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理解专题《经典常谈》(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docx

专题22《经典常谈》(原卷版)

【考点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名著阅读考试命题往往着眼于“是不是读了”“读得怎么样”“吸收得怎么样”来考查,试题呈现“打破命题模式,形式灵活多变”“减少知识性考查,注重思维进阶”“单一性试题减少,综合性试题增加”几大特点。

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把握全书结构:《经典常谈》的整体结构。

3、掌握重点篇章: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以及作者在该部分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4、注意细节:细节的内容,如作者对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个文化现象的看法和评价等。

5、积累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如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等。

【考点点拨】

《经典常谈》知识梳理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

作为散文家的朱自清先生,他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匆匆》等。朱自清的散文以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为主。其写作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通过刻画社会生活揭露社会黑暗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表现生活中的人伦之情;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如《荷塘月色》等。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极富有真情实感。

先生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

作为教育家的朱自清先生,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吴淞中国公学、台州六师、温州第四中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后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朱自清在语文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除了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教育论著,他还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就促使他完成了《经典常谈》的创作。

二、创作背景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与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

三、作品介绍与主要内容

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第一》:介绍了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文解字前的字书,《说文解字》的作者和内容,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以及汉字的演变。

《说文解字第二》:介绍了《说文解字》的结构和分类,以及一些常见字的形声义的解释。

THE END
0.高一语文《优美的汉字》教案设计(精选5篇)相传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jvzquC41yy}/{~|gpoo/exr1lkgpcw4icqj1=>;456/j}rn
1.门外文谈再后来,职掌分得更清楚了,于是就有专门记事的史官。文字就是史官必要的工具,古人说:“仓颉,黄帝史。”第一句未可信,但指出了史和文字的关系,却是很有意思的。至于后来的“文学家”用它来写“阿呀呀,我的爱哟,我要死了!”那些佳句,那不过是享享现成的罢了,“何足道哉”!jvzq<84yyy4mwzpowyfwv3eqo4dp8hz1euovnsv0rnqAri?3;;3
2.《中国文化史》讲义本书编写目的,是为大学本科生简要介绍中国文化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发展阶段的形态、状况和内在联系(规律)性。为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史各领域有一个比较全面、概括的了解,也考虑为教师的教学安排留下选择的余地,同时设想将同学接触文化史领域的口子拓大一点,能够从多个侧面激发他们钻研的积极性,因此,本书是在广义文化史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5912=3587314:25337xjvor
3.文质之辨与历史哲学而据《史记》,孔子见老子的主要目的是问礼。《礼记·曾子问》中记录了孔子从老聃处听到的八条关于丧礼的精辟见解,应即此次交流的记录。29这足见礼本是史官的重要职责,即便以馆职为主的老子也精通于礼。在《周礼》中,五史均为宗伯的下属,属于广义上的礼官,这应该是《周礼》作者的一种政治理想,而非历史实录jvzquC41yy}/qyjpvksfu7hp1jznn8Fduvxbe}4472?60qyon
4.中国古代散文史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古代散文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想,课堂上老师在精心准备之后把对诗词散文的解读和鉴赏完美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了吗?他们会接受我们提供的既定答案,也会从我们的讲解中获得美的感受,但有什么是属于他们的呢?他们能就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89;4ivvq
5.阿夏与吐谷浑史实考正这一条非常重要,是把阿夏与吐谷浑两个民族,两种不同的军事身份,分得十分清楚。 三、古藏文文献被错译的问题——阿夏是如何变成吐谷浑的 在翻译重要藏文典籍而涉及阿夏和吐谷浑等一些重要问题时,译者们的思想认识和翻译原则就大相径庭。 1、有三类不同的翻译情形 第一类是尊重原文直译,译者不会擅做主张改变原文。如《白史》(24)和《jvzquC41yy}/vrggve{m0lto1|nvcwyk1yn{v88;9;=/j}rn
6.《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wg|omkjt1lkgpcw43;5<357mvon
7.《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人物画卷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巧退秦师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风云变幻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zwgyigsn13;:67;3jvor
8.语言的传承与演变从远古到现代社会的探索历程关于仓颉造字,有两种传说:一是说仓颉是伏羲时代的记事官,伏羲造书契,仓颉即是创造文字的专职官员;另一种说法是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这一传说后来得到了充分而详尽的杜撰。传说中的仓颉面生四目,上能观天象,下能察山川风雨之演相,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合类会意而造字。又经历代人们的多次神化和杜撰,仓颉的传说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5<7;B641cxuklqg1fkucrqu13:75A;: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