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21沃波尔担任英国第一位首相到2019年约翰逊担任首相,298年英国人一共诞生了77位首相。
这77位首相通过大英帝国深深地影响了蓝星的历史。
这77位首相在英国人眼里谁最伟大呢?
迄今为止英国人共选了四次“十大首相”,平均下来前五:
1、丘吉尔(领导英国取得二战胜利) 2、乔治·劳合(领导英国取得一战胜利)
3、格拉斯顿(四次组阁)4、老皮特5,小皮特和撒切尔夫人并列
很显然,一战和二战对英国人影响最大,领导英国赢得一战和二战胜利的两位首相分别排列前两位。
丘吉尔傲居首位,被评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
但令人感到调诡的是,二战后大英帝国解体。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丘吉尔的战略决策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解体。
大英帝国其实是二战最大的输家之一。
为何如此认为呢?
先来看看二战前的英国版图和二战后的英国版图。
(1921年的大英帝国版图,此时大英帝国面积达35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13亿。)
(2022年的英国本土及海外领地,本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英国主张的南极领地不被世界认可。)
显而易见英国是二战后领土萎缩的最严重的国家,从领土来看英国是二战最大的输家,没有之一。
丘吉尔赢得了二战,却失去了帝国。
战后帝国解体,最大的原因就是丘吉尔的战略误判。
丘吉尔没有分清楚谁是大英帝国真正的敌人。
二战之前,挑战英法主导的世界秩序(英法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殖民地)的强有力的国家有美国,苏联,日本,德国。
(二战前英法殖民地,红色为英国,蓝色为法国。)
挑战英国海权的国家只有日本和美国,日本没有实力对英国的全球霸权形成挑战,因此英国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美国。
(二战前强大的英国海军。)
而且美帝国正是日德崛起的推手,日德两国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自美国。
从理性上讲,法国战败后英国应该接受德国希特勒的媾和请求。
希特勒在击败法国迫使法国投降之后,他在敦刻尔克之前多次表示希望跟英国讲和,希特勒很明白德国暂时无力夺取英国的海上利益。
(纳粹二号人物赫斯曾单独飞往英国求和。)
但丘吉尔拒绝了显然短期内无法对英国海洋利益进行威胁的德国,同真正能对英国海洋霸权竞争的美国结盟。
丘吉尔显然忘记了陆权帝国可以是多极的,但蓝星上的海权帝国却只有唯一,因为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
(二战三巨头)
二战后,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了地球上的海洋霸主。
美苏合力摧毁了英法的全球殖民势力。
二战已经过去了77年,作为后人,能够清楚地明白二战的历史经纬,从而做出同丘吉尔不一样的战略抉择。
从纯粹的理性来说,站在英国的利益角度上来说,英国应该同德国媾和。
理由如下:
第一,英国本身在欧洲大陆无多少战略利益,英国历史上参与欧洲大陆事务,是因为不希望出现一个可以挑战英国霸权的力量。
第二,英国无力击败德国,同德国继续战争会消耗掉不多的战争资源,将无力面对日本在远东的直接挑战,而且美国在隔岸观火。
第三,美国的崛起,事实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同英国类似的可以挑战英国全球海洋霸权的美帝国。
(二战美国航母。)
当时的丘吉尔已经忘记了英帝国已经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面临强大对手挑战的帝国。
丘吉尔应该在独霸欧洲的德国和独霸美洲的美国之间施展平衡手。
此时,美国有力挑战英国的全球霸权,但美国无心;德国有心挑战英国的海洋霸权但无力。
德国不仅要消化掉刚占领的欧洲还要面对东边强大的苏联,德国不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无法整合欧洲的,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证明整合欧洲是极其困难的。
(日本偷袭珍珠港)
若丘吉尔采取跟德国媾和战略:
第一,有实力击败在远东挑战的日本(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占领的大部分是英,荷的殖民地,美国的殖民地只有菲律宾。)
第二,无需用海外领土,跟美国换取战争资源。同德国媾和后可以跟苏联及德国开展贸易,积累力量威慑美国。
若邱吉尔采取此战略,不出意外的话,二战结束四强国应该是:美,英,德,中。
(1949-1990年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德国独霸欧洲,英国继续保持大部分殖民地,美国继续在美洲称雄。
东亚是海权国家力量的极限,而德国面临英美的压力也无力将力量投送到东亚,而对英美海权形成挑战的日本帝国将面临英美的毁灭性打击(同二战的结果一样)
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同样会崛起,世界会形成欧亚大陆中国在东,德国在西,英美主导世界海洋的局面。
根据以上分析,你觉得站在英国人的角度,邱吉尔还是英国最伟大的首相吗?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