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我们对于古代西方罗马帝国繁荣景象的直观感受。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囊括了今天的大半个西欧地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统一规模的大帝国,今天的西欧各国在文化、法律的诸多方面都保留着深厚的罗马印记。然而,这个庞大的帝国最后却在日耳曼蛮族的入侵之下轰然倒塌,那些灭亡帝国的凶手,其实一直潜藏在罗马帝国的边境之上,为什么罗马人不能一鼓作气征服日耳曼人呢?
罗马人和日耳曼人其实很早就有了交手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末入侵被意大利的蛮族势力(当时被罗马的马略将军全歼)。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凯撒大帝在征服今天法兰西境内的高卢人时,就已经与这些居住在莱茵河以东的高卢邻居们打过交道。
公元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当时的凯撒将入侵高卢东部的日耳曼人向西驱赶。随后,这些日耳曼人定居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对罗马的边疆行省进行骚扰与攻击。
公元前后,罗马在屋大维的领导下进入帝国时代,伟大的奥古斯都皇帝对于疆域的拓展尤为热衷,处在莱茵河东岸的日耳曼人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征服目标。
公元前12年,奥古斯都皇集中36个军团跨过莱茵河开始了对日耳曼部落的征服战争,尽管罗马人艰难取得了胜利,在当地建立了所谓的“日耳曼尼亚行省”,但日耳曼人在公元9年的条顿森林战役中一举歼灭罗马军队3万人(相当于罗马总兵力的十分之一),从而使罗马人在莱茵河地区的军力损失殆尽,由攻转守。
图/条顿森林战役
日耳曼人的桀骜不驯是他们这个部族自古以来的民族性格。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记载:“他们是一种特殊、纯粹的种族,人数极多,却拥有一样高大的体格、金黄色的头发与暴蓝的眼睛,他们勇猛异常而缺乏耐心,习惯于寒冷与饥饿,毅力非常。”
日耳曼黑森林寒冷的气候磨练了日耳曼人的心性,使他宁愿忍受冻馁之苦也不能接受他人的统治,同时,艰苦的环境也让日耳曼人拥有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在道路崎岖,森林密布的日耳曼地区,罗马军团的组合战斗力难以施展,反而是野性的日耳曼单兵作战能力更能发挥优势。
图/日耳曼人
实际上,今天的人们对于罗马人的统治模式存在误解。罗马帝国对广大疆域的统治完全不同于我们秦汉帝国时期的方式,罗马人一城而兴,并没有足够数量的主体民族去占据被统治地区,从而产生巨大的同化作用。
罗马人采取的更多是拉拢当地贵族上层,并在重点地区屯住重兵来进行军事威慑的政策。这种政策在其他行省或许可以适用,但是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日耳曼地区,却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可笑的是,在条顿森林绞杀罗马军团的恰恰是被罗马人视作忠实朋友的日耳曼人阿马尼乌斯。
图/罗马帝国各行省
罗马人自身的统治模式难以适应日耳曼的特殊环境,更难以驾驭日耳曼人天生放荡不羁的性格,最终导致罗马人的日耳曼尼亚行省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