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中古史美洲中古时期历史大事典美洲中古时期历史历史文化介绍

古代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Indian意即“印度的居民”)一词,是15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时对当地居民的称呼,他当时误认为美洲是东方的印度。由于印第安人皮肤稍红,又有用红染料涂身的习俗,故又称他们为“红种人”,其实,一般认为印第安人属于蒙古利亚人种。约在五万年前,居住在亚洲东北部的蒙古利亚人种,通过白令海峡,逐步迁徙到北美,然后继续南下,定居在美洲各地。16世纪以前,美洲印第安人已形成许多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部落集团,总人口约在一千四百万人至四千万人之间,操一千七百多种语言和方言。他们的发展很不平衡,多数部落处在氏族社会,少数地区进入阶级社会,创造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为人类作出宝贵贡献。15世纪末,西欧殖民主义者入侵美洲之后,印第安人遭到奴役和屠杀,古文化被毁灭。

易洛魁人

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他们分为十几个部落集团,居住在北美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后迁移到五大湖流域。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北美洲之前,他们尚处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土地为公社所有,由氏族成员共同耕种,共同享受劳动产品。氏族公社是由共同女祖先的几家甚至一二十家组成,居住在一个长屋里。妇女在氏族中占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氏族首领多为女性,在生产中以锄耕农业为主,由妇女经营,男子从事狩猎和畜牧业。他们的生产工具很落后,多是用石料、木料和骨料制做的。各氏族有自己的活动基地、宗教仪式和生活习俗。16世纪70年代,易洛魁部落组成部落联盟,有利于抗击外族入侵。17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后,大批易洛魁人惨遭奴役和杀害,少数逃亡者被迫迁到居留地,受到种族主义的歧视和压迫。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Mor-gan, 1818—1881)曾在易洛魁部落中考察多年,写出《古代社会》一书,介绍了易洛魁人的社会制度。

玛雅文化

中美洲玛雅人创造的古文化。玛雅人为印第安人的一支,在中美洲的印第安人中,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玛雅文化分布较广,包括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等中美地区。玛雅文化分为以下三个时期:①前古典时期(前1500—公元317);②古典时期(317—889;以上两个时期亦称旧国时期或南部玛雅时期);③后古典时期(889—1697,亦称新国时期或北部玛雅时期),玛雅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古典时期。约在8世纪末,玛雅人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原来部落和宗教中心转化为奴隶制城市国家,其中著名的有提卡尔城、帕嫩克城和卡拉穆尔城等,原来的氏族部落首领转化为奴隶主贵族,最高的统治者称“哈拉奇·维尼克”,意为“大人”,掌握军政大权,职位世袭,最高祭司是他的顾问,各农村公社由“大人”任命的“村长”管理。战争俘虏沦为奴隶,地位最低,一般氏族成员转化为农村公社成员,担负各种徭役和贡赋,贫穷破产者,沦为债务奴隶。玛雅人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他们是玉米、马铃薯、棉花、蕃茄、可可等农作物最早培育者。他们在天文历法、数学计算、文字绘画、建筑和手工业方面,也取得辉煌成就。玛雅人能准确地预测日蚀,创造出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太阳历。在数学方面,采用二十进位和十八进位相结合的方法,使用“零”号比欧洲人早八个世纪。他们是印第安人中唯一创造了文字的民族,主要使用象形文字,约有词汇三万多个。博南帕克彩色壁画(6至11世纪)是玛雅人的艺术瑰宝。玛雅人建造的金字塔(坛庙)雄伟壮观。玛雅人丰富多采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玛雅文化的繁盛时期是公元3至9世纪,10世纪开始衰落。15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之后,玛雅文化遭到毁灭性破坏。

阿兹特克文化

墨西哥印第安人之一支阿兹特克人创造的古文化。文化的策源地是墨西哥中部。阿兹特克文化存在时间为12世纪至16世纪初,分为两个阶段: 1426年以前为氏族社会阶段;1426年以后由氏族社会逐步过渡到奴隶制社会。统治阶级包括国王、贵族、官吏和祭司,被统治阶级主要是农村公社成员和奴隶。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仍保留着浓厚的氏族制度残余。国家强大时,幅员辽阔,征服周围部落,把统治权扩大到墨西哥盆地以外地区。首都铁诺奇蒂特兰城,居民众多,市场繁荣,建筑宏伟,景色秀丽,有“世界花园”之称。以墨西哥盆地作为活动中心,随后用武力征服周围部落,成为当时北美最强大的“帝国”。阿兹特克人以灌溉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能制造质地优良的陶器和锻冶天然金属,特别是用羽毛制成的饰物、布匹,鲜艳绚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阿兹特克人吸收玛雅人文化成就,创造了类似的历法和象形文字。16世纪初,随着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到来,阿兹特克文化毁灭殆尽。

印加文化

南美洲印第安人之一支印加人创造的古文化。印加文化发祥于南美安第斯山区,其范围以南美洲的秘鲁为中心,北至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南到玻利维亚、智利中部。根据考古材料证明,安第斯山脉中段和玻利维亚高原,早在公元前8000年至3000年,就有人居住,居民经营农牧业,到公元前1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以后经过查温、帕拉卡斯、莫奇卡、奇姆、提华纳科等文化时期,印加文化就是在这些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南美古文化的集大成者,成为美洲印第安人中最发达的文化之一。印加文化的时间为13至16世纪初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200—1438),为氏族社会末期;第二阶段(1438—1533),为奴隶制社会时期。印加人最早居住在秘鲁的库斯科谷地,后来逐步征服邻近地区,建成强大的印加国,其疆域北起哥伦比亚的安卡斯马约河,南至智利中部的毛莱河,东达亚马逊河森林区,东南抵阿根廷的图库曼,西濒太平洋。首都库斯科。国家的统治阶级包括国王、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被统治阶级主要是村社农民和奴隶,他们要无偿地为统治阶级担负各种徭役和贡赋。印加的农业比较发展,培植了约四十种农作物,饲养骆马和羊驼,修筑了大量的梯田和水利灌溉工程,有的工程至今还发挥效益。在冶金、纺织、印染、制陶和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等方面均取得卓越的成就。通过熔炼矿石提取各种金属,并掌握浇铸、锻造和镶嵌等技术,制造出各种青铜器和金、银装饰品,印加入的毛、棉纺织品,花色鲜艳,精美绝伦。印加人的外科穿颅术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从植物中提炼出古柯碱、奎宁等特效药品。通过长期观测和农业实践,制定了比较精确的太阳历。在建筑方面,最为突出的是神庙、城堡和道路,均为石料建筑,其规模之巨大,建筑之坚固在当时世界上均属罕见。古代印加人的灿烂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南美后,堵塞了印加文化的发展道路。

铁诺奇蒂特兰城保卫战

1520年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自卫战争。1519年,西班牙没落贵族科泰斯(Cortes)率军入侵阿兹特克人,侵略军很快攻进首都铁诺奇蒂特兰城(Tenochtitlan,即墨西哥城),逮捕国王,劫掠黄金财物,屠杀手无寸铁群众。1520年5月被激怒的阿兹特克人立即组织起来,举行武装起义,保卫首都铁诺奇蒂特兰城。在人民群众的打击下,6月30夜晚西班牙殖民者匆忙逃出首都,是夜风雨交加,殖民者胆颤心惊,夺路而逃,自相践踏,有许多人溺死在特斯科科湖水中,也有许多人被起义者杀死或俘掳,西班牙殖民者损失900多人。西班牙殖民者称这一夜为“悲惨之夜”。科泰斯带领残兵逃出都城后,重整武装,准备卷土重来。1521年8月,科泰斯再次进攻铁诺奇蒂特兰城,城陷,阿兹特克国家被毁。

阿劳干人

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居住在智利中南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侵入智利,当时他们尚处于氏族社会阶段,过着渔猎生活,使用原始武器,在同西班牙殖民者斗争中,以勇敢善战著称。1553年,阿劳干人在富有军事经验的领袖劳塔罗(Lautaro)领导下,利用有利地形,通过伏击战歼灭入侵者,活捉侵略军头目巴尔迪维亚(Pedro deValdivia),用黄金溶液灌进巴尔迪维亚的咽喉,以严惩入侵者。阿劳干人反对殖民者的斗争一直持续三个世纪之久,直至1887年才最后被征服。

印加人反殖民统治起义

南美印加人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斗争。印加人是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居住在秘鲁库斯科盆地,曾创造伟大的印加文化。1531年,西班牙冒险家皮萨罗(Pizarro)率远征军入侵印加,进占北部重镇卡哈马卡,以阴谋手段逮捕印加国王,敲诈黄金、白银,之后,处死国王,洗劫首都库斯科。1533年皮萨罗成为印加的实际统治者。西班牙殖民者的暴行,激起印加人民的义愤,以“伟大印加”为号召,展开了反殖民者的游击战争。1536年2月,王族成员曼科(Manco)带领五万多起义军包围库斯科,持续六个月之久,终因装备较差,久攻不克,被迫退回山区。1544年曼科死后,其子继续坚持斗争,后不幸被俘,1572年被处死,斗争失败。但“伟大印加”的旗帜,成为秘鲁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象征。

监护制

亦称监护征赋制。西班牙殖民者奴役美洲印第安人的封建土地制度,即封建大地产制。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中南美洲之后,宣布所有土地归西班牙国王所有,从1503年起,西班牙国王开始推行“监护制”,把土地赐给西班牙封建贵族、官吏、教士和殖民者,称为监护人,原来生活在土地上的印第安人称为被监护人,监护人“保护”被监护人,被监护人要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无偿地为监护人耕种土地,开发矿藏,或缴纳代役租。此外,监护人有义务“监护”、教化印第安人,使之成为基督教徒。随着监护制的发展,土地逐渐转化为私有,成为可以卖买和世袭的封建大地产。被监护人名义上是自由人,实际上处于奴隶地位,所受的奴役和剥削是极其残酷的,大批印第安人因劳累过度而死亡。随着印第安人被消灭,1550年西印度群岛的监护制被取消。16世纪中期以后,逐渐被驱使黑奴劳动的种植园制所代替。在葡属巴西,也推行过类似监护制的“领主制”,后也为种植园制所取代。

十六至十七世纪美洲黑奴制度

16至17世纪西方殖民者对黑人掠夺、剥削和奴役的制度。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开始了对美洲殖民地的掠夺,殖民者在那里设商站,开矿井,经营种植园,强迫土著印第安人为之劳动,由于繁重的劳动和残酷的折磨,特别是对土著居民的大量屠杀,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劳动力严重短缺。为了补充劳动力,殖民者便从非洲掠夺黑人,运到美洲为奴,作为种植园和矿井的主要劳动力。1502年西班牙殖民者最早把非洲黑人运到西印度群岛作奴隶,1517年,西班牙国王下令,八年内向西印度群岛输送四千名黑奴,1523年,又补充供应四千名。其他国家纷纷效尤,野蛮的黑奴制度迅即普及中美洲和南美洲各地,尤以葡属巴西最为盛行,17世纪,运进巴西黑奴达三十五万多人。黑人奴隶遭到残酷的剥削和虐待,不断逃亡,为镇压黑奴反抗,殖民者制定成文和不成文法,规定犯有偷窃、逃跑、殴打主人等罪行的黑奴,要受鞭笞、烙印、割脚和处死的酷刑。在美洲,黑奴的反抗从未停息。

帕尔马雷斯共和国

1630—1697年黑人奴隶在巴西建立的国家。1500年南美洲的巴西沦为葡萄牙王国的殖民地,殖民者在那里开矿井建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为奴,由于劳动条件极差,大批印第安人惨死在苦役之中,致使劳力急剧减少,后葡萄牙人运进大批非洲黑人奴隶成为种植园和矿井的主要劳动者,他们的处境也极其悲惨。黑奴为了争取生存和改善劳动条件,17世纪初,有数千名黑奴逃至伯南布哥(Pernambuco)的丛林地带,建立许多移民点。1630年以帕尔马雷斯(Palmares)为中心,由许多移民点联合为国家,称为帕尔马雷斯共和国。1635年,荷兰殖民者曾一度入侵巴西,帕尔马雷期共和国先后击败荷兰和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坚持斗争达半个多世纪,后因物资缺乏,在1695—1697年被葡萄牙殖民者推翻。

THE END
0.美国的前世今生2:美洲大陆弗吉尼亚初建的历史,是英国殖民者和印第安人血泪交加的故事,是英雄的传奇,是美丽的友谊,也是触目惊心的悲剧。英帝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每一步都走得搖搖晃晃,坎坎坷坷。如果不是英国佬那近乎疯狂的偏执,今天的美国历史就要重写了。 1587年,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春天,伊丽莎白一世在北美的地图上画了大大的一个圈。南起现在美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4285415;42:;7a3739=<;73:/uqyon
1.百年孤独与拉丁美洲历史转载沙shine百年孤独与拉丁美洲历史--转载 每一根魔幻的褶皱里都是活生生的现实 拉丁美洲的独裁者们有着千奇百怪的“神奇”事迹:有人曾为自己的右腿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有人曾下令把全国的黑狗斩尽杀绝,只因他笃信自己的一个敌人变成了一条黑狗;还有人命令举国上下将路灯统统用红纸包起来--为了防止麻疹流行??jvzquC41yy}/ewgnqiy/exr1lkthlrsidnuh1y484797;93jvor
2.《中美洲史:分裂的邦邻(第三版)》([美]拉尔夫·李·伍德沃德著全景式地回顾中美洲五国历史,重新思考该区域发展现状的根源。 作者:[美]拉尔夫·李·伍德沃德著王诗傲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72.00 定价 ¥8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免运费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B:677840qyon
3.www.un.org/zh/rememberslavery/roundtablex滌絢 #莡(鴻 + =!I P顱 6蠤7貉嶗坫 (jvzquC41yy}/ww3qti5{j8wgogscg{xncxks{8wqwpjuckqg
4.1700年美洲殖民地图解析:权力财富与帝国的碰撞17世纪美洲殖民地图​历史地位:西班牙在美洲的行政中心,原为阿兹特克帝国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 ​关键作用:通过“恩康米恩达制”(Encomienda System)控制原住民劳动力,成为殖民地经济与政治的核心。 ​波托西(Potosí)与萨卡特卡斯(Zacatecas)​: ​银矿传奇: jvzquC41dnuh0lxfp0tfv8r2a9:45:7941gsvrhng1jfvjnnu1758:<;92>
5.《穿越极致美洲》:BBC自然历史部的又一生态史诗巨献BBC自然历史部与环球影业联袂打造的11集纪录片《穿越极致美洲》即将登陆中国荧屏,这部由《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原班人马倾力制作的生态纪录片,延续了BBC在自然纪录片领域的卓越传统,以震撼人心的镜头语言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全景展现了美洲大陆从北极到南极的壮丽生态画卷。作为一部荣获艾美奖的制作团队最新力作,该片不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8>529=;1
6.拉丁美洲大事年表1月24日 厄瓜多尔历史上第一位女国防部长瓜达卢佩·拉里瓦在空难中罹难。瓜达卢佩·拉里瓦于2007年1月15日就任国防部长。 1月25~30 日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邀请,由议长保罗·斯拉梅特·索摩哈尔乔率领的苏里南议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吴邦国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保罗·斯拉梅特·索摩哈尔乔。jvzq<84kncy/ejxu0et0nvlm1nyon8qfoqjtpk4
7.拉丁美洲史(豆瓣)“拉丁美洲”一词是19世纪30年代法国学者首先使用的,指原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拉丁语系国家的殖民地在独立后建立的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后,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英、荷殖民地获得独立后,其官方语言英语、荷兰语不属于拉丁语系,因此,国际组织和机构逐渐将“拉丁美洲”改称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69:37<71
8.遗失的历史—盎格鲁萨克逊美洲和拉丁美洲”拉丁美洲遭受新殖民主义入侵的历史被浓缩在丑国联合果品公司对马孔多的“开发”中,“……整个城区被一圈金属网环绕,仿佛电网保护下的巨大鸡笼。” 这部描述了丑帝国主义对拉美人民剥削和压迫的小说为什么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呢?诺贝尔奖当然也是阿努纳奇的亲儿子丑帝统治世界的工具之一。控制者不在乎你控诉和揭露他们jvzquC41o0jpwkfp0eun1wtvg1>68=;9;5>0
9.转:世界影史上130部最佳拉丁美洲电影(个人评论)拉丁美洲电影发展也有百年历史了,其中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国的民族电影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其次是智利和古巴,所以在我的名单中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国的影片占了60%多,另外主要选择了从上世纪40年代到2001年的一些作品,因为这几十年是拉美民族电影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的一段时期,而很多早期的拉美电影到现在已经很难再jvzquC41oq|jg7iqwdgo0lto1u{clnhv14857?=:1fote~xukqt06@7458981
10.玛雅史(豆瓣)★《美洲》《拉丁美洲研究》《殖民时期拉丁美洲历史评论》等6种顶级研究学刊联袂推荐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 作者 罗伯特·J.沙雷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物馆美洲区策展人。著有《基里瓜:古玛雅中心及其雕塑》《玛雅文明中的日常生活》等著作。 洛·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854A981
11.历史历史 波多黎各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最初的居民是印第安人阿凯卡斯族,后被来自南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伊格纳勒斯族所征服;再后,伊格纳勒斯族又被另一支印第安人泰诺族征服。1493年11月19日哥伦布在第二次远航中到达波多黎各时,岛上居住着约3万泰诺人。当时他们把自己的居住地称为博里肯。哥伦布将该岛命名为"圣胡安·包蒂jvzq<84kncy/ejxu0et0nvlm1nshi8gfni5m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