中古史中心指导荣新江(左二)、李孝聪(左三)、张小舟。图片由作者提供 邓广铭一九七八年秋致上级领导信函底稿。图片由作者提供 【述往】 今年是我们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创立40周年。中心的建立,凝聚了多位老先生的心血,先父邓广铭也是其中一位。 jvzquC41pg}t0ypw0gjv0ls1zyi1;58c4:g3n;ce661fjj4c6?cf;>e6egfg7mvo
1.邓小南邓小南,女,1950年6月生于北京。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话:86-10-62757482(O) Email:ld@pku.edu.cn 学历: 学士,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1982年7月 硕士,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1985年7月 任职简历: jvzq<84|iijt0ypw0gjv0ls1e{pk1><7;54ivv
2.《考古公开课》20250707往事越千年·兴盛南越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考古公开课》 20250707 往事越千年·兴盛南越 选集 更多 《考古公开课》 20251004 往事越千年·大汉使臣 《考古公开课》 20251004 往事越千年·凿空西域 《考古公开课》 20250927 考古中国·帝国荣光 《考古公开课》 20250920 考古中国·青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WUNY322:4;B<37870dl92:g;ed>=462<9;@>8h5794Bh996:41rsfgz4tj}rn
3.【叶炜】叶炜:作为通识教育的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十四讲)书评“中国古代史”这门课作为通识公共课程有什么特点呢?北大历史系为非历史系本科生开设的公共课程是比较多的,我比较熟悉还有邓小南、阎步克老师的“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阎步克老师和我开的“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等,和以上这两门课相比,“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相对浅显、系统性较强,是与中学历史教学联系比较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7;753@>1
4.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李全德,山东即墨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宋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近些年来较为感兴趣的课题为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的历史演变、宋代的政争与政治思想、宋代政务文书与政治制度等。 科研成果 论文: 1、《评<南唐国史>》”,《北大史学》第八辑,2001年12月。 jvzq<84jkuzpt3twe4ff~3ep1y{f4s|ly0|plfult1=f37:998::g76k4;ki873?g9ni4e86ee7mvo
5.《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简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的张帆、刘绪、朱凤瀚、韩巍、陈苏镇、叶炜、陆扬、邓小南、党宝海、李新峰、郭润涛等十一位资深专家,深入浅出,讲解中国古代史。内容简介 《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为国图名家讲座系列之中国古代史讲座的整理汇编。主讲人为北大历史学系和考古文博学院的张帆、刘绪、朱凤瀚、韩巍、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A:385?90qyon
6.北京大学历史研修班的教师团队有哪些知名专家?研究中国陈侃理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史、出土文献、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文化史等。 韩巍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商周考古、先秦两汉出土文献等。 邓小南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史、宋辽金元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她jvzquC41jkyuq{~0uqnv0lto1c584<824;<3a:7274<69A
7.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发展教育中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是全国高校历史学科中历史最为悠久、总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从成立以来,一大批近代史学奠基者和现当代史学大师曾在这里任教,教师整体水平在全国历史学科处领先地位。 如今的北大历史学系,学风优良、学科齐全、名师荟萃,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北大历史学系的两个一级学科中国史和世jvzquC41gfv/jrx0rm{/gmz0ep5hmth153:15B3jvo
8.北京大学历史研修班招生简章北京大学历史系课程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拟邀师资】 本课程师资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讲,导师一流,阵容强大,学科全面,学养纯正,教学生动。部分拟邀师资(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侃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史、出土文献、中国古代思想与政治文化史。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务院参事,研究方向为宋史、官僚制度史等。 冯玉 jvzquC41yy}/eqnpcnkbtwnpi0io1fpzk{ccw4:639:::;:69;:47mvon
9.邓小南邓小南 女 教授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通讯联络: 教授 邮箱:ld@pku.edu.cn 学历 硕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1985年7月 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1982年7月 任职简历 教授(1997年7月~迄今) 副教授(1991年7月~1997年6月) 讲师(1987年7月~1991年6月) 助教(1985年7月~1987年6jvzquC41yy}/jrxvqt/rtz0gf{/ew4lu|0fs1
10.《考古公开课》20251004往事越千年·大汉使臣《世界战史》 20251003 铁甲战记(5) 《读书》 20251006 季羡林 《月是故乡明》/刘亮程 《大地上的家乡》 故乡的回声1 《百家说故事》 20251005 《寻古中国》 20250926 陶之路·陶润华夏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jvzquC41vx4de}{0ep532;:1325178[KFG6ycrLLgx~HmvI:F3kqs7732660|mvon
11.北大公开课《中国古代史》合集(共108集)中国古代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了解甚至熟悉的基础性知识,这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基础主干课中国古代史的讲课视频,具体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老师讲授史前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宋史专家邓小南老师讲授隋唐五代宋史,而元史专家张帆老师则元明清三朝。通过三位老师生动的讲授,对于各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6967=d335::9::;70nuou
12.北大博雅荣休教授邓小南做客新人文讲座解读历史上的信息渠道与制度文化清华新闻网1月6日电(学生通讯员 凌彤)2024年12月5日在六教,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邓小南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中国历史上的信息渠道——以宋代为例”为题,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阐释了中国古代官方的多层多途信息渠道的建设及运行,并探讨了历史上围绕信息沟通的制度文化因素。 jvzquC41yy}/v|npij{b0niw0et0kwkq1379286386<30qyo
13.【书·评论】邓小南、阎步克、陈苏镇、葛兆光等:历史学视野中的地点: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会议室 《朱熹的历史世界》(精装,一卷本),三联书店,2011年 邓小南: 今天,借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这部大作出版的机会,邀请学界同行到北大来随便谈谈。我们交流的中心议题是“历史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我想,不管是这部书的作者或是读者,都不希望用宋代这样一个时段来限制我们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45>5;;:80
14.北大历史系推荐书目北大历史系推荐书目(二) 教材 《中国史纲要》(修订本),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85旧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代史读本》上下册,陈苏镇、张帆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jvzquC41yy}/z~jzkng/exr1{e5d3B:73;;/j}rn
15.苗润博4、历史学人的价值坐标——北大历史学系开学典礼致辞,删节版见《北京青年报》2021年9月19日A08版,标题被改为“不作漂萍,构筑抗卷阵地”。 5、访谈:《7、走出辽金史——刘浦江先生笃行而未竟的事业,《光明日报·理论·史学》,2015年1月21日14版;收入邓小南、荣新江、张帆主编《大节落落,高文炳炳——刘浦江jvzq<84|iijt0ypw0gjv0ls1e{pk1:69679/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