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都有专门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这些史官在编纂史书时,严格要求真实无误,为了追求历史的准确性,不惜得罪权贵。史官们对权力的无畏与坚持常常成为后世的典范,而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正气歌》中的“齐太史简”和“晋董狐笔”——这两位史官的事迹被传颂千年。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在弑君后,指示齐国太史修改史实,但太史坚决不从,坚持如实记录崔杼弑君的事实。最终,这位史官为此丧命,而其两位弟弟也因坚持忠诚于历史被杀害。第三个弟弟接过笔,依旧如实记载,最终使得历史得以真实呈现,崔杼只得无奈接受。这便是“齐太史简”一事,象征了历史真实的不容篡改。
与之类似的还有晋国史官董狐,他在记录赵盾手下赵穿弑君事件时,虽然赵盾极力辩解,声称自己未杀国君,但董狐依然坚持记录赵盾未惩治赵穿,表明赵盾容忍弑君,最终赵盾不得不接受这个历史事实。这便是“晋董狐笔”,同样是史官坚守真理的象征。
文天祥的《正气歌》便讲述了这些忠诚史官的精神,他称这类史官为“死也不改”的勇士,后来的史官们大多也继承了这种精神,秉承正直与勇气,坚守真实。然而,历史的记录并非总是如实,尤其在帝王出生的异象上,几乎每一位皇帝的诞生都伴随有特殊的征兆,这些虚构的异象常常成为史官不得不屈从的谎言。
《史记》中,司马迁记录了许多帝王出生的奇异故事。例如,商朝祖先的起源传说中,帝喾的妃子吞下玄鸟蛋,生下商朝的开国君主;姜嫄踩到巨人脚印,生下周朝的始祖;颛顼的孙女吞下玄鸟蛋,诞下秦朝祖先。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则被赋予了“龙的子嗣”之名,史书记载刘邦母亲与龙交合,生下了“真龙天子”。这些故事显然是帝王用来巩固统治的手段,后世的史官如司马迁,虽未必有意捏造,但也不得不将这些流传下来的传说记录在案。
在司马迁开创这一“异象”传统后,帝王们纷纷效仿,试图通过类似的神迹来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比如,汉武帝刘彻的母亲怀孕时梦见太阳入怀,而魏文帝曹丕出生时更是有青云在上方汇聚,仿佛为“天子气”。这些神奇的故事逐渐成为后来的惯例,尤其在南北朝时期,政权争夺尤为激烈,每个皇帝的出生都与某种神迹挂钩,试图通过“天意”来证实其正统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隋唐、五代和宋朝时,皇帝的出生异象越来越多样化。隋文帝杨坚出生时,有紫气充盈庭院;唐高祖李渊体形异于常人,身有三乳;唐太宗李世民则更具传奇性,出生时有两龙戏于馆门外。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神秘的出生异象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有时甚至显得十分荒唐。宋代的赵匡胤出生时,据说全身金光闪闪,三天不退;而其弟赵光义出生时,则散发出异香,香气充满全城。
然而,元、明、清的皇帝似乎不再过多关注出生的异象,史官们终于能松一口气,不再为捏造这些虚幻的故事而绞尽脑汁。史官们的职责本应是如实记录历史,可由于“君权神授”的需求,他们往往不得不屈从于皇帝的意愿,默许这些夸大的传说入史。
这些史官的真实职责与他们的历史抉择,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与权力的游戏。从“齐太史简”和“晋董狐笔”的坚守,到后世史官在“君权神授”的庇佑下不得不编造的种种异象,历史记录的背后不仅是对权力的顺从,也体现了一个个时代的政治需要与人性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