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后,告别"西方古代史"

西方古代史,到底是不是伪史?

下面这些问题,本人已经提出多年。现在归并到一起,供读者们娱乐,供专家们参考。

一、时间问题

1.  不知年月,古希腊如何修史?“西方历史学之父亲”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西方历史学之叔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中,有类似于中国史书中“赵惠文王八年”“贞观七年”之类的时间概念吗?答案是:没有。那么,请问专家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有时间概念吗?他俩知道相关事件发生于那一年吗?他俩都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发生于哪一年的事情,专家们是如何知道“古希腊史”的“公元前xx年x月X日”的?

2.  没有天文历算,古希腊和“希腊化王国”如何修史?没有稳定运行500年以上的天文台,不可能诞生靠谱的历法。在战争连绵的古希腊,蕞尔小国的雅典、斯巴达,绝无可能存在天文台;古希腊更无可能诞生统一的历法。而象征“古希腊科学”的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在1000年前竟然还是茫茫大海,因此“亚历山大里亚天文台”只能是一个子虚乌有的梦话。换句话说,所谓的“古希腊史”中的“希腊化时代”的“历史”,全部是建立在不知年月的沙丘之上。

3.  “西方古代史”中的时间,全部是参照中国古代伪造“时间”。在现行的古埃及和巴比伦史、古希腊和罗马史之中,动不动就冒出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然而,在欧亚大陆上(当然包括北非),只有中国大地才存在春夏秋冬和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也只有中国才能诞生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历法。这一铁的事实证明:要么, “西方古代史”中的时间,全部是参照中国古代伪造“时间”;要么,古埃及和巴比伦史、古希腊和罗马史全部是中国古代移民所创造。但是,在当今西欧的历法中,依然存在春夏秋冬,这已经无可辩驳的证明什么,读者自行思考。

连锁反应之一:古希腊史、古罗马史、中世纪史,乃至文艺复兴史中的时间,从何而来?(古希腊没有天文台,古罗马的“儒略历”来自“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依然没有天文台)于是,古希腊至文艺复兴的“西方史”中的一个个“时间”,统统岌岌可危。

二、文字问题

4. 据专家们说,古希腊人是由好多地方的移民构成的,存在好多种方言。很自然,古希腊语不仅有N多种方言,而且差别巨大。古希腊文字是字母组成的表音文字,没有普通话的古希腊,统一的希腊文又是由谁制定标准并强制推广的呢?

连锁反应之二:一切“古希腊文献”岌岌可危!古希腊传给古罗马的一切“文明”,乃至欧洲“文艺复兴”的“文明”,只能是文盲们的托梦文明。

三、人口问题

5.  当今的希腊,人口仅刚过1000万。但是,根据“古希腊史”,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希波战争时,希腊人口1277万以上;伯罗奔尼撒战争时,希腊人口4500万以上;亚历山大东征时,希腊人口5000万。按照现行的“古希腊史”,据专家们的估算,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口2800万以上,是当今希腊人口的2倍多。这不只是荒唐。

6.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一片山连山的贫瘠之地。在2000多年前,这里的土地出产的粮食至多能养活30万人口。但是,据现行的古希腊史,2500平方公里的雅典城邦有数十万人口;几万平方公里的雅典帝国有1000万以上的人口。请问:古希腊人的粮食从何而来?

7.  据现行古希腊史,古希腊人靠进口粮食为生。假设古希腊人口2800万,假设古希腊时代的希腊周边的粮食亩产量与法国18世纪晚期一样,且保证周边地区农田的剩余粮食全部出口给希腊人,那么,古希腊周边地区必须拥有 335万平方公里的农田、2.3558亿人4711.6万户的农业人口,即4711.6万壮年农夫。然而,古希腊时代,整个欧亚大陆的农田之和也远没有335万平方公里,也没有2.3558亿人口。

8.  据现行古希腊史,雅典城邦靠从黑海地区进口粮食为生。假设粮食来源不成问题,假设雅典城邦有100万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粮食1.5斤,那么,以当时的交通运输水平,雅典必须建立91.25万人的运粮船队,即91.25%的雅典人是海员,也就是说,凡是年满5岁的雅典男女,都得去当海员运粮食。也就是说,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必须去当海员运输粮食,才能吃饱饭。

连锁反应之三:没有足够人口支撑的文明史,必然而且只能是胡编滥造的伪史。西方史学的信誉度岌岌可危;西方史学界的数学水平和常识水平,令人担忧。

四、海洋文明问题

9.  在古希腊史中,古希腊人的“战船”,不仅随心所欲地横行于地中海,而且还常常在无边无际的地中海上进行你追我赶的海战,甚至能从地中海中央准确地回到海港。然而,历史真实是,直到14世纪指南针才传入欧洲之前,欧洲人的船只沿着海岸线航行,根本不敢进入公海,更不可能横穿地中海。

10.  古希腊史中的“战船”,完全是一群缺乏船舶常识的人胡诌出来的。三层桨战船是完全不能用于实战的活棺材,尤其荒唐的是,三层桨战船的官兵,必须个个都拥有与美国海军筛选出来的赛船桨手一样的身体素质才行,而且,即便是这样的官兵,一场海战也只能进行25分钟,否则就会被累死。

11.  所谓的三层桨战船,因为船内空间极为狭窄,没有睡眠和进食空间,更谈不上做饭。船内储存的食物、饮用水,至多只能保证船员24小时需求。 因此,三层桨战船在航行途中,每天必须获得粮食和水的补给,而且,粮食还必须是熟食。但是,古希腊人动辄出动几千几万的“海军”进行持续几昼夜甚至几个月的跨海远征。

连锁反应之四:天天跨海经商的“环地中海文明”、天天跨海作战并以地中海为内海的古罗马,岌岌可危;西方的“海洋文明”,岌岌可危。

五、民主法治问题

12.  据现行古希腊史,雅典城邦平均每个星期开一次公民大会。但是,雅典城邦的面积2550平方公里,而且几乎全部是山地。雅典的边远地区与雅典城的直线距离,少则二、三十公里,多则四、五十公里,三、四十公里是常态。直线距离二、三十公里的,实际路程至少有40公里;直线距离三、四十公里的,实际路程至少有55公里;直线距离四、五十公里的,实际路程至少有70公里。大多数雅典公民每参加一次会议,至少要花5天时间。这就是说,多数雅典公民把77%的时间用于公民大会了;而且66%的时间,是跋涉在风吹雨打日晒的山路上!如果加上一些临时召开的会议,那么,许多的雅典公民的一年365天,全部用于参加公民大会了!而且90%的时间,是在赶路!

13.  据亚里士多德说,雅典拥有6000名审判官。由此推测,在雅典,每31户人家中有1名审判官;每3.6名成年男子中,就有1人是公检法人员。按这一比例:当今英国人口6649万人,政法系统的人员至少应该是373.67万人;当今德国人口8110万人,政法系统的人员至少应该是455.78万人;当今美国人口3.2亿人,政法系统的人员至少应该是1798.4万人;当今中国14亿人口,政法系统的人员至少应该是7868万人。

连锁反应之五:法治文明,岌岌可危!普世价值史,很可能沦为谎言史。

六、古希腊名人的真实性问题

14.  如前所述,古希腊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文字,雅典人没有粮食吃,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必须去当海员跑运输才能吃上饭,因此,他们不可能好好读书,更不可能当老师做学者。更有趣的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告诉我们,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何时、何地的人,而且宣称古希腊三贤是基督徒、高级官员。

15.  现行古希腊史中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城,一千多年前,还是茫茫大海,或者沼泽地。因此,古希腊史中的亚历山大城,根本就不存在。同理,托勒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之类的人物,亚历山大图书馆、天文台之类的建筑,全是子虚乌有的人与事。

连锁反应之六:西洋大师,岌岌可危!西方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等等一切的“史”,很可能沦为谎言史。

七、古希腊货币问题

16.  据现行古希腊史,古希腊银币通行于已知世界。古希腊白银多到不可胜数的状态,例如,雅典人往西西里前线,一次运去了258.6吨白银。这还仅是其中的一次!稍加计算可知,古希腊拥有的白银,比16世纪全世界总量还多。

连锁反应之七:西方“史学家”,尤其是经济史大师们,竟然不识数!

八、米诺斯文明问题

17.  原来,现行古希腊史中的“米诺斯王国”,是希腊神仙宙斯的儿子的王国!这就是说,米诺斯文明或者克里特文明,是神仙之子创造的文明,而且能位居世界文明古国的第三名啊!难怪,洋人动不动就高喊:My God!

连锁反应之八:古希腊史,是神话史!

九、古希腊考古问题

18.  据明朝末年来华的耶稣会士的著作,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生活的那个古希腊城市,位于奥林匹亚山脚下。那么,雅典城到底在哪里?那么,在当今雅典挖出的东西,到底是不是雅典的文物?

19.  雅典城的面积有多大?根据明朝末年来华的耶稣会士的著作,和“可靠的”的“西方史料”,至少有三个比较稳重的数据: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之多无以计数;面积25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以上。这些,都有待西方考古予以答疑解惑。

20.  如果雅典的历史如现行的古希腊史说的那样,那么,雅典的地下,至少埋藏有三五个古代的雅典城。因此,雅典的考古必须走向高大上,而不是仅关注出土的古希腊铜钱、陶罐、塑像之类的小物件,或者从海底捞出来崭新铮亮的金属器物。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热情,耐心等待二大发现:一是发掘出各个时期的地下雅典城,二是出土大型的古城市遗址、大型的古墓葬区。

连锁反应之九:西方考古学,不靠谱!很不靠谱!

十、与中国古代史书的比较问题

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古代史”,必须经过中国古代史的检验,否则,就是伪史。这一点,我从来就不求任何人相信,但是,我一再强调、普及。我寄希望于青年而不是XXX家,因为真正的学术从来就不是XXX家创造和发展的,譬如,司马迁的“历史学家”、李白的“文学家”身份,是近百年的“专家”追赠的。

21.   “西方历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的《历史》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群光脚板的希腊人,不知何年何月,以不知名的武器、不知名的神功,不用计谋、不吃粮食,以一当千,消灭500万波斯大军。 如此“史书”,比中国话本小说的档次都要低许多倍,连起码的可读性都没有。尽管《杨家将》、《说岳》、《水浒》比希罗多德的著作精彩一万倍,但是,即便是脑子发昏的中国史学家,也不会据此来研究宋史。

22.  伪史最怕真史。二十四史是西方伪史的照妖镜,在中华真史面前,一切伪史即刻原形毕露。中国的史书,记录的是一个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相互支撑的人文与自然合一的大系统,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世界。事实上,只有中国的史书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中国,自西周以来的历史,“考古”只能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

贰  古罗马史

一、时间问题

1. 没有历法,就不可能存在“历史”;那么,罗马帝国的儒略历是真实存在吗?据现行古罗马史,儒略历是凯撒大帝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引进的。然而,1000多年前,亚历山大城这个地方,还是茫茫大海,西方史上的建都于此的托勒密王朝及其一切历史,必是子虚乌有。因此, 亚历山大图书馆、亚历山大天文台,以及托勒密在此撰写天文地理著作、欧几里得在此撰写《几何原本》、阿基米德在此拜师学艺,必定是子虚乌有的。当然,由这里传出的天文历法知识、进而诞生的儒略历,也只能是子虚乌有的。

连锁反应之一:罗马帝国的所谓“历史”,必然是不靠谱的;至于现行罗马史中精确到年月日的所谓“记载”,全是胡编乱造的产物。

二、首都问题

2. 古罗马城是领先当今世界所有城市的高楼林立的城市吗?美国学者斯塔夫理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第五章《希腊----罗马文明》中是这样描述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p128):

5000英亩,就是2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100多万人口,即5万人/平方公里。这样的人口密度,不仅远远超过了当今中国所有城市,而且也大大超过了英国的内伦敦中心5市(94万人,86平方公里)、日本东京的千代田等6地(108万人,81平方公里)、纽约的曼哈顿(27627人/平方公里)。显然,西方史家笔下的罗马城,是一个梦幻之都。梦幻中的“罗马史”及其在罗马城发生的一个个人物和故事,还有宽阔的马路,巨大的斗兽场、无数的浴场、美轮美奂的花园、豪华的皇宫等等,信不信在你。

连锁反应之二:在一二千年前的古代,20平方公里的城市,至多能生活20万人口,即不超过4万青壮年男子。那么,现行罗马史中,发生在罗马城中的故事(全部是基于百万人口的故事),只能成为封神演义般的神仙打架的神话。罗马史学家们,真的不识数啊!

三、建国和国家治理问题(航海问题)

3.  按现行罗马史,罗马首先是与希腊舰队运来的骑兵、大象兵作战,接着无数次派出庞大的舰队横渡地中海,从而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区,成为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海的大帝国。之后,罗马帝国派出无数的总督和军队,横渡地中海,管理各个地区。可问题是,第一,古希腊该拥有怎样的战船,才能运输大批的战马、大象?莫非古希腊已经拥有航空母舰?第二,也是至关重要的:古希腊、罗马拥有足以远距离航行的导航手段吗?当然没有!那么,他们是如何实现跨海作战和统治的呢?事实上,直到14世纪之后,西方获得了指南针应用技术,才拥有横渡地中海的导航能力。

连锁反应之三:罗马帝国的建国史、治国史,全是空中楼阁之上的谎言史。

四、粮食(物资食粮)问题

4.   按现行罗马史,埃及是罗马帝国的粮仓,包括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百万人口的粮食,几乎全部依赖从埃及海运过来的粮食。综合以上三点可知,别说一二千年前的尼罗河三角洲很小、粮食产量极低,即便是埃及有粮食,也无法运到罗马城。

连锁反应之四:罗马帝国无粮食可吃,罗马公民、免费面包、罗马军团云云,只能成为天兵天将一般的神话史。

五、科技文化(精神食粮)问题

5.  按现行罗马史,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罗马帝国的科技与文化之都,罗马帝国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等,几乎全部来自亚历山大城。综合以上1.2.3三点可知,别说一二千年前亚历山大城还是茫茫大海,即便是亚历山大城确实存在,也无法横渡大海,与罗马城进行正常的科技文化交流。

连锁反应之五:罗马帝国无精神粮食可吃,罗马一切科技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当然包括所谓的儒略历,只能成为谎言史。

六、货币问题

6.   罗马帝国有货币吗?按照现行古罗马史和“考古发现”,似乎不是个问题。但是,稍加思考,又发现不对。例如,北大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一段话后,很有意思:

在罗马帝国的粮仓埃及,334年后不久的粮食价格,和公元1世纪相比,涨了33万倍?果如是,我们不妨推演一下:

假设古罗马的一个铜币与中国的五铢钱同等重量。1铢为约0.6克, 一枚5铢钱重量为3克。假设1世纪的时候,一斗小麦,价值6个铜币。那么,334年后以后,买一斗小麦,需要200多万个铜币,那么,人们所持的铜币的重量为:

3克 × 200万 ﹦600万克﹦6000公斤

罗马帝国的百姓要拉上6吨重的铜钱,才能买回一斗米!

即使换做白银来卖粮食,一斤白银也换不到一斤米!

连锁反应之六:罗马帝国到底有没有货币?要么是罗马帝国没有货币,要么是古罗马史家压根儿就不识数!

七、人口问题

7.   罗马帝国到底有多少人口?据英国人吉本撰写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面积至少160万平方英里即超过414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是罗马帝国的2.45倍。但是,罗马帝国的人口总数,超过了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整个欧洲的人口。信不信由你。古罗马的人口之多,在当今的古罗马史家那里,也令人瞠目结舌,例如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在罗马起家的时期,天天打仗,死人无数后,罗马除了罗马公民之外,竟然还有75万后备兵源!此时的罗马,仅仅拥有当今意大利的不到一半的地盘。按照青壮年男子的三分之二为兵源、每名青壮年男子拥有一个五口之家来计算,此时的罗马至少拥有700万人口。加上奴隶,罗马人口应该有1000万之众了!如此说来,2000多年前的意大利,就拥有2000万以上的人口了!

连锁反应之七:古罗马史家不仅不识数,而且是一群“何不食肉糜”的特殊人物!

八、考古问题

8.    关于古罗马,有何考古发现?以前,西方考古学家挖出了些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近两年发生的一些事。举两个例子。

对此,有中国网友惊呼:卧槽,意大利人牛逼了!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之间,竟然有电线和排水铁管?!又有网友表示:当初埋水管的时候一起埋进去的。还有网友表示:广州的朋友可去北京路,看看遗迹是怎么层层叠压的。距今一千多年的唐朝遗迹距地表深3.5米。而距今二千多年的古罗马遗迹距地表只差一层水泥路。谁信谁沙壁。

第二个例子。 “庞贝古城”可谓大名鼎鼎。近年来,这里的“出土文物”多次被送到国内巡回展出。据说,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汹涌的火山灰和熔岩淹没了繁华的庞贝城。1876年以来,意大利政府持续不断组织发掘,近些年不断出土了大量文物。

最令人惊异的,庞贝古城出土了大批的壁画。不仅数量多,而且清晰、完整,色彩靓丽。

仅2018年,考古学家们就在庞贝古城遗址发现了大批的保存完好的壁画。这些壁画是这样发现的:

1000℃的岩浆,足以消灭人世间的一切生命,令绝大部分物质或熔化,或气化。但是,如此厉害的岩浆,唯独对庞贝城的壁画无能为力!

连锁反应之八:西方考古学家有起码的信誉吗?他们有起码的职业操守吗?他们的“考古学”业务水平和成果,值得当回事吗?

九、传播媒介问题

9.  罗马史及其相关文献,是写在什么东西上面,莎草纸或者羊皮纸?如果罗马帝国主要使用羊皮纸,假设罗马帝国1%的人口为文化人(120万),人均每年使用6张羊皮纸(每2个月使用1张),那么,罗马帝国每年至少要消灭600万只羊羔。退一万步的假设,如果罗马帝国只有千分之一文化人,人均每月用掉一张羊羔皮,那么每年就得干掉120万只羊羔,至多2年时间,罗马帝国的羊就被消灭干净了----这还没有考虑无所不至的“罗马法”的转播和使用问题。

至于莎草纸,更是八字没一撇。莎草生长于尼罗河两岸或者沼泽地区,但是,2000多年前,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至多是当今的30%,撑破天也只有当今的一半。直到今天尼罗河三角洲才2.4万平方公里。如果尼罗河三角洲全部用来种植莎草,不知能否满足罗马帝国的莎草纸需求?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巴掌大的尼罗河三角洲,同时担当了罗马城的粮食基地、罗马帝国的科技和文化基地、罗马帝国的莎草纸供应的基地,哪位专家能告诉我,这三个基地分别占地多少平方公里?罗马帝国的诏书使用的是羊皮还是莎草纸?

即便是尼罗河三角洲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莎草纸,那么,以当时的交通能力和导航手段,如何将这些莎草纸运抵罗马城?一言以蔽之,从古希腊到古罗马,莎草纸云云纯属梦呓。

连锁反应之十:国人往往对纸张、木简竹简不以为意,因此对我们的祖宗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殊不知,对于洋人而言,即便是木简竹简,也是了不得的大问题----换句话说,洋大人的祖宗连这点创造力也没有。请问:古罗马“文献”,当然还有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在啥子上面?通俗地提问:自苏格拉底到古罗马的文人、官员,他们的著作写在什么地方,总不至于写在腿上吧?谁能告诉我,古希腊罗马的“文献”是通过什么媒介流传下来,以至于出现“文艺复兴”的?疑问大大的:所谓的“文艺复兴”,真相到底如何?一言以蔽之:文艺复兴,是真的吗?

十、与中国史书记载不符问题

10.   综合以上几点,古罗马帝国,纯属子虚乌有。事实上,自汉朝以来,中国的使臣的脚板,踏遍了西亚山山水水,但是,自《史记》以来的中国史书中,从未出现过这个“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根据中国史书可知,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只是一个梦幻帝国。可见,中国史书才是靠谱的。

连锁反应之十:经不起中国史书检验的“历史”,都是伪史。

叁  古埃及史

罗塞塔石碑

一、罗塞塔碑,是假的

西方“发现”罗塞塔碑的那个地方,2000多年前还是茫茫大海。因此,“古埃及人”在此立碑,必是子虚乌有。

况且,罗塞塔碑比新刻石碑的还新,在北京的潘家园,绝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古董”。(善意提醒:洋人伪造文物之前,应该到潘家园进修三五年)

连锁反应:

1.  古埃及文字,是不是假的?(古埃及学,崩盘)

2.  在垃圾堆里找到的古埃及“纸草文书”,是不是假的?(古埃及文献,崩盘)

3.  古埃及的一切“文字史”,包括法老陵墓的文字,是不是假的?(古埃及史,崩盘)

海滨城市:亚历山大、罗塞塔(拉希德)

二、“亚历山大里亚”,是假的

2000年前,亚历山大城这个地方,还是茫茫大海。因此,在此建都的托勒密王朝及其一切历史,必是子虚乌有。

连锁反应:

4.  古希腊的托勒密王朝及一切相关故事,是不是假的?(希腊化,假的)

5.  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并安葬于此,是不是假的?(亚历山大东征,假的)

6.  亚历山大图书馆,并由此教会了阿拉伯人科技文化,是不是假的?(古希腊文献传承史,假的)

7.  亚历山大天文台,托勒密在此写下了天文地理著作,是不是假的?(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史,假的)

8.  欧几里得在此撰写《几何原本》、教书育人,是不是假的?(西方数学史,假的)

9.  到此拜师学艺的阿基米德,是不是假的?(此人此事,也是假的!)

10.  由这里传出的天文历法知识、进而诞生的儒略历,是不是假的?(西方历法,假的)

11.  希罗多德游历埃及,及其关于埃及的记载,是不是假的?(希罗多德及其《历史》的真实性,岌岌可危)

12.  雅典远征埃及,是不是假的?(修昔底德及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真实性,岌岌可危)

13.  罗马远征埃及,凯撒大帝与埃及艳后的恩恩爱爱,是不是假的?(埃及艳后必是假的,凯撒大帝及其《内战记》等等的真实性,岌岌可危)

三、古埃及出口粮食、莎草纸,是假的

2000多年前,当今的尼罗河三角洲,多是茫茫大海。大海里长不出粮食,也长不出莎草。

连锁反应:

14.  古希腊人从埃及进口粮食,是不是假的?(古希腊史,岌岌可危)

15.  埃及的粮食,养活了罗马帝国的首都100万人口,是不是假的?(罗马城,罗马史,岌岌可危)

16.  古希腊人用埃及的莎草纸撰写书籍,是不是假的?(古希腊文献,岌岌可危)

17.  罗马帝国用莎草纸写字、发布文书,是不是假的?(古罗马文献,岌岌可危)

四、上埃及诞生了高度文明,假的

近5000年来,上埃及便与当今气候一样,那里一直近乎不毛之地。以尼罗河谷狭窄的绿洲,不可能诞生高度文明,更不可能出现强大国家。

连锁反应:

18.  上埃及拥有规模巨大的城市(首都),是不是假的?(西方文明的源头,消失)

19.  三四千年前,埃及建设了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是不是假的?(西方文明源头的象征,消失)

20.  上埃及开启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大量向外地移民----包括移民古希腊,传播高度文明,是不是假的?(西方人的来自何方?这真的成了问题)

就这样,古埃及文字炼成了。

对于这对米国考古学家夫妇的伟大的考古发现,我评价道:

这就是“西方考古学”:

第一,在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西方,“考古学家”根本就不知道真正的文物长什么样。因此,西方考古学家不仅不知道“做旧”,而且连风蚀都不懂。别说5200年,哪怕是经过2000年,即便是石碑矗立在风沙之中,也早已被磨平了,何况是土堆上!

第二,在没有史书的西方,他们在伪造“古埃及文明”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冲积平原”的概念和常识,不知道尼罗河三角洲是持续变大、海岸线是不断延伸的,因此,他们从1000多年前还是海面的地方,发现了2000多年前的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城、罗塞塔碑。

古埃及史就是这样练成的!

问题来了,连锁反应:

21.  西方的考古成果,到底靠不靠谱?(西方考古学信誉崩塌)

22.  对于西方的考古成果,我们是否应该首先打个问号?(对所有的西方考古成果,我们必须重新审视)

肆   两河文明史

一、科技水平问题

1.  数学知识为零,如何能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活动?根据希罗多德《历史》,巴比伦人为了修建一座木板桥,竟然要挖出一个相当于半个太湖、面积160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可知巴比伦人的数学知识为零。众所周知,创制历法,管理财政,组织生产,规划建设城市、区域和道路,乃至于建造房屋、桌椅、车辆,如此等等科技和经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测量、计算“数字”的能力。如果要编制历法,还必须具备测量、计算“天文数字”的能力。那么,请问:“两河文明”的所谓“文明”,是如何弄出来的?

连锁反应之一:数学知识为零,两河文明是如何“文明”起来的?古希腊的这知识、那技术,均号称是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学来的,原来学的是一个空气!古希腊文明只能瑟瑟发抖了!

二、时间问题

2.  没有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如何诞生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根据希罗多德《历史》和众多的“出土文物”,古“两河文明”的历法竟然是讲究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事实上,只要睁眼看一下就知道,两河文明所在地绝对不存在什么春夏秋冬。那么,请问,“两河文明”的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历法从何而来?

连锁反应之二:结合1,可知,“两河文明”不可能存在历法。这也证明,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和众多的“出土文物”的创造者们,天文学知识为零。古希腊人只能在糊里糊涂中打发时光,在不知年月中记载“历史”了,古希腊的历史学家正在瑟瑟发抖。

3.  没有历法,就不可能有时间概念,更不可能存在“历史”。在现行的两河文明史和众多的出土文物中,屁大的事情的时间甚至精准到了年月日。那么,关于两河文明的一个个精准的时间从何而来?

连锁反应之三:结合1、2 ,两河文明史中的时间,纯属伪造;与之相关的,古希腊的“时间”,必然是伪造。古希腊史中的天文学家,正在瑟瑟发抖。

三、首都问题

4.  才8.5平方公里的巴比伦城有100个城门?据希罗多德《历史》和现行西方史,新巴比伦帝国的首都巴比伦城,面积8.5平方公里,竟然拥有100个城门,即在城墙上每隔100米,就有一个城门!由此还可以知道:城内的每一个小区为:纵横各100米长的豆腐块。请问:这样的城市,有可能存在吗?

连锁反应之四:文盲都干不出来的弱智的城市规划、反智的城防工程!这也确证了巴比伦人的数学知识为零,军事知识零分以下。这就难怪西方历史学之父、大军事史家希罗多德的笔下,一群光脚丫子的希腊人,轻松消灭了500万波斯大军了。

5.  巴比伦城的城墙上、房顶上长满了参天大树?这就是我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所谓“巴比伦空中花园”。常识告诉我们,如果城墙上、房顶上布满了参天大树,那么所有建筑必然垮塌,使这里成为废墟。请问:这样的城市,有可能存在吗?

连锁反应之五:文盲都干不出来的蠢事!这也确证了巴比伦人的生活常识为零,建筑知识零分以下。这就难怪古希腊拥有无数的神庙、剧院了。

6. 结合4、5,巴比伦城至多是一个传说中的故事,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连锁反应之六:结合1、2、3、4、5、6,巴比伦城云云,不过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希罗多德《历史》,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伪作。据说,古希腊的建筑技术也是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学过去的,那么,古希腊的各大神庙的设计师也得瑟瑟发抖了。

空中花园之妄想图

四、教育问题

7.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真的有很多学校吗?没有学校教育,就不可能有像样的文化传承。据现行的两河文明史和众多的出土文物,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教育十分普及,学生们的教材是“泥板文书”,是使用泥板做作业。当今中国小学一年级的半本语文书的内容,刻在巴比伦的泥板上至少有50块,再加上半本数学书,那么,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便有100块。一块泥版文书,有一公斤重。100块泥巴块,便是100公斤。请问,巴比伦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背上100公斤重书包去上学吗?

连锁反应之七:“两河文明”的学校教育,纯属谋杀孩子的阴谋。莫非“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因此而失传?

土坯砖?泥板文书?

8.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的每一所学校,都拥有一个砖瓦厂吗?据现行的西方史和众多出土文物,所谓的泥板文书,就是中国的土坯砖。巴比伦人就是在半干不干的土坯砖上写字。因为土坯砖太干了、太稀了都没法写字,所以,必须给每一所学校配备几十上百名砖瓦工,随时伺候着,学校才能维持正常教学。那么,请问,果真如此吗?

连锁反应之八:结合7,“两河文明”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存在过。古希腊的众多大师都曾经“留学”西亚,因此而瑟瑟发抖。

五、文化传播和国家治理问题

9.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真的是用泥板文书传达政令吗?巴比伦和波斯帝国的朝廷,每天都要下达无数的政令;各地的官员,每天要给朝廷上报无数的文件。任何一份文件,只要涉及诸如钱粮赋税数据、民情军情实况、工作成就之类,至少得用上三两千块土坯砖,重达几吨。值得强调的是,只有经过烧制的“泥板文书”,才具备长途运输的条件,否则,颠簸几下就成为碎土了。那么,请问:第一,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的朝廷和每一个衙门,是否都有一个专门服务于泥板文书制作的庞大的砖瓦厂?第二,每一份官方文书的传送,是否均派遣一个规模巨大的车队?第三,“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的朝廷,是否每天派出数以万计的邮差向全国各地传达圣旨?

连锁反应之九:泥板文书完全不具备实施国家治理的功能。

运输巴比伦国王圣旨的车队

10.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真的是用泥板文书传播文化吗?巴比伦的读书人出门,自然要带上一批重要的书籍;官员出行,自然要带上大批的资料文献。如果带上一百本书出门,起码不少于一万块泥板文书,至少20吨重。那么,请问,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的文人、官员出行,都有一个庞大的车队随行吗?

连锁反应之十:泥板文书完全不具备担当文化传播媒介的功能。

11.   结合7、8、9、10,请问:在古代的“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全国城乡,到底有多少个以制作“泥板文书”为业的砖瓦厂?共有多少砖瓦工人,占全国壮劳力的比例多少?为了制作泥板文书,那里的地皮是否被挖光了?

连锁反应之十一:泥板文书云云,纯属杜撰。

六、语音破译问题

12.  西方专家能破译楔形文字的语音?据现行西方史,自公元前30世纪初期在苏美尔地区出现最早的楔形文字,在此后三千年的时间里,楔形文字持续被西亚地区的若干族群使用,不同族群的楔形文字字形各有不同,语音更不一样。所有这些楔形文字,均已失传二千年以上。但是,在泥板文书“出土”后不久,西方专家不仅破译了各族群的楔形文字的字义,而且破译了各族群的楔形文字的读音!那么,请问:西方专家是如何破译失传数千年的古文字的读音的?

连锁反应之十二:西方专家能否破译甲骨文的读音?能否破译楚简、秦简、汉简文字的读音?破译楔形文字云云,纯属谎言。

七、古文献的保存问题

八、与中国史书记载不符问题

14.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有铁器、货币、弓箭吗?通过司马迁、班固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两河文明”地区、“古波斯帝国”地区,即中国古代所谓的“西域”,成为最早进入中国二十四史的境外地区。在《史记》《汉书》中,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不知铁器为何物,因为不懂铸造技术,自然不可能存在金属货币,更不可能存在弓箭了,因为箭镞必须通过铸造才能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那么,请问, “两河文明”和“古波斯帝国”有铁器、货币、弓箭从何而来?

连锁反应之十四:结合1,数学知识为零的“两河文明”,自然不可能诞生铁器、货币、弓箭,足见中国史书之靠谱。但是, “两河文明”无货币,现行西方史中的古希腊货币的源头就没了! “两河文明”无弓箭,现行西方史中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之类的故事,便没法成立了! “两河文明”无铁器,那问题就更严重了。古希腊各城邦的陆海军将士、亚历山大大帝为没钱、没武器,正在瑟瑟发抖。

15.  综合以上十四点,结论:两河文明史、波斯帝国史,是彻头彻尾的伪史,连标点符号都是假的;至于西方所谓的“考古”,统统水落石出:造古。

连锁反应之十五:现行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史彻底崩盘,连所谓的“古印度史”也失去了源头。一言以蔽之,现行西方史,统统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伍   欢迎反驳、批判

以上问题,我已经提出多年了,我一直欢迎反驳,欢迎批判。

向来以西方古代文明为高大上的西方史学家们,该如何拯救“西方古代史”?

动辄说中国的这也西来、那也西来的“西来学家”们,该如何拯救“西来说”?

以上所有问题是一个整体,因此,任何反驳与批判,必须同时并逐一反驳,同时并逐一批判;如果只及一点,不顾其他,恕不奉陪。

其实,专家们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还必须统筹考虑下面这些问题(点击):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不少,我也提出一段时间了。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西方古代史依然是伪史,而且西方的文艺复兴史也成了伪史。当然,这些问题与前面那些问题士一样,恐怕都是难以回答的。

其实,专家们是否给出答复,我并没有多大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广大青少年们能关心这些问题,敢于质疑这些问题。

THE END
0.线上读书会|一抹对抗暗淡生命的明亮激情|沈从文|博尔赫斯|翻译|主讲主讲人:陈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陈志远目前从事六朝佛教史、中古佛教文献、儒佛交涉的研究,兴趣集中于佛教末法思想的源流,佛教与孝道等问题。本次的珞珈中古史青年学术沙龙,我们邀请陈志远老师来谈谈梁武帝的素食改革。西安|解锁昆虫世界的神奇魔法:走进《奇趣昆虫立体书》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72=QJZN273:S;Y90jvsm
1.对古史分期问题的几点意见以上仅是概述我个人对中国古代史分期的一点不成熟意见,在我校历史系学术讨论会上提出讨论,仓猝命笔,挂一漏万,不对的地方希望多提意见,以便改正。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3月2日) 图片来源:网络jvzquC41l{€y0zkpw0kew7hp1ktgq86423528@90jvs
2.《中国古代史》第一讲:隋朝大一统帝国的重建(P1内容简介:本书从总体的历史思想出发,将菲利普在位时期的地中海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总体史观和问题意识贯穿始终。 理解中国古代史的方式:学习朝代史和长时代的关怀相结合。 整体史观:20世纪30年代由法国年鉴学派倡导。整体史观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探求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B82:8?688
3.初一历史《百家争鸣》教案(精选10篇)现在老师出一道考题:古代历史上的百花齐放指哪一个历史事件?百家争鸣 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每个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相应的背景,在刚刚那句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中,体现了百家争鸣的其中一点背景是什么?(众答:乱) 对,但是我们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学会全面的分析,今天我们就从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lrfqcp542>7560nuou
4.美育十大问题与文化书法大格局(论纲)问题二:西化严重与西方伪史 有人一谈美育,就说是德国席勒十八世纪创造的,甚至说是古希腊柏拉图奠定的。仰仗张西方人鼻息,惟西是尊。更为严重的是,西方一直在质疑中国古代历史,批驳“夏商周断代工程”作假,否定中国夏朝的存在,“疑古派”虚无主义的指认先秦众多文献为伪书,甚至胡说“大禹是条虫”,“老子不存在”jvzq<84ujwlb0ypw0gjv0ls1zy€y1:87;5:30qyo
5.讲座预告|你的智能设备“出卖”你了吗|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主主讲人:陈苏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及中国古代史硏究中心主任) 时间:11月11日13:30–15:30 主办:香港教育大学人文学院 参与方式:报名链接 《大唐创业起居注》与初唐史的若干问题——兼谈史部典籍笺注的方法 主讲人: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主持人:秦中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NUUWRL8273:S;Y90jvsm
6.陈淳:从考古学理论方法进展谈古史重建因此,古代史的重建并非是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各自得出的结论简单叠加,而是需要重新对各自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做根本的研究。[42]如果采取这种文献批判的态度,参照目前将有关夏的记叙与二里头彼此对应的做法,无论从文字背景还是考古材料上都找不到一个能够将彼此衔接到一起的坚实支撑点。jvzquC41ctiiuln0hwjbp7jfw0io1A=1f45d4B629c7789>:1rghg7mvo
7.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五年(2020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2/07/04 10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史学热点、政治史(旧)、世界近代史、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jvzquC41|wpvcw3zmy4dqv439r742;<220nuou
8.冯斌涛、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变动的传统: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论》,陈侃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 政治文化史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历史学界兴起,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共享的研究视角。但其是否具有聚焦的对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力求解决哪些问题,取得怎样的研究成果,政治文化史研究在不同代际的学者间是否存在差异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jvzquC41pg}t0ypw0gjv0ls1y{e1mxnv1jg9o543989h<9h35gb2j=ccekd3Bk84;4ivv
9.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历史科目需要我们去熟记和理解,以及应用学过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当然,我们需要理解基础上去记忆,这样才能实现熟记的目的。当我们记忆一个历史朝代,其中还包含一些小的朝代,可以根据一些关键词来理解。如南北朝时代,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关键时期jvzquC41yy}/z~jzkng/exr1zwkykok1icuzkunujk5d6A89424ivvq
10.《左传》:研究古史的基石(李学勤)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作为背景的系统是怎样建立的?当然,说来很简单,我们主要依靠《二十四史》里面第一部司马迁的《史记》,而《史记》在古史方面依靠什么呢?简而言之,《史记》除了依靠《诗经》、《书经》、《世本》以外,最主要的依靠是《左传》。因此,《左传》也是我们建立古史系统的一个主要依据。 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zrn532:914275/:6/27534<;:30nuou
11.历史理论研究所举办社会形态问题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解扬作了题为“结合社会形态理论开展史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发言。他指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经典科学,关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性问题,也关系到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问题。要透彻理解五种社会形态理jvzq<84nnu4du|s0ep5yumy1zujuaxj{1814<571v814<572;e68<878:4ivvq
12.“培米”藏族远古氏族考据当然,仅从族群称谓之语音变迁中证明“培米”是藏族远古氏族确实有些单薄,笔者接下来将从群体自身的口述史和传统史料即该群体代代相传的祖谱等相关材料中验证这一问题。 2. 祖谱 “培米”藏族和普米族每家每户都有代代相传的“指路经”和“祖谱”等口传史。这些集体历史记忆跟汉文史料记载的历史信息基本一致,陈述jvzquC41yy}/vrggve{m0lto1|nvcwyk1yn{v88529:/j}rn
13.【项目新闻】会议回顾丨重大课题“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2022年3月19日上午,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借鉴”(项目号:LSYZD21006)开题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评审专家组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包伟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卜宪群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杜勇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侯旭东jvzq<84m{e4dwyq0gf{/ew4kphu03:641;8787mvo
14.南渡北归:逝去的民国多样化历史叙述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的优秀著作有,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吕振羽的《史前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史诸问题》,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的《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邓初民的《社会史简明教程》,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何干之《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vzquC41yy}/nrkgygkl0lto0et0496512=2389367
15.历史学院学术型硕士导师简介2020年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拔尖人才,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多年来,主要从事敦煌吐鲁番学与民族史、魏晋南北朝史、盐业史研究。 一、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敦煌吐鲁番学概论》《中国古代史》 研究生课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料学》《敦煌jvzquC41nu~z0zmpw0kew7hp1ktgq86293526:9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